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吹響文旅產業復甦號角 一景區開園一項目竣工

2020-12-15 金臺資訊

「疫漸消 花已開 春正好」。在今年「五一」假期到來之際,4月29日晚,大化瑤族自治縣以「詩在壯鄉 何必遠方——廣西人遊廣西」文旅復甦活動為契機,舉行水岸廊橋景區開園暨大化「夜經濟」重點項目竣工儀式,吹響當地文旅產業全面復甦的號角,吸引各地遊客前來大化觀光、旅遊、品嘗特色美食,並感受獨具風土民情的「夜街」文化與魅力。

水岸廊橋景區位於大化縣城中心,面積約為14.6公頃,紅水河自西向東穿行而過,河兩岸景色秀美,氣候溫暖溼潤,飽含負氧離子的空氣清新宜人,是一處養心、養生、養眼的休閒場所。它毗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大化奇美水城景區,是一個以水為主題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的開放型景區,有「水之韻」「水之靈」「水之養」「水之奇」「水之祭」「水之夢」等6個景點。

「水之韻」是一個以水滴和彩蛋嵌套的主題雕塑,寓意為「生命之源」;「水之靈」即大化紅水河水族館,是一處以科普和體驗為主題的水族館,展示有110種紅水河段的活體淡水魚;「水之養」由具有濃鬱布努瑤風格的兩岸風雨長廊以及「布努閣」「和順閣」「初心閣」等特色建築組成,是大化縣城的「會客廳」,其中,風雨長廊全長1500米,壁畫主要描繪大化境內知名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民俗活動等內容,壁畫面積約3600平方米,是目前全區面積最大的壁畫群;「水之祭」即每年三月三,通過舉行神秘而莊嚴的祭河神儀式,以載歌載舞、陳列祭品、放生河魚、拋五色糯米飯等方式,向河神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大化獨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

據悉,為助推縣域經濟發展,去年以來,大化以達吽小鎮建設為切入點,圍繞4A級奇美水城景區,打造「夜市」「夜展」「夜宿」「夜食」「夜秀」等夜間景觀觀賞場景,致力打造大化及都安瑤族自治縣、馬山縣「大都馬」區域的「夜經濟」新地標,激發「夜經濟」新動能。

剛剛竣工的「夜街」是大化積極打造「夜經濟」的一個重點建設項目。它位於縣城民族文化廣場東側,按國家3A級景區來建設的同時,重點發展演藝餐吧、酒吧、特色餐飲、小吃、民宿客棧、咖啡廳、茶館、大型超市、兒童樂園等品牌建設,補齊大化旅遊產業中「留客難」的短板,將變成大化夜市文化、美食、旅遊、消費、休閒娛樂集散中心和新的網紅打卡地。(覃錚)

相關焦點

  • 點亮「夜經濟」,大化吹響文旅產業復甦號角
    為克服疫情影響,推進文旅產業全面復甦,4月29日晚,大化瑤族自治縣舉辦「詩在壯鄉 何必遠方——廣西人遊廣西」文旅復甦活動暨水岸廊橋景區開園儀式,點亮「夜經濟」,吹響當地文旅產業全面復甦的號角。大化夜景。
  • 吹響衝刺號角 湖州四季度19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新時代繼續奮鬥的號角
  • 廣西人放心遊廣西,北海文旅開啟復甦模式
    遊濱海風光、探海島風情、品海絲文化、賞湖光山色……4月8日上午,「詩在壯鄉 何必遠方——廣西人遊廣西」(北海)文旅復甦自駕遊活動正式啟動,向市民遊客們發出了自駕遊邀約,全力助推我市文旅市場復甦。啟動儀式上,魯性東局長介紹了我市文旅行業防疫抗疫以及復工復產情況和推進「廣西人遊廣西」意義。他表示,北海文旅的春天已經到來,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北海文旅市場必將迎來新的復甦與繁榮。
  • 山東日照:旅遊一卡通助力文旅產業全面復甦
    30多個百分點,助力了全市旅遊產業快速全面復甦。目前,已在「文旅日照」「遊日照」微信公眾號、「一機遊日照」微信小程序、「日照通」APP等多平臺設立埠。由於線上辦理快捷方便,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上線以來線上共辦理旅遊「一卡通」5.6萬張,佔總發行量的84%,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二是在用卡流程中新增了一卡入園功能,市民可持電子卡、身份證、實體卡三種方式無接觸入園。
  • 北京環球影城首批主題景區竣工,預計明年5月正式開園
    日前,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未來水世界景區等7個單體,已經順利完成竣工驗收、消防驗收。該片區是第一個完成竣工驗收的主題景區項目——標誌著北京環球主題公園景區全面進入工程驗收階段。近日,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項目1標段後勤管理區的11個單體,順利完成竣工驗收工作。
  • 黃山市文旅產業復甦步伐穩健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文旅產業的衝擊,黃山市著力營銷推廣、強化市場監管、傳承文化保護,穩步推進文旅產業復甦。市場監管促復甦。落實星級飯店、景區、旅行社等幫扶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拓寬增收渠道,指導星級飯店糾偏修正營業額2451萬元;A級景區、旅遊星級飯店、旅行社、文化娛樂場所復工率分別達95%、91%、85%、100%;受理行業投訴32起,排查整改汛期安全隱患28項。
  • 以節興旅 2020桐廬全民旅遊節吹響文旅復甦號角
    這場全民(鄉鎮)參與、深度體驗、旅遊惠民、形式新穎的旅遊節活動,以旅遊節慶帶動旅遊復甦,促進旅遊消費,將為疫情下桐廬旅遊市場振興帶來新動能。    去年五一前夕正式開街的國家3A景區分水武盛古街將舉行民俗展銷會,包含非遺項目展、古街旗袍秀、武盛八景仙子代言等豐富內容,再掀古街武德盛世、民國雅致新格局,開啟旅遊消費新熱潮。
  • 吹響高新產業集聚號角!睿住科技賦能!上華智能智造產業園27日開園
    吹響產業集聚號角三龍灣機器人產業發展強勁事實上,近年來三龍灣機器人產業發展持續強勁,從博智林機器人、美的庫卡等龍頭企業進駐投產,到佛山機器人學院成立,再到深圳大族、大疆等重磅項目相繼落地,這裡儼然已成為機器人產業的高地,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 廣西吹響文旅復甦號角!今天,疫情後河池文旅復甦自駕遊啟動
    本次活動,結合中央、自治區關於促進消費扶貧及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打造「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文化旅遊消費品牌的工作方針,邀請了本地演員開展山歌對唱、「壯族三月三」「等你來」手勢舞等豐富多彩的表演,組織了20輛自駕車(共約60人)開展2020年廣西人遊廣西(河池)文旅復甦自駕之旅,吹響河池文旅行業復甦行動的號角。
  • 廈門文旅產業強勁復甦
    廈門作為知名濱海旅遊城市,文旅產業是支柱產業之一。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當地文旅企業的業務幾乎全部停滯,租金、存貨、水電費等成本壓力持續加大。「一家150個床位的酒店每個月正常支出需要150萬元,疫情前期僅廈門18家酒店每月就要虧損2000多萬元。」廈門林染酒店管理公司董事萬山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他不得不低價賣了房產,籌集了500多萬元資金。
  • 永泰部分景區恢復營業 文旅產業逐漸復甦
    歐樂堡度假區相關負責人王偉表示,海洋科普研學基地是歐樂堡度假區三大項目之一,以海洋文化為主題,擁有6種主題客房220間,今年元旦起試運營。疫情期間,基地閉園修整,近日重新開業。「我們安排專車接員工返回度假區,並做好核酸檢測、居家醫學隔離等防疫措施,每日測量體溫,做好健康登記。」
  • 離石區吹響文旅行業復甦號角
    旅遊業吹響復甦號角2020年的春天是一個不平凡的春天,這個春天裡我們看到了最美的逆行英雄,聽到了最感人的抗疫故事。但是疫情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美景如約而至。歷經千年風霜洗禮的宋代鳳山道觀還在訴說著昨日的芳華,安國寺走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廉吏于成龍,這裡有華北地區最大的巖洞白馬仙洞和華北第二大草原西華草甸,"天下骨脊"骨脊山險峻雄壯,千年景區景色迷人,別具韻味……骨脊山,雄踞五嶽之中,相傳大禹治水在這裡發端。
  • 資源縣收聽桂林市國際旅遊勝地文旅產業復甦振興分析電視電話會議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關於統籌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一系列的決策部署,加快推動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升級發展和桂林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大健康和文旅產業工作,實現文旅產業復甦振興,5月9日下午,桂林市人民政府召開桂林市國際旅遊勝地升級發展暨文旅產業復甦振興分析電視電話會議
  • 跨省旅遊重啟 婺源天唐文旅旗下4A景區五龍源極限漂流迎來婺源首個...
    7月18日下午13時, 江西婺源天唐文旅集團旗下4A級景區五龍源極限漂流迎來了恢復跨省團隊旅遊後的首個千人團,這幾批來自上海、安徽的遊客對五龍源漂流滿懷期待,讚賞有加。隨著跨省團隊旅遊的放開,天唐文旅集團被暫停了170多天旅遊產業鏈閉環重新開始運轉,婺源天唐文旅集團也吹響了旗下產業加快回暖、加速復甦的號角。
  • 文旅產業突圍:一個露營小鎮的「復甦」之路
    在這場持久的戰疫中,位於橫琴島西側的星樂度露營小鎮成為一個特殊的陣地,從湖北籍遊客臨時醫學觀察點,到珠海援鄂醫療隊休戰基地,再到如今的攜程董事局主席「直播帶貨」推薦,這個露營小鎮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文旅產業戰疫與「復甦」之路。2019年4月,《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建設方案》正式發布。
  • 宣城市旌德縣:多措並舉推動文旅產業快速復甦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秩序有序恢復,旌德縣牢牢把握有利時機,緊緊圍繞「旅遊活縣」發展目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管理提升,多措並舉,推動文旅產業快速復甦。1-7月,全縣共接待遊客257.7萬人,實現旅遊收入10.74億元,恢復到同期80%左右,各項工作全面向好,呈現快速復甦態勢。
  • 環球度假區開園讀秒 文旅消費新生態格局漸顯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文旅行業加速復甦,在這一過程中,能夠串聯起多個業態的主題公園成為撬動文旅新消費的一個重要支點。故此,作為文旅行業一年一度的盛會,12月3日舉辦的2020(第七屆)中國主題公園和度假區峰會(以下簡稱「峰會」),進一步聚焦明年開業的北京環球度假區,深入探討項目即將帶來的消費體驗升級、周邊業態更迭以及跨區域產業聯動等。
  • 廣州出臺「十二條」措施促進文旅產業復甦
    據了解,「十二條」措施主要從三方面著手,促進廣州文旅產業健康發展。業內專家指出,該項措施兼具精準性和持續性,不僅立足眼前的復工復產,同時也在建構未來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將更好引領廣州文旅產業的新作為。資金「輸血」+文旅惠民助力產業復甦今年的疫情讓文旅行業受到較大影響,如何克服這些不利影響?
  • 我市全力推進文旅產業復甦回暖
    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今年以來,我市通過豐富線上文化活動,緩解企業經營困難,全面促進復工復產等措施,持續推進文化旅遊產業實現復甦回暖發展。至7月底,全市累計接待各類遊客1222.6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3.38億元,分別恢復至上年同期的67%和59.5%。
  • 廣寧吹響全域旅遊發展號角 打造「雙區」旅遊度假勝地
    作為廣寧旅遊名片之一的竹海大觀景區,經過重新規劃建設後,實現華麗變身,全力塑造「魅力竹海、山水古鎮」的品牌,形成主題景區、康養酒店、商務會展、高檔餐飲、娛樂表演等集20多個項目營運於一體的省市旅遊重點示範項目,傳統景區向多項目旅遊地的轉變,正是廣寧吹響全域旅遊發展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