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杜濤在金融機構從業多年,一直做政信業務的李二狗火了。
連續7篇《李二狗城投催收記》,讓其成為2018年年底最火的金融小說,它通過李二狗、鄭三豬、吳勝利三個人的催收過程,將地方政府投融資產業鏈的百態顯露。
這是一個奇怪的組合,一個來自金融機構,一個來自建築公司,還有一個是來自政府機構,組成了李二狗、鄭三豬、吳勝利的催收組。
李二狗的形象與其金融工作者的形象並不符合,頗有一些書生意氣。鄭三豬是李二狗的大學同班同學,穿著一件雞心領的毛衣,時刻讓人覺得上面原本有一個黃金鍊子,只不過現在拿下來了而已。相比李二狗,鄭三豬更符合催收的形象。
李二狗眼神飄忽地望著自己的菊花茶,他寫催收記其實是準備讓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平臺、都互相了解下對方的情況,增進理解,共克時艱。
在過去的一年裡,在降槓桿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投融資遇到了不少問題,平臺融資、PPP等整個各個方面的資金來源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這就是《李二狗城投催收記》的背景。
在李二狗看來,這其實都是流動性的問題,現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短期借款太多了,所以流動性壓力大。如果置換成長期貸款,或者短期貸款不斷借新還舊,現金流不斷,就可以慢慢的將債務解決。
在李二狗眼中,地方政府化解債務有上中下三策,而下策是盤活資產,中策就是嚴控增量,緩釋存量,同時大開前門。但存量不解決,制約開前門的規模和效果。上策是抓緊機遇窗口期,考慮代際平衡,抓緊批抓緊建,實現基建和產業互補發展,畢竟債務只是流動性問題。更重要的是基建是代際投資,收益長遠,而債務問題則是短期的。
火
隨著《李二狗城投催收記》更新至7篇。一個從無到有的微信號,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粉絲已經到兩萬。
但是對於李二狗來說,業務才是最主要的。剛剛從39度高燒退下來的李二狗,聲音還有些嘶啞,對於整個下半年沒有怎麼做業務的李二狗來說,開個微信號,把自身的經歷融合之後寫出來,只是沒有業務之後閒暇之餘打發時間的套路。
1月1日,元旦假期中的吳勝利在盤算著沒有幾個錢的年終獎,看看在枕邊的老婆孩子,而業務開展不順利,監管如此嚴格,政策又多變,就與李二狗合夥開了微信號。而等在調研的鄭三豬在回到北京後,也加入了。
誰也沒想到,就這樣火了。李二狗根本沒想火,只想寫點東西,吐吐這半年的怨氣,怨氣是沒業務可做,賺不到錢。現在的金融機構和城投催債變成了對立的關係,在李二狗看來,金融機構和融資平臺其實是一體的,在李二狗微信號的後臺,有很多城投和地方政府留言,說李二狗的城投催債記,寫出了他們的心聲。
其實,李二狗年底之前一直在中西部地區飛來飛去,做回訪,飛到最後,李二狗覺得沒啥可飛,都一個樣的。「沒錢,不僅僅平臺沒錢,地方政府也沒錢,當地的平臺和地方政府的人都好幾個月沒發工資了。」
李二狗看來,有些地方政府和城投一直在輸血,統籌各種來源,還錢,但是若一直還這樣下去,地方政府會被抽乾,現在最需要的是把流動性和信心穩定下來。現在融資平臺的債,雖然是很多逾期,但是媒體文章標題用的很過分,使得城投工作很被動,投資人不願意購買城投產品。
在2014年年底,財政部鎖定債務為存量,並且出臺43號文,也就是《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之後,但是在前幾年落實並不是非常到位,使得平臺在最近幾年產生了大量的債務。
在《李二狗城投催收記》中第一章的「孟捷」,李二狗給記者解釋其實是猛借,其實是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借了不少錢而已。
李二狗覺得,很多地方百姓覺得城市建設很好,但是意識不到地方政府和城投借錢的問題。經濟都是投資拉動,對於地方政府來說,關鍵是產業發展出現問題,要麼出口,要麼內需,產業轉型需要過程。
或許李二狗正在遭遇轉型中的陣痛。李二狗說,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城投還是金融機構,都在琢磨轉型,但是都需要時間。現在的政信業務也在倒逼金融機構和融資平臺轉型,金融機構政信業務以前躺著賺錢的模式,現在也被逼著轉型,更多依靠資產依靠運營,融資平臺,盤活自己的存量資產,增加資產的收益能力,要不平臺搞的很多基建就變成無效基建。
李二狗一直認為,自己寫文章,其實是讓大家思考,新時代地方政府該怎麼發展,政府信用業務將來怎麼做。其實,在這個年關,不斷在催收的不止是李二狗。
年關
年關難過的不只是李二狗,而是李二狗和他的一條生意鏈上的小夥伴們。
一家市政投資企業的項目經理也在遭遇李二狗們遭遇的這一切,他所管轄項目的當地政府已經沒錢,而項目公司中有股東是政府平臺,就在最近該平臺邀請第三方釐清帳務,也就是別人欠了平臺多少錢,平臺欠了別人多少錢。釐清後發現,該平臺帳務來往十幾家公司,欠帳 5個億以上,才資產兩個億。而該平臺的資產主要是土地,還有酒店之類的國有資產。現在工資全部都在壓著,主要應對年底的施工方要債。
為了解決地方財政面臨的一些問題,財政部下達了1.66萬億的資金,這筆錢主要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提前發放的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總額高達13350.2億元;另一部分是包含中央對地方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資金在內的五類資金,總額為3281.8億元。
上述項目經理表示,他所在城市的財政部資金下來之後,當地先拿去付了教師的工資,與建設相關的資金都沒有償還,政府和融資平臺都在到處借錢。他自己的日子也很難過,被施工隊伍,監理、造價、測繪之類的逼著要錢。
他去找政府,要應收帳款,還有就是公司裡面代表政府的股東出資不到位,也就是融資平臺沒有出錢,最後想了個辦法就是去銀行借錢,借現金貸,額度幾百萬,利息比較高,過渡一下。當地的政府告訴他,大家一起想辦法,把銀行的款貸出來,需要什麼函或者土地質押,地方政府都可以想辦法。
現在李二狗也不知道該如何做了。
已經寫到《李二狗城投催收記》第7篇的李二狗,準備一直寫15篇,之後出一本書,來紀念自己的政信業務青春。
他給記者透露了結局:一切都是完美的,一切都是圓滿的,平臺從銀行融資,李二狗們也要回了自己放出去的款,投資者們拿到了預期的回報,百姓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優質的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