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滿湖濱水區塊景觀改造項目鳥瞰圖
人才基地
滿塘公園
菜鳥網絡
孝順新貌
開放平臺
金華科技城一期鳥瞰圖
浙江在線11月23日訊 拿出一張浙江地圖,沿著四個角對摺,兩條折線的交匯點,就是金華。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金華也被稱為「浙江之心」。
單憑縣域經濟的發展路徑,很難產生「聚合效應」,金華一直在尋找新的「爆發點」,浙中等待著再崛起。城鎮化、都市區和都市型經濟,給整個浙中地區帶來了機會。2012年,期待已久的金華人率先行動,在金華和義烏之間建設金義都市新區。
在浙江省域層面來講,金義都市新區是浙江省近期重點培育的增長極,肩負帶動浙江中西部崛起的重任。在浙中城市群的角度來講,規劃建設金義都市新區是強化「金義主軸線」、提升城市群核心功能的重要戰略。與杭州、寧波、溫州三大都市區相比,金義都市新區需要實現新一輪的尋路趕超。金華提出「金義主軸線」的戰略思路,就是希望通過金華和義烏兩大主要城市之間的聯動發展,共同打造浙中增長極,並以此提升浙中城市群的區域地位和區域作用。
金義都市新區是金華探路同城化發展的重要一步。國內外新一輪經濟競爭,已從單一的城市間競爭逐漸演變為區域性城市群的競爭,城市同城化已經成為增強區域競爭力的一種務實的選擇。它將使得生產要素、知識技能、政府管理等區域內部化,從而實現區域經濟的不斷增長。
金義都市新區也是金華探索新型城鎮化的全新嘗試。所謂「田園智城」,就是金義都市新區在開發建設中,要守護「田園」之美,保護好古鎮、古村等八婺文化之根,建立「城田交融」的空間結構,形成城鄉共同生活圈,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戰略;同時要發揮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國土資源部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試點的政策優勢,立足發展高端製造和現代服務業;要在新型城市化的探索中,實現區域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構建城際、城鄉低碳高效交通體系,合理開發地上地下空間,揚金義雙城之長,集新區城鄉之優,把新區建設成新型城市化的示範區。金義都市新區成為金華乃至浙中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行穩致遠的強大新動力。
當前,金義都市新區獲得「金義綜保區獲批迎來開放發展,第四大都市區建設迎來都市化發展,網際網路+時代迎來電商產業蓬勃發展,區位交通優勢迎來綜合交通網絡大發展」四大機遇,並經過近4年打基礎、拉框架、搭平臺,新區新的發展「春天」已經來臨。
邁入新經濟金華特色的升級版
金華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宋代詩人李清照用「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生動概括了金華的重要位置和雄偉氣勢。義烏,則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製造中心和集散交易中心,國務院批准的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市場繁榮,經濟活躍。而坐落於金華市區和義烏市區結合點上的金義都市新區,將致力於打造具有金華特色的經濟升級版,加速推進「浙中崛起」,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因此,生而不凡,使命如磐。
正如省委主要領導調研金華時指出,金華要發揮優勢、因地制宜,精心謀劃未來發展,打造具有特色的經濟升級版,需要切實解決好「有什麼」「要什麼」「發展什麼」的問題。
「有什麼」,就是金華要找準地處浙江交通樞紐中心的區位優勢、製造業基礎比較紮實的產業優勢、低丘緩坡多的土地資源優勢、義烏商貿發達的市場優勢。「要什麼」,就是根據不同縣(市、區)的比較優勢,明確定位、錯位競爭、融合發展,加快結構調整,真正實現整個區域經濟板塊的崛起。「發展什麼」,就是要確定主攻方向,打造金華經濟升級版。要發揮百工之鄉、商貿活躍等優勢,大力實施「四換三名」工程,著力發展信息經濟、高端裝備製造、旅遊等產業,打造產業升級版。
2012年底,一個多國商務考察團到訪金義都市新區。考察團成員中,有來自世界500強的企業高層,有現代農業「國際大鱷」,新加坡官員和客商就佔了一半。新加坡資訊通信中心主任、新加坡IT企業中國區會長楊國強在與新區管委會負責人交流時說:「定位於『田園智城』的發展規劃,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規劃中對現代服務業的格外垂青,讓我印象深刻。」 「在城市中建花園、在花園中建城市」的理念貫穿新加坡的建城規劃。金義都市新區『田在城中、城在田中』的規劃特色和新加坡的理念異曲同工。」
金義都市新區建設大開大合的現代田園城市,是對以往城市規劃與建設理念的反思與創新,也意味著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深度轉型。
一方面,抓轉型,繼續實施「四換三名」「騰籠換鳥」「四破整治」「零地」技改,重點整治低效用地企業,倒逼企業轉型升級。重點整治供地20畝5年以上還未達到規上的企業,力爭70%以上達到規上。採取降本減負措施,扶工助企。鼓勵企業兼併重組,鼓勵現有企業「退二進三」「退二優二」、土地流轉,優化盤活土地資源配置。
另一方面,抓創新,激發發展活力。圍繞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進改革創新,加快行政審批、財政管理、投融資、節約集約用地等領域改革,破解新區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因素。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和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企業競爭力。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優勢產業加速調整。今天的金義都市新區,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徵途中,又迎來了一個大好的機遇期——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作為園區重點扶持和發展的產業方向,新區近幾年以特色園區建設為載體,重點培育先進裝備、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主導產業:金華國際物流園已被列入全省重點扶持的十二大物流基地之一,擁有中外運、「無水港」、「保稅倉庫」、傳化物流公路港等物流企業10多家;郵政速遞、中國·金義電子商務新城、中通快遞等重大現代服務業項目先後入駐園區,其中菜鳥網絡公司(阿里巴巴)投資的菜鳥·金義電子商務新城,總佔地1500畝,將打造集現代電商物流中心,集物流分撥、電商平臺、金融結算、數據處理等四大功能為一體的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全國首個樣本;同時新區積極規劃金義·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聯合相關企業建設尖峰電商創業園、郵政電商示範園、天華·中外運創業園、浙中E谷電商園等各類電商創業園。成功舉辦了首屆全球跨境電商大會,大會會址永久落戶金義都市新區。通過3年的開發建設,園區電商物流產業初具規模,已成為浙中電商物流企業的集散地,區域產業發展的樣板。
近日從金義都市新區管委會了解到,新區出臺了《耕地保護獎補機制實施細則》。《實施細則》表示,通過該制度,使承擔耕地保護任務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能從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中獲得長期的、穩定的經濟收益,使新區範圍內耕地和基本農田得到切實有效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建設現代田園城市的歷史定位和長遠目標的提出和實施,這些機遇不僅拓展了金義都市新區關於農業的功能和理念,賦予了農村發展新的定位和內涵,而且必將推動新一輪的改革和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
開創都市區融合發展的新時代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增長結構由中低端轉向中高端,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增長點。單一化、粗放式的發展道路已經行不通了,必須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以創新、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科學整合資源要素為手段,以轉型升級為方向,通過更多依靠政策導向引導市場行為、更多依靠集聚集群集約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等,努力實現速度和質量效益相統一、改革發展穩定相協調的發展。
通過特色平臺,撬動升級。
金義都市新區通過抓平臺,增強發展能級。「一城一區二鎮五園」,即金華國際科技城,金義綜保區,金義寶小鎮、移動小鎮,中歐生態工業園、金義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金華國際物流園、高新技術產業園、文化創意產業園的規劃建設運行——已成為引爆項目的「主戰場」、產業升級的「發動機」。通過充分發揮這些平臺在加快集優集聚、增強集群效應、實現產業升級等方面的作用,推動金義都市新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通過拉高標杆,借勢發展。
按照「投資省、見效快、輻射廣、帶動大、效益高」的要求,狠抓規劃、建設、投融資、招商選資,打造全國首個以跨境電子商務為特色的綜保區3.0版,逐漸形成新區未來的ECBD;依託低丘緩坡生態資源,中歐生態工業園拉開「二縱一橫」道路框架,全面啟動科創及企業孵化基地建設,捷孚傳動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招引工業大項目入園,初步形成具有較強特色的國別園區,並以此為突破口,加快推進金華科技城規劃建設。
探究現代城市發展的歷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任何一個新城市的出現,都是以產業聚集為基礎的。特別是在新常態的今天,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都需要藉助於產業為支持。特別是這個城市多年培養出來的本土產業。只有有力地挖掘本土產業的動力,才能實現城市繁榮和發展。
金義正是通過加快主導產業培育,扭住項目招引建設「牛鼻子」,按照「1+3」產業培育導向,加快培育電子商務及現代物流、高端裝備製造、文化創意旅遊業、現代都市農業等四大產業。緊盯各行業全國、全球領先企業,加強與央企、國企和知名民營企業的對接溝通,做到招央企、引浙商、選外資三箭齊發,實現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
而金義綜保區獲國務院批覆,開啟了開放發展的新時代。
金義綜保區僅用14個月時間就獲得了國務院批覆。申報建設過程中充分展示了「金華精神」「金華力量」「金華速度」:金義綜保區細緻整理的產業基礎、規劃條件、用地情況、財務報表等一整套申報材料,被作為今後全國綜保區申報的樣本。同時,在項目申報時就創造性完成了全國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綜保區概念性規劃設計,僅用60天就完成了一期1平方公裡的全部政策處理工作,僅用45天就完成了一期區塊1.5萬平方米農房整村搬遷;僅用25天就提前完成了基坑開挖土石方工程。
在經濟新常態下,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金義綜合保稅區,對整個浙中城市群區域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綜合保稅區的政策紅利,結合其所涵蓋金華和義烏兩地,預示著金義綜合保稅區將成為一個「投資省、輻射廣、帶動大、見效快、效益好」的新型綜合保稅區。從政策紅利的角度來看,在綜合保稅區之上就是自由貿易區。
作為金華聚合發展的戰略支點,金義都市新區是始終把共建共融共享共贏理念貫穿開發建設全過程。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用好寶貴發展資源,建一片,成一片,無論產業層次還是城市建設,都代表金華的發展水平、發展高度、發展方向。要破解金華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開創都市區融合發展的新時代,且看金義。
追求特色化產城融合的獲得感
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深入發展,將推進浙中城市群持續健康發展,推進社會全面進步。被寄予浙中時代「新引擎」厚望的金義都市新區將如何展現田園生態、智慧新城特色,詮釋都市新區理念?在金義都市新區建設伊始,金華市主要領導便一再強調:「我們不是建開發區,不能一味地追求經濟指標,要著眼長遠,建設一個高品質、有特色的田園智城。」說到底就是實現,「人」的城鎮化。
近期,鞋塘辦事處持續對轄區村莊進行基礎設施提升,環境衛生整治,在硬體設施逐步改善後,一個個新型的農村社區正逐漸成型。其中胡塘村因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成為鞋塘新型農村社區轉型的代表之一。胡塘村村支書餘小華說,這次基礎設施建設全部採取目前先進的設計,胡塘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目的就是打造一個新型的農村社區。「希望給村民和外來務工人員都留下一個好印象,下一步胡塘村還將在綠化方面做文章,力爭打造成新農村建設的新模板。」
堅定不移地堅持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理念,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等為基本要求,使城市、城鎮和廣闊的農村協調發展、互促共進。在此基礎上,走出一條順應發展大勢,尊重城鄉發展規律,體現各自特點,發揮各自優勢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田園智城,都市新區「就是這種理念和思路的充分體現。
「產業是城市的立城之本。」新區相關負責人說,「過去是城市為產業服務,我們現在是倒過來,產業為城市服務。」如今開發建設的核心區,隨著菜鳥•電子商務新城等一批電子商務項目的入駐,形成了鮮明的產業特色。摒棄大量的工業、製造業,致力於引入發展電商產業、現代服務業,兼具住宅、辦公、休閒娛樂等,這樣的產業業態與新區田園智城理念相得益彰。
建設新型城市,即建設一種把城市生活的優點同鄉村的美好環境和諧地結合起來的田園城市。隨著建設進度的深入,金義都市新區城市配套不斷完善,群眾獲得感得到新提升。公交內循環和公共自行車建成運行,方便群眾出行;金義仁康民辦醫院開門就診,方便群眾看病;項目投產運營,增加了當地群眾的就業機會和非財產性收入。比如,菜鳥項目已集聚運營人員3500多人,去年「雙十一」期間達到4500多人,不僅給當地被徵地農民增加了就近就業機會,而且帶動周邊村民通過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建設田園城市不是消滅一片田園、建設一個城市;也不是簡單的「田園的面積+城市」。田園城市是以田園為特色、突出城市的內涵。目的是讓城市與田園相互滋養,文化與田園融合發展,田園與產業交相輝映,既能讓市民感受到農村的田園氣息,又能讓農民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品質。
新區堅持特色引領,一個格調彰顯風貌。按照「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的要求,科學設計城市「成長坐標」,加強對城市色彩基調、街景立面、建築風格、疏密空間、文脈延續等指導管控,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格調,防止千城一面、雜亂無序。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抓好城市主路口、主幹線的改造提升,有序推進背街小巷改造和地下空間開發,積極建設「海綿城市」,不斷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堅持城鄉統籌,一個標準提檔升級。緊扣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這個重點,深化「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加強傳統村落民居、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和婺派民居改造,推進景觀符號、自然符號與文化符號建設,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全面打造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
有人說,金滿湖的鬱金香雖美,卻沒有想像中的成片花海;有人說,金義都市新區田園智城理念雖好,卻不知何時能夠建成。因為未知,所以探索,新區建設正如這金滿湖的鬱金香次第開放,為的是讓核心圈更美;新區建設一浪接一浪,為的是招大選優,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新城。
低丘緩坡、田園水庫、紅土大地等具有典型浙中地域特徵的自然鄉野大地上,遵循田園型智慧城市的新區規劃目標,以智慧綠心、都市田園為設計理念,通過湖城共融、功能多元、生態構築、田園記憶四大策略構築新區景觀核心——金滿湖濱水景觀區,並創造了一處散發田園氣質的現代都市景觀,一處融匯低碳生態和科技智慧的新城綠心,一處聚集多樣與活力功能的城市公共中心。
由此我們也可以期盼,未來的金義都市新區不僅有林立的高樓,還有山水林田湖的完整生態;不僅有創業創新的舞臺,還有休閒養生的別院;不僅有現代都市文化的繁衍,還有我們戀戀不捨的鄉愁。這是一個縣縣有份、人人共享的都市區。
金義都市新區走的這條以現代田園城市為最鮮明特徵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是立足於金義自身實際這一基礎上走出來的,是在實踐的發展變化中走出來的,是在解決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和過去城市化建設中產生的種種問題的過程中走出來的。我們能夠感覺到,未來中國的新型城鎮化之路,也一定是因地制宜的創新之路,以人為本的幸福之路。
「十三五」發展
主要目標任務
指導思想:金義都市新區是金華新興產業集聚區的核心區,是金華經濟轉型升級的主陣地,是新型城市化建設的主戰場。「十三五」是新區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的關鍵5年,要始終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和「產業建新城、生態建新城、環境建新城」的理念,著力打造高新產業集聚、金融商務繁榮、科教文衛發達、生態環境優美的「田園智城·都市新區」和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電子商務新城,助推浙中城市群和第四大都市區發展。
產業發展定位:重點培育電子商務及物流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文化創意旅遊業、現代都市農業等四大產業。著力引進一批具有世界知名品牌網絡平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製造企業、具有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項目,提升工業經濟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加快現代服務業培育發展。
產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部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其中規上產值突破200億元,年均增長15%,工業增加值超80億元;信息網絡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文化創意及旅遊業,旅遊人數達到500萬人次,綜合收入突破50億元。對外貿易,金義綜合保稅區完全運行後帶動50億美元對外貿易規模,拉動全省進出口總額近2個百分點,佔全省8個海關特殊監管區三分之一強。
社會發展目標:到2020年新區人口達到37萬以上,城鎮化率達到60%。推進徵遷安置工作,新區核心區塊居民點基本實現高層公寓式安置,新建安置房15萬平方米以上。公共教育、醫療衛生、人口計生、文化體育等基本公共服務進一步提升,促進城鄉居民實現全面發展。
為實現「十三五」目標,必須抓住「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兩個關鍵問題,加快產業和城市兩個轉型,集中精力抓好想幹又能幹的5件大事。
(一)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堅持「項目為王」理念,按照開工一批、建成一批、投產一批的要求,加快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全力以赴推進金義綜保區的建設、招商、運營等各項工作。
(二)抓好產業集聚發展。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創新招商方式,精準招商,完善電子商務及現代物流產業鏈。加快中歐生態工業園、金華國際科技城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好現有工業提質增效和新增工業做優做強,加快新區高端裝備製造業集群化發展。
(三)抓好產城融合發展。按照「適度超前」原則,加快新區水電氣、道路、地下綜合管廊以及學校、醫院、商貿、休閒娛樂等配套工程建設,推進智慧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產城融合發展。
(四)抓好體制機制改革。圍繞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進改革,加快行政審批、投融資、政府購買服務、國有資產管理經營等領域改革,破解阻礙新區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因素,建立健全高效運轉體制機制。
(五)抓好幹部隊伍建設。按照「三嚴三實」要求,抓好管委會機關、鎮、村三級幹部隊伍建設,全力打造能幹事、會幹事、想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幹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