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海航集團不會被接管 海南航空也不會被拆分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獨家 | 海航「被接管」?權威知情人士說不能「想當然」

日前,關於海航集團被海南省政府接管、旗下資產劃歸三大航空公司進行重組的傳言甚囂塵上,對此,有權威知情人士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獨家專訪。知情人士稱:「這些都是小道消息,捕風捉影,想當然。」

知情人士稱,海航集團不會被接管,海南航空也不會被拆分,而其中,「最大的『想當然』就是海航集團被接管。」他稱。

第一財經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自2017以來,海航集團就開始了一場漫長的自我拯救之路,但過程困難重重。為此,海航集團主動向海南省政府提出了實施救助管理的請求。

2月29日下午,海航集團發布公告稱,為有效化解風險,維護各方利益,應本集團請求,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聯合工作組將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本集團風險處置工作。聯合工作組組長由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剛擔任,常務副組長由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任清華擔任,副組長分別由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李雙臣、國家開發銀行信貸管理局副局長程功擔任。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充實強化後的聯合工作組最大的變化是由省政府牽頭;第二個變化是「會同相關部門」,而這些「相關部門」,都是對海航集團加大航空安全監管和救助力度的部門,包括民航管理部門、債權銀行牽頭部門、金融監管部門等。主要任務很明確,就是加強航空安全;加大流動資金救助;進行下一步債務和資產處置準備。

就在2月29日當天,海航集團隨後發布的另一則公告稱,經2020年2月28日集團股東會、2月29日集團董事會審議通過,改選了部分董事。改選後的董事七名,分別為:陳峰、顧剛、李先華、譚向東、任清華、陳曉峰、何家福。選舉陳峰擔任董事長、顧剛擔任執行董事長、李先華擔任副董事長。同時,董事會決定分別聘任譚向東擔任公司CEO(執行長)、任清華擔任公司聯席CEO(執行長)。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5位高管仍然來自海航,2位高管來自海南省政府派選。

對於「被接管」傳聞,權威知情人士稱:「 不實傳聞是妄加猜測,海航集團的控股權並沒有發生法律上的轉移和變化,陳峰仍然是董事長,高管人員也都保持穩定。」

不會被接管,新工作組由海南省政府牽頭

知情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採訪時,詳細闡釋了工作組進駐的意義,「工作組進駐之後,首先,有利於保安全、防風險。資金會得到保障,債權人也會得到更大的保障,生產安全得以更大的保證。其次,政府會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的環境,這更加體現了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的決心。第三,對穩定各方信心非常有幫助,不僅能夠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樹立投資人和債權人的信心,同時更有利於凝聚海航集團員工的力量,穩定就業,穩定大局。」

更為重要的是,海南省政府牽頭入駐海航集團,對海南自貿港建設有推動作用。「處置工作平穩順利,能夠直接帶動海南自貿港建設,包括銀行業、旅遊業、地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知情人士稱。

早在2018年夏天,為了幫助海航集團化解流動性危機,由相關銀行債權人和海南省政府牽頭的債權人協調機制委員會組成的聯合工作組進駐海航集團,工作內容包括監管集團獲得的新增貸款流向,以及集團不得挪用航空等封閉運營企業的資金,以聚焦主業、隔離風險等。

「原來工作組的主要負責人和團隊成員是由銀行等相關債權人派駐的,現在,主要負責人和團隊成員則是由海南省政府派駐,同時還有多個部門和機構參與,這是工作組的最大變化。」上述權威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對於市場的質疑聲,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稱,政府牽頭相關部門、機構入駐海航是於法有據,也是依法合規的。「工作組是應海航集團請求,並經集團所有主要股東一致授權而採取入駐措施。」他介紹稱,工作組進駐具有救助和監管的雙重職能,一方面,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包括融資、資產併購服務等;另一方面,強化政府的監管,包括對資金的監管、對上市公司的監管,進駐後可以將這些服務和監管工作推進到一線。

「瘦身」兩年,流動性危機未能緩解

海航集團的流動性危機始於2017年。在此之前,2015年開始,海航集團開始了「買買買」的併購之路,從最初的航空產業鏈布局,擴張到物流、酒店、租賃等多個領域。很快,海航集團總資產從2016年年中的5428億元猛增至2017年底的12319億元,一年半時間,增長近1.3倍,這最終為海航集團後來的流動性危機埋下了隱患。

2018年起,海航集團突然開啟「瘦身」模式,並陸續出售旗下資產,緩解流動性壓力。當年年底,海航集團接連出售了首都航空、西部航空和烏魯木齊航空等多家地方航空公司股權。

海航集團董事局原主席王健曾在2018年4月表示,海航集團的流動性問題主要因為2017年年中海外投資等相關政策收緊,海外投資的貸款中斷,海航集團只能用國內航空公司的運營資金填補窟窿。

2018年7月之後,在陳峰的主導下,海航集團開始回歸航空主業,剝離其他板塊業務並處置相關非主業資產。第一財經記者獲悉,2018年至今,集團已處置資產約3000億元。

但海航集團的流動性危機依舊未能緩解。根據海航集團的發債報告,截至2019年上半年,集團仍有7067.26億元債務待償,2019年全年的數據尚未披露。另外,根據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2019年的盈利情況仍不容樂觀。

其中,海航控股(600221.SH)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潤4.5億-6.75億元,但主要來自海航控股轉讓給集團的天津航空股權實現的22億元收益,扣除類似資產處置等非經常性損益,海航控股2019年淨利潤預計虧損16億-22億元;海航科技(600751.SH)2019年淨利潤預計在3億-4.5億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虧損4500萬-7500萬元;供銷大集(000564.SZ)2019年預虧10-19.5億;海航基礎(600515.沙)2019年淨利潤同比下降14.5億-15.5億元;海航創新(600555.SH)2019年預虧2.4億-3.3億元;海航投資(000616.SZ)2019年淨利潤同比下降89.92%-86.90%。

而此次疫情更是令海航集團雪上加霜。進入2020年,疫情導致的航班量銳減,不只海航集團受損,由於停飛數量多,中型航空公司每天虧損在千萬級,大型航司每天虧損更是達億級。

「現在海航集團每天光是利息就有一個多億。」一位受訪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在這種情況下,海航集團一直在尋求出路,最後找到了政府。考慮到航空行業的特殊性,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視,最終連同其他部門和機構一同進駐海航集團。」

多位知情人士還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海南省政府此次進駐海航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務,比如,如果海航集團可能出現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政府可以出手提供相關的公共服務。「這有利於提振社會和市場對海航集團化解危機的信心,但是政府不做任何兜底的承諾。」一位知情人士說,「一切按照市場的規律來辦。」

海南省政府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做好監管者。接受採訪的知情人士認為,只有好的監管才能更好地實施救助,但監管是有容忍度的,比如,海航集團的貸款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

不會被拆分,新工作組將幫助加速資產處置

談及海航集團過去兩年的自救之路,權威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前,海航集團的很多資產不想折價出售,最後對資產處置造成不利,導致資金回不來。這次新的聯合工作組進來,就是要幫助海航集團加速資產處置。」

而針對海南航空板塊被拆分的傳言,接受採訪的知情人士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並不存在。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海航集團自身並不願意三大航空公司(國航、南航、東航)來對其航空板塊進行拆分重組;而作為海南本土最大也是最有競爭力的企業,海南省政府也會盡力幫助推進集團度過危機;對於行業來說,海南航空如果被拆分,將會大大減少國內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

另據媒體報導,2月18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任洪斌在回應航空業重組整合時表示,這次疫情對中央企業帶來了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航空企業是不是重組的好機會,這應尊重企業的意願,按照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按照行業發展的規律,在這個問題上,國資委也會像平常的結構調整一樣去支持企業。目前,他們的主要精力還放在抗擊疫情,如何執行好包機任務上。

目前,海航集團旗下包括海航控股(600221.SH)、天津航空、首都航空、祥鵬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過去一年,除了海航控股外,幾乎所有海航系航司,都在與當地政府洽談增資或重組,包括烏魯木齊航空、首都航空、北部灣航空、西部航空都陸續與當地政府籤署了重組框架協議。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正式交割,這意味著,這些航司仍然屬於海航集團。

第一財經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新的聯合工作組進駐海航集團後,一切工作才剛剛開始。「海航集團太龐大了,光是關聯的企業就有兩三千家,這將給工作組帶來巨大的挑戰。」一位接近工作組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工作組經常需要加班。」

不過,兩名權威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工作組進駐對海航集團實施救助管理,結果將是多方受益。「包括集團本身、債權人、投資者,以及地方政府等。」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第一財經記者安卓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彭博:海南省政府談判接管海航集團
    據彭博社報導,中國計劃接管負債纍纍的海航集團並變賣其航空公司資產。  熟悉該計劃的知情人士透露,在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了海航集團的償債能力之後,海航集團總部所處的海南省政府正在談判接管海航集團。  海航集團直接控制著或持有數家中國航司的股份,包括海南航空。
  • 海航成分分析報告 航空業務或不會被拆分重組
    針對聯合工作組的入駐,海航集團的解釋之一是「受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流動性風險有加劇趨勢」。的確,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年初中國航空業頭上飛過的最大一隻黑天鵝。但海航長期未解的流動性困境,才是集團此前多次傳出被「接管」、被「國有化」、被「拆分重組」的核心問題。
  • 網傳「被接管」海航系股票大漲 多家公司回應:沒接到通知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蔡淑敏2月19日晚間,關於海航被接管的消息引爆網絡,引發多種猜測。該傳言稱,海航集團將由海南省政府出面接管,同時接管後海航集團資產將被三大航瓜分。突傳「被接管」 2月19日下午開始,海航被接管的消息悄然引爆網絡,海航更是在晚間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據《中國經營報》報導,今日早間,海航集團一位高管在電話中否認了這一傳聞,直言相關傳聞並不確切,他從未了解到關於海航集團的接管、拆分或重組等相關信息。
  • 傳海航或將被接管!剛剛,海航高管這樣回應
    不過,輿論最終鎖定了水皮說的H,就是海航。很快,該消息迅速發酵。不少網民更是解讀為「海航要上交國家了」。有媒體甚至將此次「接管」與之前的AN邦集團被接管相比較。與此同時,各種匯集的消息傳出。此外,傳言接任海航董事長的王年生目前的職務是海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委員、書記,在此之前,王年生的職務是海南省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8月5日,王年生曾率隊拜會海航集團。
  • 政府銀行組隊 海航集團即將被接管
    按照一般的接管邏輯,被接管後的企業第一步仍是摸清集團旗下各個產業的情況,之後才是針對每個產業未來的發展制定相應的措施。海航集團的未來,包括旗下資產的處置目前來看仍不明朗。
  • 海航要被拆分?專家:不排除存在重組的可能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0日電(張燕徵)2月19日晚間,多家媒體報導稱,擁有萬億資產卻又高額負債的海航集團即將被接管,旗下的航空資產將被拆分給國航、東航、南航等航空公司。中新經緯記者多次致電海南航空控股,截止目前,對方尚未回應過上述傳言。2月20日收盤,A股市場上有9家海航系公司大幅上漲。
  • 海航被接管傳聞「靴子落地」!專家:對四方都是好事
    海航被接管傳聞「靴子落地」!根據海航集團的公告,聯合工作組組長由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剛擔任,常務副組長由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任清華擔任,副組長分別由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李雙臣、國家開發銀行信貸管理局副局長程功擔任。同日,海航集團還通過官網發布了另外一份董事會改選公告。
  • 被國資接管?海航系上演漲停潮,還有股票暴漲60%,海航到底怎麼了?
    但對於海航確實難上加難。本就沒有什麼餘糧,可以賒帳的也不多了,省的空間也不大了,還要堅持多久?昨日有傳聞稱,在疫情打擊之下,原本就資金鍊極度緊張的海航集團已經全面告急,將由海南省政府出面接管。除了全面被接管的消息,同時還傳出了被接管後海航集團有關資產的後續處置方案:海航集團的資產將被國航、南航、東航等航空公司瓜分。
  • 海航集團回應出售海南航空:從未與中國國航有過此類事項磋商
    針對有報導稱海航集團與國航控股母公司中國航空集團磋商出售海南航空等資產,海航集團予以否認。12月14日,在發給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一份聲明中,海航集團稱,個別境外媒體關於「海航集團就出售海南航空等資產與中國國航磋商」的報導不實。海航集團與中國國航從未有過此類事項磋商。北京時間12月13日,據彭博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海航集團已就向中國航空集團出售核心航空資產進行了初步磋商。
  • 海南政府介入海航風險處置,一圖回顧31年風雨航路
    記 者丨高江虹、李孔亮、馮荻庚 編 輯丨李清宇、丁青雲 2月29日,海航集團官網發布公告,宣布增加兩名新的董事會成員,分別是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剛、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任清華
  • 海航這次真要拆分?內部人士:沒聽說,但確有政府和銀行的工作組來過...
    中國經濟周刊-金臺資本組 記者 張燕插圖:《中國經濟周刊》美編 劉屹鍅2月19日晚間,一則有關海航集團旗下航空業務被拆分重組的消息在社交平臺上傳播,並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就傳言第一時間聯繫了海航集團,截至發稿前,海航集團尚未作出回應。海航集團內部人士回應記者稱,並未聽到任何有關接管或拆分的消息,不過,此前確實有政府和銀行組成的工作組進駐海航,就進一步化解流動性危機與集團領導有過談話,具體內容並不知曉。近兩年來,海航集團一直深陷流動性危機。
  • 傳將被國資接管 疫情下海航遭遇新舊危機夾擊
    文/時代財經王言圖片來源:海南航空官方微博2月19日晚,一則「海航集團即將被海南省政府接管」的傳言喧囂塵上。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目前海航集團已經負債纍纍,將由海南省政府出面接管,並將處置其名下航空資產。
  • 海航集團將被國資接管?易主消息引發羅生門
    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2月19日,網上一則關於「H企業終於被國資接管」的傳聞甚囂塵上,一位接近海航的知情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H企業基本已確定是海航集團。不過,隨後記者向海航集團相關負責人求證時,對方回復為,「對此事並不知情」。
  • 知情人士:海航董事長過世導致香港航空股權轉讓遭擱置
    來源:鳳凰國際iMarkets鳳凰國際iMarkets訊 北京時間8月1日彭博消息,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香港航空出售近三成股權的計劃已被暫時擱置,因其最大股東之一海航集團的董事長突然離世。不願公開身份的知情人士說,私有的香港航空與潛在投資者之間圍繞以2.5億-3億美元出售不超過30%股權的談判原已進入深入階段,但是海航集團前董事長王健7月初在法國意外身故,談判隨即陷入停滯。這位知情人士說,由於這筆交易會稀釋海航集團在香港航空的持股,所以王健生前也參與了談判。
  • 疫情中,前途未卜的海航
    疫情的突襲令包括航空在內的整個出行行業都受損嚴重,許多企業的現金流乃至生存狀況都陷入困境。2月19日,一則有關「海南航空要被拆分重組」的消息傳言喧囂塵上,成為熱點話題在網絡上流傳。萬聯網記者注意到,近日有多家媒體消息稱: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因負債纍纍,償債能力指標無太大改觀,將由海南省政府出面接管,並將處置其名下航空資產。除了被政府接管的消息,疑似海航資產處置方案――海航集團的資產將被國航、南航、東航等航空公司承接的流言也一時間沸沸揚揚。
  • 海航只能向政府求救了-虎嗅網
    「應集團請求,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 大概誰也沒想到,壓垮海航的最後一棵稻草,是新冠肺炎疫情。海航主動求救,聯合工作組即日起全面進駐海航處置風險。新一號人物出現?海南省「接管」海航早有端倪。
  • 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成立了,希望這是五星航空新的開始,我還繼續累積海航積分
    為有效化解風險,維護各方利益,應本集團請求,今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聯合工作組將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本集團風險處置工作。目前政府只是宣布工作組的成立,短期內海航集團航空業務應該會照常開展,所以目前乘坐海航的累積積分和使用積分暫時不會發生變化;而中長期後續措施尚未宣布,此前網傳的一些細化方案沒有確實可信度。我們猜測,短期內還是以穩定為主,抗擊疫情是眼下國家最重要任務。
  • 海航集團有意收購南美航空公司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Avianca的顧問已經向潛在競購方發放了一份文件,尋求獲得5億美元注資。該知情人士還稱,注資可能最終會變為全面出售。知情人士稱,這一程序還處於初級階段,也有可能不會達成任何交易買完2015 海航今年繼續買買買 節奏停不下來!
  • 證實了,海航集團被接管!總負債7000億,資產負債率不降反升!
    證實了,海航集團被接管。2月29日下午,海航集團官方宣布,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成立「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將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這麼一隻巨獸,走到當下這一步,著實令人唏噓。海航集團1993年成立,通過一系列瘋狂投資併購,危機爆發前的20多年裡,海航從單一的地方航空運輸企業成長為了集航空、酒店、旅遊、金融、科技等多業態的世界500強企業。巔峰時期,海航總資產達到1.6萬億,甚至還提出過總資產30萬億的目標。2017年,據美國《財富》雜誌公布2017年世界500強榜單。
  • 今天,海航系股集體大暴動
    這時候接管海航,整些事情,萬一出現什麼問題,影響安全生產、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誰能承擔這麼大的責任。因此,個人認為,當下並非解決海航問題的最佳時期。2、程序是否合適海南省政府接管海航,是接管海航集團,還是接管海南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