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2020-12-25 三農小七

導讀: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大家好,我是三農小七,每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三農知識,特別是農村動植物知識。了解更多的農村動植物知識和農業知識,有助於農民朋友日子過得更紅火。

在農村,有不少農民朋友都會種植新鮮的蔬菜瓜果,特別是春天又來臨的時候,春耕馬上又要開始了,很多農民朋友估計已經在開始謀劃今年種植什麼農作物了吧?

在眾多的農作物中,有一種農作物,它的外形非常像香蕉,價格還很貴,曾經超市賣到50元一斤還很多人都喜歡購買。

50元一斤的蔬菜,已經是非常昂貴的了,但是它與眾不同的形狀,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很多人都想嘗嘗鮮,所以寧願花大價錢購買。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

這種蔬菜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香蕉瓜。因為它長得讓人分不清楚是香蕉?還是黃瓜?它既像香蕉又像黃瓜,香蕉瓜是一種蔬菜,它原產於東南亞,它的外形非常像香蕉,顏色像黃金般擁有黃色的皮,也有人叫它——黃金西葫蘆,它的肉質很細膩,口感清香爽口,一般在春天進行播種,上市時間不足兩月,一般從播種到採收只需要50天左右,種植時間極短,但是採收時間比較長,擁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種植時間短,收穫時間長,產量還高,一斤還能賣幾十元,顏色金黃很漂亮,經濟價值很大。

香蕉瓜除了口感好,其價值也很大,它擁有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多種膳食纖維,一些糖類物質和微量元素,營養價值非常高。

但香蕉瓜畢竟是外來物種,在我國的種植還是比較少的,所以它一般都是打著進口的旗號,還可以生吃,儼然是蔬菜水果通用型,加上是進口貨,所以價格很高。剛引進的時候一斤能夠賣到50元左右。

香蕉瓜的前景,農民致富新物種?

商家除了炒作成片,將香蕉瓜的價格炒到了50元一斤,還炒作種苗。讓農民大量種植,一些農民不明真相,看到價格很高,一斤能夠賣到50元,於是大量種植。

當農民大量種植以後,市場上的香蕉瓜就多了起來,一些超市低價收購以後賣給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依然打著進口貨的旗號,高價賣出,一斤能夠賣到30元左右。

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但農民自己種植的香蕉瓜,卻賣不上價格,普通農民賣進口香蕉瓜?說出來也沒有人相信,只能按照國內種植的瓜賣。國內種植的瓜別說30元錢一斤,3元一斤都被人嫌貴,畢竟普通的黃瓜、西瓜、南瓜,也就1、2元錢一斤,很難達到3元一斤。香蕉瓜讓人既分不清是香蕉?也分不清是黃瓜?很多人還覺得它是轉基因的東西,所以在農民手裡反而賣不上價,也很難賣出去。3元一斤都沒有人要。

農民種植了香蕉瓜之後,自己很難找到銷路,只能批發給收購商,收購商給的價格很低,但是轉手賣到超市,超市則可以打著進口的旗號高價賣出去。歸根到底,還是受眾不同,普通市民賣進口貨很難被人相信,其實也根本就是自己種植的,農民種植的瓜果,價格就便宜很多。而超市則能當進口貨賣,因為超市有能力賣進口貨,其實貨源來自於哪裡,也根本沒有辦法溯本求源。超市裡一些進口貨,特別是進口水果、蔬菜,有些供貨商就是國內的。也沒有辦法完全杜絕這樣的情況產生,產地很難精確。

但即便香蕉瓜在農民手裡可能並不值錢,但是它的產量高,味道也不錯,比黃瓜好吃,顏色金黃酷似「黃金」,看著也很舒服。還是有種植的前景的,只要種苗或者種子的價格不高,我們完全可以當普通的蔬菜瓜果種植,賣普通黃瓜、香蕉的價格,一斤賣過1元或者1元多,2元,還是很划算的。它的成長期短,產量高,營養價值也很高,還是很不錯的農作物的,若在沒有人種植的地方當稀有品種蔬菜種植,賣普通蔬菜的價格,應該還是很好賣的,畢竟比較少,價格也合理,還是可能成為2020年農民發財致富新物種的。

香蕉瓜的種植方法參考:香蕉瓜種植不需要特別的土地,只要溫暖向陽的地方都能夠進行種植,貧瘠的土地也能夠生長,但是還是喜歡溫暖溼潤的肥沃土地,由於生長速度快,掛果多,所以需要的水分也相對較多。

香蕉瓜的吃法參考:香蕉瓜可以生吃,所以一些涼拌的方法則更加適合,比如涼拌黃瓜的做法,涼拌茄子的做法都非常適合香蕉瓜。香蕉瓜也可以做蔬菜,用於煎炒或者煮白水湯,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讀者朋友們,您吃過香蕉瓜嗎?您那邊超市或者市場有香蕉瓜賣嗎?我覺得市場前景還可以,但是絕對沒有商家宣傳的那麼貴,您覺得有種植的前景嗎?會不會成為2020年農民發財致富新物種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曾賣百元一斤供不應求,如今20元一斤卻賣不動,農民:怪商販貪心
    導讀:曾賣百元一斤供不應求,如今20元一斤卻賣不動,農民:怪商販貪心野生菌自古以來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其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基本上吃過野生菌人都會被它們那濃濃的香味所吸引。而要說在野生菌當中哪些是一般人吃不起的,松茸必佔一席,松茸自古以來都是一種非常昂貴的野生菌,即便是現在,松茸也是世界上比較昂貴的一種野生菌了,畢竟松茸的生長年限太長(一般要5年左右),又不能人工種植,再加之生態環境破壞使其產量越來越少,故而價格年年上漲,很多山區的農民朋友一到季節,就會去山裡採挖松茸。
  • 去年1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元一斤搶著要,農民:後悔種少了
    大雪節氣已經過去,北方的天氣是一天比一天冷,可對於種植大蔥的農民朋友來說,心裡卻是暖洋洋的,這是為啥?因為大蔥,漲價了!而且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上漲,總結來說就是去年一塊錢一斤都很少有商販來收,今年的價格3元一斤都搶著要,這是咋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蔥身價飆升#
  • 曾被當成水果賣到15元一斤,今幾毛錢一斤無人問,為啥農民還要種
    而一些品質一般的進口農產品,在農民跟風種植以後,不但價格縮水嚴重,就連銷售量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就像曾被當成水果賣的雪蓮果,由於名字裡有「雪蓮」這兩個字,很容易讓人們將它和天山雪蓮聯繫到一起,一度被賣到了15元一斤,只是雪蓮果的味道非常淡,達不到讓人滿意的程度,如今產地的價格已經達到了幾毛錢一斤無人問,奇怪的是,雪蓮果價格這麼低,為啥農民還要種呢?
  • 像桃又像杏,農民種植它,一斤可賣30元!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扶持,農村人越來越熱衷於開創一些以前沒有過的新潮的農業種植和養殖方法。以前人們種地是為了養家餬口,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如今,土地不僅意味著農民的收入來源,還是農民們發展自身創造力的好地方。
  • 長得像香蕉,洗乾淨就能吃,這種西葫蘆裡的新品種,一斤能賣5塊
    香蕉和西葫蘆都算是大眾餐桌上非常常見的東西了,香蕉口感甜糯、潤腸通便,西葫蘆含鈣量高、潤肺止咳,而且在現有的種植栽培技術下,完全可以達到一年四季都有的吃,可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香蕉和西葫蘆單價吃吃上不去,香蕉還好,尤其是西葫蘆,有時候還不如一根黃瓜一顆西紅柿值錢。
  • 它長得既像香蕉,又像芒果,一斤10元供不應求,農民卻不敢種植
    現代社會物流運輸業迅速發展,居住在某一地區的人們,比較容易買到來自天南海北的物產,比如原產於我國南方地區的香蕉、荔枝、芒果等,現在在北方水果市場隨處可見。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產於南方地區的野生水果,雖然長得和芒果差不多,不要說北方市場,就是在南方,市場上也少有人見到。這種水果就是鈍藥野木瓜。
  • 國外蛇果一斤賣30元,國內農民的蛇果一斤賣3元,價格懸殊太大了
    在縣城的早市上,看到一位農民賣的一種蘋果和其他蘋果不太相同,和紅星蘋果差不多,但是比起紅星蘋果要長一些 ,果個大一些。問這位農民這是什麼蘋果,他笑著說是蛇果。這位農民叫楊平義,家裡的土地主要都種了蘋果,其中,有8畝蛇果,2畝紅星,6畝紅富士。
  • 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
    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以前的農民都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生,不管收成為何,都能保證一家人不會被餓肚子,但不會給農民帶來什麼經濟收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飲食上也不再滿足於只是吃飽肚子,所以種地就滿足不了人們的正常需求了,越來越多的人都不願意在家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都選擇出去打工了,留在家裡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種植糧食雖然不能發財,但是現在國家政府對農民也是相當重視,引導他們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如果行情好就可以賺錢。
  • 超市一斤10元的水果,為何網上只賣5元?內行人曝光內幕
    導讀:超市一斤10元的水果,為何網上只賣5元?內行人曝光內幕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我國的領土面積廣大,所以南北的氣候差異很突出。也正是因為南北環境的差異,才使得國內的農產品水果種類繁多。南方氣溫高,主打熱帶水果,比如海南椰子、雲南火龍果等等。
  • 去年6元一斤,今年收購價3元一斤,還要請小工,農民直呼砍掉算了
    不過,十月金秋是豐收的季節,新疆今年也迎來了大豐收,特別是田玉棗和灰棗這個月都大批量上市了,在新疆主要以這兩種棗為主,雖然很多人都自以為田玉棗才是新疆的特產,但是卻不知道它的出生地來自哪裡,像山西人一般都稱它為駿棗,其實它的出生地是來自山西,後來才引進到新疆栽培的,然而灰棗才是新疆主要棗類特產之一。去年每畝收入9000元,今年卻少掙了4500元。
  • 農民自製紅薯粉條成本要五六塊,超市卻賣3塊錢一斤,這是為何?
    農村自製的紅薯粉條成本都是五六塊,為啥超市賣3塊錢一斤?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到穀雨節氣了,在我們這裡每年穀雨節氣的時候,就要開始栽種紅薯了。因為在當時紅薯種植的規模比較大,不僅人要吃,家畜也要吃,而且還會把一大部分的紅薯用來加工成為農副產品來賣錢,比如紅薯粉、紅薯粉條等。如今村裡很少有人種植紅薯了,每年製作紅薯粉條的更是少之又少。而農夫家裡每年還會製作一些,前年製作了200多斤紅薯粉條,去年有近400斤。這些基本都沒有去集市上售賣,全部都是十二元一斤,讓村裡人、親朋好友買光了。
  • 海鮮市場50元1斤的龍利魚,超市為啥只賣10元一斤?內藏「貓膩」
    特別是我們在吃肉的時候,雖然我們身邊的肉類食物有很多像是雞肉,魚肉,鴨肉,豬肉牛肉之類的都是非常不錯的,而除此之外一些海鮮也是深受人們喜歡的,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一說在海鮮市場上的一種海鮮海鮮市場上的這種海鮮價格要高達50元錢一斤呢,可是到了超市之後卻只賣10元錢一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海鮮市場50元1斤的龍利魚,超市為啥只賣10元一斤?內藏「貓膩」。
  • 一斤曾賣50元,如今降到18,市場「崩潰」,農民:賣一斤虧5元
    今年的農產品,帶給了農民很大的挑戰,即使是豐收了,農民賣不出好的價格,收入還是會受到影響。比如前一段時間上市的大蒜和洋蔥,價格一路下跌,創下了歷史新低,農民辛苦種植一季,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不說,而且還要花錢買肥料和種子,收穫以後,賣不出好價格,收入就會大打折扣。
  • 能夠祛除羊肉中的羶味,被稱為「開胃野菜」,一斤賣30元
    前兩天,我在街頭上碰到一個賣野菜的商販,在他售賣的野草品種當中有一種野菜竟然要賣到30元一斤。我問他這種賣到30元一斤的野菜是什麼野草,他回答說這種野菜叫「開胃野菜」,能夠祛除羊肉中的羶味,是一種非常傳統的野菜。
  • 曾被當成水果賣到15元一斤,今幾毛錢一斤無人問,為啥農民還要種
    而一些品質一般的進口農產品,在農民跟風種植以後,不但價格縮水嚴重,就連銷售量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就像曾被當成水果賣的雪蓮果,由於名字裡有「雪蓮」這兩個字,很容易讓人們將它和天山雪蓮聯繫到一起,一度被賣到了15元一斤,只是雪蓮果的味道非常淡,達不到讓人滿意的程度,如今產地的價格已經達到了幾毛錢一斤無人問,奇怪的是,雪蓮果價格這麼低,為啥農民還要種呢?
  • 這種「葡萄」被賣到300元一斤,可在這個地方,3元一斤卻沒人要
    我們大家現在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了,大家在吃上,也是非常的講究呢,除了每天的一日三餐要吃的營養,而且飯後也是要吃一些水果的,水果裡面的營養值是非常高的,而且多吃水果的好處也是很多的,不過在我們國內,水果的種類是非常多的,而且那些不同的水果,他們的營養也是不同的!
  • 曾當作「病害」,如今被炒到上百元一斤,農民:種後卻賣不起高價
    每年深秋的時候,要對各種的果樹進行修改枝條,在修改的時候,還需要看看哪些地方有蛀蟲,這樣可以順帶一起清理掉、秋冬季節的管理也十分的重要,這可是影響來年果樹的收成的,可有一些「病害」卻控制不住。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曾被當作「病害」的東西,如今被炒到上百元一斤,農民:種後卻賣不起高價。
  • 人稱蜈蚣草,一天可挖一麻袋,賣一斤3元,網友卻說網上30元一斤
    網絡十分的發達,每一個網頁上對於各種事物都有不同的說法,有時候可能是含有一些誇張的東西,這些可能就是太誇張的說法,可有一些人就相信這樣的說法。特別是對於一些農民來說,網絡上很多宣傳如何好銷售,賣的價格是如何的高深信不疑。可是當真正去做過之後,卻發現實際的情況不是這樣的。
  • 大媽超市賣「稀罕物」,80元一斤,每天賣百斤,回頭客就認老味道
    大媽超市賣「稀罕物」,80元一斤,每天賣百斤,回頭客就認老味道。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鄰居告訴我,家附近這家超市裡,一位大媽賣的特色小吃,顧客排長隊買,一斤80元,吃過的人都說好。要知道,美食的誘惑我是拒絕不了的,趕緊來到這家超市,在一個櫃檯,看到一位六十左右的大媽,正在賣貨。離遠看,真沒看清是什麼東西,離近看原來是肉脂渣,酥香濃鬱的香味,吸引了很多人。
  • 都說茶油好,超市100元一斤,還是有農民賣不出去,什麼原因呢?
    奶奶說的話確實不假,在我們這裡,現在茶油價格已經是100塊一斤了,而超市裡的菜籽油才十多塊錢一斤,豬油三十多一斤,遠遠比不上茶油。茶油好處多,價格又可觀,為什麼還是有農民賣不出去呢?1.價格貴,超市賣的山茶油價格大多為100塊一斤,而旁邊擺的菜籽油、花生油才十多塊錢一斤,甚至芝麻油也才25元一斤,柴米油鹽醬醋茶,油是生產生活的快消品,這樣的價格對比,相信大多人都會選擇菜籽油、花生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