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魏昊星■童金健 但唐靜)湖北赤壁產茶歷史悠久,始於漢晉,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千年磚茶,歷久彌新、暢銷至今。
近年來,赤壁青磚茶順應市場、創新技術,改變傳統赤壁青磚茶「大板磚」的形態,開發出小巧克力型、小袋包裝型等赤壁青磚茶,使赤壁青磚茶更加輕便,便於攜帶,更加方便,即泡即飲。青磚茶變身「輕」磚茶,時尚化、功能化、多形態的赤壁茶產品,正以嶄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青磚茶「瘦身」為產品賦予了更加時尚化、年輕化屬性。針對不同人群,赤壁青磚茶開發出了不同的個性化產品。比如,針對年輕人,推出了「@同學」「@閨蜜」等款式,還有「男人的茶」「女人的茶」「路上的茶」等,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拓寬了赤壁青磚茶消費的年齡邊界和人群。
藥茶同源,赤壁青磚茶自古就有「一年是茶、五年是藥、十年是寶」的說法。藉助科技研發,赤壁青磚茶的藥用功效被充分挖掘,研究推出各種功能化產品。針對痛風,推出了「正風」產品,能緩解痛風症狀;針對肥胖,推出了「正脂」產品,具有減肥功效;針對腸胃不好,推出了「正舒」產品,喝了之後腸胃舒服。
隨著赤壁青磚茶產業鏈的不斷拉長,青磚茶茶點、茶麵膜、茶牙膏、茶飲料、茶護膚用品等衍生產品被推向市場。文旅融合的「茶包宴」,成為赤壁茶產業的新亮點。
在創新磚茶產品的同時,赤壁市加強「赤壁青磚茶標準體系」建設,會同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湖北省茶業協會、湖北省標準化學會,結合赤壁青磚茶特色按照選種育苗、新建茶園、茶園管理、加工工藝、標識標籤、包裝倉儲、物流運輸、信息溯源、售後服務等整個生產鏈供應鏈,組織行業和標準化專家,充分調研,找準赤壁茶企發展過程中亟須解決的問題,編制出了完善、科學、適用的《赤壁青磚茶標準體系》。
標準體系貫穿種植、加工、包裝、運輸、流通、溯源以及售後整個產業鏈。研製了赤壁青磚茶原料分級、赤壁青磚茶加工術語等6項團體標準。按標準化體系要求,加速推進標準與質量科研、教育培訓、信息溯源、售後服務以及第三方認證的能力建設,不斷提升赤壁青磚茶高質量發展和品牌建設的技術含量;不斷推進赤壁茶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能力的提升,使赤壁青磚茶整體品牌效應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下一步,赤壁市將繼續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全面推動茶產業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高質量發展,力爭用3至5年時間,將全市茶園面積發展到18萬畝,茶葉全產業鏈總值達到100億元,把赤壁打造成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磚茶生產、加工、銷售、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