數據顯示,中國的乘用車產銷量已經多年穩居世界第一,而江蘇省是全國終端銷量第二的省份,每年都有上百萬輛新車上路,給交通和環境都帶來巨大的壓力。近年來,對環境更為友好的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到關注,"新車優選新能源"已經成為不少消費者的共識。
江蘇省商務廳9月發布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意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同時要求城市公共停車位,按照不低於10%的比例,規劃為新能源汽車專用停車位並配套充電設施,鼓勵政府投資的公共停車場對新能源汽車1小時免費停車。優惠政策越來越多,刺激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上升。
蔚來南京區域公司總經理康凱表示:「我們今年10月份、11月份相比去年同期數字,銷量基本上都是翻倍的增長。進店人群對於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有非常大的改變。隨著去年跟今年所有電動車品牌對市場的教育,大家今年來了都知道,電動車性能會更好。來了就想看智能化配置,也知道電動車更經濟更便宜,使用成本會更加低。今年大家整個口碑和認知度都有很大提升。」
除了造車新勢力的入場,傳統汽車主機廠也開始布局新能源,利用成熟的技術開拓市場。江蘇天泓華創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龐寧告訴記者:「廣汽作為一個傳統大型汽車主機廠,廣汽埃安的品牌在整個廣汽集團銷量中去年佔比是2.8%,今年是達到3.6%,應該說有一個0.8%的增幅。」
由於後期使用成本低,新能源汽車已經廣泛應用於出行領域。在南京較大的網約車租賃公司中,新能源車輛佔比都已經超過85%。
南京璽智汽車租賃有限公司運營負責人張振明說:「3年前我們剛開始做的時候,是新能源車和油車都提供出租的,但是根據市場變化以及司機的需求,我們提高了新能源車的採購。現在我們南京市場有2200臺車,大概1950臺是新能源車。」
江蘇滴勝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軍說:「公司在運營的230多輛,其中新能源佔比達到95%以上。全職司機每天按照300公裡進行計算的話,燃油車使用成本在每公裡五角錢左右,而新能源車使用成本大概在每公裡一角五左右,每天300公裡乘以三角五那就是105元,可以省出105元錢。新能源車租金比燃油車稍微高一點,每天貴40元錢。司機每天跑相同的裡程可以多65元收入。」
到今年年底,江蘇將實現鄉鎮充電設施的全覆蓋,屆時省內充電樁的數量將達到約9萬個,每兩輛電動汽車將配有一根充電樁。隨著城鄉居民對新能源的認知提升,換電站、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加快城鄉布局,新能源車推廣普及的瓶頸得到解決,9、10兩個月全省新能源汽車銷售突破1.5萬臺,同比增長250%以上。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轉型升級處處長熊斌謙表示:「從九月份開始我們在全省10座城市組織新能源汽車巡展活動,同步在1000個門店進行宣傳。今年前三季度在全省乘用車險量下降10%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上險量卻逆勢上揚,同比增長116%。」
優先採購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以行動支持環境保護,更可以帶動綠色產業發展,形成生產與消費的良性循環。
汽車資訊評論員蔣永明表示:「首先新能源車在後期使用上是有很大優勢的,它的使用成本是遠低於汽油車的。這對於老百姓有很大的實惠。其次新能源技術在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的底盤、整體行駛表現、隔音以及製造工藝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甚至超越了部分燃油車,老百姓更願意去選擇一個既有科技感,駕駛起來又截然不同、又能打破裡程焦慮的新能源車。」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元國璋、王健安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