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琳 本報見習記者 劉丁平
隨著春節來臨,各地迎來返鄉潮,不少商業場所也選擇在這期間關門歇業。對於消費者來說,網上購物成為置辦年貨、挑選春節禮物的新選擇。打開購物網站、輕點一下滑鼠,便可以靜待送貨到家。
在網購年貨日漸成為潮流之際,春節期間的快遞服務也面臨考驗。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1月快遞業務量超過50億件,同比增長11%。
2019年末,國家郵政局在部署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時強調,郵政企業要強化運力調度,科學合理安排營業時間,切實做好春節期間服務保障,保證春節期間「不休網、不拒收、不積壓」。
近期,三通一達、順豐速運、京東物流等快遞陸續宣布開啟「春節不打烊」模式,在春節期間提供服務。
一位順豐快遞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很多快遞都已經停運,但是他所在的網點仍然在營業,不過由於部分人員選擇返鄉過年,留下來駐守的員工春節期間可能會比較忙。
《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京東物流位於深圳福田的一處營業網點發現,儘管年關將至,網點仍有快遞員在工作,該網點負責人告訴記者,春節期間他們也會留下專人進行服務,但是由於人手較少可能速度會稍慢一些。
對於春節期間快遞企業如何做好服務保障,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先,快遞企業需要強化全網統籌協調,需提前籌劃人力和運力的配置保障,避免服務短缺或錯配。二則需強化留崗員工的保障工作,做好對暴雪、大風、冰凍等惡劣天氣的防範及應急保障機制,確保留守職工的安全。三,可探索部分網點資源的協同,推進統倉共配,以有限人力保障服務供給。利用眾包物流平臺,充分利用本地零工。」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布的春節服務公告中,部分快遞公司指出將在春節期間增加費用。
其中,順豐速運在公告中表示,2020年1月6日到1月23日,將對重貨包裹、小票零擔、物流普運、專線普運產品加收不低於10元的資源調節費;2020年1月24日到1月30日,將對主要城市互寄服務加收不低於10元的資源調節費。同時,順豐針對部分長期深度合作的月結客戶、金牌及以上順豐會員,免收資源調節費。
此外,韻達速遞表示,2020年1月24日至30日春節期間將適當加收服務費;圓通則稱部分地區快遞費用將有一定的調整。
對於春節期間快遞漲價,熱愛購物的周女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快遞員在春節期間仍然堅持在崗位上工作值得尊敬,這期間留下來的快遞員工作量可能會更大,所以加收部分服務費是可以理解的,另外考慮到在重大節假日的加班工資會比較高,這也是正常的供需平衡的價格。」
對此,楊達卿表示,「服務價格需要和服務供給匹配。春節假期,由於快遞人力緊張,部分區域存在超負荷工作,適當加收服務費用,需要消費者理解。」
(編輯 上官夢露)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