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縣城關街道辦 服務型「黨建+3c」品牌模式亮點紛呈
為不斷提升社區黨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合陽縣城關街道黨工委緊緊圍繞基層組織「五個規範化」建設,積極探索、大膽嘗試,將黨建工作融入到社區服務工作的各個方面,著力打造服務型「黨建+3c」品牌模式,讓社區黨組織真正成為服務居民的主心骨、主陣地、主力軍,促進社區黨建工作出亮點、出特色、出成效,更好服務居民。
「黨建+社區服務中心」,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環北社區啟動「智慧社區」工程,成立社區服務中心,為居民們提供煤水電代收、教育技能、家電維修、家政保潔、醫療援助、健身娛樂、電影放映、志願義工等全方位服務,改變了社區只是協調鄰裡糾紛、辦理低保、黨關係轉出轉入、發放殘疾證件等事宜的印象。
社區服務中心組建了一支近40人的專業服務隊伍,只需要一個電話,就有人上門提供開鎖、修理冰箱、打掃屋子、出診等服務;建成了配套設施齊全的圖書室、電腦機房、健身房、舞蹈室等,為群眾提供了文化娛樂場所;與2家家政服務公司籤訂了合作協議,開展家電維修、水工、電工、家教、電腦技術培訓9期100人,幫助3人就業;與相關公司聯繫,開放電話費,水費、電費和天然氣費代繳業務服務,使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便捷辦事。
「黨建+社工服務隊」,履行社會責任提升黨性覺悟
金水社區打破傳統的居民「走進社區」服務模式,成立了金水社工服務隊,開啟「居民走進+社工走出」的新型服務模式。
社區服務隊以「魅力社工」系列主題活動為載體,開展「少跑路、不跑路、志願服務」 便民利民無償公共服務。少跑路:依託周二說事、微心願等活動,走進居民家中,宣傳惠民政策,了解居民服務意願,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不跑路:依託記寫民情日誌主題活動,建立轄區獨居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及困難家庭等弱勢群體檔案,開展居民事務全程代辦服務,使居民不跑路就把事辦了;志願服務:依託「社工帶義工」主題活動,建立「兩工」聯動志願服務機制,圍繞「義診活動進社區」「看望孤寡老人」「環境整治」「扶貧幫困」「義務巡邏」等活動,社區服務隊身著紅色義工服務馬甲,定期走上街頭、走進居民家、穿梭在大街小巷,切實踐行「聽民聲、知民情、暖民心、解民憂」服務宗旨,換來了居民們一句句諸如「好娃」、「謝謝」、「萬分感謝」的稱讚!
「黨建+傳統文化建設」,打造魅力人文幸福社區
泰山社區以「感受文化的魅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主題,舉辦重拾傳統文化系列活動,打造傳統文化示範社區,提升了居民素質,促進了社區和諧。
建設「一巷一主題,一街一精品」的傳統文化長廊(包括二十四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精神等),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確保傳統文化在居民中入眼、入心、入腦;培育了夕陽紅戲曲隊、陽光舞蹈隊、霞飛健身操隊、鑼鼓隊、書法協會等一批文體團隊,將傳統文化融入舞蹈、戲曲、快板、小品等,群眾自編、自導、自排、自演,在寓教於樂中,熟識、落行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開展道德講堂3期,聘請專家講授弟子規等傳統文化,受眾達650人;在居民小區開展「萬條家訓進萬家」活動,共徵集優秀家訓183條,製作成展示牆,供全體居民學習,以良好家風帶動社風;組織跳繩、羽毛球、拔河、踢毽子等多種健身比賽,加強居民與社區的聯繫,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活動的熱情。
「黨建+社區黨委」,聯動協作助力業務創新發展
花園社區突出社區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兩個功能,試點成立首個「社區黨委」,圍繞「黨建工作聯做、黨建資源聯享、精神文明聯創、服務難題聯解、公益事業聯辦、生活環境聯建」等內容,按照「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方式,打造居民服務、共駐共建、社區文化、健康休閒和智慧黨建五大平臺,打破城市社區黨建「封閉單一」瓶頸,提升社區黨建區域化管理水平。
積極爭取駐區的縣委組織部、財政局、民政局等部門支持,對社區辦公大樓及外部環境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建成了便民服務中心、「居民之家」、「黨員之家」、「書香文藝站」、「愛心小屋」等服務板塊,進一步完善了社區基礎設施;與8家駐區單位籤訂了協議書,建立了聯席會議、分工包片、結對共建等制度,將轄區單位的162名黨員充實到社區網格化管理體系中,作為信息員、志願者,對樓道、巷道、小區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反饋,形成互聯互動、互惠多贏的工作格局;開展「佩戴黨徽亮身份」紅袖章巡邏活動,每季度培訓開展一次社區工作人員具體業務培訓,定期到殘疾人、孤寡老人家中與其聊天、關懷生活、料理家務,提升社區工作人員為民服務水平。
把黨建工作與居家養老相結合、與「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相結合、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合陽縣城關街道辦持續推進社區「黨建+3c」品牌創建,不斷拓展「開放型」黨建服務體系,有效提升社區黨建的附加效應,形成了社區黨建工作「亮點紛呈、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馬秀珍 馮筱傑)
編輯:劉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