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從事開發國際教育項目的工作,近些年每年都會去歐洲出差。疫情席捲全球的影響,今年很多計劃中的歐美大學出行互訪也許都得取消了。五一假期閒下來翻閱早前邊工作邊行遊隨手寫下的那些零散文字,有種宛如歐行時光 倒流的感覺,於是即興整理起來……
在捷克布拉格度過的幾日時光是慵懶的、輕鬆的,更是美好的。欣賞了這座城從飄雨到晴空,從日出到黃昏的各種景致。關於布拉格的美可寫的實在太多了。出生於布拉格的作家卡夫卡曾寫到,布拉格「…長著爪子,不肯放人走」。據說這座建在伏爾塔瓦河邊的城市是歐洲三座最神奇而不可思議的古城之一,另外兩個是法國的裡昂和義大利的都靈,恰好這三座古城我都曾去過,甚至去過多次。的確這三座城市都有濃鬱的中世紀色彩,有令人感到神秘的各種古老教堂,也都有一種沉鬱而憂傷的浪漫氣質,似乎這裡的日月山川裡藏著很多的歲月故事,但不得不說布拉格更加瑰麗和令人沉醉。
慢走在風姿萬千的查理大橋上,靜靜流淌的伏爾塔瓦河沐浴在夕陽的餘暉裡,泛起陣陣波光。凝望兩岸風光,內心有一種莫名的靈感在流動,像音符在跳躍,終於理解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納創作的交響曲《伏爾塔瓦河》為什麼能夠融入捷克民族的意志和情感,成為捷克的象徵。有幸的是,我們在伏爾塔瓦河遊船上欣賞到了這一交響詩的片段。
布拉格坐落在捷克的母親河伏爾塔瓦河兩岸,由這世上最綺麗最藝術的查理大橋相連,查理大橋由查理四世始建於1357年,數百年來橋上陸續安放了30座巴洛克式的精美宗教雕塑,大橋由此贏得了「登峰造極的巴洛克雕塑露天博物館」的美名。……布拉格保留了過去幾個世紀歐洲建築的精華和氣韻,孕育了卡夫卡、米蘭昆德拉這樣非凡的文學靈魂和德沃夏克和斯美塔納這樣的音樂大師。
我猜想,所有來到布拉格的人都會淪陷在她無與倫比的神秘魅力和美侖美奐當中。這個曾經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波西米亞王國的都城,其千姿百態的美貌和沉靜優雅的氣質、只需一眼凝望,你就將無法割捨地想與她親近纏綿…婀娜旖旎的查理大橋,流淌的伏爾塔瓦河,布拉格城堡,聖維特大教堂,老城廣場和風格各異的建築,讓人目不暇接,曾經也讓貝多芬、莫扎特、德沃夏克在這裡找到創作靈感。在布拉格踏出的每一步無不是如畫的美景,回眸的每一瞬全都是如詩的浪漫。詩人徐志摩曾寫到「我出神地倚在橋闌上向西天凝望,看一回寧靜的橋影…那妙意只可去秋夢邊緣捕捉。」
布拉格一直以來就是心中最想旅行的地方,她對我的誘惑持續了很長時間,從很多年前閱讀米蘭昆德拉的諾獎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開始,就總想找一個特別的時間去領略她的優美、精緻與浪漫。而當我第一天在細雨中漫步查理大橋時,發現過去對布拉格的一切嚮往都不及眼前所見,她有裡昂的古典,都靈的神秘,威尼斯的清波,佛羅倫斯的文藝復興韻味,更有巴黎的浪漫,羅馬的藝術…「布拉格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這是歌德200年前說的。幸運的是捷克人民為世人幾乎保留了歌德時代的布拉格全貌,否則,這世上將無處安放那浪漫到令人憂鬱的靈魂…
雨中的布拉格風景不及藍天白雲下那樣明豔,但是秋雨淋溼的老城更像是千年的歷史古城。不急不緩的雨在我們抵達布拉格的第一天一直下著,不肯停歇,仿佛要把千百年來的風雲世事,慢慢道來。街邊,屋頂皆是雨聲,安寧中帶著悠遠的味道。而第二天雨後初晴的布拉格卻是另一番驚豔,好像所有的景致突然甦醒過來,巴洛克、洛可可和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塔頂集體顯現在透明的藍天下,把布拉格勾勒得千嬌百媚,風姿綽約。教堂的鐘聲、天文鐘的報時聲及街頭表演的音樂聲不時響起,好像不斷提醒著來到這裡的旅人————這裡是中世紀的都城,是千年傳承的波西米亞王國的首都……
印象中,有位散文作家說過「布拉格是一座有知識分子擔當的城市」,的確,城內有布拉格大學、音樂學院、法學院、國家科學院、農學院、商學院、博物館、美術館、國家劇院,它們和密集成林的塔樓、宮殿、城堡、教堂,市政廳佔據著城市中心,保持著數百年來的靈韻氣質不變。即使是經歷二戰和1968年春天前蘇聯的佔領也未能改變布拉格的美!
不得不提的是,布拉格是世界上首個整座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保護遺產的!布拉格也是世界人民心目中美譽度第一的旅遊城市。她比巴黎低調謙和,比羅馬清麗溫柔,比巴塞隆納沉靜悠閒。
特意延長了一天在布拉格的行程,這是無數次歐行的第一次,難以割捨的美麗留住了離去的腳步……延長的這一天我特地花了很長時間靜靜地沿著伏爾塔瓦河邊漫步,就是想用腳步來丈量這座溫情謙和的藝術古城的綺麗風姿,一個美好的念頭於是就在伏爾塔瓦河邊悄悄鑽進心裡…
臨走那天,天氣特別晴朗,夕陽西下時,佇立橋頭,思索良久。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定要愛惜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民族的內在氣質,保護並傳承養育自己民族的精神血脈,才可生生不息…
———傾筆於布拉格之夜。09/1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