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划水技術中哪個技術動作最重要?相信絕大部分遊泳者都會說「高肘」,是的,雖然高肘的名詞最多出現在自由式中,但是其它三式泳姿在划水時保持高肘也是重中之重。
為什麼高肘在划水中如此重要
雖然伯努利原理使搖櫓式的划水技巧影響了一個時代,但是在不斷的摸索與實踐中教練們逐漸意識到阻力推進力才是人體遊進時的最大動力來源,所以如何保持作用力一直向後才是最應該注意的。
不做高肘會怎樣
人在划水時手臂是在繞肩關節做圓周運動,所以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手臂划水方向並不是垂直向後,這使得水給我們提供的反作用力在劃臂某些階段會使我們的身體向著不同的方向移動。手臂向下划水時會使我們的身體抬高,而手臂向上划水時卻又使我們身體降低,我們消耗的能量與輸出的前進功率並不成正比。
高肘動作高效的原理
當我們把手臂當成一條「長棍」繞圓周運動時只有在手指指向正下方時我們的手臂才會完全垂直向後對水,這是很不幸的。但是慶幸的是我們有肘關節的存在,我們的手臂是一個「雙節棍」,你可以把手臂看成兩個槓桿,在划水時如果保持第一軸承(肘關節)高位,而讓小臂提前下劃到垂直向後對水的位置,那麼在向後划水時我們便有效延長了小臂垂直向後對水的時間。
而在向後划水時我們的第一軸承(肘關節)和第二軸承(肩關節)協同配合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大多數時間我們的小臂可以完全向後對水,這將大大提高我們的划水效率,而且這種划水技巧也規避了一部分手臂向下或者向上所做的無謂作用力,所以說高肘動作是經濟而有效的。
高肘動作的一些注意事項
形成高肘動作前的抓水要慢
上文中我們提到,手臂向下或者向上划水時都會使身體偏離前進方向,所以在四式泳姿中我們的高肘前置動作「抓水」都需要相對較慢的進行,而應該在形成高肘後再開始嘗試向後對水獲取阻力推進力。那些低肘錯誤的形成很大程度是由於遊泳者在沒有形成高肘動作時就過早的發力所造成。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把遊泳的划水發力過程形容為「先慢後快」的其中一個原因。
「向內收肩」很重要
我們在之前的視頻曾經提過這個小技巧,實際上在四式泳姿中向內收肩的原理其實就是拉動你的第二軸承「肩關節」,在形成高肘並嘗試獲取推進力時嘗試首先將你的肩關節向後位移,而不要讓手臂完全繞著肩關節做圓周移動,這個動作雖然很小並且不易被察覺,但是卻可以適當延長一部分小臂完全向後垂直對水的時間,同時它的最大作用也是可以讓你的背部肌群更多地參與到發力中來。
蝶泳——不要做「搖櫓」動作
在蝶泳中由於外劃的距離較寬,所以很多遊泳者在形成高肘後做內划動作時會下意識地將手掌轉向內,請杜絕這個動作。開篇我們提過阻力推進力是遊泳推進力的最主要來源,雖然蝶泳的內劃階段是雙手同時向內划水,不會導致身體向一側傾斜偏離前進方向,但是手掌向內的動作會減弱阻力推進力。在划水階段我們應該儘量保持手掌時刻向後對水。
蛙泳——不要過度強調前伸的速度
在蛙泳前伸手臂時,很多人會將注意力過多的放在前伸速度上,這可能導致我們在形成高肘後因為急著向前伸臂而縮短產生推進力的階段,特別是一些被強調手臂向後划水時不能劃到肩膀後方的遊泳者,這也會使高肘後的推進力獲取階段大大縮減。其實只要保證手不劃到肩部後方即可,肘關節應該被允許劃到肩部後方。
在所有泳姿中高肘動作都十分重要,雖然運動員或者業餘遊泳者的技術細節存在很多差異,但是要增加你的划水效率,高肘划水是目前公認必須要使用的技術。當然,有些業餘愛好者的肩部力量或者柔韌性稍差,做出的高肘划水不盡人意,但是也請儘量向著這個技術動作努力。
本文由中遊體育原創,每天分享一個遊泳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