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與電影的「結緣」也在不經意間造就了設計師與影星的「情緣」,時裝設計師因為明星設計的電影造型而聲名遠揚,讓明星則因設計師的而化身一代時尚ICON,雙方相輔相成而密不可分。好比于貝爾.德.紀梵希(Hubert de Givenchy)與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與凱薩琳•德納芙(Catherine Deneuve),這般的因電影時尚而生的友誼,被傳為佳話甚至載入史冊。
聖羅蘭與德納芙於1966年
很多人認為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與凱薩琳•德納芙(Catherine Deneuve) 是因《白人美人》(Belle de Jour)而相識,其實不然。他們的初次相遇,源於德納芙決定要為會見英國女皇買一條Yves Saint Laurent 的晚裝裙。「我那時22歲,第一次來到Spontini 大街,正是他當時工作的地方,」 德納芙回憶他們的相遇時說道,「那是1965年,我拿著從ELLE雜誌上剪下的一條上一季裙裝的圖片,在場所有的人都因為我這個年輕而幾乎毫無名氣的女子要買一條高級定製禮服而感到可笑,也就在那一刻我們相遇了。此後我變成了聖羅蘭工作室的常客。」
《白人美人》劇照
不過還是一年後在《白人美人》中的合作才是真正為二人長久的友誼奠定基石。德納芙的劇中角色上演著白天高級妓女、夜晚良家主婦的雙重生活,聖羅蘭依據角色的雙重身份及德納芙標準的法式美人特徵設計了一系列服裝,與德納芙的演繹完美契合。開場樹林片段中的軍裝風紅色金扣外套、各樣優雅綽約的直筒連身裙(shift dress)、接客途中的PVC亮膠黑風衣、在古堡扮殭屍的黑色透視長衫裙,沒有什麼YSL的品牌印記,卻都如影隨形地呈現了他眼中的巴黎女人風貌。在迷你短裙盛行的那個年代,聖羅蘭卻極力說服導演路易斯•布努埃爾(Luis Buñuel)不要讓德納芙穿著過短的裙子,他認為電影是無需屈從於當下流行的,而應該在任何時代都值得欣賞。事實也的確如此,多虧了聖羅蘭為德納芙打造的電影造型在今天看來仍舊時髦得體。
聖羅蘭為《白人美人》設計戲裝的手稿
《白人美人》劇照
點擊返回專題【時裝設計師的電影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