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美元出售Arm,軟銀投資光環不再,押注美國科技股止損

2020-12-24 AI財經社

文| AI財經社 王燦

編| 張碩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隨著晶片行業最大規模收購案——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晶片設計巨頭Arm的計劃曝光,Arm的現股東軟銀集團究竟能從中獲益多少也備受外界關注。

9月14日,軟銀宣布,擬將集團子公司和願景基金持有的全部Arm股權,以最高4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英偉達。目前,軟銀和英偉達已籤訂最終協議。

該交易還需經過英國、中國、美國和歐盟等地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耗時18個月。由於400億美元對價中有215億美元為英偉達股票,若交易完成,軟銀將成為英偉達主要股東之一。此外,如Arm未來業績達到一定目標,軟銀還可能獲得額外50億美元的現金或英偉達股票。

市場對該交易表現出初步認可。9月14日,英偉達、軟銀股價均大幅上漲,其中軟銀股價一度漲10%,創近6個月來最大漲幅。

出售Arm股權對軟銀來說至關重要。受投資標的WeWork、Uber去年大幅虧損影響,軟銀在2019財年虧損超1.4萬億日元。願景基金折戟,疊加疫情對全球經濟環境的衝擊,使得軟銀今年持續「賣賣賣」,出售Arm股權將緩解軟銀因投資失利而導致的資金壓力。

出售優質標的股權是軟銀在自身負債壓力下的應對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以一級市場投資出名的電信公司,同時也在把眼光投向二級市場,正採取更加激進的投資策略。

此外,還引發市場揣測的是,曾於今年3月以資產出售計劃替代私有化計劃的軟銀,是否會在售出Arm股權後重啟私有化,以擺脫估值低位的處境?

一級賣賣賣,二級買買買

軟銀對被投企業股權的拋售始於軟銀願景基金一期的投資失利。

財報顯示,2019年軟銀願景基金虧損高達1.9萬億日元。截至2019財年末,軟銀資產負債率超過70%,在出售資產前,軟銀的有息債務規模高達115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以孫正義為代表的激進投資風格開始被市場重新評估:願景基金一期虧損直接影響了二期基金的募資。表現在股價上,今年3月,軟銀股價跌至2016年以來的最低點。

為提振市場和投資人的信心,軟銀隨後宣布啟動約4.5萬億日元的資產出售計劃,該計劃旨在為回購股票、償還債務、回購債券等提供資金。

軟銀已經出售價值4.3萬億日元的資產。在出售Arm之前,軟銀選擇「割肉」阿里巴巴,後者被認為是軟銀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筆投資。據統計,目前軟銀已通過減持阿里股票獲益1.6萬億日元。除此之外,軟銀還通過出售其在運營商公司T-Mobile的股權、在通信子公司的股權等,累計獲得約2.7萬億日元。

儘管減持阿里、出售Arm,軟銀的股票回購計劃進展並不順利。此前,軟銀計劃在明年3月前完成2.5萬億日元的股票回購,但截至目前仍有約1.5萬億日元未完成。

在截至6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一財季中,軟銀錄得淨利潤1.2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1.9%。不過,盈利主要依靠大規模出售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軟銀幾乎沒有對外披露關於願景基金投資收益的細節。花旗集團分析師Mitsunobu Tsuruo認為,願景基金今年4月-6月的收益或達6000億日元。不過,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願景基金本財年的前景仍然嚴峻。

在此情況下,大舉購入美股頭部科技公司股票成為軟銀的新策略,二級市場成了孫正義的新戰場,且軟銀似乎依舊延續了自身在一級市場高舉高打的激進風格。

今年8月,軟銀宣布成立新的資產管理公司。據孫正義透露,該公司主要投資流動性高的上市公司,包括蘋果、亞馬遜、Facebook等。孫正義還表示,已準備把軟銀的發展方向從電信轉向投資。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軟銀在過去幾個月中制定了「高風險策略」,據不完全統計,軟銀在8月斥資約40億美元買入包括美股五大科技股FAANG(亞馬遜、微軟、蘋果、奈飛和谷歌母公司)在內的股票。

此外,孫正義開始大舉押注股票衍生品,軟銀已花費約40億美元購入針對美國部分科技股的看漲期權。購買看漲期權意味著買方看好該股票未來的上漲趨勢,買方在未來有以約定的「執行價」買入股票的權利。

這些看漲期權帶來了超過300億美元的敞口。據外媒報導,這一交易策略或使軟銀獲得了約40億美元的帳面收益。不少市場觀點稱,軟銀的大舉買入直接推動了美股科技股8月大漲。

但這種投資策略受到市場質疑。由於2012年摩根大通的交易員「倫敦鯨」曾因在衍生品上下重注而損失60億美元,有外媒將軟銀和孫正義稱作「納斯達克鯨」。諾亞控股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夏春認為,市場擔心孫正義希望以充滿「賭性」的交易來彌補軟銀此前的損失。

有觀點將軟銀的新投資策略同對衝基金類比。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兩周,軟銀股價大幅下跌。米拉博證券分析師尼爾·坎普林認為,「軟銀不是對衝基金,也不應該是對衝基金,這就是軟銀股價承壓的原因」。

軟銀會私有化嗎?

儘管在二級市場收穫浮盈,但軟銀本身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需要對投資人負責。自上一財年虧損以來,軟銀估值低迷始終困擾著孫正義。對於是否推進管理層收購(MBO)並私有化,軟銀投資人、軟銀內部等方面看法不一。

早在今年3月,外媒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軟銀投資人埃利奧特管理公司(一家對衝基金,被業內認為投資風格激進)、阿布達比主權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與軟銀討論了私有化事項。

該討論最終被擱置。而後續的資產出售計劃一定程度上成功刺激軟銀股價反彈。今年8月時,軟銀股價曾一度突破7077日元/股,為近20年來新高。

不過,軟銀高層認為,股價上漲主要歸功於軟銀持股公司阿里巴巴股價的上漲,並非因為軟銀縮小了其自身估值與其所持資產價值(如阿里巴巴的股份價值)之間的折價。今年8月時,對比軟銀市值和軟銀所持資產的價值來看,軟銀市值的折價達到45%。

如今成功出售Arm股權,關於軟銀擬重啟私有化討論的傳聞再起。9月14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說法稱,儘管軟銀推進了資產出售計劃,但對於軟銀估值低於軟銀所持資產的價值這一情況,管理層仍是「沮喪的」。

前述報導稱,出售了一系列資產後,軟銀正嘗試重新定義公司的戰略方向,軟銀高管們已重啟對公司私有化的討論。SMBC Nikko Securities分析師Satoru Kikuchi近日也表示,鑑於回購業務的規模,軟銀有可能通過MBO退市。

重啟私有化的可能性增加,或也同軟銀近期大手筆布局二級市場有關。由於軟銀在美股市場上的激進押注需經過股東的嚴格「審視」,對於軟銀來說,將公司私有化的動力或較以往更強。畢竟,非上市公司投資二級市場,比「納斯達克之鯨」受到的監管壓力要小得多。

但知情人士也提到,軟銀內部對MBO的反對依然強烈。此外,諸如埃利奧特管理公司等投資人的最新態度如何尚不明朗。投資人會根據軟銀的投資組合價值及自身價值變化自己的意見。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AI財經社分析稱,投資人會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場上提出自己的意見,但不一定會被採納。

目前,軟銀方面暫未對上述傳言置評,但是否私有化無疑是個重大決定。市場觀點認為,軟銀作為日經225平均指數中第二大成分股,若公司退市,將給日本股市造成打擊。

將時間線拉長來看,自2016年軟銀募集1000億美元規模的願景基金以來,軟銀的定位發生變化,對軟銀私有化的討論彼時已開始增加。有消息人士表示,願景基金的成立使得軟銀長期業務戰略發生改變:軟銀越來越將自己視為投資人,而非業務經營者。

「成立願景基金是軟銀前後期風格變化的主要節點。」沈萌向AI財經社分析稱。沈萌表示,前期軟銀主要以具有長期高速發展的新興科技領域為投資標的,以賺取財務性收益為主,但後期開始向具有重大科技革新的基礎領域或行業內的標誌性企業進行大規模投資,以賺取戰略性收益為主。

軟銀能否從投資組合中獲取更多收益是公司未來估值變化的關鍵,這也將決定軟銀是否會將私有化付諸行動。沈萌向AI財經社表示,軟銀私有化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是具有充足的低成本融資,第二是軟銀股價出現明顯低估。

沈萌補充稱,如果私有化融資成本過高,抵消了價格與價值的「收益」就得不償失。所謂「股價跳水」要維持一個較長時期穩定的低位,如果只是波動,那麼私有化可能會導致股價上漲而失敗。

相關焦點

  • 孫正義豪賭美國科技股,軟銀市值5天縮水超1000億
    21世紀初,網際網路泡沫破滅,軟銀董事長孫正義曾在科技股上虧損700億美元之巨。而當年,中國的外匯儲備也不過只有1656億美元。2020年,美國科技股迎來罕見的大牛市,蘋果公司市值最高達到2.2萬億美元,特斯拉、ZOOM這樣的明星股年內最高漲幅都超過6倍。
  • 孫正義出售軟銀800億美元資產 孫正義出售阿里巴巴股份
    據《紐約時報》報導,軟銀CEO孫正義在周二DealBook會議上表示,軟銀近期出售了約800億美元的資產。但他提到了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的倒閉,強調一場事件可能會引發更大範圍的崩潰。  孫正義表示,他最初的目標是今年出售約400億美元資產,結果卻翻了一倍。軟銀此前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將半導體公司ARM出售給英偉達。此外,還出售了T-Mobile約200億美元股份。  孫正義表示,疫情背景下,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 軟銀拋售三分之一日本移動子公司股份 套現104億美元
    孫正義的多次資產出售使軟銀集團迅速籌集到巨額的現金。除了軟銀公司和英偉達的交易之外,軟銀集團已通過套現137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團股票和以及出售T-Mobile美國的股票,套現約200億美元。
  • 為應對「最壞」情況 孫正義出售軟銀800億美元資產
    據《紐約時報》報導,軟銀CEO孫正義在周二DealBook會議上表示,軟銀近期出售了約800億美元的資產。  提起日本軟銀集團,提起孫正義,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願景基金和一連串科技初創企業的名字。最近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軟銀集團的淨利潤遠遠高於市場預期。運氣之神,再次把孫正義推到了高光時刻。
  • 軟銀不再「激進」
    出售已有資產、變更投資策略,較於以往的激進投資,現在的軟銀在「求穩」。 軟銀最近動作很多,前一腳剛400億美元賣了Arm,此事塵埃未定,後一腳又要賣「網紅」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公司。軟銀真的急了。
  • 「納斯達克巨鯨」不再?迫於投資者壓力 軟銀正逐步減少期權交易
    當時,媒體報導稱軟銀豪賭科技股期權,一度帶來短期浮盈約40億美元。這些期權被媒體稱為「納斯達克鯨」,因為它是二季度科技股高漲的幕後推手。這一消息招致了公司股東的反對,他們擔心軟銀投資衍生品會造成巨額虧損,一度引發公司市值縮水高達170億美元。投資者們對一家以長期押注科技初創企業而聞名的公司涉足公共證券,尤其是衍生品交易的合理性提出了質疑。
  • 軟銀逆轉:不變的孫正義
    還有那些光聽名字就不太對的失敗投資:3.75 億美元投資機器人做披薩公司 Zume Pizza、2.4 億美元投資的美國白牌零售公司無印(Brandless,已倒閉)、3 億美元投資人工智慧匹配遛狗公司 Wag Labs。遛狗公司原本「只」希望募 1 億美元,在軟銀轉投競爭對手的威脅下拿了 3 倍融資、出讓更多股份。
  • 這家美國電商借鑑無印良品賣20元商品 獲軟銀2.4億美元投資
    是的,這家初創公司的幾位創始人向億萬富翁孫正義保證,擺在他面前的每一件商品,從特純橄欖油到碳鋼睫毛捲髮器,都只有3美元。詭異的是,只有商店牌子,沒有其它替代選擇。該網站只出售一種牙膏,或一種杯託,或一種無樹衛生紙。受到日本無印良品的啟發,Brandless公司讓事情變得簡單。該公司的網站上只出售約300種商品,所有的這些日用品每件價格只有3美元。
  • 軟銀證實:可能會出售部分T-Mobile股份 約200億美元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軟銀最新資訊 > 正文 軟銀證實:可能會出售部分T-Mobile股份 約200億美元
  • 孫正義已出售800億美元資產 以應對「最壞」的情況
    據《紐約時報》報導,軟銀CEO孫正義在周二DealBook會議上表示,軟銀近期出售了約800億美元的資產。孫正義稱,在未來兩三個月內,任何災難都可能發生,軟銀只是在最壞的情況下為公司提供流動性。
  • 軟銀計劃33億美元收購美國城堡投資集團
    原標題:軟銀計劃33億美元收購美國城堡投資集團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軟銀集團2月15日發布消息稱,將斥資約33億美元收購美國投資公司「城堡投資集團」。也有其他投資方計劃參與收購,軟銀的出資比率將在今後敲定,計劃在今年內完成全部手續。
  • 軟銀出售ARM計劃面臨新挑戰?員工人數翻倍承諾或無法兌現
    ARM和軟銀都曾與收購委員會(Takeover Panel)籤署協議,作為軟銀收購該公司後繼續在英國投資的一部分,ARM承諾在5年內將其英國員工增加一倍。
  • 滴滴、軟銀擬向東南亞打車應用GrabTaxi投資20億美元
    圖註:GrabTaxi在計程車上打廣告鳳凰科技訊 據《華爾街日報》北京時間7月14日報導,打車應用Uber在東南亞的最大對手GrabTaxi Holdings Pte有望獲得一大筆現金注資知情人士稱,總部位於新加坡的GrabTaxi將最多從軟銀集團、滴滴出行手中籌集20億美元資金。這筆交易可能將在接下來幾周完成,對GrabTaxi的估值超過50億美元,這將使得GrabTaxi成為東南亞估值最高的創業公司。GrabTaxi創建於2012年,已在7個國家的65個城市投入運營。「我們不會對任何市場傳聞或推測置評,」GrabTaxi發言人稱。
  • 軟銀計劃巨資收購城堡投資:總值33億美元
    據彭博社報導,近日軟銀公司計劃出資收購投資管理公司城堡投資(Fortress Investment),收購後這家投資公司將與軟銀之前成立的科技基金一起運營。軟銀所給出的收購價格,相比這家美國投資公司的市值出現了39%的溢價狀況,不過對於軟銀公司來說也實屬正常。
  • 軟銀百億美元入股Uber:欲統一打車市場 但現實很骨感
    軟銀CEO孫正義據《華爾街日報》北京時間11月14日報導,藉助930億美元的龐大願景基金,軟銀正在打車應用行業展開廣泛投資,並且即將完成對打車巨頭Uber的100億美元投資。以下是文章全文:軟銀集團計劃以高達100億美元的價格入股Uber,這是對汽車行業未來的一次高風險押注。知情人士稱,軟銀創始人孫正義(Masayoshi Son)旨在建立一個鎖定重要市場的全球打車公司網絡,或許能夠在未來20年或30年控制汽車車隊,協助掌控人們的出行方式。
  • 只因假想敵是英特爾,英偉達才捨得花400億美元收購ARM?
    9月14日,英偉達宣布耗資400億美元用以收購軟銀手上的ARM公司,媒體稱之為全球半導體史上最大一筆的收購案件,超過了2016年軟銀買下ARM時的320億美元。軟銀將持有英偉達10%(預計低於)的股份。此項收購交易宣布後,英偉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隨即召開網絡記者會說明。
  • 軟銀欲向Uber投資100億美元 不過公司估值打個7折
    CEO孫正義網易科技訊9月15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軟銀接近達成向Uber最高投資100億美元、獲得17%至22%股權的交易,據稱雙方的談判可能最快在下周結束。不過該日本公司需要說服Uber股東大幅折價出售足夠多的股份。據知情人士透露,經過數周的深思熟慮後,Uber董事會近幾天在思考如何響應軟銀最高達100億美元的潛在投資。如果交易順利達成,那將會是迄今為止對風投支持的私有創業公司最大規模的單筆投資。它也將讓軟銀在全球幾乎所有的大型打車服務公司都擁有大額股權。
  • 多輪股票回購計劃見成效 軟銀股價漲至接近2020年峰值
    騰訊科技訊 7月3日,據外媒報導,在多輪迴購股票計劃的推動下,軟銀集團的股價正慢慢接近2020年來的最高水平,這些回購使該股恢復了在新冠疫情爆發導致市場暴跌期間遭受的損失。
  • 「納斯達克巨鯨」疑雲籠罩軟銀大手筆背後的操盤手究竟是誰?
    軟銀拒絕進一步置評。軟銀上月向股東們告知了該資產管理部門的存在,初始資本為5.55億美元,部分資金來自孫正義。不過,該部門可自行支配的資金要遠遠多得多,這是因為它會使用軟銀龐大資產負債表中的現金貸款和公開交易證券來投資上市公司股票。分析師和其他對衝基金經理表示,這一購買規模已大到足以推動這些股票迎來新的上漲階段。
  • 軟銀向東南亞打車應用GrabTaxi投資2.5億美元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電信公司軟銀向東南亞打車應用GrabTaxi投資2.5億美元,由此成為後者的第一大股東。這也是軟銀對東南亞網際網路公司最大的一筆投資。它和軟銀在聲明中稱,新融資將用於加速GrabTaxi應用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就在1個月前左右,軟銀和它的億萬富翁CEO兼創始人孫正義(Masayoshi Son)也對印度電商公司Snapdeal作出6.27億美元的巨額投資。這是軟銀向印度蒸蒸日上的在線零售市場注資100億美元計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