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名單公布,高職版「雙一流」的到來,為今年考生高職院校志願填報提供了新的重要參考。
2017年9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發布。自此,「雙一流」成為高考生志願填報時被反覆提及的熱門概念。2019年底,教育部、財政部公布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的建設單位名單。這使得今年的高職院校報考中,考生和家長又有了新的重要參考。
「雙高計劃」的實施是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優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據統計,「雙高計劃」首批建設單位共計197所學校,其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56所(A檔10所、B檔20所、C檔26所),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學校141所(A檔26所、B檔59所、C檔56所)。
從專業布局看,申報的389個專業群覆蓋了18個高職專業大類,裝備製造大類(90個)、交通運輸大類(47個)、電子信息大類(44個)、財經商貿大類(34個)是布點最多的四個專業大類。
「雙高計劃」遴選堅持質量為先、改革導向、扶優扶強。麥可思研究發現,入選「雙高計劃」的高水平專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效果方面建設初期的質量,與未入選「雙高計劃」的同專業(以下統稱「其他專業」)相比均呈現優勢,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
註:高水平專業指「雙高計劃」第一輪建設單位名單中253個專業群的核心專業(如「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群」的核心專業為「機電一體化技術」)。
例如在就業質量方面,2015~2019屆高水平專業畢業生就業滿意度(63%~68%)持續高於其他專業(60%~66%),初始月收入(3608元~4491元)與其他專業(3503元~4363元)相比也呈現優勢,同時工作三年的月收入漲幅(2016屆79%)也高於其他專業(2016屆75%)。
從主要專業大類來看,交通運輸大類高水平專業較其他專業的優勢最為明顯。
2017~2019屆交通運輸大類中高水平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分別為72%、73%、73%)均超過70%,比其他專業畢業生(均為67%)高出5~6個百分點。
2017~2019屆交通運輸大類中高水平專業畢業生半年後的月收入(分別為4541元、4808元、5176元)分別比其他專業畢業生(分別為4278元、4642元、4885元)高263元、166元、291元;此外該大類中高水平專業畢業生三年後的收入漲幅優勢最為明顯,2016屆畢業生三年後月收入較半年後的漲幅為91%,明顯高於其他專業畢業生(82%)。
此外,高水平專業畢業生實現「學以致用」的比例也更高。2015~2019屆高水平專業畢業生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的比例(68%~70%)比其他專業畢業生(57%~60%)普遍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
從主要專業大類來看,財經商貿大類高水平專業較其他專業的優勢最為明顯。2017~2019屆財經商貿大類中高水平專業畢業生從事專業相關工作的比例(分別為64%、62%、63%),比其他專業畢業生(分別為46%、46%、48%)普遍高出15個百分點以上。
你所在的省(市)有哪些「雙高計劃」院校?它們傾力建設的高水平專業群分別是哪些?閱讀下表或可以幫你找到答案。
附:
來源:整理自《2020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教育部網站、高職發展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