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潭柘寺
注意事項
1、正常開放,春節期間並無特殊活動,初一,十五可來潭柘寺燒香拜佛。
2、門票55元,初一,十五兩天持皈依證可免票。
3、敬香需要自帶,或到寺院請購。
簡要介紹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餘公裡。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形環護,宛如在九條巨龍的擁立之下。高大的山峰擋住了從西北方襲來的寒流,因此這裡氣候溫暖、溼潤,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築依地勢而巧妙布局,錯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點綴期間,環境極為優美。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民諺。
潭柘寺規模宏大,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北京城的故宮有房9999間半,潭柘寺在鼎盛時期的清代有房999間半,儼然故宮的縮影,據說明朝初期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現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間,其中古建殿堂638間,建築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貌,是北京郊區最大的一處寺廟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築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其建築形式有殿、堂、閣、齋、軒、亭、樓、壇等,多種多樣。寺外有上下塔院、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龍潭等眾多的建築和景點,宛如眾星捧月,散布其間,組成了一個方圓數裡、景點眾多,樣式多樣,情趣各異的旅遊名勝景區。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觀豐富,而且自然景觀也十分優美,春夏秋冬各有美景,晨午晚夜情趣各異,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經名揚京華。
如今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壇、室各具特色,樓、閣、亭、齋景色超凡,古樹名木、鮮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疊翠、曲水流觴相映成趣,紅牆碧瓦、飛簷翹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齊、莊嚴宏偉。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曾寫聯贊曰:「氣攝太行半,地闢幽州先。」
潭柘寺不僅以古蹟眾多、風景優美吸引著四海賓朋、八方遊客,而且近幾年還修建了現代化的旅遊服務設施,實行交通、住宿、餐飲、遊覽、娛樂、購物的一條龍服務,使景區成為享譽中外的旅遊勝地。1997年,經北京市政府批准,僧團進駐,潭柘寺恢復了宗教活動。
歷史沿革
·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建寺,初名嘉福寺。
·唐代武則天萬歲通天年間(696-697年),佛教華嚴宗高僧華嚴和尚來潭柘寺開山建寺,「持《華嚴經》以為淨業」,潭柘寺就成為了幽州地區第一座確定了宗派的寺院,潭柘寺得到興盛。
·唐代會昌年間,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在道士趙歸真和權臣李德裕的慫恿下,唐武宗下令在全國排毀佛教。潭柘寺也因此而荒廢。
·五代後唐時期,著名的禪宗高僧從實禪師來到了潭柘寺,剷除荒夷,整修寺院,「師與其徒千人講法,潭柘宗風大振」,才使潭柘寺走出了「武宗滅佛」的陰影,重又繁盛了起來。當時的潭柘寺也從此由華嚴宗改為禪宗。
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