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西森林旅遊節
將於9月12日在贛州大餘開幕
贛州的綠水青山間
蘊藏著豐富的森林旅遊資源
自2015年贛州市被授予首批「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的榮譽稱號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旅遊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列入六大攻堅戰之一,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以國家森林旅遊試驗示範區建設為重要抓手,著力建設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發展森林旅遊,旅遊業逐步成為新常態下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優生態的強勢產業,森林旅遊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旅遊產業實力明顯增加,旅遊配套能力明顯增加,旅遊城市品牌形象明顯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區域性旅遊集散中心的形象初步顯現。贛州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佳綠色宜居城市、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等殊榮。
01 好「森」活蘊藏絕美風光
贛州擁有豐富的天然森林資源,森林旅遊資源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境內森林公園景觀多樣,各具特色。「峰、巖、溪、谷、瀑」聚集,「淨、幽、雄、幻、險」薈萃。有 「林翠、雲幻、水秀、巖奇、史悠」的贛州峰山,被譽為「溝谷雨林、天然氧吧」的崇義陽明山,「森林群島、高峽平湖」的上猶陽明湖,山靈毓秀的大餘丫山,還有南枝花落、北枝始開的「庾嶺紅梅」、有「嶺南第一雄關」之稱的大餘梅關,「道教第35福地」寧都翠微峰,更有集火山構造、奇峰幽壑、溫泉古樹的純天然、高品質的安遠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等。
贛州森林旅遊資源分布範圍較大,在各個縣均有一定量的分布,種類眾多,數量豐富。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森林公園31個,總面積149301.28公頃,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10個,面積121019.08公頃;省級森林公園21個,面積28282.20公頃。無論是森林公園總個數及國家級森林公園和省級森林公園個數,均位列全省第一。豐富的林業資源為贛州市森林旅遊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02 在綠色中擁抱陽光產業
森林旅遊資源和絕美的自然山水風光完美結合,使得贛州市森林旅遊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全域旅遊和森林旅遊效益日趨彰顯。三年創評省級以上權威優質旅遊景區品牌91個,新增四星級標準以上酒店43家。已建設美食街23條、創評客家美食旗艦店43家、「贛州禮物」旅遊商品旗艦店17家,打造特色菜24桌,創排演藝節目20臺,開通旅遊直通車11條,全市高鐵專列旅遊冠名7條,發起成立「昌吉贛」高鐵旅遊聯盟。實現了「一部手機遊贛州,一張年卡全域遊」。2019年,全市接待遊客1.34億人次,同比增長24.13%。
近年來,贛州在推進旅遊業的發展進程中,圍繞「一核三區」戰略定位,加快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形成了觀光遊覽、休閒度假等多元化的旅遊模式。同時舉辦「生態旅遊節」、「溫泉旅遊節」、「賞梅節」等活動,大力藉助新媒體宣傳推介,極大提升了贛州旅遊產業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並有機地將森林景觀、綠色文化與紅色、古色文化相融合,促進森林旅遊發展。
自榮獲國家森林旅遊示範區後,贛州依託森林公園、溼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國有林場等森林風景資源,打造以回歸自然、療養保健、森林文化為主的森林生態旅遊,形成了崇義陽明山、安遠三百山、大餘丫山、寧都翠微峰等一批南北貫通、東西交錯的森林旅遊精品線路,與紅色文化旅遊、客家文化旅遊、宋城文化旅遊、陽明文化旅遊和橙鄉文化旅遊互為補充,造就了融紅色、古色、綠色多種文化內涵的贛州特色旅遊。
目前,贛州市2019-2020年26個鄉村森林公園正按照「六個一」(一處鄉村森林公園標誌性主入口、一處森林休閒廣場、一處特色森林景觀區、一條森林休閒步道、一處A級標準生態公廁、一處森林生態文化科普與政策宣傳長廊)的建設要求,抓緊施工,2019年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2020年建設任務正在有序開展。
截至2019年底,森林旅遊景區內有車船194臺(艘)、遊步道552.50公裡、餐位總數12140個、床位5710張,社會森林旅遊從業人員達4761人;2019年,全市森林旅遊接待遊客4470.12萬人次,同比增長24.13%,實現綜合旅遊收入469.5億元,同比增長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