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中國網2月19日訊(記者 董寧)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天上飄著小雪,空氣中透著幾分涼意,但大興區榆垡文化廣場上人潮湧動,很是熱鬧。近萬名群眾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裡,尋找那記憶中的年味。 氣勢非凡的武吵子、瀟灑帥氣的舞龍舞獅、可愛滑稽的高蹺、惟妙惟肖的皮影手工製作……在群眾一聲聲叫「好」聲中,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周邊群眾又回到了幾年前和鄰居們一起團聚的時代,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
春節、元宵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北京素有祭灶、吃年夜飯、貼春聯、拜大年、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等傳統習俗,寓意辭舊迎新、吉祥如意、團圓平安之意。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讓群眾在家門口感受到濃鬱的傳統年味,增添節日氣氛,讓傳統文化在生活在得到推廣、激發人民群眾的家國情懷。
在大興榆垡生活了幾十年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回遷居民張榮英,早早兒起床收拾了一番,就拉著全家人逛起了廟會。張榮英回憶,以前在村裡,每到春節她就和鄰居們一起走街串巷看表演,大家一起慶祝新春。「一看就是大半天。」這幾年,大家分散在各地租房子,平日裡也聚不到一塊兒,回憶越來越遠,年的味道似乎也淡了。而每年這逛廟會、看表演也讓人倍加想念。「沒想到今天在家門口,還能看到武吵子。在回遷新居裡,還能體驗傳統的手工藝,感受傳統美食體驗售賣,真是滿滿的回憶和感動。」張榮英滿是激動而喜悅的淚水。如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批回遷的13個村、2萬多名村民絕大部分都搬進回遷社區空港新苑。小區共有回遷房1萬多套,總建築面積約160萬平方米,所有房屋都達到了綠色建築二星級標準。喜遷新居,共度佳節,回遷居民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第一個春節。
上午,15支展演隊伍、8個展賣、7個互動體驗和近萬民周邊群眾在大興區榆垡文化廣場紅紅火火鬧元宵。在傳統花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中,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輪番上演,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2月19日,北京市大興區開展「新國門·新大興」新春文化廟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子務村武吵子、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垡村高蹺隊、大興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甕各莊村文吵子在榆垡文化廣場輪番上演,讓人又找回了那深藏在記憶中的年味兒。中國網董寧攝影
責任編輯:孫瀟(EN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