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門,滿滿的鄉愁,承載著貴港人的記憶!

2021-02-13 貴港宣傳

飛簷凌空,

城牆厚重。

大南門巍峨屹立在鬱江畔,

守護著千年的古郡——貴港。

隨著城市的發展,

它已不再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成了古城重要的文化標誌之一。

無言地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見證著日新月異的發展。

想在貴港感受古郡的「氣質」,

逛老街、遊大南門,

是不錯的選擇。

豆腐花、周記肉丸、瓦煲飯…

如果老街讓人在味蕾上得到滿足,

大南門則承載了貴港久遠的記憶,

撫慰你的思鄉情。

今天就和小軒一起「穿越」,

走進大南門的前世今生。


歷史上的大南門,

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古代,大南門是重要的客運碼頭。

明代徐霞客由此坐船西行,

開啟漫遊和探索之旅;

翼王石達開率軍行經此處,

意氣風發揮師北上…… 

光緒《貴縣誌》記載貴港城垣的變遷:

從鬱江南岸的漢吳陸績故城,到唐元和年間遷於北岸築土城,元代至正年間將土城改為石砌並設五座城門明萬曆年間改砌青磚並增高,清康熙年間重修。

在鹹豐、同治年間,因兵燹戰亂,貴港老城「基址盡平,僅存城門舊跡」。

光緒初年,知縣何昭然倡議重建,後歷經七位知縣接力修繕,整個五門內城才重新全部合攏,貴港老城恢復了有完整的城牆、城門、甕門及箭門的城防體系,再度形成以官府衙門為重心的一座全封閉的臨江傳統城池。(來源:抓拍貴港)



大南門的腳下,

就是貴港兩千多年前的源頭——貴城遺址。

據主持貴城遺址考古的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謝廣維介紹,從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建城至今,貴港歷史已有2200多年,長期的文化積澱為貴港地上地下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2008年至今,貴港在進行舊城改造時,委託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對貴城遺址進行了數次考古發掘。

「從考古的情況看,秦末、西漢早期至明清的文化遺存層層堆積、層次清楚,可以說自秦末在此設桂林郡治、西漢在此設鬱林郡治以來,這塊地方一直是政治中心所在地,沒有遷移過,這在整個華南地區乃至全國都是不多見的。」謝廣維說,貴城遺址地下豐富的文化堆積,堪稱一個豐富的地下博物館,為我們了解貴港兩千多年的建城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依據。

當代考古成果表明,

貴港城址在秦末南越國時期,

已築在今大南門地區,

彌補《貴縣誌》記載築城史向上追溯不夠,

及城址位置不詳的缺陷。

歷史上貴港曾有五座城門,

如今僅餘大南門,

2009年,

大南門成為貴港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如今大南門仍頑強保留著完整的古代城防體系,

城內—大南門—石步臺階—城外—鬱江。

如今大南門即將修繕完成,

不少市民前來「打卡」。

據附近的居民說,

以前鬱江漲水時,

大南門就像貴港的「守護者」,

出大南門外街看洪水,

成為一段難忘的記憶。

日出日落,

人來人往,

大南門也默默地守候著,

荷城的古老歲月。

內容來源 ▍原創 貴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 《話說懷城》 

策      劃  ▍張智榮 謝靜翔

圖片來源 ▍張智榮 李嘉儀 閉悅通  何美凡 貴港日報籤約攝影師股歌

視頻來源 ▍李嘉儀 閉悅通  何美凡 

採       編 ▍何美凡

值班編輯 ▍周霞

值班主任 ▍鄭瑞福

法律顧問 ▍廣西君望律師事務所   0775—4251733

報料電話 ▍0775-4523503、4521951、4552730

相關焦點

  • 大南門「海印廣場」搬遷 承載一代太原人記憶
    「買手機一定要去大南門,到大南門必逛海印廣場。」11月24日,見證太原手機等通訊設備發展歷程的海印廣場正式整體搬遷。太原大南門「海印廣場」搬遷新址在哪兒?太原大南門「海印廣場」搬遷海印通訊廣場成立於1997年,在迎澤區解放路16號屹立了20個年頭,幾經變革,服務了幾代人的通訊生活,也為太原人民所熟知。「買手機,到海印」成了太原人約定俗成的事情。
  • 龍遊大南門,即將遠去的記憶
    關於龍遊大南門,你想到的是什麼?是那時娛樂休閒的老電影院,飄香四溢的小吃,還是那口梧桐樹下的池塘?是撐個攤在旁邊補鞋的嬤嬤,亦或是最牽繫鄉愁的小巷,聊家常談國家大事的茶水店?故事裡的大南門,茶水裡的大南門,食客眼中的大南門,林林總總地交織在一起,這便構成了龍遊人對大南門最原始的印象。
  • 百年老石磨承載記憶與鄉愁
    百年老石磨承載記憶與鄉愁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6.25 星期一 【崢嶸歲月】    老石磨是重要工具    「這口老石磨承載了村裡人的煩惱與歡樂,幾乎見證了現在村子裡每一個人的成長。 」在羅家營村史館內楊方信老人說,石磨伴隨他們度過了艱辛又充滿樂趣的童年。在老人的指    引下,記者見到了這口據說已    有百年歷史的老石磨。
  • 留在記憶中的大同大學大南門
    這個曾給無數人帶來美好記憶和提供服務的地方!還記得吧宿舍的鑰匙丟了去大南門兒配的鑰匙2大南門西側3大南門東側>4大南門集貿市場超市都掛出了清倉了大標語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如此實惠的沾串。大學時代談的最多莫過於,大南門又多了一家小吃,集貿市場哪家的水果新鮮。7月30日,大南門市場將會依法關停,未來的大南門會是什麼樣的?
  • 上海南市區中華路,承載了所有310102的青春記憶
    中華路始築於1913年,至今已是一條百歲馬路,全程3km。  在小怪的記憶裡,這片老城廂總是熱鬧非凡,這裡的美食可以從頭吃到尾!
  • 安徽安慶大南門街面臨改造,眾多「味覺名片」命運未知
    說實話,大南門街被有關部門列入改造計劃,讓城市更加靚麗,大家都十分贊同和支持,但希望能夠得到有關部門的幫助,保留住為數不多的大南門飲食文化。大南門炒米、大南門魚圓、大南門牛肉包在安慶市迎江區大南門的這片磚瓦上不僅僅承載著安慶城昔日的歷史殘片也擔負著數以萬計挑嘴的「老安慶」們的味覺情懷南望長江,歷史風塵的大南門即面臨棚改縱貫街巷,老城的「味覺記憶」又該何去何從?
  • 「番仔樓」化身鄉愁記憶館
    蘇國賢攝在中國著名僑鄉福建泉州,「番仔樓」作為承載當地華僑的特別存在,幾乎遍布泉州每一個縣(市、區)乃至鄉鎮、街道。素有「十戶八九僑」之稱的龍蒼村,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東園鎮,面積不大的村子裡坐落著30多幢「番仔樓」,靜靜地展示龍蒼村華僑們的美麗鄉愁。
  • 僑鄉泉州「番仔樓」化身鄉愁記憶館
    蘇國賢 攝中新網泉州8月12日電 在中國著名僑鄉福建泉州,「番仔樓」作為承載當地華僑的特別存在,幾乎遍布泉州每一個縣(市、區)乃至鄉鎮、街道。素有「十戶八九僑」之稱的龍蒼村,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東園鎮,面積不大的村子裡坐落著30多幢「番仔樓」,靜靜地展示龍蒼村華僑們的美麗鄉愁。
  • 羅平古鎮黃葛樹 承載鄉情鄉愁
    「在我的記憶裡,黃葛樹一直高大茂盛,我們小時候常爬上去玩耍。」40多歲的趙志剛指著樹幹3米多高的位置說,「這是樹幹開始分支的地方,是個很寬闊的平面,可以放下一張小方桌。」古樹記錄下了趙志剛童年的美好。那時,岷江波光閃爍,白鷺翩躚。飛累了的白鷺會歇在黃葛樹上。碧水、綠樹和白鷺,讓羅平美得像幅畫。
  • 用記憶打撈歷史 以鄉愁展望未來——唐村鄉愁記憶館
    因為在這裡能找到村裡的日子能看到過去的日子也能看到現在的生活還能想像到將來的美好這間小屋就是王曲街道新建成的唐村鄉愁記憶館作為首個街道村史館這裡儼然已經成為了王曲人的「精神家園」重煥光彩的古宅裡有著怎樣的鄉愁記憶?
  • 揭陽車田村,驚現古城堡,承載著鄉愁的古村落
    傳統村落是一種文化符號,縱然表面看起來斑駁,但它承載著更多的歷史與記憶,是鄉村之旅的一道靚麗人文景觀,越來越受青睞。揭陽埔田鎮車田古村落舊址尚存,這是寶貴的文化遺產。這個古村落承載著鄉愁,孕育了文化,是一處尋覓古風的好去處!
  • 石湖「鄉村記憶文化」展館 傳承文化憶鄉愁
    鄉村文化展館裡看變遷,老物件中憶鄉愁。在蚶江鎮石漁村委會,村史館、檔案室以及「鄉村記憶文化」展館,正融入鄉村人們生活,成為展示鄉村文化、守護鄉村歷史記憶,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平臺。 1 老物件講述老百姓生活變遷 藍藍石湖港、巍巍六勝塔、古老林鑾渡。
  • 這個地方,承載了幾代宜豐人的鄉愁
    她與年輕的宜豐縣成長她承包了幾代宜豐人的歡樂她是我們宜豐人共同的鄉愁她是我們的南屏公園承載童年所有幻想比樹蔭斑駁的是童年記憶我的童年牽連著這個叫南屏公園的地方記憶都還在
  • 長治古村落 太行山上的鄉愁記憶
    沁源古寨「現在才發現,小時候瘦弱的村莊,承載了我最豐滿的感情」。山水村落、禾田古井、街橋牌樓、老樹古道,這些在更古老的時候,往往由一個或者幾個龐大的家族聚集成村的地方,正在離我們越來越遠。那裡擇吉而居、因地制宜、謀局布篇,講究的是就地取材、順應自然、匠心獨運。
  • 故園的記憶 久戀的鄉愁
    鄉愁 是風吹麥浪的田野氣息鄉愁 是兒時記憶的老牛耙犁鄉愁 是炊煙嫋嫋的撩人村韻鄉愁 是父老叮囑的難忘鄉音鄉愁非愁 是回歸自然的桃源意境 是魂牽夢繞的故園記憶>是熨平疲憊的心靈雞湯 是振奮精神的能量驛站聽鄉音、感鄉愁、思鄉情,盡遊蓬萊美麗鄉村!
  • 大南門:臺南的三級古蹟
    臺灣府城現僅殘存大東門、大南門及小西門,而其中僅小西門仍保留當年原貌。大南門位於南門路,乃昔日臺灣府城8座城門遺蹟之一,列屬三級古蹟。   大南門為昔日府城南區之屏障,周邊有孔廟、海東書院等文教設施,城外即是荒蕪的魁鬥山,形勢險要,加上其為通往鳳山的要道。此外,門洞內嵌有一方道光年間所立「示禁碑」,乃嚴禁戍衛官兵騷擾過往民眾,為時代留下見證。外城門額書「大南門」,城垣採弧形建築,宛如一彎弦月,又稱「半月城」;內城門額書「寧南門」,城樓為歇山重詹形式,由此可鳥瞰臺南街景。
  • 記憶中的味道,鄉愁裡的「敕勒川」
    記憶中的味道,鄉愁裡的「敕勒川」 2020-10-07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種情懷叫「大南門」,龍遊人夢中的長街曲巷
    大南門全景圖 自7月19日大南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開發指揮部成立以來,各工作小組已緊鑼密鼓地開工。 對於此項工作,龍遊縣領導予以了高度關注。 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大南門的過去和未來。 古老的大南門
  • 瀋陽德盛門(大南門)
    大南門在今瀋河區朝陽街與南順城路交匯處,歷史上大南門的另一稱呼是德盛門,注意不是德勝門。瀋陽城牆有八座城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兩座城門,城門的規制都是一樣的,沒有主次城門之分。大南門啥樣,這張英國偉大的女旅行家伊莎貝拉•伯德1894年拍攝的大南門照片給我們留下了最完整的大南門影像。
  • 鄉愁記憶:盡頭街(gai)
    在這些街邊小吃中最能勾起味覺記憶的還是那碗熱騰騰的豆末湯圓,將雪白的湯圓挨個從翻滾的大鐵鍋中撈起,再舀上一勺濃濃的紅糖水,然後撒上些許豆末,拌勻後夾一個放入口中,此種美味幾乎只可意會。若不放紅糖水的話,家鄉的豆末湯圓和京津地區的驢打滾還真有幾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