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故地重遊。第二次來銀川,正是秋天,曾見過她夏天的樣子,而秋風帶來的清冽感,把我的思緒從過去拉回到了現實中來。
提到西北的城市,人們最自然而然會想到像西安、西寧和蘭州這些擁有著眾多流量的大城市,而銀川,多數時候只出現在人們不經意間的閒聊中。
銀川到底有什麼玩的?關於旅遊,這是特別主觀的一項活動。來到銀川的人們,可能把它作為中轉停留的城市,又或者只是匆匆一面。
我在銀川呆了整整四天的時間,也不覺得厭煩。於我而言,有一個地方,足以讓我虛度一整天的時間,什麼也不用去想,只管帶著童話般的心境,去完成一次穿越之旅。
在距離市區約40公裡外,有一座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影視城。
這裡一片荒涼,如果不是其金漆招牌已被刷得鋥亮,誰能想到這可是名譽海內外的寶藏之地呢。
黃土戈壁等元素,在西北並不罕見。可每天蜂擁而至的人們,無不提醒著這裡有著獨特的意義。
鎮北堡西部影視城,說遠不遠,可說近也並不近。
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打車前往,可是近百塊的打車費用,對普通人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當然了,完全不用考慮開銷問題的朋友,可以忽略這一點。
要想省錢的話,可以在南門廣場搭乘旅遊巴士或者麵包車,車費是每人10-15塊錢不等,一般滿人即走。
大家如果有安排影視城的行程,儘可能趕早出門候車,畢竟在路上還得耗掉一個多小時呢。
另外,坐公交也是可以到達的。根據我的實地驗證,八一車場公交站就有前往鎮北堡的57路公交車,在國道鎮蘇路口站下車,再走幾百米就能到景區大門了,也還算方便。
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太折騰了,半天耗完估計連遊玩的心情也沒剩多少了吧。
綜合以上幾種出行方式,我更傾向於第二種,就是在南門廣場附近與別人拼車出遊,省時省力。
在不少省市紛紛推出景區門票減免,或者大幅度優惠的大背景之下,很遺憾,銀川的大小景點並不「跟風」。
鎮北堡門票不算便宜,不過大西北的門票普遍高企,80元的「入場券」其實也還好。
這裡還有一個隱藏的小優惠,只要持有落地為銀川的登機牌,到景區門口買票可以打九折哦,只需要72元。
由作家張賢亮一手創辦的鎮北堡影視城,誕生於1993年。一片荒蕪,極致蒼涼的環境,剛開始並不被多數人看好。
可張賢亮堅信自己的眼光,認為這是一塊寶地,前途不可估量。
二十多年過去了,時間早已說明了一切。眾星前赴後繼,一部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這座「穿越時空」的古堡,正在閃閃發光。
鎮北堡主要有三大景區,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當屬明城。
始建於16世紀初期的明城,原是明朝所修築的一大軍事要塞,被命名為「鎮北堡」。乾隆年間不幸毀於一場地震,只留下了寥寥殘垣斷壁。
千裡馬終須要有伯樂的賞識,才能脫穎而出,施展拳腳。本來鎮北堡殘餘的土牆,終將難逃被世人遺忘的命運,而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的時候,一位「伯樂」出現了。
張賢亮無意間發現了這裡,緣分使然,上天把張賢亮和鎮北堡的命運,就此聯結了起來。
就是這次相遇,鎮北堡蒼涼的美感深深吸引了張賢亮,在他心裡生根發芽,為後來創辦西部影視城奠定了基礎。
在這裡拍過的戲很多,有好幾十部呢,關鍵很多影片都是非常經典的,像《大話西遊》、《紅高粱》、《紅河谷》、《黃河謠》、《牧馬人》等等,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現在的明城,似乎還是當年的那座城,塵土飛揚,純粹得完全無需加以掩飾。來來去去的過客那麼多,大抵也都是懷揣著一種情懷而來的吧。
走在明城的「長坂坡」小市集中,雖說心裡清楚這只是為了配合搭戲而建的,可依然有種穿越的感覺。似乎自己身處的就是古代北方的一個小城鎮,簡簡單單的,與世無爭。
就算沒有做明星的福分,普通人來到鎮北堡,同樣也能過把癮,這裡所有的道具都可以為你所設,而為你所用。
拉上喜愛拍照的同伴一起,留下最酷最美的打卡照片吧。
明城中,最不可錯過的一個場景,就是「月亮門」了。破敗的古城牆之上,一座門洞堅毅升起,象徵著希望不倒。
拾級而上,一步步走近月亮門的時候,戈壁的風在耳邊叫得響亮,你會驚嘆於這巧奪天工之美,那麼的渾然天成,絲毫沒有違和感。
移步換景,眼前所見還沒來得及完全消化,另一幕引人入勝的畫面就提前闖了進來。當一群鳥兒飛過塔林的時候,我找到了以往行走在大漠中的感覺,那麼真實。
在遊玩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把這裡當作是普通的影視城,因為「影視城」這三個字,就顯得很虛幻,很難有代入感。
我寧願去相信,這片土地上所有的一切,就是它原本的樣子,而我就是帶著好奇心而來的,想要去發現這裡能夠帶給我的驚喜。
清城,是鎮北堡現存的兩座土古堡之一。明城被地震摧毀後沒多久,在距離廢墟不遠處重新修築了另一座兵營。
想想都能清楚,鎮北堡的位置是多麼的重要。別的城堡被毀後,大多是進行簡單的修繕或者棄置,而明城遭受此劫難後,卻能夠得到格外的「關照」,在其身旁,多了一份陪伴。
乾隆皇帝不舍的心思,也讓這片土地,數百年後,在廢墟上重新冉冉升起,像一顆新星般耀眼,吸引著大江南北的演員藝人投身其中的創作,一步步走向觀眾,也走向更大的舞臺。
相比明城主要以大漠為主,清城更多了些「人氣」。這也能看出來,鎮北堡風格的多元化和可塑性,這對於一座影視城來說,必然是極大的優勢。
清城重新複製了這麼一個場景,至尊寶和紫霞仙子站在「幸運之門」上對望。就是這一幕,被喜愛《大話西遊》的忠實粉絲們視為最深情的鏡頭。
劇組偏愛「幸運之門」,也是大有文章的。古人在設計建造古堡的時候,無意間發現城門的中軸線正對著賀蘭山的第二高峰臥佛峰。
透過幸運之門,就能看到「臥佛」。古人相信「迎門見佛」必是風水寶地,曾預言此地必出帝王將相。
事實證明,自打鎮北堡與電影結緣之後,這裡出過的「帝王將相」不計其數。而曾在此取過景的影片,大多也都是十分賣座的,口碑不差。
興許世上每樣東西,都有其固有屬性。而鎮北堡,註定為電影而生吧。
還有一個經典場景,就是牛府。相信西遊迷對此並不陌生,這裡的布置可是十分用心的,絕對能讓你找回影片中的感覺。
老銀川一條街是影視城內最「年輕」的一處景點,2012年正式開街,距今也才只有短短八年時間。借著鎮北堡名氣的「東風」,也成了一大亮點。
明城和清城,是張賢亮先生早些年的作品,而老銀川一條街則是老先生的遺作了。關於這條只有120米長的「老街」,我也曾寫過文章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在文末點擊查閱哦。
你看過哪些取景於鎮北堡的經典電影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暢所欲言。圖文原創,侵權必究。
我是刺也無蝟,一名熱愛旅行,也同樣熱愛著生活的自媒體人。小刺蝟帶你看大世界,關注我,願所有的美好都與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