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奉保生大帝 廈門斥資修繕青礁慈濟祖宮主殿

2021-01-20 中國臺灣網
兩岸共奉保生大帝 廈門斥資修繕青礁慈濟祖宮主殿
2013年04月19日 08: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兩岸民眾共同信奉的保生大帝祖宮——廈門海滄青礁慈濟祖宮,18日啟動主殿修繕。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總會理事、金門烈嶼保生大帝廟主任委員、金門烈嶼鄉鄉長洪成發率領臺灣宮廟代表跨海前來共襄盛舉。

  第六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當天舉辦。兩岸保生大帝信眾相聚一起,共同緬懷保生大帝吳真人,攜手傳承「大道、大愛」慈濟精神。

  洪成發在開幕式上致辭稱,臺灣保生大帝的信仰起源於閩南,在臺灣發揚光大。「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總會」將繼續推動兩岸宗教交流、保生大帝信仰的學術研究與教育及醫療保健等方面持續發展,期盼日後將其豐富的信仰內涵傳達至世界每個角落。

  為更好地保護青礁慈濟祖宮文物,擴大保生大帝民間信仰影響力,促進弘揚保生慈濟文化及兩岸民俗文化交流,廈門斥資1000多萬元人民幣,修繕青礁慈濟祖宮主殿。青礁慈濟祖宮主殿修繕工程,主要包括對慈濟祖宮內現存主廟、文華殿、武英殿3座單體建築,進行全面測繪、勘察和維修保護。

  廈門海滄區委書記鄭雲峰表示,保生大帝、兩岸同尊;慈濟文化、薪火相傳。海滄作為保生慈濟文化的發祥地,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保生慈濟文化節,搭建起兩岸交流交往的活動平臺。

相關焦點

  • 海滄保生慈濟文化節開幕青礁慈濟祖宮獲評國家4A景區
    閩南網4月19日訊 保生大帝,兩岸同尊;慈濟文化,薪火相傳。昨日,第六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在廈門海滄青礁慈濟祖宮廣場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4000多名宮廟代表及信眾再次齊聚海滄,共祭保生大帝,弘揚慈濟精神。  開幕式上,廈門市旅遊局也正式為青礁慈濟祖宮國家4A景區授牌。
  • 廈門青礁慈濟祖宮被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記者 張珺 林岑 通訊員 黃旋旋) 日前,海滄青礁慈濟祖宮被中國僑聯授予第五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 保生大帝慈濟文化連接兩岸骨肉情
    在這些漂泊在外的閩南人心中,艱苦奮鬥的歲月裡,家鄉的守護神保生大帝是他們寄託鄉愁和希望的載體之一。據統計,全世界共有保生大帝廟宇2000多座,信眾近1億人。如今,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作為保生大帝信仰發祥地的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也成為了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之一。
  • 海滄區青礁慈濟祖宮成廈門第10個4A級景區
    昨日,記者從廈門市海滄區了解到,海滄區青礁慈濟祖宮終獲國家旅遊局審批通過,繼萬石植物園、海滄大橋旅遊區、集美嘉庚公園等獲批通過的4A級景區之後,成為廈門市第10個4A級景區(鼓浪嶼屬於5A級景區)。據了解,海滄區青礁慈濟祖宮自2009年開始準備國家4A級景區創建工作,在歷經各級檢查驗收後,成為今年新一批4A級景區。
  • 國家旅遊局發布國慶旅遊榜單 青礁慈濟祖宮景區登紅榜
    ­  兩岸嘉賓共祭保生大帝。(資料圖鄭偉明攝) (本報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 ­  國家旅遊局日前發布十一假日旅遊「紅黑榜」,在對最佳景區等進行表揚的「紅榜」上,位於海滄區的青礁慈濟祖宮景區因流量管控得力、旅遊秩序平穩、服務管理規範等原因榮登榜單,成為福建省唯一獲評綜合秩序最佳的景區。­  事實上,青礁慈濟祖宮景區登上「紅榜」,只是活力海滄旅遊產業高速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 傳承中醫文化,共祭保生大帝,第十一屆廈門海滄慈濟文化節順利開幕
    ,來自海峽兩岸及東南亞的數千位嘉賓齊聚海滄青礁慈濟祖宮,同祭保生大帝,共襄民俗盛典。廈門市青礁慈濟祖宮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顏國南、臺灣臺中元保宮主任委員賴信雄、馬來西亞馬六甲僑生公會會長顏泳和鳴鑼本次文化節開幕式現場表演精彩紛呈,不僅有閩南特色濃鬱的民俗文化表演包括如蜈蚣閣、鼓舞海滄、五祖拳、大鼓涼傘等
  • 兩岸信眾廈門共同祭拜保生大帝
    新華社廈門4月18日電(記者付敏)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18日在廈門開幕。海峽兩岸以及東南亞上千名信眾,聚首海滄青礁慈濟宮祖廟,共同祭拜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原名吳夲,民間也稱吳真人、大道公等,宋代人,生於漳州龍海白礁,羽化於廈門海滄青礁,精通醫術、濟世救人。保生大帝是閩臺兩地共同的民間信仰。供奉保生大帝的慈濟宮祖廟位於廈門海滄青礁和漳州龍海白礁,世界各地的分靈廟逾千座,其中在臺灣的分靈廟有三百多座。(來源: 新華網)第十一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開幕
  • 廈門青礁慈濟宮保生大帝進香,人山人海
    我們從輪渡那邊出發,因為第一碼頭到海滄的船要一個小時一班,所以就直接在輪渡碼頭對面的海濱大廈搭乘了853路公交車,伴著海岸風光,欣賞著鼓浪嶼的美景,公交車一路駛過海滄大橋,約半小時車程,到了著名的青礁慈濟東宮堵住了,開不動一直停在那邊。原來我們到的是青礁慈濟東宮,那裡正舉辦活動,熱鬧非凡。
  • 白礁慈濟祖宮:千年不忘「白礁香」
    白礁慈濟宮王理事 介紹白礁慈濟祖宮與臺灣淵源 白礁慈濟宮王理事介紹說:「主殿的中間這尊是正神也叫『一大帝 不僅如此,每年保生大帝的誕辰日,臺灣各地許多保生大帝宮廟代表和信眾都會回到福建龍海白礁慈濟祖宮進香祭拜。
  • 海滄青礁慈濟宮捐贈千件平安掛件
    1日,海滄青礁慈濟宮嚮導報主辦的「2020,向春天進發」大型公益活動捐贈了千份平安掛件及金卡。這些寄寓平安的禮物,將和活動徵集到的愛心鮮花綠植一起,在近期走進廈門各大社區,免費贈送給參與活動的市民。  青礁慈濟宮為本次活動共捐贈了福袋400個,平安金卡400張,保生大帝掛件200個。1日上午,在青礁慈濟祖宮主殿,工作人員為千份平安掛件及金卡舉辦了「過爐」儀式。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節在網絡盛大開幕
    3月28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節(下稱「慈濟文化節」)以一種別開生面的形式拉開帷幕——在「今日海滄」公眾號,新浪、騰訊、今日頭條等網絡門戶平臺以及臺灣地區和海外網絡媒體上,文化節組委會精心製作的開幕專題片面向海峽兩岸以及海外保生大帝信眾和網友同步播出,收穫了無數點讚。
  • 廈門4月份登高踏青的好去處,海滄青礁慈濟祖宮,閩臺慈濟第一宮
    青礁慈濟宮位於廈門海滄鎮青礁村崎山(岐山)東南麓,離廈門島12公裡,是廈門市最大的民間信仰場所,國家4A級景區。青礁慈濟祖宮始建於南宋,內奉北宋著名的民間醫生吳夲,是廈門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蹟,其信徒遍及東南亞和閩臺地區,因此也被譽為「閩臺慈濟第一宮」。
  • 第十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昨開幕 海內外近2000名嘉賓共祭...
    昨日,海內外近2000名嘉賓齊聚海滄青礁慈濟祖宮,共祭保生大帝,圖為開幕式上的民俗舞蹈《閩南古玩》。(本報記者張奇輝攝)(本報記者 黃少毅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張珺鄔秀君通訊員楊佳怡張韌)鑼鼓喧天、香菸嫋嫋。昨日,海內外近2000名嘉賓齊聚海滄青礁慈濟祖宮,共祭保生大帝,共襄第十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開幕盛典。
  • 醫神保生大帝祖殿: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
    在福建有很多的民間信仰,原型基本上以歷史上醫術比較高明的醫師為主,在這些民間信仰中信眾最多的前三位是來自莆田的媽祖、寧德的陳靖姑、閩南的保生大帝
  • 10000個保生大帝平安福袋漂洋過海 把祝福送到臺灣
    10000個保生大帝平安福袋將漂洋過海,把祝福送到臺灣。昨日,「海峽兩岸保生慈濟信眾除疫、求平安」祈福法會在廈門市海滄青礁慈濟祖宮舉行。  為祈求保生大帝去病除疫,海滄青礁慈濟祖宮理事會精心製作了10000個保生大帝平安福袋掛件,並在宮廟主殿舉行「過爐」祈福法會,為兩岸保生慈濟信眾除疫祈福、求平安。
  • 兩岸保生大帝信眾在臺舉行請靈奉祀典禮
    新華社臺北3月11日電(記者陳思武 劉剛)海峽兩岸信奉保生大帝的信眾11日在臺灣臺南市學甲慈濟宮舉行典禮,為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麒麟山慈濟宮信眾請靈奉祀。  兩岸保生大帝信眾代表參加了祭拜、佛像開光點眼、法會等典禮儀式,學甲慈濟宮向麒麟山慈濟宮贈送「同根同祖」牌匾。
  •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昨開幕 海內外近2000名嘉賓齊聚
    (本報記者何炳進攝)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 記者 陳冬 見習記者 張覺尹 通訊員 洪欣琳 張韌)文化同根,親情無間,兩岸血脈相融一家親。昨日上午,海滄青礁慈濟祖宮鑼鼓喧天,海內外近2000名嘉賓齊聚於此,見證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開幕儀式,共祭保生大帝,弘揚慈濟精神。
  • 探訪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保生大帝
    我們從黃厝出發,伴著海岸風光,欣賞著鼓浪嶼的美景,駛過海滄大橋,約半小時車程,到了著名的青礁慈濟東宮。慈濟宮有白礁、青礁兩處。白礁慈濟宮位於漳州龍海角美鎮白礁村,離廈門14公裡。當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後,移居臺灣的漳州人仿白礁慈濟宮式樣,先後在臺灣建成200多座慈濟宮,白礁宮遂成為祖宮。每年的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日前後,即三月十一日至十七日,臺灣漳籍人都要遙拜大陸祖宮,或渡海到祖宮舉行「上白礁」謁祖祭典,儀式隆重,場面壯觀。
  • 連戰將向保生大帝祖廟廈門青礁慈濟宮贈送墨寶
    中新社廈門四月十一日電(記者 楊伏山)閩南與臺灣民間共同信奉的保生大帝祖廟——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定於本月十八日舉辦首屆海滄保生慈濟文化節,將邀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蒞會。
  • 漳州白礁村保生大帝祖宮,因建築精美被稱為「閩南故宮」
    龍池巖下,一路之隔的就是白礁村,這裡是海峽兩岸有著廣泛信眾的慈濟閩臺保生大帝祖廟的所在地。從這個巍峨的村子門樓下進去,沿著村道行駛幾分鐘,與王氏祖祠一巷之隔,一片金碧輝煌的宮殿式廟宇就出現在眼前。為彰示吳夲的德行,自宋代以來,歷朝皇帝先後予以追賜封號之殊榮,其中尤以北宋仁宗追封的「妙道真人」和明成祖追封的「保生大帝」最為著名,吳夲亦因此被民間稱為「吳真人」、或「大道公」,成為備受後人敬仰的醫神和鄉土保護神。文圃山麓有兩座慈濟宮,一個位於廈門海滄的青礁,一個位於龍海角美的白礁,雖分屬於不同城市,但其實僅隔兩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