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從巴南區獲悉,總投資達5億元的豐盛鎮特色古鎮建設已全面完工,並將於近日開街。重新動工修繕的項目包括古鎮修繕、家庭農場及七彩森林等18個項目。
「豐盛古鎮始建於宋朝,地處要塞,是涪陵、南川等地到重慶的必經之地,有近千年歷史,明清時期商賈聚集。」豐盛鎮黨委書記張華明說,此次古鎮修繕項目主要以古鎮格局的「回」字街為中心軸,以南川、涪陵等4個場口為外圍節點,總面積達200畝。
走在豐盛古街上,既能欣賞巴渝傳統的古建築,也能飽覽具有江西、徽州等地特色的古建築。張華明介紹,古鎮顯著的文化特徵是移民文化,如今的鎮政府過去叫做江西廟,是康熙年間一位江西人遷到豐盛做生意發達後,為當地江西移民所修建的聚會、議事場所。
古街深處,聳立著五六座古碉樓,樓高近10米,細細觀察,碉樓上設置有眾多的觀察孔、射擊孔等防禦設施,牆上還有子彈划過的彈痕。豐盛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李宗倫,是土生土長的豐盛人,多年來苦心研究豐盛歷史文化。李宗倫告訴記者,古碉樓的牆有50多釐米厚,是由糯米、煤渣和黃泥巴混合建成的,上百年不會變質。
另外,與碉樓一樣體現豐盛鎮商賈文化的還有山寨。為了抵禦土匪,商賈們在距豐盛約70公裡的地方建了不少山寨,現存有13個山寨,最高的鐵瓦寨海拔838米。
「豐盛鎮還在大力挖掘生態旅遊資源,招商引進企業打造3000畝七彩林,種植了包括歐洲紅楓、日本紅楓在內的30多種楓樹,還有槐樹、金葉皂角樹等,是目前我市唯一的七彩景觀森林。」張華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