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月的8號和18號,我們會看到關武廟戲樓裡熱鬧非凡。走馬鎮上的人們在這裡歡聚一堂,一起喝喝茶、打打牌、擺擺龍門陣,好不愜意。走馬鎮位於重慶市九龍坡西部,距離重慶市區大約20公裡,交通很是方便,這裡風景秀麗,山清水秀。生活在這個小鎮的人們幾乎都會講故事,聽故事、講故事已經成為他們的傳統習俗,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走馬故事能從神話講到民俗,從動植物傳說到生活故事,無所不包。
這個小鎮在明代以前只是成渝古道上的一個驛站,但在明代中葉以後,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成渝古驛道的經濟作用日益凸顯,這個小驛站變成了大型集鎮走馬場。我想,這個小鎮如今名字或許也是因此而來。這裡有著300多位的民間故事家,他們講的故事千奇百怪,令人驚嘆不已,因此這裡也被譽為是民間「小翰林 」。
我想這可能也與明代中葉該小鎮的經濟繁榮有關。那時來來往往的客商有很多,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街道兩側都是茶館、飯館、旅館、煙館,好不熱鬧。客商們來自五湖四海,一路上又會經歷不少事情,做生意見聞又廣,熟知的傳奇故事也有很多。這就為走馬鎮提供了許多的故事素材,豐富了故事的情節,使得講述的故事也更加引人入勝。
一人漫步於青石磚鋪地的古樸街道上,兩側清一色都是茶館。正在慢悠悠地走著,突然聽到了當地話那悠悠的調調,覺得甚是好聽。就去探尋那調調的來源,仔細一聽,是從旁邊的茶館傳出來的。進入茶館,坐下喝茶,聽著臺上人用當地話講述精彩的故事,他的聲音語調隨故事的發展而變化,真真能讓人走進那個故事中的世界。聽完一個故事,意猶未盡。
正要失落離開,這時旁邊的人講了起來,聽著當地人那獨特的調調,喝一口茶,頓時覺得人生幸事莫過於此啊!臨近傍晚,看著路邊的行人來來往往,卻不覺得他們過於忙碌,只覺得他們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看著每一家昏黃的燈光,覺得寧靜祥和。回想起這一天的經歷,不禁莞爾一笑。以後想要放鬆,來這裡品茶、聽故事,感受這個小鎮的寧靜古樸。
2006年,走馬故事就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六年後,走馬故事走出古鎮尋找市場,與其他的表演形式相互借鑑,不斷創新,一直延續著走馬故事的傳奇。如若聽過許多走馬故事,就會發現蛇經常出現在故事中。許多人畏懼蛇,但在走馬故事中,蛇卻是神明的化身。聽聞古代巴人的一支以蛇為圖騰,可能在走馬人的心中蛇是他們信仰,是保佑他們的神靈。
來這走一遭,去探尋這個小鎮的神奇,欣賞這裡的青山綠水,聆聽這些傳奇的故事,感受這裡茶館的古樸。留一段時間給自己,遠離城市的喧囂,瀟灑活在自然中,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