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評審委員會宣布可可西裡申請世界遺產成功。新華社記者陳序攝
當地時間2017年7月7日下午,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青海可可西裡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可可西裡,它的名字有兩個意思,蒙語是指「青色的山梁」,藏語則是指「美麗的少女」。
青海可可西裡世界遺產入選地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曲麻萊縣境內。面積約為370萬公頃,緩衝面積為230萬公頃,總面積約600萬公頃。地域面積涵蓋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索加-曲麻河保護分區一部分。
可可西裡被公認為是「人類最後一片淨土」,是高寒生態系統和高原溼地生態系統的完美結合。
這裡具有舉世無雙的生物多樣性,分布有210種植物,其中有72為青藏高原特有種,如短梗蘚狀雪靈芝、青海翠雀花、可可西裡點地梅等;有脊椎動物75種,包括哺乳動物20種、鳥類48種、魚類6種、爬行動物1種,有12種是青藏高原特有種,如藏羚、盤羊、野犛牛、藏野驢,以及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動物。
藏羚羊背上的可可西裡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很多,最有名的當屬藏羚羊,它們是「可可西裡的驕傲」,最多時曾有20萬隻高原「精靈」生活在可可西裡。
20世紀後期,藏羚羊絨製品「沙圖什」披肩在西方走俏,一件沙圖什披肩至少需要三四隻藏羚羊的羊絨,價格十分昂貴。對動物皮毛的需求就意味著殺戮,大量可可西裡藏羚羊一度遭受獵殺,數量驟降,最少時不足2萬隻。
可可西裡是無人區,一度也是盜獵橫行的「無法區」。對藏羚羊等野生動物來說,他們要面臨的不僅是生存的威脅,還有棲息地環境的惡化。亂採濫挖致使草場千瘡百孔,直接破壞可可西裡的植被,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更加險惡。
為保護藏羚羊,青海省政府1995年建立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1997年底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4.5萬平方公裡。這是我國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被譽為高原野生動物基因庫,也是我國第一個為保護藏羚羊而設置的自然保護區。
唐古拉山口
唐古拉山口為青海、西藏兩省分界線,是青藏公路的最高點。由於終年風雪交加,號稱「風雪倉庫」。山口處建有紀念碑及標誌碑,是沿青藏公路進入西藏的必經之地,並是長江的發源地。唐古拉山腳下的可可西裡無人區,是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的怡然自得的牧場。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被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山脈環抱,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東南部多鹽湖沼澤) ,還有豐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種金屬礦藏,有「聚寶盆」的美稱。
崑崙山口
崑崙山口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
崑崙山口碑南側立有崑崙山口紀念碑及傑桑·索南達傑紀念碑,紀念這位為保護可可西裡野生動物而捐軀的藏族優秀兒子。
沱沱河
沱沱河發源於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是長江正源。
除了可可西裡保護站之外,沱沱河周邊有長江第一橋、長江源頭紀念碑等景點。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青藏鐵路穿行而過。
格爾木胡楊林
格爾木胡楊林南靠巍巍崑崙山脈,北面是茫茫戈壁鹽灘,是青海唯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楊林。
如果還沒看夠的話,那麼這部可可西裡申遺官方宣傳片一定讓你大飽眼福!
期待鼓浪嶼再傳捷報!
手機成「錢包」 無現金社會還有多遠?
一橋飛架粵港澳!全球最長跨海大橋貫通!
兒女都進城了,農村老人怎麼養老?
(摘自「文藝星青年」 ID:wenyixingqingnian,@人民日報)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張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