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短視頻平臺都開始通過帶貨變現了,其中商品可謂琳琅滿目,不免有很多「坑」。
或許是因為喜歡看運動健身和營養類的科普,所以最近刷短視頻的時候,總是會推薦很多減肥健身博主力薦「能量棒」的帶貨視頻。才發現,其實很多減肥的人已經「入坑」了。
所謂能量棒,大概可以分為3類,穀物能量棒、蛋白能量棒、運動能量棒。
穀物類:主要以燕麥、黑麥等原料,添加了堅果或者乾果類,以提升口味;
蛋白棒:顧名思義,其中基本以蛋白質為主;
運動能量棒: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為身體提供較全面的營養素,以提升運動表現。
看似這些都是極為健康的食物,尤其是穀物能量棒和蛋白棒,簡直就是減肥者的「最佳伴侶」。但是這些在博主們口中,即好吃,又能增加飽腹感、提供營養,最終達到減肥目的的能量棒,真的這麼健康,這麼好效果嗎?
香港消委會最近做了一項調查,通過對市面上的38款代餐棒、能量棒做檢視,發現超過9成的樣本都屬於「高糖」,糖含量最高的可以達到每100克含53克糖,甚至高出建議水平的2.5倍。
雖然其中有部分糖分為果糖,你以為果糖就非常「健康」嗎?事實是,無論果糖、葡萄糖、蔗糖還是澱粉,其所含能量都一樣,都是每克4千卡。果糖雖然不容易升高血糖,但照樣可以在肝臟中合成脂肪,導致血脂升高,甚至內臟脂肪增加,對肥胖沒有幫助。
而且,能量棒中的果糖被「抽乾水分」後的濃縮糖,飽腹感大大降低,或許吃了一根不夠,還會吃第二根。
此外,能量棒中大都含有色素、膨化劑等添加劑。雖然這些都沒有熱量,但是長時間食用,或會影響身體的荷爾蒙和代謝功能。
除了糖分,還有脂肪的含量可能也是超標的。在檢視中發現,38款能量棒中,每100克就含4.1至42.5克的脂肪,有超過3成(約12款)的脂肪含量都屬於「高脂肪食物「範疇(每100g超過20g脂肪)。
當然,還是會有靠譜的能量棒。但是如果是減脂者,在選擇的時候要注意成分表。成分表大概率都可以「排雷」了。比如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避免含有多項人工添加劑,包括糖的產品;
-熱量:建議選擇每條熱量低於170卡路裡的產品;
-纖維量:建議選擇高纖維,起碼要超過4克/根;
-飽和脂肪:建議飽和脂肪含量低於3克/根;
- 選擇無添加食用油的產品;
最後,代餐的能量棒最好可以跟水果或者一些果蔬一起吃,可以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