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旋律----深圳單簧管、薩克斯管名師音樂會【單簧管資源交流】

2021-02-18 休斯頓華豐


主辦單位:深圳市文體旅遊局

承辦單位:深圳市文化館

協辦單位:深圳市管樂協會 單簧管 薩克斯管專業委員會

協助單位:深圳市義工文化服務組

時間:2015年11月20日星期五20:00

地點:深圳市文化館(深圳市福田區燕南路95號原深圳市群眾藝術館)

(本項目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資助)

1. 音樂會小品第2號 作品114號 孟德爾頌

單簧管:陶然 衣丞 鋼琴:陸歡


2.降E大調第二奏鳴曲(第一樂章) 作品120號 勃拉姆斯

薩克斯管:董雋 鋼琴:陸歡


3.草原新歌 陶然作曲 魏景舒配伴奏

單簧管:陶然 鋼琴:陸歡


4. 絨毛鳥奏鳴曲 吉松 隆

薩克斯管:孫健 鋼琴:陸歡


5. 小奏鳴曲第三樂章 霍洛維茲

單簧管:衣丞 鋼琴:陸歡


6.靈動嶺南

劉清雨 尹良作曲 許兆強 張書劍改編

薩克斯管: 許兆強 張書劍


7.Know You By Heart 戴夫•考茲

薩克斯管: 張書劍


8. 探戈舞曲 電影《聞香識女人》插曲


9.Diamond Rag 美國德拉瓦州州曲

高音薩克斯管: 孫健 中音薩克斯管: 陳曉

次中音薩克斯管:張欣 上低音薩克斯管: 王鐵石


10.回憶往事 埃利文.沃蘭特

高音單簧管: 袁彪 第一單簧管:曾穎

第二單簧管:鍾秋香 低音單簧管:龔少波


11. 阿拉貢 比才作曲 M.A.Mazzini改編


12.TICO TICO Z.Abreuz作曲S.v.d.Veen改編


13. 匈牙利舞曲第五號 勃拉姆斯作曲N.Janssens改編

指揮:陶然

單簧管:袁彪 金鑫 顏博天 於鑫 徐堅 閆文靜 塗騫 周晨晨

周曉英 姜超 青格樂 向益軍 胡光 黃道凱 張馳 曾穎 鍾秋香

林峻屹 靳項傑 翟思源 龔少波

宗旨

本場音樂會由深圳市單簧管薩克斯管專業委員會會長陶然先生組織並擔任藝術策劃,旨在通過公益演出的形式,讓愛好音樂的學生和市民通過欣賞古典、流行、爵士等不同風格的作品來認識單簧管,了解薩克斯管。

本次音樂會是在深圳首次由單簧管、薩克斯管以獨奏、重奏、室內樂等形式演奏的專場音樂會,音樂會由深圳藝術學校、深圳交響樂團以及深圳中小學管樂團單簧管、薩克斯管聲部的指導教師合作演出。

音樂會精選的三首單簧管室內樂作品,將由陶然老師指揮剛剛成立的「深圳愛樂單簧管室內樂團」演奏,1.《阿拉貢 》比才作曲 M.A.Mazzini改編,2.《TICO TICO 》Z.Abreuz作曲S.v.d.Veen改編,3.《匈牙利舞曲第五號》勃拉姆斯作曲N.Janssens改編。

音樂會上陶然老師將世界首演自己原創的中國作品《草原新歌》。《草原新歌》描繪了在遼闊的大草原上,樸實的牧民載歌載舞的喜悅心情和拉著馬頭琴歌唱美好生活的場景。而由劉清雨、 尹良作曲的《靈動嶺南》也將由許兆強、張書劍老師改編成為薩克斯二重奏作品,《靈動嶺南》,描述深圳這塊土地,從一個漁村發展成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發展史上的奇蹟。這裡有蓬勃的朝氣、向上的活力。也激勵著有著音樂夢想的年輕人在深圳創出了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深圳的明天,就在這裡。當然,董雋老師把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為單簧管創作的降E大調奏鳴曲,作品120號第2首改編由薩克斯管來演奏,也不失為一種演奏藝術中音色創意。

深圳市單簧管薩克斯管專業委員會成立於2015年3月,是由深圳市管樂協會批准成立並隸屬於深圳市管樂協會的非法人專業類型社會團體。專業委員會是由深圳的專業藝術院校教師、藝術團體演奏家、單簧管、薩克斯管藝術從業者和愛好者以及樂器製造企業中的專業技術人員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的群眾性學術團體。

中國音樂家協會 會員 中國單簧管學會 常務理事

廣東省管樂學會 理事 深圳市管樂協會 副會長

深圳市管樂協會單簧管薩克斯管專業委員會 會長

深圳藝術學校 管弦教研室副主任 單簧管副教授

「深圳市優秀教師」 、「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師」 、「廣東省優秀音樂家」。第三屆廣東省宣傳部宣傳思想戰線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才。

陶然教授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曾師從中國單簧管著名教育家姜寶成、張仁富、顧鵬先生。曾榮獲文化部「第三屆全國藝術院校單簧管演奏比賽 」少年A組優秀指導教師獎等一系列獎項,曾發表《自我控制》、《論單簧管正確發音》等十餘篇學術論文。編著《音樂會經典名曲系列.單簧管獨奏》並灌錄個人CD專輯,出版發行《單簧管基礎入門》、《單簧管演奏技巧》教學專輯DVD,編著《單簧管》,創作《草原新歌》等單簧管中國作品。多次應邀出任文化部及國內外重大音樂比賽賽事評委。

輔導學生多次榮獲:文化部「第二屆全國青少年單簧管比賽」專業青年組優秀演奏獎,業餘少年組第一名及中國作品演奏獎,文化部「第三屆全國藝術院校單簧管演奏比賽」 少年A組第一名、第三名,「北京國際管樂節木管專業組比賽」單簧管專業少年組第三名,「第二屆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木管及銅管少年組第一名等國內外音樂大賽獎項。培養多名學生赴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以及法國高等師範音樂學院、美國耶魯大學、美國克利夫蘭音樂學院、德國柏林藝術大學、義大利米蘭音樂學院、德國法蘭克福音樂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音樂學院等國內外音樂藝術院校深造。部分學生已成為國內外藝術院校的教學骨幹和藝術團體的演奏家。

成功策劃、組織歷屆「深圳管樂打擊樂比賽」、「深圳管樂藝術節」以及「中國(深圳)國際管樂夏令營」等音樂藝術交流活動。

個人傳略已被《中國音樂家詞典》,《中國優秀教師人力資源庫》收錄。

本場音樂會特邀深圳交響樂團單簧管首席---衣丞


畢業於德國柏林音樂學院單簧管碩士學位,演奏家文憑。現任深圳交響樂團首席單簧管。

11歲開始學習單簧管,師從於瀋陽音樂學院單簧管教授董德君先生。2001年衣丞以唯一的名額考入德國柏林音樂學院,師從於德國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單簧管迪特姆.庫恩(Diethelm.kuhn)教授和世界著名單簧管演奏大師卡爾.萊斯特(Karl.Leister)。又拜師於現柏林愛樂樂團首席單簧管 溫澤•福克斯(wenzel fuchs)以及柏林交響樂團(BSO)首席單簧管教授Ralf.forster學習單簧管樂隊演奏。從2003年開始,被德國柏林RIAS廣播愛樂樂團聘為首席單簧管。作為一名青年單簧管演奏家,衣丞一直活躍於演奏舞臺。曾多次在柏林愛樂室內廳、德國國家交響音樂廳、國家歌劇院等成功的舉行了個人獨奏及重奏音樂會,灌錄了多張現場音樂會CD。

深圳單簧管薩克斯管協會副會長,深圳交響樂團客座首席。

2003考入巴黎高等師範音樂學院學習巴洛克時期樂曲演奏。2004年考入波爾多國立音樂學院專家班,師從國際著名薩克斯管演奏家瑪麗•貝爾南特—夏何耶(Marie-Bernadette Charrier)學習新古典音樂、室內樂、當代音樂以及當代室內樂演奏,於此同時與西班牙年輕演奏家阿拉方索.羅薩諾—羅貝(Alafonso-Lozano Lopez)、法國著名薩克斯管演奏家法比安—舒拉奇(Fabien Choraki)學習薩克斯重奏、當代音樂即興演奏。在法期間曾多次與法國、西班牙、英國、瑞士、美國等室內樂團體(Quatuor dehabanera、Quatuor de Raschèr)共同演出,並多次參加國際著名薩克斯管演奏大師讓. 瑪麗—隆戴克斯(Jean-Marie Londeix) 克勞德—戴朗格(Claude Delangle)馬庫斯-維斯(Marcus Weiss)的專家班進行不同風格的演奏與學習,並與法國知名當代作曲家François Rossé、Chistian Lauba、Thierry Alla、Marie—Hélène Fournier合作,參與作品創作及首演。

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薩克斯專業。先後師從於高承志、楊璨、袁強老師,又拜師於上海音樂學院洪敬立教授,曾榮獲「新加坡胡姬花杯音樂舞蹈大賽」專業組金獎 以及韓國「首爾杯」青少年器樂大賽優秀指導老師獎。曾在南京、深圳等地舉辦「張書劍薩克斯管個人獨奏音樂會」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深圳市管樂協會單簧管薩克斯管專業委員會會員,清華琴行「爵士小象」薩克斯樂團創辦人,藝術指導。

畢業於嶺南師範學院,現任教於南山中英文學校。曾榮獲深圳市「第九屆少兒藝術花卉器樂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深圳市南山區「首屆青苗杯器樂大賽」最佳指導教師獎以及「第七屆新加坡中新國際器樂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畢業於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薩克斯管表演碩士研究生,師從於Mymrik mihailo romanovich先生。曾榮獲煙臺市「第二屆丘比特杯管樂比賽」薩克斯管青年組一等獎、「沃爾茨國際管樂大賽」管樂組第一名,曾在德國紐倫堡、烏克蘭基輔、利沃夫•維尼察、芬蘭赫爾辛基等地舉行音樂會。


高音薩克斯管: 孫健:畢業於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薩克斯管表演專業,碩士研究生.


次中音薩克斯管張欣: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薩克斯專業,師從中國著名薩克斯演奏家陸廷荃老師。


中音薩克斯管陳曉: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薩克斯表演專業。


上低音薩克斯管王鐵石:畢業於吉林師範大學薩克斯表演專業。

畢業於貴州大學藝術學院,現為國際單簧管協會會員,深圳市管樂協會單簧管 薩克斯管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龍崗管樂協會常任理事,深圳卡朗單簧交響合奏團團長兼藝術總監、深圳市少年宮管樂團預備團常任指揮、深圳市丹堤實驗學校校友管樂團常任指揮。畢業於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現擔任水徑小學、丹堤實驗學校單簧管指導教師。畢業於廣東省茂名學院,現擔任景鵬小學、園嶺外國語小學單簧管指導教師。畢業於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現擔任荔園外國語小學管樂團指揮。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碩士,中央音樂學院優秀畢業生。曾獲英國"Carpenter"國際鋼琴比賽銀獎。現受聘於中國深圳藝術學校鋼琴基礎課教研室。

顏博天 畢業於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現為深圳大劇院愛樂樂團首席單簧管。


徐 堅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現為深圳交響樂團單簧管演奏員。


金 鑫 畢業於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深圳市管樂協會單簧管 薩克斯管專業委員會理事,先後師從我國著名單簧管教育家遲錚、席偉瀧教授,曾榮獲「全國第二屆單簧管比賽」少年組三等獎;「國際青少年單簧管比賽」專業組第一名。現任深圳市寶安區海韻學校指揮。


於 鑫 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曾師從我國著名單簧管教育家趙曾茂教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歌劇院首席單簧管程玉忱老師,黑龍江省大慶市歌舞團首席單簧管李震老師。現為中國管樂協會會員,中國單簧管協會會員,深圳市音樂家協會會員,深圳市管樂協會會員,深圳市管樂協會單簧管 薩克斯管專業委員會理事。


閆雯靜 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現為深圳和之聲藝術中心藝術總監。


塗 騫 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單簧管教育家遲錚教授,曾榮獲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節優秀指導教師獎。


周晨晨 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師從許崗副教授以及加拿大單簧管教育家Robert Riseling,現任福強小學、南山實驗學校單簧管指導教師。


周曉英 畢業於江西科技師範學院,曾榮獲2014華南地區管樂、打擊樂比賽優秀指導老師。


姜 超 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前克萊恩單簧管室內樂團成員。先後師從於劉軍,尹光浩,席偉瀧教授。曾榮獲山東省管樂基本功大賽二等獎,青島市管樂比賽青年組第二名。


青格樂 畢業於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現為深圳市第二實驗學校音樂教師。


向益君 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現擔任南山第二實驗學校單簧管指導教師。


黃道凱 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現為深圳市西鄉樂谷有限公司單簧管教師。


張 馳 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現為深圳市西鄉樂谷有限公司單簧管教師


胡 光 畢業於長春師範大學,曾榮獲吉林省器樂「同盟杯」青年組金獎。


林峻屹 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現為柏斯琴行單簧管指導教師。


靳項傑 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現為深圳輕音樂樂團單簧管教師。


翟思源 畢業於廣州星海音樂學院,現擔任深圳市文化館單簧管指導教師。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是浪漫主義中期德國作曲家,降E大調單簧管與鋼琴奏鳴曲是勃拉姆斯晚期室內樂的經典代表作品,反映了作曲家晚年的創作風格。

第一樂章:1.甜美的快板,降E大調,奏鳴曲式。從具純真摯愛之感的第一主題的表達開始,由鋼琴的低音與單簧管的對位形態融合;第二主題以降B大調,伴奏平靜的弦音奏,給人深刻印象。發展部出現三連音符活潑的音型,經異名同音的轉調而固定於基調後進入再現部。再現部有沉靜的結尾。

陶然老師原創的中國作品《草原新歌》,《草原新歌》描繪了在遼闊的大草原上,樸實的牧民載歌載舞的喜悅心情和拉著馬頭琴歌唱美好生活的場景。

絨鳥奏鳴曲10分鐘 Takashi Yoshimatsu 吉松 隆 (1953- ) 吉松 隆當代日本作曲家 創作了許多爵士與現代風格的室內樂作品, 並在1991年為日本薩克斯管大師級人物 Nobuya Sugawa 須川展也 寫下了這部難度極高的薩克斯管經典作品。 並在2006 和 今年11月份在比利時舉行的阿道夫 薩克斯管大賽中作為第2輪的參賽曲目。

現代作曲家約瑟夫•霍洛維茨於1926年5月26日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1938年移民到了英國。此曲為單簧管家Gervase de Peyer與鋼琴家Gwenneth Pryor委託創作,完成於1981年4月,並在同年5月由這兩位演奏家於倫敦首演。這首愉悅的小奏鳴曲遵循了傳統的曲式劃分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寧靜的快板」,為一古典的奏鳴曲式,段落間以誇張的速度變化帶動音域的起伏與戲劇性,以流動的伴奏音型為背景的鋼琴襯託出單簧管抒情而優美的循路,整體線條流暢而優雅,充分表現出單簧管中音域甜美而溫暖的特色。

第二樂章為一A-B-A三段體,使用了單簧管的最低音域的部分,伴以鋼琴緩緩進行的和聲,模仿聖詠般的風格吟詠出柔美的旋律,最末段以帶著乞求的氣氛漸弱而消逝。

由兩條主要旋律線交替而成的第三樂章為一迴旋曲式,再高音上作反覆的音型,以快速音群來回演奏的形式表現了單簧管寬闊音域的變化。

整首曲子明顯地建立在主調上,像霍洛維茨這樣的近代音樂家在節奏與旋律上的創作風格受到爵士樂與一些其他的流行音樂深厚的影響,這也是一首對單簧管及鋼琴演奏者來說都相當具有挑戰性。

《靈動嶺南》劉清雨 尹良作曲許兆強 張書劍改編

描述深圳這塊土地,從一個漁村發展成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發展史上的奇蹟。這裡有蓬勃的朝氣、向上的活力。也激勵著有著音樂夢想的年輕人在深圳創出了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深圳的明天,就在這裡。

《Know You By Heart》 戴夫•考茲

薩克斯演奏高手Dave Koz(戴夫•考茲)是繼肯尼基(KENNY G)之後,走紅全球流行樂壇的薩克斯樂手。其地位橫跨於融合爵士、跨界、成人抒情、 流行 演奏等領域,已經成為Smooth Jazz樂界的代名詞。這是他的的一首代表作,也是國內喜歡他的薩克斯管愛好者爭相演奏的一首名曲。

《回憶往事》是義大利當代作曲家沃蘭特的單簧管四重奏作品,該曲展示了單簧管特有的靈動與寬廣的音域。作品通過從高音延伸至低音的流暢線條,帶領聽眾回到那純真的年代。

喬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國作曲家,生於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劇《卡門》的作者。

九歲起即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後到羅馬進修三年。1863年寫成第一部歌劇《採珍珠者》。

1870年新婚不久參加國民自衛軍,後終生在塞納河畔的布基伐爾從事寫作。在他的戲劇配樂《阿萊城姑娘》(都德編劇;後配樂被改編為兩套管弦樂組曲)和《卡門》等九部歌劇作品中,體現了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社會底層的平民小人物成為作品的主角。

在音樂中他把鮮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現力的描繪生活衝突的交響發展,以及法國的喜歌劇傳統的表現手法熔於一爐,創造了十九世紀法國歌劇的最高成就。

歌劇《卡門》是法國作曲家比才的最後一部歌劇,完成於1874年秋。該劇在比才死後才獲得成功。美國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聲電影和查理•卓別林的一部無聲電影更是擴大了歌劇的名聲。它是當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 該劇主要塑造了一個相貌美麗而性格倔強的吉卜賽姑娘——煙廠女工卡門。她使軍人班長唐•豪塞墮入情網,並捨棄了他在農村時的情人——溫柔而善良的米卡愛拉。後來唐•豪塞因為放走了與女工們打架的她而被捕入獄,出獄後又加入了她所在的走私販的行列。然而後來卡門又愛上了鬥牛士埃斯卡米裡奧,在人們為埃斯卡米裡奧鬥牛勝利而歡呼時,她卻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本劇以女工、農民出身的士兵和群眾為主人公, 這一點,在那個時代的歌劇作品中是罕見的、可貴的。也許正因為作者的刻意創新,本劇在初演時並不為觀眾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此後變得長盛不衰。這部歌劇以合唱見長,劇中各種體裁和風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歌劇的序曲為A大調,迴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銳對比的形象之上,以華麗、緊湊、引人入勝的音樂來表現這部歌劇的主要內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劇內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對比的效果將歌劇的內容充分地表現了出來,主題選自歌劇最後一幕中鬥牛士上場時的音樂。 本劇的序曲是音樂會上經常單獨演奏的曲目。

第一幕中換班的士兵到來時,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著士兵的步伐開路。孩子們在輕快的2/4拍子,d小調上,唱著笛鼓進行曲《我們和士兵在一起》。在這一幕塑造了吉卜賽姑娘卡門熱情、奔放、富於魅力的形象。

主人公卡門的著名詠嘆調《愛情像一隻自由的小鳥》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現出卡門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卡門被逮捕後,龍騎兵中尉蘇尼哈親自審問她,可她卻漫不經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調,此曲形象地表現出卡門放蕩不羈的性格。還是這一幕中,卡門在引誘唐•豪塞時,又唱出另一個著名的詠嘆調,是一首西班牙舞蹈節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熱情而又有幾分野氣, 進一步刻畫了卡門性格中的直率和潑辣。

第一幕與第二幕之間的間奏曲也十分有名,選自第二幕中 唐•豪塞的詠嘆調《阿爾卡拉龍騎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灑脫而富活力的主旋律。

第二幕中還有一段吉普賽風格的音樂, 表現的是兩個吉普賽女郎在酒店跳舞時縱情歡樂的場面,跳躍性的節奏和隱約的人聲烘託出酒店裡喧鬧的氣氛。

第二幕中著名的 《鬥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裡奧為感謝歡迎和崇拜他的民眾而唱的一首歌曲。這首節奏有力、聲音雄壯的凱旋進行曲,成功地塑造了這位百戰百勝的勇敢鬥牛士的高大形象。

第二幕與第三幕之間的間奏曲是一段輕柔、優美的旋律,長笛與豎琴交相輝映,飽含脈脈的溫情。

第四幕的結尾,正象柴科夫斯基所說的那樣: 「當我看這最後一場時,總是不能止住淚水,一方面是觀眾看見鬥牛士時的狂呼,另一方面卻是兩個主人公最終死亡的可怕悲劇結尾,這兩個人不幸的命運使他們歷盡辛酸之後還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結局。」 劇中還有一段膾炙人口的西班牙風格舞曲「阿拉貢」, 也是音樂會上經常單獨演出的曲目。

Tico-Tico是巴西的一種雀鳥,Fuba是用玉米或大米磨成的鳥食,no是葡萄牙語的"in", 然後fuba是一種麵粉調的麵漿。這首曲子的意思就是形容一隻小蜂鳥掉到麵粉漿裡怎麼都飛不出來特狼狽的樣子。因此臺灣人將Tico-Tico no Fuba譯成「玉米粉上的雀鳥」,在大陸,也有人譯成「嘀咕、嘀咕」。這首名曲是經常演奏的保留曲目。

巴西人熱愛小動物,許多人家在門前空地或陽臺上灑上一些玉米或麩皮作為鳥食。小鳥們是既興奮又膽戰,興奮的是美食當前;膽戰的是經常有人、狗、貓或其他動物在它們面前晃動使它們害怕。葡語中有一個非常傳神的單詞來形容小鳥此時的心情,即espantadico,這是一種冒險行為的愉悅。小鳥們吃食時,嘴喙與地面摩擦擲擲有聲,但同時卻需要眼觀四路、耳聽八方,一有風吹草動就呼啦一下飛到樹上;但一旦有機可趁又呼啦一下飛到地面。Tico-Tico no Fuba這首歌曲 準確地捕捉到了小鳥們的心態,旋律與歌詞非常活潑有趣。

此曲是巴西桑巴風格舞曲,在1917年就已面世,由Zequinha de Abreu所編,原始的名稱叫「Tico Tico no Farelo」在40年代被改名為「Tico Tico Fuba」簡稱Tico Tico。雖然很多人喜歡,但只是在小範圍內流行,而且當時只有曲沒有詞。直至1931年,由著名作詞家Eurico Barreiros填詞,著名的指揮家Gao指揮,Colbaz交響樂隊演奏,Tico-Tico no Fuba被收入到唱片中廣泛發行,這首曲子才取得巨大的成功。在20世紀40年代僅5年的時間,連續有5部美國電影使用Tico-Tico no Fuba作為電影主題曲,其中最著名的一部電影《科巴卡巴納》(Copacabana)由在好萊塢發展的巴西當紅女影星卡門.米蘭達(Carmen Miranda)主演及主唱,Tico-Tico no Fuba這首歌曲取得了國際性的影響。在巴西國內,根據Zequinha de Abreu的真實故事於1952年拍攝了同名音樂電影《Tico-Tico no Fuba》。

勃拉姆斯德國古典主義最後的作曲家,出身於漢堡的一個音樂家庭,是創作和演奏並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與舒曼夫婦、李斯特等浪漫派音樂家交往甚密,得到他們的賞識和支持,有人把勃拉姆斯的作品比作「摻雜著浪漫主義新酒的古典主義陳酒」。

勃拉姆斯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極少採用標題,作品氣勢宏大,然而筆法工細,情緒變化多端,時有牧歌氣息的流露。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世界名曲,與巴赫、貝多芬並稱德國音樂史上的「三B」(注)。

他創作了一批鋼琴小品與主題變奏曲、協奏曲,其中以《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他的《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是雅俗共賞的作品。


《匈牙利舞曲》第五號,節奏自由,旋律有各種各樣的裝飾,速度變化激烈,帶有一定的即興性,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廣為世人所知的樂曲,當時他在維也納對該地的吉普賽音樂頗感興趣,於是記下了許多吉普賽音樂的旋律。1869年他開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實際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賽音樂的旋律,加以編輯和整理而成。[

樂曲採用復三部曲式,g小調,稍快的快板,2/4拍:

一開始即呈示出的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題,這一主題以勻稱平整的附點節奏寫成,柔和抒情而略帶

淡淡的憂愁。移高八度反覆時,情緒變得更為纏綿。接著,出現了節奏活躍、帶有匈牙利查爾達什舞曲中那種快速段落風格的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形成了生動的對比。隨後樂曲進入中間部,奏出情緒激昂的主題,表現了匈牙利人民熱情奔放的民族性格。速度忽慢忽快的中間部後半部分表情豐富,體現了匈牙利吉普賽音樂即興性的特點。最後樂曲再現第一部分,在熱烈而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重奏:每個聲部均由一人演奏的多聲部器樂曲及其演奏形式。根據樂曲的聲部及演奏者的人數,可分為二重奏、三重奏,以至七重奏、八重奏等。由於演奏的樂器不同,因而又有鋼琴三重奏、弦樂四重奏、管樂五重奏等等的形式。最常見的重奏形式是弦樂器重奏,如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組成,稱為弦樂四重奏。在弦樂重奏中加入其他樂器,如由一架鋼琴和兩件弦樂器組成的重奏,稱為鋼琴三重奏。又如由一支單簧管和四件弦樂器組成的重奏,則稱單簧管五重奏。器樂重奏曲多半採用多樂章套曲形式。器樂重奏強調整體的勻稱、均衡和統一,要求在起奏、分句以及色調的細微變化等方面都達到準確、協調,演奏者之間保持高度的默契和相互配合,應避免個人的炫技。

歡迎關注單簧管資源交流微信公共號,可獲最新國內外單簧管資訊和精品音樂內容,喜歡本文內容可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下方長按二維碼關注平臺!

相關焦點

  • 單簧管演奏家陶然助陣
    【深圳商報訊】(記者 祁琦)3月18日晚,單簧管演奏家陶然、顏博天將助陣深圳大劇院愛樂樂團2016年首場普及音樂會。據悉,該場音樂會在深圳大劇院音樂廳舉行,將為市民帶來西貝柳斯的《芬蘭頌》、克拉瑪的《降E大調雙單簧管協奏曲》和莫扎特的《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
  • 2019中國衡水國際單簧管、薩克斯藝術節在衡水第一中學圓滿落幕
    晚上7:30,第二十一屆「2019中國衡水國際單簧管、薩克斯藝術節」閉幕式音樂會如期舉行。音樂會在湖北藝術職業學院單簧管、薩克斯管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單簧管學會理事鍾建林的薩克斯獨奏《愛》、《紅酒》兩首曲目中拉開帷幕,隨後,上海愛樂樂團單簧管演奏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單簧管學會理事龍海波的單簧管獨奏《弗雷德曼》、《韋德曼》,職業薩克斯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單簧管學會理事李國山的薩克斯獨奏Danny Boy和《離去的你》,泰國深受歡迎的單簧管演奏家克麗斯的單簧管獨奏Sue?
  • 「2019中國·衡水國際單簧管、薩克斯藝術節」 ...
    「2019中國·衡水國際單簧管、薩克斯藝術節」 ...衡水第一中學華藝管樂團演奏的曲目《RossRoy》和《ConcertoD'amore》,拉開了開幕式音樂會的大幕,同學們氣勢恢宏的演奏和精緻的音樂表達得到場內觀眾的熱烈掌聲;由呼和浩特群眾藝術館藍色薩風樂團帶來的薩克斯管合奏《蒼天般的阿拉善》和《鴻雁》,給觀眾帶來另外一種風格的音樂視聽享受;隨後,旅德博士、廣州交響樂團單簧管演奏員彭井老師的單簧管獨奏《第一狂想曲》,當今國際舞臺上最活躍的中國演奏家之一
  • 薩克斯,單簧管、長笛等樂器的選購
    薩克斯,單簧管長笛等樂器的選購     薩克斯,單簧管,長笛的選購通常指的是市場零售價,     1,薩克斯
  • 西安音樂學院副教授-周小平談單簧管、薩克斯教學
    談談單簧管、薩克斯管教學:  單簧管、薩克斯管的教與學涉及的是另一個領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每個老師也是這樣。學習可以是任何水準的,從入門程度到音樂學院或大學程度。這種學習可以是一對一的,也可以是小組學習形式的。當然在單簧管、薩克斯管的使用方面有許多不同的音樂概念需要探索。很難設想,單簧管、薩克斯管的教與學會有一種「完美的」指導方法。
  • 單簧管薩克斯品牌介紹
    最近有不少家長給小仙老師打來電話,說想給孩子買一支樂器,但面對五花八門的牌子,真的不知該如何選擇,今天小仙老師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單簧管和薩克斯的品牌吧。薩克斯則一般都是用銅質的,也有少許鋁製,但不多見,銅質又以磷銅和黃銅最為常用,其中磷銅價格比黃銅的稍高一些。至於品牌麼,咱們就先從進口的說起吧。
  • 衣丞舉辦單簧管音樂會獻上《狂歡節》中國首演
    【深圳商報訊】(記者 杜翔翔)4月10日晚,深圳交響樂團單簧管首席衣丞在深圳音樂廳五樓小劇場舉行了「衣丞單簧管音樂會」。當晚,衣丞除了帶來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名家的曲目,也獻上了在中國首演的布雷澤亞努《狂歡節》。
  • 單簧管之夜——郭翔和上海交通大學管樂團專場音樂會文治堂精彩上演
    2019年5月12日晚,單簧管之夜——郭翔和上海交通大學管樂團專場音樂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文治堂精彩上演。青年單簧管演奏家郭翔與上海交通大學管樂團在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交響樂團、學生管樂團常任指揮吳一波的帶領下,完美配合,傾情演奏,與交大師生、校友們共度了一個歡樂而溫馨的音樂之夜。
  • 奧地利單簧管演奏家---安德雷斯·奧登薩默 【單簧管資源交流】
    奧登薩默1989年出生於奧地利的音樂世家,很早便被音樂吸引,他四歲開始學鋼琴,十歲在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學習大提琴,在2003年轉攻單簧管,拜入維也納愛樂單簧管首席辛德勒門下;而大提琴的經歷也幫助了他在單簧管演奏演奏出溫暖豐富的音色。
  • 奏出中西交流的動人樂章——記單簧管演奏家李瀚
    ; 他就是著名單簧管演奏家李瀚, 36歲的他也許不是天才,但他卻真真切切是為單簧管而活的人。畢業後,在長影樂團工作過一段時間,曾任長影樂團單簧管首席職務。 雖然在到北京發展之前,多年的演出和教學經驗,共同支撐李瀚現在對音樂的闡釋。但是真正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開幕期間參演春季音樂會之後,李瀚獲得了超出預期的職業成長, 「國家大劇院真的是一個中國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臺。由於樂團經費有限,很少能參加演奏大規模的音樂會。
  • 國內外藝術家匯聚「2019首屆蘭州單簧管薩克斯藝術節」
    國內外藝術家匯聚 「2019首屆蘭州單簧管薩克斯藝術節」40臺演出輪番上陣用音樂叫醒你的耳朵青年單簧管演奏家王?。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平麗豔 攝每日甘肅網7月26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平麗豔)7月25日,西北民族大學禮堂儼然變成美妙絕倫的音樂殿堂,青年單簧管演奏家王?極具現場感染力的單簧管演奏,帶領觀眾的思緒徜徉於古典音樂世界,盡情領略單簧管之美。
  • 單簧管(黑管)怎麼入門?
    演奏性能十分靈活,在演奏旋律、音階、琶音、跳音等方面均相當出色。黑管家族有約十種不同音高和調性的管,方便切換。在西洋樂器中相對廉價,對學習者經濟條件要求較低。孩子換門牙後的任何年齡都適合學習單簧管。首先學習黑管可以輕易轉學薩克斯。黑管體積較小,便於攜帶。
  • 肯尼斯·蘭德諾夫斯基古典薩克斯管獨奏音樂會
    曾多次與世界頂級單簧管演奏家,雙簧管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家等合作同臺演出並擔任鋼琴藝術指導。在2013年舉辦的全國高等音樂院校藝術指導學科發展研討會中代表學院參加管弦學科院校匯報音樂會演出。2010年開始被聘為廣州市少年宮合唱團常任鋼琴藝術指導,隨團先後出訪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愛沙尼亞,捷克等多個國家進行巡迴演出交流活動,參加國際合唱音樂比賽,獲得金獎。
  • 尹波劉軍單簧管二重奏:降E大調協奏曲
    于娜從教十年薩克斯專場音樂會    由煙臺市音樂家協會、煙臺永利國際聯誼會所、煙臺市音樂家協會管樂藝術委員會主承辦的2012「永利之夜」于娜從教十年薩克斯專場音樂會,於2012年7月28日晚在煙臺市青少年宮樂海劇院舉行。
  • 薩克斯、單簧管演奏中的彈舌技巧
    薩克斯、單簧管演奏中的彈舌技巧   (吳聖雯)      傳統的單簧管吐音主要是單吐
  • 『青年單簧管名家』北京當代樂團單簧管演奏家-Christhatai Paksamai (克麗斯)
    曾於2015-2019年任中國肇慶學院音樂學院單簧管教授,負責講授單簧管演奏課程及大師班,組織並指揮單簧管重奏團。同時她也是北京當代樂團的一員。2016年,克麗斯在泰國曼谷朱拉隆功大學師從Yos Vaneesorn博士並獲得藝術碩士學位。
  • 來自中國的單簧管王子
    作為單簧管演奏家,成都小夥子浩天被家鄉人記住,離不開2010年那場名為「單簧管的夢想」的獨奏音樂會。因為這一場音樂會,世界最難單簧管作品之一,《降E大調第二單簧管協奏曲》(又稱施二)時隔28年後再度回到中國舞臺。     據說,「施二」對不少國際上大名鼎鼎的職業單簧管演奏家都是一個挑戰。
  • 單簧管音樂會激情上演
    本報訊 (記者劉 洋)今晚,一場由著名單簧管演奏家袁威獨奏的音樂會在河南藝術中心藝術館上演。這是由省文化廳、省群藝館主辦的「品味中原」公益演出的其中一場,市民可在演出前憑身份證免費觀看。  在這場「單簧管之夜——袁威單簧管獨奏音樂會」上,袁威將為鄭州的樂迷們演奏《愛的憂傷》、《野蜂飛舞》、《競賽曲》等曲目,他嫻熟的技巧和富有激情的演奏將為觀眾們帶來別樣的藝術享受。  袁威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單簧管獨奏演員。
  • 世界三大單簧管品牌之 Leblanc(利布朗)單簧管全球藝術家系列
    Conn-Selmer/ Leblanc(利布朗)單簧管藝術家: LORI ARDOVINO 洛裡·阿多維洛博士 美國蒙特瓦洛大學單簧管教授, 梅洛三重奏, 勒巴隆三重奏單簧管手,Conn-Selmer/ Leblanc(利布朗)單簧管藝術家: Dave Bennett
  • 有才有顏,奧登薩默家族簡直是單簧管界的傳奇!
    曾在各國際大賽獲獎無數,包括蘇黎世Animato- Foundation 國際大賽(2006)及丹麥卡爾·尼爾森國際單簧管比賽(2009),並以獨奏家身份與各大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包括慕尼黑廣播交響樂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維也納室內樂團、NHK交響樂團、東京交響樂團,與洛林·馬澤爾、杜達梅爾、亞當‧費雪、埃沃·博頓等指揮家合作,並與多名知名藝術家共同演出室內樂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