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騰邦集團被曝1.6億元「明股實債」融資違約 子公司「閃電...

2020-12-20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楊井鑫 北京報導

《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日獲悉,騰邦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邦集團」)4月24日一款1.6億元「明股實債」的私募股權基金產品到期未按約定回購,已實質違約。據悉,該款產品期限長達三年,是以約定旗下子公司騰邦資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邦資產」)股權回購進行的產品設計。

有投資人對記者表示,針對違約相關事宜,騰邦集團暫時沒有給出合適的延期方案,而且騰邦資產在未告知股東的情況下迅速變更了法定代表人。

未履行回購義務

據介紹,該款理財產品「騰邦壹號基金」屬於一款定向私募產品,融資方為騰邦資產。該私募基金籌集資金1.6億元認購騰邦資產相應的股份,並於約定到期時間由騰邦集團履行股份的回購義務,騰邦集團實際控制人鍾百勝承擔連帶擔保責任。

相關信息顯示,騰邦壹號基金於2016年2月設立。該基金期限為三年,到期時間為2019年4月24日。時至今日,騰邦集團在產品到期後未按協議約定履行回購義務,也未給出相關的處理方案。

上述投資人表示,他購買該私募基金產品前對融資方騰邦集團有一些了解,騰邦集團系國內旅遊行業龍頭企業,現金流應該比較充裕,而其旗下還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償付能力應該也比較強。

「這款產品約定每半年支付一定股權回購溢價款。前兩年半的支付都很正常,直到產品到期才從基金的公告中獲悉騰邦集團不能到期回購。」該投資人透露,騰邦壹號基金方面此前曾與騰邦集團協商,但是沒有達成一致。

記者聯繫了騰邦壹號基金管理人,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為維護投資者權益,已從法律途徑要求騰邦集團承擔相關責任,其他情況現階段暫不便透露。

值得關注的是,「騰邦壹號基金」在4月24日到期,而騰邦資產在4月25日迅速變更了公司的法人,由騰邦集團實際控制人鍾百勝變更為劉京霖。上述公司負責人表示,騰邦資產並未就變更法人事宜通知股東或投資者。

資金壓力大?

公開信息顯示,鍾百勝作為實際控制人持股深圳市平豐珠寶有限公司67%的股權,而後者則持有騰邦集團98%的股權。鍾百勝作為自然人直接持有騰邦集團1.34%的股權,合計持股騰邦集團股份佔比67%。同時,騰邦集團旗下公司擁有騰邦國際(300178.SZ)和騰邦控股(06880.HK)兩家上市公司,同時持股騰邦資產、騰邦投資和騰邦金控等公司。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該基金產品回購違約之前,騰邦國際也被曝涉及另一基金1.48億元債務。隨後,騰邦國際闢謠否認了該筆欠款,該公司自查與該基金無業務往來。

實際上,2018年10月深圳市開始斥資百億元「馳援」本地上市公司,騰邦國際則是深圳市國資委「馳援」第一股,也得到了紓困基金的幫助。

騰邦國際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總資產92.54億元,總負債60.46億元;流動負債56.58億元,在負債中佔比較高。

騰邦國際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末,騰邦集團持有騰邦國際累計處於質押狀態的股份 137923783股,佔其所持有騰邦國際股份的83.49%。

記者就該基金產品違約的相關事宜聯繫鍾百勝,但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在聯繫騰邦國際和騰邦集團採訪時,騰邦國際人士稱公司與該事件無關,也不清楚集團是否通過該基金產品進行了融資。騰邦集團方面僅表示後續將有專人聯繫記者。

然而截至記者發稿,騰邦集團方面對該事件並未有具體回應,本報記者將繼續對此事跟進關注。

(編輯:夏欣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海華法務參考:一起《九民紀要》後「明股實債」案件的評析
    因該案信託投資屬於《資管新規》實施後的存量業務,又涉及「銀信通道」、「明股實債」、「股權回購」、「破產管理人合同解除權」等多個法律問題,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多,缺乏同類判例,原告方承辦律師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論證,代理意見最終取得法院認可,獲得勝訴判決。 1、案情簡介:
  • 調查|騰邦國際子公司被指通過「倒帳」業績造假 深交所查出巨額...
    4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採訪了深圳市喜遊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遊國旅)總經理史進、騰邦國際前資金部總經理史玲(史進姐姐),了解到喜遊國旅的「失控」始末,並於4月22日刊登《騰邦國際稱子公司「失控」喜遊國旅回應:財務總監系母公司派駐 並未成立過審計小組》一文。
  • 騰邦國際連環炸:200家代理堵門討債,4萬股東徹夜無眠!
    今年6月10日,騰邦國際控股股東騰邦集團公告稱,因短期資金周轉困難,「17騰邦01」債券未能按時足額支付1.125億元利息,構成實質性違約。  8月8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對騰邦國際下發「封殺令」,因騰邦國際及部分子公司BSP票款欠款總金額高達2.17億元,國際航協通知各GDS暫停其BSP現金銷售權限。
  • 子公司喜遊國旅失控,騰邦國際「內亂」?
    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4月20日,騰邦國際商業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邦國際」)宣布,子公司深圳市喜遊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遊國旅」)拒絕配合騰邦國際及年審會計師對其2019年度財務報表的現場審計工作,騰邦國際對喜遊國旅已失去控制。
  • 騰邦國際擬同意子公司騰邦旅遊破產清算
    2月22日,騰邦國際發布最新公告擬同意控股子公司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該子公司就是騰邦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邦旅遊集團」)。
  • 騰邦國際的三個「秘密」| 勁旅深度
    騰邦國際2018年公開披露信息顯示,其主要業務有兩大類:一是商旅服務(也就是旅遊業務);二就是金融服務。根據財報數據,2018年騰邦國際實現營業收入為48.86億元,同比增長38.43%。其中商旅服務貢獻營收43.18億元,佔公司營收的88.38%,金融服務貢獻營收5.68億元,佔公司營收的11.62%。
  • 「中國商業服務第一股」騰邦國際再併購,擬1.8億元控股主題樂園...
    在宣布這個消息之前,騰邦國際這家曾被稱為「中國商業服務第一股」的企業,一直依靠併購完善自己的大旅遊產業鏈布局。2014-2018年,騰邦國際的部分線上渠道、B端、目的地資源和線下網點均通過併購來完善。以國內機票起家的騰邦國際,目前業務體系已經涵蓋旅遊、機票和商旅。如果這次對巧趣文化的控股收購順利完成,主題公園將成為騰邦國際業務體系中的新板塊。
  • [CFO成績單]明發集團資金鍊緊繃 融資不暢美元債利率超20%
    首先,從有息負債規模及結構來看,截至2020年6月末,明發集團的有息負債規模為58.3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1.11%,是為數不多有息負債規模縮減的房企。但從負債結構來看,短期有息負債佔比高達86.93%,而現金短債比僅0.62倍,存在較大的短期償債壓力。借新還舊本是房地產公司的常見手段,缺錢的明發集團上半年也進行了幾筆融資,並且發債成本非常高,但顯然還遠遠不夠。
  • 新光集團一天兩債違約,涉及27.4億元,後續百億壓頂
    來源:債券圈  作者:債券圈  債券違約速報  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新光控股」)發行的「15新光01」本預計於2018年9月22日進行回售,遇假日順延,按照回售公告,本應於今日支付回售金額17.40億元。
  • 騰邦國際擬3.3億元收購喜遊國旅41.73%股權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真真)6月5日,騰邦國際發布公告,擬變更部分募集資金投向,將募集資金中的1.4億,加上自有資金1.9億元,合共約3.3億的資金用以收購喜遊國旅41.73%股權。加上此前持有的7.45%股權,騰邦國際合計直接持有喜遊國旅49.18%股權。
  • 騰邦國際(300178.SZ):子公司喜遊國旅失去控制
    格隆匯4月20日丨騰邦國際(300178,股吧)(300178.SZ)公布,公司子公司深圳市喜遊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喜遊國旅」)拒絕配合公司及年審會計師對其2019年度財務報表的現場審計工作,導致其2019年度審計工作不能正常進行,公司對喜遊國旅已失去控制,預計會對公司2019年度審計報告的審計意見產生影響,從而對公司將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 .| 鳳凰旅遊集團獲近7億元融資;春秋航空否認嚴重依賴政府補貼...
    鳳凰旅遊集團完成近7億元C輪融資11月6日,出境旅遊運營商鳳凰旅遊集團宣布,公司已於近期完成近7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領投方為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海爾資本、聯想控股及君聯資本,跟投方包括聚元資本、湧鏵投資、絲路華創等,投中資本擔任此次交易獨家財務顧問。
  • ...國企確認違約:65億元債務、1.44億利息無法償還!旗下4家上市公司
    與之更冷的,或是瀋陽國企老大華晨汽車集團無數債權人的心,今日晚間一紙公告,正式確認65億元債務違約!11月16日晚間,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目前,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
  • 新光控股30億債券違約 浙江女首富賣資產自救
    新京報記者發現,在此番新光控股違約之前,其已經展開大規模賣資產舉動。近一年來,新光控股通過處置各類子公司股權獲得現金流入51.19億元。如今,周曉光正試圖為新光控股引入戰略投資40億元,目前尚未宣布。
  • 小牛奔騰之漲停股揭秘:A股「黑五」妖股走出12個漲停
    銀輪股份同時公告,公司擬與杭州正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諸暨貴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以增資方式參股浙江力太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公司擬現金出資3000萬元,投資後公司將持有100萬股力太科技股權,佔其增資後總股本的1.87%。  雅百特11月26日晚間公告,子公司山東雅百特擬以現金2億元購買深圳市三義建築系統有限公司剝離部分資產後的100%股權。
  • 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負債目標
    財聯社(廣州,記者 陳業)財聯社曾獨家報導,融資「三條紅線」今年9月起已在參與此前央行、住建部座談會的12家房企試點實施,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負債目標。從最新對房企表外負債的監管來看,正如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鬱亮所言,「此次監管層的監管穿透式的,明股實債、表內表外全覆蓋,之前的財務技巧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這對所有開發商都是挑戰。」在表3中,監管層要求試點房企填寫參股未並表住宅地產項目、明股實債融資、供應鏈資產證券化產品、合作方股東投入淨額、其他房地產相關表外有息負債等5大項。
  • 新華聯集團引入中金戰略投資,此前多筆債務違約
    &nbsp&nbsp&nbsp&nbsp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降槓桿、民營企業融資難發債難」的影響,新華聯成為了首個債務違約的上市房企。截至到期兌付日終,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兌付資金,「15 新華聯控 MTN001」 不能按期足額兌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該筆債券發行於2015年,發行總額為10億元,債券期限5年,債券利率6.98%。到期兌付日應兌付本息金額10.698億元。
  • 評級被下調 旗下上市公司股債受創 鴻達興業集團9.5億債券違約旋渦
    上市公司股債暴跌 鴻達興業集團的債務問題,波及了旗下上市公司鴻達興業。「20鴻達興業SCP001」對外宣布實質性違約的第二天,12月15日,鴻達興業跌停收盤,報價3.42元/股;12月16日,其跌幅仍然高達9.65%,報價3.09元/股;12月17日,其股價最低觸及3.02元,當日至收盤上漲3.88%。 鴻達興業旗下可轉債「鴻達轉債」出現暴跌。12月5日,鴻達轉債跌幅為21.9%,收82.780元/張,之後三日低位震蕩。
  • 負債469億元申請重整 新光集團債務危機走入下半場
    眾多民營企業發生資金危機的2018年,新光集團也轟然倒下。2018年9月25日,新光控股集團公告,受宏觀降槓桿,銀行信貸收縮、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等多重因素影響,新光控股集團流動性出現問題,15新光01公司債券應於9月25日應兌付回售本金17億元、第三個付息年度利息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