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蘇聯紅軍三個方面軍共250萬人開始發動柏林戰役,對德軍進行最後的反擊。至四月底,紅軍已經逼近柏林城下。城內由德軍和武裝黨衛軍殘存部隊、青年團和國民突擊隊防禦,國民突擊隊由一些一戰老兵和曾經參軍的人所組成,為了有效率地指揮尚餘的軍隊,海裡因希把平民和突擊隊員,以及自願參軍的青年組成戰鬥力等同民兵水準的帝國第5集團軍,作為防守柏林內防衛圈的主要力量。圖為德軍緊急指導青年學習使用武器。
柏林攻城戰異常激烈,雙方展開寸土必爭的巷戰。在戰役最後的數天,戰鬥的規模和策略已經變成爭奪每棟大樓的每一間房,柏林每一寸土地都成為極有價值的戰略目標,更誇張的是,有些德蘇雙方的軍隊前線相隔只有數間房遠,夜晚還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圖為進入柏林市區的蘇聯紅軍。
4月30日早晨,蘇軍已經推進至柏林中心,柏林城防司令黑爾姆特魏德林將軍報告彈藥用盡,最多只能堅守不足24小時。圖為廢墟前的德軍軍官。
4月30日21時50分,蘇軍將勝利旗插上柏林國會大廈圓頂。4月30日深夜,德軍通過廣播請求臨時停火,要求與蘇軍進行談判。
5月1日凌晨3時55分,德國陸軍總參謀長漢斯克雷布斯將軍(右)打著白旗鑽出帝國辦公廳的地下掩蔽部,前往蘇軍近衛第8集團軍的前線指揮所談判。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率殘部向蘇軍投降,柏林戰役結束。
在5月2日、3日晚上,德軍在柏林以北的維斯瓦河集團軍群兩個集團軍司令向美軍投降。在維斯瓦拉三角洲與柏林東北方作戰的馮紹森第2軍於5月9日向蘇軍投降。5月7日上午,德國第12軍的橋頭堡周邊防禦開始崩潰,德軍當天下午下穿過易北河,向美國第9軍投降。盟軍取得了戰役的最終勝利,德國徹底戰敗。圖為攻佔柏林後興奮的紅軍戰士。
柏林戰役維持了大約1個月,蘇軍在城內有8萬至9萬人死亡,整個行動中共8.5萬人死亡、28萬人受傷。德軍共32萬人傷亡,其中陣亡高達9.2萬至10萬人,22萬受傷,超過兩萬名平民死亡。圖為成為戰俘的年輕德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