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軍區18位司令員中,有4個上將9個中將,唯獨他是大校,為什麼

2020-12-12 騰訊網

新疆軍區是1949年12月成立的,當時是屬於二級軍區,新中國建立之初,總共有6個大軍區,屬於一級軍區,分別是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軍區。新疆軍區當時屬於西北軍區的建制,一直到1955年,新疆軍區才升為大軍區,直接受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

建國之初到現在,該軍區總共有18位軍區司令員,現軍區司令員是劉萬龍中將,首任軍區司令員則是大名鼎鼎的彭老總。在這十八位軍區司令員中,有一人非常特殊,他僅僅是大校軍銜,卻擔任了軍區司令,這是為什麼?

這位將軍也是大名鼎鼎,他就是志願軍38軍軍長劉海清,眾所周知,抗美援朝之時,38軍打出了「萬歲軍」的猛號,其軍長梁興初,在1955年也被授予了中將,而戰後,彭老總親筆電文表彰了38軍,其中特別誇了113師,行動快速,攻佔要地,立下大功。而劉海清當時就是113師的副師長(1968年才升任38軍軍長)。

那麼他後來擔任過38軍軍長,又擔任過大軍區司令員,1955年沒資格授將級軍銜,那麼後來軍銜調整時,不說上將,中將軍銜,調整個少將應該沒問題吧,為什麼他的軍銜一直是大校呢?

一九五五年,劉海清任38軍113師師長,被授予了大校軍銜,9年之後,我軍又進行了一次軍銜調整。而在這次調整中,上一任113師長江潮則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劉海清當時是38軍參謀長,有資格升少將軍銜,但是劉海清將軍,比較高風亮節,主動讓銜,所以錯過了少將軍銜。1964年之後,我軍就取消了軍銜制度,讓他也無緣了軍銜。

後來他又擔任過北京軍區副司令,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以及新疆軍區司令員,1988年,中斷了二十四年之久的軍銜制度,再次被恢復,時任新疆軍區司令員的劉海清,根據軍官軍銜晉級條例,以軍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以及作出的貢獻為依據。

1990年劉海清(左5)烈士園留影

他有資歷被授予中將軍銜,不過比較遺憾,當時他年紀已經67歲,年齡到線又一次失去了授銜的機會,新疆軍區18位司令員,出了一個元帥,四個上將九個中將三個少將,只有劉海清一個大校,也算是特例了。2007年,劉海清在北京去世,享年86歲。

相關焦點

  • 他是安徽籍開國中將,因6個字獲中將軍銜,曾任2個大軍區司令員!
    他是安徽籍開國中將,因6個字獲中將軍銜,曾任2個大軍區司令員!在安徽12位開國中將中,他是較為特殊的一位,第一是年齡較小,1914年出生,授銜的時候41歲;第二,他因為皮有功,少晉中這句話,被上級重新定義,被授予中將軍銜,他非常幸運,遇到了伯樂;第三,在安徽12位開國中將中,擔任過兩個大軍區司令員的也只有他一人。
  • 1955年,有3個二級軍區升格為大軍區,它們是誰?首任司令員為誰
    1950年7月,全國共有6個一級軍區,18個二級軍區(1951年12月又成立了西藏軍區),25個三級軍區1955年2月11日,國務院和國防部根據中共中央局、中央分局的設置情況,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對全國戰略區的重新劃分,決定將全國的6個大軍區,即東北軍區、華北軍區、西北軍區、華東軍區
  • 他是開國少將,但享受中將待遇,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他是誰?
    賀晉年還是解放軍11縱隊的第一任司令員,11縱隊就是後來的48軍。在解放隆化的戰鬥中,11縱湧現出董存瑞這一典型英雄人物。1950年6月,賀晉年任東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併兼東北軍區防空部隊司令員、裝甲兵部隊司令員、中朝聯合鐵道運輸指揮部司令員,參與組織抗美援朝的後方支援工作。
  • 他歷任兩大軍區司令員,61歲代葉帥執掌三軍,兒子是中將
    1949年,為了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我軍統一按照數字序列增設了兵團一級的建制,全軍共改編成16個兵團,能夠擔任兵團司令員當然是解放軍中首屈一指的高級指戰員。在這16位兵團司令員中,年齡最大的是出生於1900年的周士第,擔任第18兵團司令員時已經49歲了,而年齡最小的是時任第三兵團司令員的陳錫聯,此時他只有34歲。
  • 他是河南人,曾任北京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司令員,他是誰?
    蘭州軍區,1955年蘭州軍區設立,總計有5位開國將軍擔任過蘭州軍區司令員,而他是唯一的河南人,他是誰呢?其實說到北京軍區,可能有人會想到李德生。不過此人不僅擔任過北京軍區司令員,而且擔任過蘭州軍區司令員。這位河南籍開國將軍,他是誰?
  • 五大戰區成立後,首任司令員分別來自哪個軍區,誰最先晉升為上將
    首任司令員是劉粵軍上將。劉粵軍將軍在擔任東部戰區司令員之前是蘭州軍區司令員,他曾經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榮獲二等功,當時他擔任的是連長。2015年7月,時任蘭州軍區司令員的劉粵軍由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西部戰區首任司令員是趙宗岐上將,趙宗岐將軍在擔任西部戰區司令員之前擔任的是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是當時最年輕的軍區司令員。趙宗岐司令員也五大戰區司令中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至今依然擔任西部戰區司令員。2015年7月,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的趙宗岐由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
  • 十三大軍區只有四個軍區司令員與政委是同一人,他們是誰,啥軍銜
    1955年2月11日,國務院和國防部根據中共中央局、中央分局的設置情況,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對全國戰略區的重新劃分,決定將全國的6個大軍區,即東北軍區、華北軍區、西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和西南軍區,改劃為12個大軍區,它們分別為瀋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
  • 陶伯鈞:上將軍銜,原廣州軍區司令員,對越反擊戰中打出來的名將
    陶伯鈞:上將軍銜,原廣州軍區司令員,對越反擊戰中打出來的名將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中央軍委一聲令下,一百多名將軍與數十萬解放軍戰士,奮戰在抗洪大堤上。其中,不僅有耳熟能詳的「流淚將軍」董萬瑞中將,也有原廣州軍區司令員陶伯鈞上將。陶伯鈞上將履歷非凡,是一位從對越反擊戰中打出來的名將。他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傳奇人生?陶伯鈞生於1936年12月,吉林永吉人。在陶伯鈞出生之際,東三省已經淪陷多年,成為了日軍侵略中國的「大後方」。特別是永吉縣,也是吉林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城(筆按:1931年9月20日)。
  • 1955年北京軍區成立,歷任司令員都有誰,他們的任期各是多少?
    楊成武將軍楊成武將軍是在1955年4月開始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的,1958年9月卸任,也就是說他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的時間有3年5個月解放戰爭時期,楊勇在在魯西南戰役中創造了晉冀魯豫野戰軍單獨攻堅和全殲國民黨軍1個師又2個旅的先例!建國後他曾經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擔任過志願軍司令員。從朝鮮回國後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楊勇將軍是在1958年9月開始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的,1967年3月卸任,也就是說他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的時間有8年6個月!
  • 八路軍385旅的兩位團長,一位上將一位中將,都當了大軍區司令員
    陳錫聯是湖北紅安人,他是八路軍最年輕的團長之一,當時只有22歲。陳錫聯帶著769團挺進敵後抗日,不斷殺鬼子,打伏擊,放手發動群眾,部隊越來越壯大,到1938年,短短一年的功夫,已經發展到了8000多人。這是個超大規模的團。再叫團就有點不合適,於是成立了新385旅,陳錫聯升任旅長。
  • 中國解放軍高級將領調整 有曾參加中越邊境戰爭
    截至記者發稿時,此輪高級將領的集中調整已覆蓋七大軍區中的六個,已有數十人履新。北京青年報記者統計發現,多人「有作戰經驗」或「執行過非戰爭軍事行動」。調整已涉及六大軍區據《解放軍報》消息,中央軍委7月11日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的軍官頒發命令狀。
  • 袁姓開國中將,他是「唯一」江西人,兩次任北京軍區政委!
    這在開國將帥中,確實是少有的一位,他是政委專業戶,擔任過八路軍教導二旅政委、7縱政委、12縱政委、49軍政委、40軍政委、北京軍區政委、濟南軍區副政委等。在袁姓開國中將中,他是唯一的江西人,其實袁姓總共有11位開國將軍,其中有兩位中將,那麼江西籍的袁姓開國中將來自哪兒呢?他是誰?帶著疑問,小編和你一一道來,他就是袁昇平中將,這個名字似乎大家很熟悉。
  • 一野第18兵團有10個師,師長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第18兵團的前身是華北軍區第1兵團,1949年1月改稱為第18兵團,兵團司令員是徐向前元帥,1949年4月歸第一野戰軍建制,兵團司令員由周士第上將接任。第18兵團下轄3個軍:第六十軍(軍長張祖諒,開國中將)、六十一軍(軍長韋傑,開國中將)和六十二軍(軍長劉忠,開國中將),每個軍轄3個師,另1個補訓師,共10個師。接下來小編逐個和大家介紹這10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第178師師長是溫先星。
  • 八路軍115師6個教導旅長,1上將1少將,3中將,還有1個被槍斃
    教導第一旅旅長彭明治,教導第二旅旅長曾國華,教導第三旅旅長楊勇,教導第4旅旅長鄧克明,教導第五旅旅長梁興初,教導第六旅旅長邢仁甫,這6位旅長其中有一位1955被授予上將軍銜,還有一位被授予少將軍銜,3位授予中將軍銜,還有一位成為最可恥的叛徒,解放後被槍斃。下面咱們簡單回顧下他們的生平。
  • 汶川地震中的救災將軍10年後都咋樣了?5人升上將 5人升中將
    「政事兒」注意到,現任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宋普選,在地震發生時擔任有「王牌軍」之譽的原濟南軍區第54集團軍軍長,少將軍銜。當時他率部參與救災,並喊出了「鐵軍就要啃最硬的骨頭,搶最艱巨的任務」的口號。震後,他於次年跨大軍區升任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並在2010年晉升中將。
  • 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三位都是開國上將,只有他是開國中將,他是誰
    ,更是上將。只有擔任一野參謀長的他是中將,那麼他是誰呢?下面咱們一起來回顧下他的生平。 他叫閻揆要,1924年於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1926年夏任綏遠國民軍第三軍騎兵團營長。1926年入黨,1927年10月參加清澗起義。同年12月任西北工農革命軍遊擊隊參謀長,而後擔任楊虎城部警衛團副團長、團長。
  • 他是四野「三大少將」之一,54軍首任軍長,後任南京軍區司令員 !
    他是四野「三大少將」之一,54軍首任軍長,後任南京軍區司令員 想必說到四野軍隊大家都十分興奮,這四個野戰區是當時非常著名的軍隊,曾經在解放戰爭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其中第四野戰軍有著非常多的傳奇經歷,我們今天要講的將軍就是在這個軍隊當中。
  • 陸軍上將朱啟,邊境作戰打出來的名將,兩任軍區司令員
    從這場戰鬥中,走出無數個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陸軍上將朱啟就是其中之一。朱啟出生於1942年,雲南祥雲人。提起雲南,首先想到的便是滇軍。抗戰時期,滇軍為抗擊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貢獻。臺兒莊戰役、長沙會戰、武漢會戰等諸多重大戰役中,都能見到滇軍的身影。不止如此,滇軍第60軍更是被德國軍事顧問稱為當時「世界第三強的陸軍」。
  • 安徽的開國將軍有多少?有2上將才能特殊,2中將是王牌戰將
    安徽的開國將軍,有方升普、胡繼成、查玉升、董洪國、林彬等114名開國少將,有徐立清、皮定均、曾紹山、滕海清、陳先瑞、陶勇、李耀、張賢約、聶鶴亭、楊國夫、林維先、梁從學等12名開國中將,還有大名鼎鼎,才能特殊的2名上將:洪學智和李克農。洪學智上將是金寨人,於1955年和1988年兩度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解放軍唯一的「六星上將」(上將是三顆星,兩次授銜加起來就是六星)。
  • 陳毅所在三野的傳奇十大虎將授銜時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
    軍中儒將—上將葉飛葉飛將軍是解放軍中唯一擁有雙重國籍的將軍,他祖籍福建,出生於菲律賓,是一個混血兒,少年時期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有一股子儒雅之風 。參加革命後到閩東參與創建閩東革命根據地和紅軍遊擊隊。後來在於中央失去聯繫的情況下,葉飛 果斷地主持召開會議,重建中共閩東特委,並成立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