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近年來四川的國際化路線,我們不難發現,四川早已用其多元的文化魅力「徵服」了全世界。
而作為四川的文化元素核心,熊貓早已經從普通動物上升為一個文化符號,以其圓滾滾的身態,「滾」向世界各國人的心裡。
四川人對熊貓的摯愛,那可真是毋庸置疑啊。
在網絡搜尋引擎搜索「四川」和「熊貓」,刷刷的立馬出現各種天馬行空的關聯。
那麼,四川作為全球最大、最完整的熊貓的棲息地,是不是像網友們調侃的一樣,街頭隨處都可見到熊貓呢?
沒見過熊貓文創?你out了
10年前,好萊塢大片《功夫熊貓》橫空出世,令國人紛紛反思:為何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反而成了美國人最賺錢的IP之一?而10年後的今天,在熊貓的故鄉四川,熊貓IP的開發已經遍地開花。
在成都的各大景區,很多遊客對大熊貓手繪明信片愛不釋手——羽扇綸巾的「滾滾」站在武侯祠前、穿上川劇戲服的變臉熊貓等等。
成都一家文創團隊表示,在成都的各大景區,熊貓相關的明信片、筆記本、冰箱貼均有售賣。
除去景區之外,在成都的一些書店、百貨店,均有熊貓文創產品在對外售賣,並且這些文創產品佔據了文創團隊收入的七成左右。
由成都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打造的「天府熊貓」品牌,目前已經開發了2000多個版權,做成文創產品的就已經有幾百種。
將熊貓元素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文創產品出品方的初衷,目前,將熊貓元素與蜀繡、竹編、川茶、川酒等跨界元素的合作的產品,已經越來越多,相信在今後的文創之路上,熊貓元素會給大家展現出更多姿多彩、充滿活力的中國風彩。
熊貓,就是這條gai最颯的仔
「成都是不是滿街火鍋飄香,熊貓隨處可見?」
相信每一個成都人,都被外地朋友問過這句話。還真別笑,成都真就有這麼個地方讓熊貓給佔據了!
走進這條巷子,仿佛進入了熊貓主題樂園,任何時候都能看到成百上千隻「熊貓」。這裡就是位於寬窄巷子附近的小通巷熊貓文創街區。
在2019年元旦期間,成都市首屆熊貓文創節在小通巷成功舉辦,這條不足500米的小街道上,上千隻熊貓文創產品在此匯集,熊貓成了小通巷的街霸。
就在小通巷熊貓藝術節還餘溫尚熱的時候,19年3月23號,熊貓文創街區火熱開街。
置身在小通巷內,隨處可見熊貓元素,功夫熊貓、唱變臉的熊貓、吃糖葫蘆的熊貓、穿越三國的熊貓,各種熊貓集合在街道旁的大型藝術牆繪上。
而最吸引眼球的還是街區的專屬「代言人」——兩隻一大一小的祈福熊貓。
這兩隻祈福熊貓大的叫福禹,小的叫筱禹,之所以設計祈福熊貓,這也和小通巷的歷史有關。
小通巷距離實業街的千年名寺福感寺遺址一牆之隔,幾千年前,在兩晉時建起,於隋唐時鼎盛一時,招來官人百姓祈禱求福,並因此得名「福感寺」,並且每逢新年春節等重大節日,老百姓也有祈福的習慣,故設計了兩隻大小熊貓。
這條承載有千百隻熊貓元素的寧靜小巷,目前被賦予「成都最淡雅小巷」的稱號。
找一個午後,與朋友來這兒逛逛,和一路的「熊貓」們拍照、嬉戲,也是成都「慢生活」的另一種表現。
滾滾陪你看風景
在成都,除了小通巷能夠看到密集的熊貓元素外,還能在哪裡場景看到密密麻麻的熊貓?大家腦海中的答案一定是——熊貓基地。
熊貓基地誰都知道,小川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通往熊貓基地的列車——成都地鐵3號線盼達號。
成都地鐵3號線,是通往熊貓基地的重要方式。自從熊貓列車盼達號運行以來,這條線路的客流明顯增大,許多外地遊客都想著能乘坐盼達號列車並且打個卡。
整個列車呈淡綠色的基底,看到瞬間讓人聯想到竹林風光,在車廂、車門上隨處可見熊貓的標誌,甚至包括列車的把手、車廂上的公告牌,都做成了熊貓的形狀,並且座椅、頂棚都經過了深度的定製,坐上這趟列車,就像進入了熊貓的童話樂園,時時刻刻在提醒你,「你已經進入了本糰子的地盤」。
通過大眾交通運輸系統作為載體宣傳和傳播熊貓的何止成都地鐵3號線,在四川,還有一條更厲害的線路,可以讓你一路看「滾滾」,那就是全國首條「熊貓文化主題」高速公路——成雅高速。
成雅高速起於成都市區二環路,經雙流、新津、壽安、蒲江、雅安市雨城區,整條公路上的熊貓景觀小品用一個「跟著熊貓回到熊貓家鄉,跟著熊貓走向世界」的故事主題貫穿全線,將熊貓身份擬人IP化,十分新穎。
車輛剛駛入高速公路,道路一側的隔音屏障上就布滿了可愛的熊貓形象,有的捂著眼睛倍感羞澀,有的正趴在草叢中吐舌頭賣萌,還有的正拿著鮮嫩的竹筍大快朵頤,不光如此,沿途的綠化帶、單立柱、廣告牌、天橋標語、服務站等,都能見到不同的熊貓元素。
在一項調查中顯示,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外民眾對中國文化符號的認知,第一印象便是「大熊貓」,在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中,熊貓必定會成為文創產業裡最火熱的IP之一。
畢竟,這種專以賣萌為生的日常和永遠睡不下去的「黑眼圈的糰子寶寶,光靠顏值就能融化全球網民的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