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裡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

2021-02-22 人民網

7月7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評審委員會宣布可可西裡申請世界遺產成功。新華社記者陳序攝

  當地時間2017年7月7日下午,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青海可可西裡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可可西裡,它的名字有兩個意思,蒙語是指「青色的山梁」,藏語則是指「美麗的少女」。

  青海可可西裡世界遺產入選地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曲麻萊縣境內。面積約為370萬公頃,緩衝面積為230萬公頃,總面積約600萬公頃。地域面積涵蓋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索加-曲麻河保護分區一部分。

  可可西裡被公認為是「人類最後一片淨土」,是高寒生態系統和高原溼地生態系統的完美結合。

  這裡具有舉世無雙的生物多樣性,分布有210種植物,其中有72為青藏高原特有種,如短梗蘚狀雪靈芝、青海翠雀花、可可西裡點地梅等;有脊椎動物75種,包括哺乳動物20種、鳥類48種、魚類6種、爬行動物1種,有12種是青藏高原特有種,如藏羚、盤羊、野犛牛、藏野驢,以及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動物。

藏羚羊背上的可可西裡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很多,最有名的當屬藏羚羊,它們是「可可西裡的驕傲」,最多時曾有20萬隻高原「精靈」生活在可可西裡。

  20世紀後期,藏羚羊絨製品「沙圖什」披肩在西方走俏,一件沙圖什披肩至少需要三四隻藏羚羊的羊絨,價格十分昂貴。對動物皮毛的需求就意味著殺戮,大量可可西裡藏羚羊一度遭受獵殺,數量驟降,最少時不足2萬隻。

  可可西裡是無人區,一度也是盜獵橫行的「無法區」。對藏羚羊等野生動物來說,他們要面臨的不僅是生存的威脅,還有棲息地環境的惡化。亂採濫挖致使草場千瘡百孔,直接破壞可可西裡的植被,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更加險惡。

  為保護藏羚羊,青海省政府1995年建立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1997年底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4.5萬平方公裡。這是我國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被譽為高原野生動物基因庫,也是我國第一個為保護藏羚羊而設置的自然保護區。

唐古拉山口

  唐古拉山口為青海、西藏兩省分界線,是青藏公路的最高點。由於終年風雪交加,號稱「風雪倉庫」。山口處建有紀念碑及標誌碑,是沿青藏公路進入西藏的必經之地,並是長江的發源地。唐古拉山腳下的可可西裡無人區,是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的怡然自得的牧場。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被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山脈環抱,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東南部多鹽湖沼澤) ,還有豐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種金屬礦藏,有「聚寶盆」的美稱。

崑崙山口

  崑崙山口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

  崑崙山口碑南側立有崑崙山口紀念碑及傑桑·索南達傑紀念碑,紀念這位為保護可可西裡野生動物而捐軀的藏族優秀兒子。

沱沱河

  沱沱河發源於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是長江正源。

  除了可可西裡保護站之外,沱沱河周邊有長江第一橋、長江源頭紀念碑等景點。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青藏鐵路穿行而過。

格爾木胡楊林

  格爾木胡楊林南靠巍巍崑崙山脈,北面是茫茫戈壁鹽灘,是青海唯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楊林。

  如果還沒看夠的話,那麼這部可可西裡申遺官方宣傳片一定讓你大飽眼福!

期待鼓浪嶼再傳捷報!

手機成「錢包」  無現金社會還有多遠?

一橋飛架粵港澳!全球最長跨海大橋貫通!

兒女都進城了,農村老人怎麼養老?

(摘自「文藝星青年」 ID:wenyixingqingnian,@人民日報)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張素玲


相關焦點

  • 可可西裡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人類發展史上最後一塊淨土
    波蘭當地時間2017年7月7日下午13時,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青海可可西裡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中國在世界遺產申請上幾乎從未失手,每年都會至少有一個中國申請的世界遺產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青海可可西裡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
  •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 !世界遺產委員會:美麗超出人類想像!
    波蘭當地時間7月7日15點16分(北京時間7月7日21點16分),我國「青海可可西裡」申遺項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12項世界自然遺產、第51項世界遺產,
  • 鼓浪嶼、可可西裡申遺成功:中國世遺數量排名第一
    事件回放  2017年7月7日,中國青海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7月8日,中國福建鼓浪嶼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數量位列世界第一。  可可西裡與鼓浪嶼,一個被譽為青藏高原「青色的山梁」,一個是中國東南部的「海上明珠」,它們的自然魅力與文化價值在申遺中大放光彩。可可西裡雪山冰川林立,沼澤湖泊縱橫,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在悠閒地吃草。這裡被譽為「世界第三極」和「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基因庫」。
  • 守護好可可西裡這片「人間淨土」——寫在可可西裡成功申遺之際
    2017年2月19至26日,可可西裡申遺代表團赴瑞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部和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報送青海可可西裡遺產提名地補充材料,溝通、解釋答覆有關問題,了解了世界自然遺產表決列入程序、世界遺產委員會議事規則及要求、締約國申遺的最新動態、專家對申遺關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措施等,積極爭取國際上相關世界遺產申報和保護管理機構的支持,並實地調研了瑞士和法國部分世界遺產地
  • 可可西裡成為世界自然遺產!青海人趕緊轉起來!
    波蘭當地時間7月7日,青海可可西裡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梵淨山申遺成功 成中國第53項、貴州第5項世界遺產
    原標題:申遺成功 梵淨山面臨商業開發尺度大考  梵淨山申遺成功 第53個!我國又增加一個世界遺產 | 北晚新視覺  北京商報訊 (記者 蔣夢惟)去年我國可可西裡、鼓浪嶼申遺成功帶來的關注熱度仍未褪去,7月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又審議通過將中國貴州銅仁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你,如此驚豔傳奇!
    2017年7月7日,中國青海省可可西裡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可可西裡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7年7月7日,中國青海省可可西裡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至此,中國已擁有51處世界遺產。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這是2017年7月2日拍攝的玉珠峰頂的冰川。2017年7月7日,中國青海省可可西裡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已有55處!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良渚古城申遺成功閃耀「中華五千年」
    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良渚古城申遺成功閃耀「中華五千年」  Evelyn Zhang • 2019-07-07 14:30:15 來源:前瞻網
  • 已有55處!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良渚古城申遺成功閃耀「中華五千年」
    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良渚古城申遺成功閃耀「中華五千年」  Evelyn Zhang • 2019-07-07 14:30:15 來源:前瞻網
  • 鼓浪嶼申遺成功 把握文化遺產保護新起點
    導讀:有著「海上花園」美譽的鼓浪嶼,近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2處世界遺產,同時入選的還有被譽為「高原水鄉」的可可西裡。多年來,我國十分重視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化瑰寶開始走向世界。
  • 韓國灘涂申遺成功,成為韓國第15處世界遺產
    包括瀕臨滅絕的候鳥在內,生存著2150種生物的珍貴生物種的寶庫"韓國的灘涂(Getbol, Korean Tidal Flats)"成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26日,決定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委員會(WHC),在中國福州 與線上並行進行的第44屆會議上,一致同意將韓國的灘涂列入世界遺產中的自然遺產(Natural Heritage)。
  • 可可西裡成為中國第五十一處世界自然遺產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2004年10月1日,由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陸川執導,多布傑和張磊等主演的電影《可可西裡》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
  • 我國「世界遺產」增至51處,數數你去過多少處?
    波蘭當地時間7月7日下午,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四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青海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五十一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至此,我國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合計已達51處!還有我國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福建省鼓浪嶼」正在全力衝刺。
  • 可可西裡:「崑崙腳下的北方平原」
    可可西裡,處於「世界盡頭」青藏高原的東北角。橫跨青海和西藏,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年輕、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之一。這裡是野生動物的樂園,生活著以藏羚羊為代表的230多種野生動物,被譽為「世界第三極」。這裡也是地球上,最後一片沒有被人類完全染指的淨土。1977年,可可西裡正式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7年,可可西裡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1960年以前,以及在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中,「可可西裡」並不存在。
  • 貴州梵淨山申遺成功 成為中國第53項世界遺產
    更多世界遺產資訊,請關注微博@愛世界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42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
  • 廣西花山巖畫申遺成功 成為中國第49項世界遺產
    ­  7月15日,世界遺產大會第四十屆會議對中國申遺項目左江巖畫進行了終審。大會最終一致同意將「廣西左江花山巖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原標題:廣西花山巖畫申遺成功,成為我國第49項世界遺產) ­  左江巖畫在連亙左江數百公裡的懸崖峭壁上,共發現巖畫79個點、178處、280組。­  其中寧明花山巖畫是左江巖畫的代表。­  圖為左江巖畫。­  圖為左江巖畫。
  • 富士山申遺成功 成日本第17處世界遺產
    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22日正式決定,將日本政府推薦的富士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委員會高度評價了富士山的文化價值,稱其展現了日本人的山嶽信仰,作為日本的象徵出現在浮世繪等諸多藝術作品中,富士山從而成為日本的第17處世界遺產。
  • 中國世界遺產數有望名列世界第一,專家提醒警惕世遺後問題
    青海可可西裡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於當地時間7月2日至12日在波蘭歷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舉辦,這是波蘭首次舉辦世遺大會。包括中國可可西裡、鼓浪嶼在內的各國申遺項目,將在大會上接受審議,並將在7月7日至9日揭曉。
  • 中國世界遺產數有望成為第一 盤點全球各國世界遺產
    中國世界遺產數有望成為第一 盤點全球各國世界遺產中國網新聞7月7日訊 (記者 李金秋)當地時間2日,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在波蘭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消息稱,大會將審議34處申遺項目,其中包括7處自然遺產項目、26處文化遺產項目和1處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