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不會是巴西防疫的救世主、正能量使者,耶穌山上那座悲憫世人的耶穌雕像之下,依舊黑暗無邊。
作者 | 馬路
來源 | 馬路青年 (ID:maluqingnian)
「既然政府那麼無能,而馬爾科拉又那麼有本事,乾脆讓他擔任內閣部長好了!」巴西聖保羅的律師簡納·克裡斯塔爾在報紙上毫不掩飾自己對政府的憤怒。2006年5月15日下午,簡納準備出門在附近轉悠轉悠,順便買些食物和生活用品。所有的商店、餐館都緊閉大門,掛上了「今日歇業」的牌子。直到穿過好幾條街後,他才發現一家還在營業的麵包店,店門口排成長龍。每個人都像瘋了似的,一筐一筐地搶購食物,仿佛是在戰時。眼瞅著麵包是買不上了,簡納只好掉頭回家。經過布宜諾斯艾利斯廣場時,他意外碰上兩個正急著回家的朋友:5月初,為切斷監獄內外黑幫勢力的聯繫,聖保羅州政府準備將8名被關押的黑幫頭目秘密轉移到戒備森嚴的聯邦監獄。但這一機密計劃很快就傳到黑幫組織耳中:一名政府官員以93美元的價格把計劃賣給了黑幫。黑幫成員站在監獄屋頂的第二波襲擊 / 圖片來源:環球在線監獄中,囚犯手持機關槍、自製炸彈向獄警開火,導致200多名獄警被俘虜。
晚上,趁著宵禁令,獄外的黑幫分子偷襲市內警察哨站、洗劫銀行。一位警察在和他的妻子吃飯時,兩個戴面具的人衝上去對著他的頭部連開數槍。聖保羅的街頭變成警察和黑幫火拼的戰場,一度癱瘓,170人死於非命,其中包括4名死於流彈的平民。等到19日,宵禁撤銷,被扣押的獄警獲釋,監獄的控制權重歸政府。
平靜只是暫時的,獄警是黑幫的人質,囚犯實際控制監獄,他們決定一切。雖然政府聲稱沒有向黑幫低頭,可沒過多久,政府便宣布增加每周囚犯被探視次數,還為每所監獄配置60臺電視機,方便囚犯觀看德國世界盃。這場打得警方和政府肝疼的騷亂,領頭人是一直被囚禁在監獄裡的巴西黑幫「首都第一司令部(PCC)」大頭目——馬爾科拉,一個三句話不離「孫子兵法」的傢伙。被子彈打爛的聖保羅警察帽子 / 圖片來源:環球在線按理說監獄是封閉的,監獄內外的黑幫分子卻配合得天衣無縫:這也算是巴西監獄裡的奇觀,囚犯只要花一千雷亞爾賄賂獄警就能輕易將手機「走私」到獄中,你甚至能看到囚犯跟家人煲電話粥。暴亂中,馬爾科拉就是通過手機遙控,黑幫分子裡應外合之下,像耍猴一樣玩弄警察和政府。為了鎮壓暴亂,州政府不得不派出軍隊 / 圖片來源:法新社
馬爾科拉說:只要我想,我可以走進警局裡幹掉一個警察,但警察不能到監獄裡幹掉我。據巴西參議院統計,2018年巴西監獄關押著84.1萬名囚犯,全球排名第三。人滿為患的監獄壯大了黑幫,由於很多監獄都實際上被黑幫掌控,將犯罪分子送進監獄,就好比是把賊送進了賊窩。不同的幫派分子混在一起意味著衝突不斷,於是,獄警也會根據幫派把囚犯分別關押。
在帕拉州,法官會詢問罪犯屬於哪個黑幫組織,然後按幫派隔離,沒幫沒派的人最終也會被迫加入一個黑幫。無論是掌控聖保羅的「首都第一司令部」還是將裡約當作大本營的「紅色司令部」,它們的出生地都在監獄裡。1992年10月在巴西卡蘭迪魯監獄,警方為鎮壓監獄暴亂,屠殺了102名囚犯。電影《監獄淌血》又名「卡蘭迪魯」劇照 / 圖片來源:豆瓣2003年,導演海特克·巴班克導演了一部作品《監獄淌血》,就是以1992年卡蘭迪魯監獄大暴亂事件為原型,而下令屠殺囚犯的卡蘭迪魯監獄長烏比拉坦被判處632年有期徒刑。1993年,卡蘭迪魯監獄倖存的8名囚犯被轉移到聖保羅的一所監獄中。他們在那裡組織了一場足球賽,並將球隊命名為「首都第一司令部」。之後,通過走私毒品、武器,首都第一司令部幾乎控制了聖保羅州包括色情、販毒、高利貸在內的所有黑道行業,迄今為止已有近3萬名幫派成員,是巴西第一大黑幫。而在裡約,錯綜複雜的黑社會幫派中,臭名昭著的「紅色司令部(CV)」實力最強。2019年8月,因假裝19歲女兒越獄失敗上熱搜的巴西黑幫大佬席爾瓦,就是如今CV的頭目之一。
CV從格蘭德島監獄起家,這座監獄裡關押著當時最危險的重刑犯和政治犯,一直有著「惡魔熔爐」的稱號。1964年,巴西軍方發動政變推翻了諾昂·古拉特政府,很多左派知識分子被視作政治犯投進格蘭德島監獄,他們和獄中的重刑犯聯合組成了「紅色司令部」。起初,「紅色司令部」只是囚犯反抗監獄不公平待遇的小幫派。1981年4月3日,一場槍戰讓CV在監獄外聲名鵲起。當天,裡約市的400名警察包圍了裡約北區的一所公寓,他們的目標是從格蘭德島越獄的重刑犯何塞·喬格·薩爾達哈,他僅僅只帶著幾個小嘍囉就和400名警察激戰11個小時,交戰中,薩爾達哈衝著外面的警察大喊:我來自CV,為你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顆子彈。這場血腥的警匪交戰被裡約的多家媒體報導後,人稱「四百對一行動」,2010年還被拍成了電影「400 Contra 1」。作為巴西最大的兩個幫派,在21世紀最初的幾年裡,它們度過了一段蜜月期,兩大幫派結成聯盟,一起賺錢、擴大勢力。隨著時間推移,兩派的勢力範圍逐漸出現重疊,衝突時有發生,不過也都是小打小鬧,很少動真格的。直到2016年巴拉圭毒梟圖馬尼在車中被暗殺,PCC為了在聖保羅以外的州擴充地盤,與CV和其他幫派激情開戰,爭鬥從街頭到監獄,無處不在。為監獄裡黑幫衝突準備的墓地 / 圖片來源:青年參考近幾年巴西監獄頻發的暴力事件多與黑幫爭鬥有關,監獄暴動已經變成了家常飯。2019年7月,巴西帕拉州監獄發生的暴力事件堪稱慘劇。29日上午7點,一夥囚犯點燃關押敵對幫派囚犯的牢房,兩派的火併導致62名犯人喪生,16人被斬首。更令人迷惑的是,參加混戰的囚犯對被挾持的獄警說:不要多管閒事,我們很忙。
能控制多少個貧民窟,是衡量巴西黑幫勢力的重要指標。「紅色司令部」在上世紀90年代的鼎盛時期,幾乎控制了裡約90%的貧民窟。巴西黑幫代替政府封城的消息一經傳出,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眼裡,黑幫竟然變成了抗疫正能量的代言人。新聞說:巴西黑幫宣布,從3月24日晚上8點開始實行宵禁令,黑幫代替政府在裡約熱內盧強制封城。
然而實際上,被黑幫下令實施「宵禁」只是三個裡約市內貧民窟的核心區。那裡是200多萬貧民的容身之地,也是巴西黑幫的法外之地。
之所以要實行「黑幫宵禁令」,其實是為了保護他們的生意。在巴西,黑幫以毒品、軍火、色情以及高利貸等行業為收入來源。貧民窟是巴西黑幫的藏金庫,他們在貧民窟裡生產、交易毒品。巴西是世界上第二大毒品消費市場。因為國內的禁毒政策,中國人可能覺得毒品離我們會比較遠,但在巴西貧民窟,販毒只是一門普通生意,吸毒者更是無處不在。據調查顯示,巴西每年有260萬成年人和24.4萬青少年以各種形式吸食古柯鹼。黑幫控制著毒品交易,他們將毒品賣到國外市場,也賣給國內的窮人。吸毒的窮人吃著撿來的食物,喝著髒水,而毒販們卻住在有遊泳池和家庭影院的別墅裡,大毒梟洛佩茲家中還有一個動物園。貧民窟中,成千上萬的女孩被黑幫以毒品控制,為黑幫販毒、甚至出賣自己的身體。2009年4月,裡約警方破獲一個由貧民窟黑幫操縱的未成年人賣淫組織。有的賣淫吸毒女孩才滿12歲,為了能買到廉價毒品,只要1.99雷亞爾(差不多1美元)就可以出賣身體。黑幫成員向警察行賄以求包庇,並安排專門的人監視這些未成年人。
在貧民窟窮人的眼中,當地黑幫才是執法者,比政府還要管用。為了換取貧民窟窮人的支持和包庇,黑幫分子做了政府應該做的,他們為窮人提供食物、醫療,現金,甚至充當家庭矛盾的調解員,就是為了告訴窮人:政府是靠不住的,有事只能找黑幫。在貧民窟內,沒有警察和軍隊,所有的權力都掌握在黑幫的手裡。以暴安民是黑幫維持貧民窟秩序的法門。貧民窟裡的居民要是遇到搶劫,他會找黑幫尋求幫忙,而不是警察。偷竊也是不被允許的:假如一個孩子偷了風扇,黑幫成員就會將汽油澆在他手上,然後點火,以此作為懲罰。在2016年奧運會前夕,《今日美國》曾做過一項調查,裡約熱內盧的暴力犯罪死亡率是芝加哥的2倍、馬德裡的16倍、東京的33倍。裡約被稱為「流彈之都」,世界盃前,街頭經常可以看到身背AK47的黑幫成員,拿著槍橫行無忌,街頭隨時都可能變成黑幫混戰的戰場,每年都有很多無辜居民死於流彈之下。2010年11月,巴西政府組織了2萬多名軍警,其中有數百名特種部隊成員,甚至派出了10輛裝備大口徑機槍的裝甲車和武裝直升機,圍攻聚集在裡約市附近克魯賽羅貧民窟和阿萊芒貧民窟的600多名黑幫分子。黑幫成員手持長槍、火箭彈、手雷等重武器,兇悍異常,連政府的直升飛機都敢打。路透社記者保羅·惠特克在現場採訪時,肩部被流彈擊中。但政府的行動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反而引來了黑幫更為激烈的報復。2016年8月,裡約奧運會期間,一名警察在巡邏時誤入貧民窟,被來歷不明的槍彈掃射而亡。更囂張的是,奧運會比賽前夕,當地黑幫在社交網站上發布照片,聲稱已派槍手封鎖了進出奧運會的道路。中國的四名反興奮劑官員在進入奧運村安檢的路上遭到黑幫搶劫。
他們原來都是普通人,但暴力和毒品交易就發生在身邊,影響、同化著他們。有人說,在巴西貧民窟裡長大的孩子只有兩條路,要麼加入足球隊,要麼加入黑幫。而其中絕大多數孩子都因貧窮被迫加入黑幫,每天的生活就是販毒、與警察交火、與敵對黑幫火併,每一天都可能變成生命裡的最後一天。在巴西,謀殺是青少年的頭號死因,將近四成謀殺案的遇害者都是15到25歲的青少年。給大家提個認真的建議,以後,「可愛」這類詞還是別用來形容巴西黑幫,傻乎乎地讓他們悶聲洗白。
在看似「正義」的宵禁令背後,是巴西黑幫隱藏在陰暗角落裡見不得光的勾當。黑幫不會是巴西防疫的救世主、正能量使者,耶穌山上那座悲憫世人的耶穌雕像之下,依舊黑暗無邊。
(完)
推薦:福利姬,在暗處售賣自己
上文:英國的至暗時刻:召回醫護,發放救濟,查爾斯王儲確診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馬路青年(ID:maluqingnian)。馬路,中年少女的楷模,比男人更講道理。社會學愛好者,熱衷一切新鮮有趣的事物。
參考資料:
[1] 中國新聞周刊.(2006).《巴西監獄風雲》[2] 國防時報.(2019).《巴西監獄暴亂越演越烈》[3] 新華網.(2010).《巴西:裡約剿匪記》[4] 中國網.(2014).《聖保羅的販毒區,他們有著獨特的暗語》[5] 澎湃新聞.(2016).《巴西「貧民窟」是如何出現的?》
易即今日(ID:yijijinri)
關注社會,關注個人
添加微信:EasyAlai 看有趣有料朋友圈
—
轉發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