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可以看花,看豔陽下的各種花海;夏天來了,可以看樹,看雨後翠綠的大樹;金秋時節,可以看果,看各種觀果植物上或紅或黃的小果。這些都看煩了呢,看什麼?還可以看草!「草有什麼可看的」,你一定會這麼想。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可不是一般的草,它不是山野裡、大樹底下、灌木叢中、路邊的雜草,而是顏值相當高的觀賞草!
觀賞草來源於山野田間,經過園藝人的選育、培養,「姿色」卻遠超普通草。一般人們想到草,首先反應的是綠色,然而觀賞草卻是彩虹色系!赤、橙、黃、綠、青、藍、紫,多種色彩,都能在幾百種觀賞草中找到蹤影。這些觀賞草不僅色彩豐富,而且形態也是多種多樣,株形高低、葉片軟硬、花序形狀變化無窮,風起風靜時姿態萬千。
一年四季,觀賞草都有完美表現。春、夏,觀賞草的葉色五彩斑斕,隨季節發生深淺變化;秋季,觀賞草的花序豐富多彩,韻味無窮;冬季,許多乾枯的觀賞草葉片雖變色仍不凋落,頑強挺立,或隨風搖曳,或在白雪中佇立,也是冬日一景。
下面,讓大家一起來仔細欣賞和了解觀賞草吧!
觀賞草的顏值體現在哪兒?
園林上一般對觀賞草的定義是具有個體觀賞價值的單子葉草本植物,以禾本科植物為主,還包括莎草科、花藺科、燈心草科、木賊科、香蒲科、天南星科菖蒲屬的草本植物。
怎樣欣賞觀賞草?看葉色、株形、葉形、花序、韻律和動感。
觀賞草的色彩主要體現在葉片、花序。葉片有或深或淺的綠色,還有自然古樸的黃色、尊貴的金色、溫暖的紅色、典雅的藍色,甚至奇特的黑色,一些觀賞草的葉片還有淺色條紋、斑點等。有些觀賞草的葉片顏色隨季節而變化,可以從春季的淡綠漸變到冬季的金黃。
觀賞草的花序雖然不如觀花植物的花朵美麗,但是有多種顏色,集中成片後也十分驚豔。如「網紅」粉黛亂子草,片植開花時雲霧一般的大片粉紫色,驚天動地,很是壯觀。這幾年,粉黛亂子草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了花海主角,在花卉旅遊業佔據了一席之地,如常州壕熊莊園、蘇州西京灣花田、上海松江60畝花田。蒲葦的花序有銀白色,還有粉紅色。入秋後,成片的粉色或銀白色蒲葦花序在微風中搖擺起伏,也是不錯的美景。
觀賞草花序的形狀都很獨特,有著與眾不同的美感。如荻的花序柔軟飄逸,狼尾草的花序美麗俊俏,蒲葦的花序大而硬朗,有著壯觀的美。
一般人以為草都是低矮的,其實不然。觀賞草的株高從幾釐米至數米不等,有的高大挺拔,如蘆竹;有的短小剛硬,如藍羊茅;有的則柔軟飄逸,如苔草。或高或矮,或硬或軟,觀賞草的株形是變化無窮的。
葉片形態也是觀賞草的亮點。多數觀賞草的葉片非常狹長,質地細膩,動感十足,與周圍植被相比呈現與眾不同的柔軟質感。有些觀賞草的葉形則十分獨特,如有的葉形與鴨蹼相似,有的葉形是螺旋狀的「翹螺旋」等。
觀賞草不僅有視覺美,還有獨特的韻律美和動感美。每當微風吹過,觀賞草的葉片前後擺動,沙沙作響,成片種植的觀賞草隨風起伏,像波浪翻滾,盡現動感美。
觀賞草產業在我國的新進展
近幾年,我國觀賞草的銷量穩步上升,已由小面積應用擴展到大型綠化項目,正在由「小眾」走向「大眾」。目前,國內規模化生產和銷售觀賞草種苗的大型企業有北京小湯山觀賞草擴繁基地、上海精文觀賞草基地等。河南省社旗縣觀賞草花木發展有限公司近幾年也在大面積種植觀賞草。據總經理餘興衛介紹,這個公司近幾年來所生產的觀賞草一直供不應求,銷量每年都在大幅增加。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我國現在有很多企業開始進行觀賞草的種質資源收集及積累。一些企業採取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合作的模式來獲得新品種。有些企業建立了自己的品種收集及繁育基地,通過篩選變異品種並選育,來培育目標觀賞草產品品種。
容器化栽培觀賞草,是近幾年出現的新動向。一直以來,傳統的觀賞草種植企業都是採取在地上直接撒種子的種植模式,提高品質主要依靠養護和管理。隨著產業進一步發展,現在一些企業開始認識到容器化栽培觀賞草可更好提高品質。容器化栽培觀賞草比地栽的恢復期短,移植成活率高,不用緩苗,可在短期內達到預期效果。近幾年,觀賞草容器苗在行業內逐漸增多。
一些觀賞草專類園的出現,讓人們更進一步了解了觀賞草,並且可以從多方位、多角度欣賞觀賞草的美。
上海辰山植物園於2010年建成觀賞草園,面積1460平方米。觀賞草園剛建成時,園內才種植了30餘個品種,就吸引了不少遊客觀賞並在此處健身。2015年開始,辰山植物園將觀賞草作為專類植物進行引種收集,幾年來,收集的觀賞草品種增加至103個。目前,辰山植物園將觀賞草資源的收集方向聚焦在彩葉類品種的引種收集上,現已收集近40種。其中,「謝楠多」柳枝稷、「火焰」狼尾草、「紫葉」狼尾草、「純金啤酒」闊葉山麥冬、「鮑爾斯金」澤薹草、斑葉芒等彩葉類品種都是特色品種,目前這些產品正值最佳觀賞期。辰山植物園還將觀賞草大量應用在園區花壇、花境營造以及其他專類園中,人們一年四季都可在各個景觀區域欣賞到觀賞草的色彩美、韻律美、葉形美、花序美。
隨著人們對觀賞草認識的加深,有業內人士開始把觀賞草由「粗獷」向「精緻」方向拓展,不斷推出觀賞草盆栽。一些植株低矮且觀賞價值高的觀賞草盆栽,如光纖草、燈心草、藍羊茅等,正逐漸成為人們桌案上的新寵。
觀賞草在我國還是「新生兒」
觀賞草在國外栽培歷史悠久,早在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人就在庭院中種植禾草。上世紀50年代,德國園藝學家正式將禾草歸為優良的觀賞園藝植物類群。上世紀70年代,美國和澳大利亞率先進行了觀賞草資源的收集、栽培、優良品種篩選以及規模化生產和銷售,觀賞草產業從此在國外逐漸興起。至今,觀賞草在國外已形成成熟的產業化體系,在各類園林景觀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其配置形式和搭配內容也極其豐富。
2000年前後,我國才開始引種觀賞草並進行商業化栽培應用。最近幾年,我國的觀賞草才在園林綠化行業興起,在花海、花境、花園、公園等景觀中異軍突起,在生態修復、園林綠化、房地產等多種項目中被廣泛應用。
上海是觀賞草應用比較廣泛的城市。在上海,觀賞草主要應用在花境、花壇、巖石園、水邊及溼地造景、坡面綠化、道路綠化、專類園等園林形式中。在楊浦公園、東方綠洲、閔行體育公園、長風公園、動物園等城市公園的綠地中,隨處可見觀賞草的身影。在上海每年舉辦的花境花壇比賽中,觀賞草都是不可或缺的景觀配置材料。
據統計,目前國外的觀賞草種類已有400多種,我國僅有幾十種,且多為引進品種。十幾年來,一些高校、科研機構及園林綠化公司相繼開展了優良的觀賞草品種收集、野生種質資源調查、評價、篩選、繁育、抗逆性、栽培管理技術、園林應用及推廣等方面的試驗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北京農林科學院草業與環境研究發展中心和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觀賞植物研究中心是國內觀賞草研究領域的專業機構。
觀賞草在園
林上如何應用?
觀賞草可獨立成園,將多種形狀、質地、色彩及高矮不同的觀賞草組合搭配,可創造出精緻美麗的花園,其觀賞價值不低於花卉組成的花園。
在花叢中點綴一些觀賞草,既可作為背景襯託鮮花的美麗,又能緩和不同色彩花朵之間的強烈反差。觀賞草的葉子擁有細緻的質地和細長彎曲的形態,可使花境和花壇的景觀更加柔美、自然。夏季和秋季,很多花卉都已停止開花,暖季型的觀賞草在此時的葉色變化彌補了花境色彩上的不足,葉子的各種形態也為花境提供了趣味性。
雖然觀賞草的觀賞部位主要在葉片,但其仍然能與其他觀葉植物進行配置,以豐富視覺效果。如在一簇簇玉簪周圍種植淺黃色的苔草,在葉片平展的常春藤中點綴葉片垂落的觀賞草,都能起到豐富植物種類、改變單一形狀的效果。
觀賞草與灌木配置也能產生奇妙的觀賞效果。如在秋季,衛茅的葉片與荻配置,可產生濃濃的秋意;藍羊茅與黃楊搭配種植,可巧妙地遮蓋黃楊下半部的光禿。
觀賞草還可作為過渡帶植物進行栽植,起到引導不同景觀的作用。例如,在樹林和草地之間種植觀賞草,可以產生很好的過渡效果;在水體和陸地之間種植觀賞草,可使水體和陸地的銜接更和諧自然。
除了成片種植,觀賞草還能單獨一叢叢地種植,形成美麗的形狀,引人注目。在園林景觀、公共綠地的節點處、入口、轉彎處種植觀賞草,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採用觀賞草作為地被,不需要過多養護和修剪就能達到與傳統綠色地被相似的景致。有的觀賞草的質地很好,大片種植可形成地毯一樣的美景,而且有的觀賞草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換顏色,給人們的視覺帶來新鮮感。
高大直立的觀賞草可運用於水景園中,倒影入水,產生雙重美感。適宜栽植於水邊的觀賞草有細葉芒、巨芒草、斑葉芒、香蒲、蒲葦、蘆竹、風車草等。
觀賞草「強悍」的生物學特性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草類給人以柔弱的印象。然而,你知道嗎,觀賞草其實有許多生物學意義上的強項。
適應性廣。觀賞草是自然環境下分布最廣的植物,種類非常多,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都有適合的草本植物可生長。喜陽、喜陰、耐高溫、耐零下低溫、耐貧瘠、耐乾旱、、耐澇、耐鹽鹼等各類觀賞草,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它們的身影。
抗病蟲能力強。多數觀賞草對病蟲害的抗性都非常強,它們在整個生長期內基本不用噴農藥,因此在養護上具有很大優勢。
抗旱性較強。觀賞草的根系非常發達,因此具有很強的抗旱性。正常生長條件下,僅需在種植初期澆一次水,以後依靠天然降水基本就能完成生長周期。
管護成本低。觀賞草在生長過程中不需特別管護,除了早春平茬一次外,以後不需修剪就能長期保持美感。
成景速度快。觀賞草移栽後不需要很長的緩苗期,會迅速成活,起到很好的觀賞效果。
如此「強悍」的生物學特性,使觀賞草成為建設節約型園林、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優選材料。
本版文字由本報記者白兆會撰寫和搜集整理,圖片由上海辰山植物園觀賞草園工程師田婭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