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鶯
讀者「130****1646」在小時新聞「幫幫團」上問,全家福怎麼才能拍得有特色。
讀者說:我老丈人今年86歲,丈母娘也是86歲,今年大家族的一家人說好春節回江山拍張全家福,因為聚起來不容易,也想多拍幾張美美的大家在一起的生活照。能幫我們講講拍攝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嗎?
幫幫團記者黃鶯核實並回答:
讀者所在的,還是個大家族喲。
丈人和丈母娘有4個孩子,4個孩子已經變成4個家庭,第三代也有7個人/家庭,粗粗算算都回家的話有20多個人。
不過因為家裡在山區,其實能拍全家福的場地很少,人和設備也都是「客串」的,並不專業。讀者說:「我們盤算了一下,只有老家附近的山村小學大概有個比較開闊的場地,可以集合。我們應該會有單反,鏡頭是什麼樣的,我不太知道,也沒有無人機。」
幫幫團記者諮詢了攝影記者李震宇和俞躍,都給出了拍集體照的樣照,還有拍攝建議,不妨來看看。
李震宇根據讀者的說法,量身定做了幾條建議▼
一、建議在小學拍,比較開闊;
二、儘量在戶外拍,光影會好些;
三、如果下雨,等雨停了在戶外拍。
對於集體照,想要好看,還有兩條大家都可以參考的建議▼
一、過年喜慶的道具可以多用用,比如福字,比如紅燈籠,比如中國結,或者大家都帶上紅圍巾;
二、大家都可以做一個動作,比如比心什麼的。
李震宇發了兩張樣照,是不是看起來就很喜慶和有統一感了。
關於排隊,斜線、圓弧也可以有▼
其實,還有地方也是可以站得下20個人的,就是要看怎麼排隊了。他發了張圖,是原來為記者們拍的一張工作圖,就是在橋上拍的,圖裡也有20多個人喲,看起來一點不擁擠。
讀者雖然沒有無人機,但是拍攝者可以找個制高點來拍攝,看起來感覺就不一樣。
這張照片的人員排列就有一點圓弧的感覺,人可以儘量多地排在前排,不用擔心後排的人臉被遮住▼
這張也是比較有意思的集體照拍攝方式,攝影師站得高一點,大家就都在鏡頭裡了,而且菜都能拍到,也很喜慶喲▼
所以,利用手邊的條件,其實沒有設備也可以拍出美美的照片。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全家福經驗和樣照,歡迎也來分享喲。
分享渠道看這裡▼
1、點擊「小時新聞」首頁上的浮窗「我要報料」→上傳文字、圖片、視頻(不超過20秒),就可發帖。
2、點擊「小時新聞」首頁下方菜單欄「幫幫團」按鈕→點擊浮窗「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