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大火了一個視頻,內容講的大抵是「東京都23個區的居民互相地域歧視」。
這個節目在日本還蠻有名的,他們的節目宗旨大概是「儘量不摻和」。
其中有一部分內容精簡出來,成了23區富婆的互相diss,攀比誰比較高貴大賽。
有網友甚至發出了靈魂質疑,東京那麼小也會有地域歧視?沒錯。
槍打出頭鳥,第一個發言的是東京都23區中第二大,人口第二多的傳統富人區,世田谷區。相比較其他區,這裡住著較多的藝人、企業家以及名流等。
《東京女子圖鑑》中的三軒茶屋就在世田谷區,並不是一個真實的茶屋,而是一個地鐵站…
首先,嘉賓們就世田谷區發表了一番評論,例如「聽到就有種高級的感覺」這種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形容。
然鵝,為什麼世田谷區比較高級呢?
因為世田谷區有日本全國僅有的三家硬核門店「inspired by STARBUCKS」。
日本人真的很幽默,以星巴克門店評判區域高級...
說是這三家星巴克擁有全日本只有12臺的專業咖啡製成機,還會提供一些特色服務——例如咖啡豆可以自己選、咖啡拉花等,而且這裡的店員都穿私服上班。
在隨機的街頭採訪裡,發現世田谷區的居民對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世田谷人」都充滿了善意。
接連採訪了幾個居民都十分內斂,就只誇誇品味好,景色佳,大家都很時髦而且有家教,但也是按捺不住那種呼之欲出的自信心。
但是這位小姐姐例外,她表示,世田谷區就是「rich people」住的地方。
世田谷區民的自信心真是昭彰又高調呢。
世田谷區民覺得自己是「rich people」也不是沒有依據的,因為世田谷區就有一位身家超一兆日元的貴婦,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611億人民幣。
作為教師的晴代口一嫁給了自己的學生,印尼的煤炭王,住進了世田谷的豪宅,這裡的別墅,一平就要15萬人民幣。
除了這棟別墅,還有另外一棟專門用來放雜物的房子。
還有老公的老家印尼兩套,新加坡專門用來休息療養和澳大利亞帶高級高爾夫球場的別墅各一套。
然鵝這位貴婦還對自己的老公不太滿意,覺得自己的老公好像沒有什麼魅力呢。
但是對其他的世田谷區民來說,這全都是炫耀的資本。
接下來是人口超過世田谷區,位居東京都第一的江東區,2020年東京奧運會就在這裡舉辦,不動產行業裡江東區名列第一。
這裡的區民安居樂業,住在這甚至能看見東京塔和天空樹。
能看見天空樹(但是不在江東區)
唯一的不滿就是覺得這裡明明是個好地方,但知名度太低了。
江東區民的期望是,擁有和世田谷一樣的身份,希望大家有「西有世田谷,東有大江東」這樣的思想覺悟。
而事實上,江東屬於東京的「下町」,屬於老百姓住的地方,雖然近年發展很迅速,但是追逐潮流的年輕人還是喜歡坐電車去新宿或者涉谷玩。
當記者把江東區民的話轉述給世田谷的「rich people」時,「rich people」覺得「好大的膽子,竟然敢高攀我們????」。
江東區那麼老土,配不上和我們世田谷齊名。
就好比小時代裡的顧裡嫌棄浦東的空氣都是臭的,到處都是水泥味,離開了內環就會過敏一樣。「rich people」世田谷區民也嫌棄江東呢。
接下來是港區,就在東京灣的邊上,屬於東京的核心區域之一,也是最具身份的區域之一。
日本人的精神圖騰東京塔就在這裡。
港區 東京塔
一提到港區,其中一位主持人就立馬diss了一番港區民,完全沒在怕的。
國內的網友也有同樣感觸,大概是被一些diss港區的日本綜藝和日劇影響了。
港區人拜金排外之類的在日劇中也有體現,例如《東京女子圖鑑》中也有生活在港區的富人只會選擇港區的人結婚這一橋段。
知乎裡也有關於港區拜金少女的文章。說是港區有一群專門依靠男人生活的港區女子,稍不留神就會變成「人形自走ATM」。
也有日本網民諷刺暴發戶喜歡削減腦袋搬去港區生活,仿佛是只有住在港區,才是告別土味的唯一方式。
但是港區的確是日本娛樂最發達的地段,像是六本木、赤坂等,富人們的高端住宅區高輪、麻布也都是港區的,日本時尚最前沿南青山北青山也都是港區的。
但是真正的港區居民是怎麼想的呢?
總結了區民的反饋,有兩條生活在港區的重點,一是每天出門都要化妝,因為繁華到遊客就在家門口,還有就是經常能遇見明星。
還有就是星巴克數量是23區中的第一(對的,星巴克又來了額)。
因為世田谷區民曾經說過自己是「rich people」,於是習慣於搞事的記者把這段話轉述給了港區民。
港區小姐姐的反應大概是「I don’t know世田谷,什麼農民地方?」。
▼▽ 看這高傲的小眼神兒 ▼▽
比較了針鋒相對的兩區居民人均收入,港區呈現壓倒性勝利。港區win。
但是當記者告知人均收入第一的區並不是港區時,港區小姐姐又震驚了。
所以東京都收入第一的區是哪個呢?
答案是千代田區。
皇居,國會議事堂以及臭名遠揚中國的靖國神社都在這。
千代田區 靖國神社
日本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就是日本中樞,住在這裡的大概都是些達官貴人。除此之外,更是日本23區中地價最高的地方。
東京都人均收入前三第一就是千代田區,第二是港區,第三是中央區,以「rich people」自稱的世田谷區民甚至沒有提名。
因為人口相對而言稀少,位居東京都23區中的最末尾,所以這裡的區民對這裡的評價都一致有"安靜"。
談起年收入的時候,這裡的居民也是意料之中的自信爆棚,完全沒有試圖隱瞞自己年收入是多少的事實。
一位已經滿頭白髮的居民解釋道:「某種程度而言,這裡是拼贏了人生的人才能住得起的地方。」
這種自信大概不是滿了,而是溢出來了。
另外,這家事很多的節目還對23區外進行了調查,第一個調查對象是挨邊的武藏野市。
雖然不在23區內,但是武藏野市的吉祥寺連霸五年獲得「最想居住的地方」排行榜第一。
武藏野區 吉祥寺街道
可能是武藏野市逃離了23區爾虞我詐,這裡的區民顯得有些呆萌,被問道武藏野市的優點是什麼,回答是「麵包」。
而另一位從千葉縣搬來武藏野的居民則說:「沒想到!這裡的居民素質很高!」(其實言語中還是透著些優越感)
當記者問到一位大概是長久居住在這裡的老阿姨時,她則說「武藏野市的人啊,大家都很時髦呢,道德觀念也很高。」
挑事精記者再次cue到世田谷區人說自己是「rich people」,還沒等到記者反應,阿姨就開始了表演。
「世田谷區的人啊,就是容易自我感覺良好。」
而阿姨認為武藏野市的人都是低調奢華的,像「我是rich people」這種話,是絕對不會說的,反倒是世田谷區的那些人,住公司宿舍居然敢稱自己是有錢人?
聽到這番話的世田谷區人不樂意了。(記者真的可愛挑事兒了呢)
世田谷區人發言代表覺得,無論是名牌服飾還是高級嬰兒車,想要才買,說這種是炫耀的就是妒忌。
武藏野市民不甘示弱,認為像千代田區這種地方才算有檔次,世田谷區簡直是要笑掉大牙蛤蛤蛤蛤蛤~
世田谷區人反駁道,她所說的有錢不光是有錢,還有心靈也是很富有的。
主持人一流則表示,這兩人根本就是一毛一樣啊。
另外一個不怎麼有名,市民比得也不是誰比較有錢的,就是狛江市。
靠近23區,是東京都內面積最小,全國面積最小的城市,也沒有什麼有名的地方,但是市民的自尊心卻比天還高。
其中的原因聽起來有點智障,東京都23區內的市民電話號碼是03開頭,狛江市身在東京都23區外,號碼卻是03開頭,他們感到十分驕傲。
但其實真實原因是當時狛江市沒有電話局,只能找世田谷區接。
諷刺的是,這卻變成了市民們的自豪之處。
鄰近狛江市的調布市和狛江市關係很差,因為當初昭和大合併時,本來是和調布市合併的狛江偏要和世田谷區分在一起。
調布市民認為,狛江是他們的屬地,名字也不太好聽,「狛」不就是「狗」嗎。
還有個市深受東京都人民的嫌棄,那就是町田市。
問了問世田谷區的「rich people」(還是那個女人),原因很簡單,因為町田市劃分在神奈川比較整齊,所以町田市有股神奈川的臭味,在他們的眼裡,神奈川就是鄉下。(真的好敢說,不怕被網暴嗎??)
對此,町田市民表示污衊,町田市民也是東京人!
住在神奈川的我國公民也覺得非常委屈。
自信的町田市民覺得這裡就是第二個涉谷,能感受到兩個主持人臉上無奈的表情。
有一些清醒的町田市民則表示,雖然住在町田,但是人家也想成為「city boy」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和世田谷區民高度重合的市,國立市。
這句話好像世田谷區的「rich people」也說過啊?
只能說,雖然日本人民互相看不起,但是思想都一致呢。
不僅僅是東京內部各區各市都在歧視彼此,整個日本都在互相歧視。例如京都人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因為京都曾經是舊首都,開口閉口都有一種「我們是舊首都的優越感」。
大阪痛恨東京,因為日本沒有像中國一樣把政治(北京)和經濟(上海)中心分開,因此比人口、GDP還有星巴克指數,東京和大阪比每次都完敗,那些去東京發展的大阪人都會被說成「出賣靈魂」。
在日本這個不大的國家,歧視鏈都那麼複雜,中國廣袤的土地只能更加。
甚至有博主做了上海各城區擬人,雖然很期待中國做出一期類似日本這樣的節目,但是恐怕活不過一集,或者會有觀眾線下約架,想想就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