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為什麼最適合當皇帝的是靖王?

2020-12-16 皇叔電影

君者,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今天要推薦的是一部電視劇——《琅琊榜》。

《琅琊榜》講述的是「麒麟才子」梅長蘇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進行的一系列鬥爭。

在當時的梁國,其實有爭儲君之心有兩個人,一個是太子蕭景宣,一個是譽王蕭景桓。

是的,只有太子與譽王,沒有靖王,因為當時的靖王既無奪嫡之心,也無奪嫡資格。

當梅長蘇重返金陵時,為了給赤焰軍翻案,他必須要扶持新君,在梁帝多個兒子中,他選了最無籌碼的靖王。

其一的原因是歷經多年,依舊願為赤焰軍翻案的皇子只有他一個,其二是梅長蘇認為他更適合當皇帝。

有人就不解了,其實最有帝王之相的是譽王。

他們覺得身為帝王,一定要有傲視天下的雄心,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將生殺予奪皆玩弄於掌間,為了貫徹至高的使命,需要絕對的冷酷。

這一些譽王都具備了,他是當朝太子分庭抗禮的七珠親王,是群臣心中未來的儲君人選之一。

他八面玲瓏,圓滑世故,上能取悅聖心,下能禮賢下士。

他有野心,也承認自己的野心,為爭儲君之位做萬全準備。

譽王身上雖然流著滑族的血,但因為他是眾多皇子中最像梁帝的人,梁帝也曾想過將江山傳位給他。

可正是因為譽王太過像梁帝了,所以梅長蘇才不選擇他,並不是因為討厭梁帝而遷怒於他。

而是因為在梅長蘇眼中,帝王,不該是」一語滅天下「,而應該是」一言救蒼生「。

譽王所有謀略和行動的出發點都是為了獲得帝位,就算他再怎麼禮賢下士,為了也是讓他們能助他奪嫡。

在譽王心中帝位是高於一切的,他從沒將百姓疾苦真正的裝在心中,私炮房一案中他雖有猶豫,但此事有助於他更靠近帝位,於是面對六十九條人命他眼都沒眨一下,便奪走他們活下去的權力。

那麼當他擁有至上權力時,若有人在前擋之,無論是七百條人命,還是七千條人命,甚至於七萬條人命,他也會格殺勿論。

那麼赤焰冤案將重蹈覆轍,這世上又會多了無數的冤魂。

梅長蘇有兩個心願,一是替赤焰軍平冤昭雪,二是助大梁國泰民安,還百姓一個清明的世界。

譽王就算能助梅長蘇平反赤焰一案,但他不會成為一個清明的皇帝,大梁什麼時候缺過刻薄多疑,只會玩弄權術的皇帝?

君者,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若譽王為君,那麼在朝中為官的人,坦誠待人會被譏為天真,不謀機心會被視為幼稚。

但靖王不同,他可以幫助梅長蘇完成他的心願。

那個時候,梅長蘇問了靖王三個問題:

「殿下可知,如果皇上發現殿下在查祁王舊案,定會惹來無窮禍事?」「殿下可知,就算查清了來龍來脈,對殿下目前所謀之事也並無絲毫助益?」「殿下可知,只要陛下在位一日,便不會自承錯失,為祁王和林家平反?」

靖王都回答道:我知道。

梅長蘇還問:「既然殿下都知道,還一定要查?」

而靖王目光堅定地說:「要查。」

靖王之所以參與奪嫡,跟太子譽王一樣,都是為了奪權,可他奪權是為了平反赤焰一案,為了讓梁國國泰民安,他是為了民而做君,而他們是為了帝位而做君。

有人說靖王十分耿直倔強,這樣的人並不合適做帝王,但其實靖王這份耿直倔強亦可稱為堅持與隱忍,而堅持隱忍亦是做帝王要有的條件。

赤焰一案過去了十二年,但在這十二年中無論面對再多的不公與薄待,他也不願軟下背脊,主動為了當初的立場向父皇屈膝請罪。

在靖王的心裡有著一面辨別黑白的明鏡,也有著不屈服權勢的骨氣。

而作為帝王,該有的便是一雙能辨別賢臣與小人的明眸,不該像梁帝一樣因多疑而看不清誰忠誰奸,最後造成濫殺忠良的悲劇。

但其實梅長蘇也說過靖王不是奪嫡的首選,他選擇靖王是沒有別人可選了。

權力鬥爭的遊戲,靖王並不適合。

但靖王若得帝位,必定是一個雷厲風行的明君,他或許沒有梅長蘇等人的術,但他有的卻是帝王之路應有的道。

官方吐槽最為致命

靖王天性不善權謀,這又有何妨,梅長蘇將助他走向光明之路。

而靖王如此懷有赤子之心的人也會還梅長蘇一個光明的梁國。

當然其實靖王還是很聰慧的,他只是不善於爭奪,但他亦有才。

當梁帝懷疑梅長蘇就是林殊之時,他賜酒想殺之。

但靖王卻站了起來,他說:「父皇立我為太子,命我監理朝政,我原以為父皇是真心相信我,願意託付江山。沒想到一個逆犯,幾句胡言亂語,就讓父皇如此猜疑。今日之事,乃是我與夏江之間的恩怨,本就與蘇先生無關。父王若是覺得心中不安,處置我便是了,兒臣素來行事如此,不比他人替我受過。」

先是用感情牌打亂梁帝,再講事件矛頭引向自己,將梁帝打的是措手不及。

也有人說,靖王不適合當帝王,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是理想主義。

但其實靖王並非是理想主義,面對梁帝下旨殲滅赤焰軍,他並不是如同飛蛾一般撲火,以死明志,他更多的是堅忍、尋求時機。

他接受梅長蘇爭取權謀的手段,只是他有著自己的底線,不忘自己的本心。

為君者,治國之能可學之,但本心學不來。

梅長蘇想要一個清明的梁國,靖王便是最佳人選。

而第二部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描述的那段靖王在位期間的盛況,也足以證明最適合當皇帝的是靖王!

相關焦點

  • 琅琊榜:最適合做皇帝的人不是靖王竟然是他?原因在這裡
    愛看琅琊榜的人都知道裡邊奪權最嚴重的兩個人就是譽王跟太子,皇帝也似乎是有意為之,兩個人手裡的權力都差不多,譽王雖然不是太子但是給了譽王最高的榮譽,加封七珠親王。兩個人掌握的親信也是不相上下,都知皇帝生性多疑,可能怕太子坐大威脅到自己,於是有意用譽王來制衡太子。
  • 《琅琊榜》之譽王:最適合做皇帝的皇子
    前幾期的文章,小編分別分析了電視劇《琅琊榜》中的幾個重量級人物。有粉絲在後臺留言,讓我說說譽王。其實,譽王是所有皇子中最適合做皇帝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01譽王有能力。譽王就連皇帝蕭選本人也說過,譽王是所有皇子中最像他的人。而且,譽王知道籠絡人心,就比如他很清楚地看到靖王的能力和兵力,於是出面拉攏。
  • 琅琊榜:靖王做皇帝是註定?誰看懂了梁帝最深的計劃
    在電視劇《琅琊榜》裡,梅長蘇之所以選擇靖王作為負責的主子,並不只是因為他和自己有少年之宜,而是因為他有做皇帝的潛質,那份愛國愛民之心是旁人所沒有的,靖王能登上皇位和梅長蘇的輔佐脫不了關係,但是最近有人說其實如果沒有梅長蘇,梁帝也會把皇位傳給靖王的,究竟為何會這樣說呢?
  • 琅琊榜:靜妃什麼也要對靖王隱瞞梅長蘇的身世真相?靖王就這麼不...
    導讀:靜妃為什麼不能對靖王直接說出真相呢?難道靖王的智商,就這麼的不堪託付,這麼的不值得信任嗎?為什麼連親媽靜妃,都不信任他呢? 靜妃隱瞞梅長蘇身世真相的原因 靜妃是《琅琊榜》裡,智商排名,僅次於梅長蘇的人物。有手段,有心計,有能力。
  • 《琅琊榜》:靖王為何適合做帝皇?梅長蘇的這句話才是真正答案
    在《琅琊榜》中最後奪得至尊帝位的是靖王,而原本的兩大種子選手譽王自盡,太子變獻王,這一過程中梅長蘇功不可沒,其他如言侯、高公公、蒙大統領等人同樣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相比於劇中人物對靖王的無限推崇,毫不懷疑。
  • 《琅琊榜》裡捉摸不透的地方:靖王的年齡、梅長蘇的玉蟬
    最近又刷了經典電視劇《琅琊榜》,胡歌飾演的梅長蘇、王凱飾演的靖王、還有吳磊、劉濤、陳龍、黃維德等一眾演員演技都非常在線,觀之非常賞心悅目可能是看得太多了,最近這次也越發仔細起來,不得不說這部劇太經典了,演員得到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含義豐富,可能是愛之深,所以看的比較仔細,觀劇之餘
  • 琅琊榜之難得糊塗的紀王
    琅琊榜裡有一位揣著明白裝糊塗的王爺,平常出入於酒肆茶館之間,喜愛音律琴譜。他就是劇中最佳助攻紀王。紀王是劇中活得最為明白通透的人。他悄無聲息救下了祁王的遺腹子庭生。庭生自小在掖幽庭長大受太監欺凌。從太監訓斥庭生的話語中我們聽出靖王對於庭生的幫助不少,那個時候的靖王自身不得寵,所以太監們哪怕知道靖王照拂照樣還是打罵庭生,正是因為這樣庭生才沒得以受到別人的重視,才得以生存。當然從梅長蘇感謝紀王能夠仗義執言為蕭景炎說公道的話同時從譽王的覆滅紀王知道已經沒有任何任可以阻擋蕭景炎的步伐。本以為梅長蘇向紀王感謝的是這事,不曾想梅長蘇感謝的是庭生一事,那個時候糊塗的紀王體現出了他的高明之處。
  • 《琅琊榜》沒有梅長蘇靖王還是下一任皇帝,梁皇的獨白給出了答案
    可是祁王的舅舅林燮是赤焰軍首領,對皇帝有諸多不滿,雖然忠誠,但是皇帝覺得祁王外戚專權,加上自己皇帝還沒坐夠,怎麼能夠天天有個威脅在身邊,於是他想辦法把這威脅剷除。這呼聲最高的死了,剩下的太子不成事,譽王當皇帝太過心狠,靖王心太直,心裡一直想著祁王哥哥,想著林殊,想著那赤焰軍的死,對皇帝老大不高興。
  • 琅琊榜:三個皇子中靖王是最不合適繼承皇位的,最合適的是他?
    在琅琊版中雖然梅長蘇才是主角,但是在本質上來看就是皇位的爭奪,雖然在最後我們看到了靖王在梅長蘇拼了命的幫組下上了皇帝,但是有人說從整個劇中來看其實靖王是最不合適當皇帝的人,反而是輸了的譽王才是最合適的。
  • 《琅琊榜》中三位皇子,誰更適合坐上龍位?靖王為何不是最佳
    在《琅琊榜》中大梁皇帝蕭選尚有七個兒子,依照血統和規制,這七人理論上都具備當皇帝的資格,但考慮到整部電視劇的重心在另外三子,以及編劇和原著作者對另外四位皇子的打壓確實強了一點(一個有傷殘,一個胸無大志,另外一位基本未提及,還有一位約摸8歲),從而造就了明有7子,卻只有3子爭雄的局面。
  • 琅琊榜:靖王做了皇帝,或許也會殺掉林燮?真現實
    靖王實在是一個大好人,不折不扣的好人。他正直,有原則,討厭陰謀詭計,討厭弄權之人。他愛惜百姓,私炮房爆炸一案,動用軍中物資救濟災民。他重情義,堅信自己皇兄和林家是冤枉的,就算因此被自己的父親厭棄也不妥協。林殊一家和祁王的冤案,是他最放不下的,為了這個,他曾經多次觸怒梁帝。
  • 琅琊榜中最可怕的竟是高湛,隱藏最深,皇帝很是信任他
    這裡是「談古論今的歷史人」在《琅琊榜》中的高湛可以說是一股清流了,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講高湛這個人物,大家記得給小編點關注哦!在高湛顯現出本事時,差不多都與靖王有關係,在第一次的時候皇帝故意冷落靖王,那時的太子譽王便落井下石,於是高湛便若無其事的講了一句,靖王還在外面等著,就這樣幫了靖王一次,在第二次的時候,靖王巧妙的用梅長蘇的話將蔡荃推選成了刑部尚書,這時高湛便用他那意味深長的眼神看了靖王一眼,這時的高湛便知道蔡荃和靖王是一隊的,就這樣靖王便開始了奪嫡之路。
  • 看完琅琊榜覺得自己的數學好差,靖王31歲,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琅琊榜》一開始,江左梅郎梅長蘇就閃亮登場,救下了天泉山莊的卓青遙,後來,又因為受到「麒麟才子」的盛名拖累,不得已,在太子和譽王的壓力之下來到了金陵城,不過面對如日中天,鬥得如火如荼的太子譽王,梅長蘇竟然一個都沒選,偏偏就看中了被放逐多年的靖王蕭景琰,讓靖王十分迷茫。當時,靖王曾經自嘲到「我三十一歲了,還未封親王」。
  • 她是《琅琊榜》中令人嫉妒的靖王妃,曾被批太醜,如今美到犯規
    《琅琊榜》因一段舊案引起的朝堂風雲事,梅長蘇,靖王晉升的左膀右臂,也是蕭景琰一生的摯友,這部劇雖然是一部權謀劇,但劇中卻也穿插了感情線,霓凰對林殊,夏冬對聶鋒,還有靖王和他的靖王妃。靖王妃,是在靖王蕭景琰當上太子後,皇帝和靜妃做主為景琰挑選的女子,因為觀眾對景琰的稱呼一直沒變,所以他的太子妃,一直被觀眾稱作靖王妃,當年播出時,有大批粉絲,為梅長蘇抱不平呀。靖王妃是中書令柳澄大人的孫女,也是一個端莊賢惠,秀外慧中的女子,身邊被夏江安插了滑族眼線,也被她識破了,她和景琰的兒子成為太子,也就是《風起長林》中的梁帝。
  • 琅琊榜四大絕色美女,靖王妃最末,第一讓人眼前一亮
    琅琊榜四大絕色美女,靖王妃最末,第一讓人眼前一亮《琅琊榜》一經播出就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其中嚴謹的劇情結構、演員精湛的演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編看琅琊榜看了十幾遍了,每每看完,總覺得意猶未盡。琅琊榜不僅是男人的權力遊戲,其中女性的角色也是十分出彩。接下來我們就看看琅琊榜四大絕色美女都有哪些?
  • 《琅琊榜》3大穿幫細節,看了6遍才發現,靖王可能不是靜妃親生的
    打開《琅琊榜》,彈幕上總會立刻出現一連串「2刷、3刷......6刷、7刷...N刷」的字眼,在電視臺沒有不斷重播,不像《還珠格格》一樣霸屏十幾年的情況下,《琅琊榜》還能收穫這麼多的鐵粉,這和它超越一般古裝偶像劇,擁有燒腦的劇情、人物形象豐滿
  • 《琅琊榜》裡被封住的密道,在第二部裡救了皇帝一命
    《琅琊榜》裡江左盟宗主梅長蘇化名蘇哲來金陵城攪弄風雲,看似是被譽王和太子相逼沒有辦法才來到京城的,實際是找了個理由來金陵,他原是金陵城裡最耀眼的少年,後來被陷害成為造反之人,來京城就是為了平反「赤焰舊案」,因此他有兩個秘密不能被知道:一是他就是林殊,一是輔佐靖王。他回金陵剛開始也就蒙摯知道。
  • 琅琊榜:靖王適不適合做皇帝,蕭庭生死前的5個字,道明了一切!
    靖王,蕭景琰,初次登場,帶著他的千軍萬馬自戰場歸來,英姿雄武,桀驁不馴。景琰的人生大致可以分為5個階段,一:自小身在宮中,受教於母親靜妃和祁王生母宸妃的幼年時期;二,開始懂事到十九歲之前,由祁王蕭景禹親自教養的少年時代;三:赤焰之案爆發之後,因為堅信長兄摯友的無辜而受盡打壓的一十二年;四:林殊化身梅長蘇重返金陵,輔佐他走上帝位,洗雪沉冤的兩年光陰;五:坐鎮中樞,擊退外侮,最終登基為帝之後的漫長歲月。
  • 琅琊榜:夏江失敗最深層的原因是什麼?
    夏江恐怕被押到天牢都想不明白,梁帝為什麼突然查封他的懸鏡司,而且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留給他。為什麼原本深受梁帝信任的夏江,卻被直接押入天牢,他最後失敗的最深層的原因是什麼?其實要搞清楚這背後最深層的原因,只需要弄清楚3個問題答案就能迎刃而解。接下來昕加就為你分析清楚,這三個具體的問題到底是什麼?一、夏江的謀劃合理嗎?
  • 琅琊榜:梅長蘇不讓藺晨處理的滑族人是誰?原來人竟是為靖王而留
    《琅琊榜》中夏江手裡最後還有很厲害的底牌,就是那些隱藏多年的滑族奸細。然而這些人隱藏多年,且當時璇璣公主手段高明,處事謹慎,這些奸細分散且隱藏很深。就如藺晨所說,越是這種小嘍囉越難以尋找。不過神通廣大的藺晨找到了夏江的夫人,這位當初看不慣夏江而與之決裂的女子也是一位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