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當一輛現代的公路自行車安裝了一套梁變的時候,你會覺得這真特娘的復古,但是如果是在1990年之前,那麼這輛梁變的公路車則就只能算得上是所有普羅大眾中最普通的那一輛了。在現代公路車上,手變無疑已經成了衡量一輛車是不是公路車的重要標準和標誌之一。
1990年,shimano首次公布了自己的STI手變的設計,改變車手騎行中的習慣,讓雙手始終可以有效的操控自行車,而不必為了變速而離開車把,把手深入到下梁上去變速,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STI的剎車手柄同時也充當著變速撥杆的作用,而剎車的動作則和以前使用剎把一樣,無需付出學習成本。如果想讓鏈條向小飛輪移動,則只需推動剎把內部的撥杆即可,一直到今天,雖然外觀,材料一再變化,但是基本的操控方式則從來沒有改變過。
雖然手變讓剎把比以前更大了,內部的結構更為複雜,一旦損壞也非常難以修復,更重要的是,手變直接拉高了公路車變速組件的價格。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簡單,好用,安全,而且非常的炫酷,就像小時候的我第一次看到手變時的興奮感那樣,覺得這樣操控方式簡直就是神技。
單車基械匠:公路車手變頭工作原理,詳細拆解安裝教學視頻(上)
單車基械匠:公路車手變頭「安裝」教程以及注意事項(下)
大約是在同一時間,campagnolo也和Sachs公司合作開發了自己的手變系統:Ergo-Power,該系統和STI的操作方式不同,但是原理和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手不用離開車把就可以完成剎車和變速。Campagnolo和STI相比增加了個控制撥杆,原有剎把依然是控制剎把,降擋撥杆則被安裝在剎把後放,而升檔撥杆則在手變頭的內側。當年的ErgoPower就具備了「機關槍」功能,可以連續降3檔,並且連續升9檔。但是到了今天,除了到中高端的套系,其他的手變都已經閹割了連續升檔的功能。
相對於shimano複雜的內部結構而言,campagnolo手變的內部構造則要簡單很多,而且重量也更輕,故障率也會更低。但是升檔按鈕的位置和shimano的STI相比實在是不太方便,即便是在後來改進了該按鈕的位置和造型後,使用上依然不如STI來得順手。
campagnolo第一款手變
關於這兩家誰才是手變第一人,一直都存在一些爭議,但是從主流媒體的消息來看,認為shimano是手變的設計和發明者的消息顯然更多一些。但是……
但是STI究竟是不是第一個整合式的變速手柄呢?Joel Evett是麻薩諸塞州的移位自行車愛好者和木工。早在shiomano STI之前的1975年,他就開發了一種集成了剎車和變速的裝置,他當時認為自己的這項發明應該在主要的自行車製造商這裡發揚光大,於是他首先去找了campagnolo,但當時campagnolo給予的回覆是,自行車行業還沒有做好應對這一發明的準備。這和今天我們見到一些過於超前的想法時的回答是一樣的,很官方也很現實。
Joel Evett提交的關於變速指撥和剎把一體化的專利證書
事後,他還把自己的發明寄送給了shimano但是並沒有得到任何的回覆和評論,並在幾個月之後被退還了回來,隨後就再也沒有了任何消息。關於這段往事,在2007年的VeloNews的報導的一篇關於Evett變速撥杆原型的文章中也有提及,他當時講述很多自己吃閉門羹的故事。
後邊的事情就變得有趣了,不久之後,shimano就放出了STI手變,並在其中引用了Evett的設計,而且也並未對Evett提出任何補償和說明。Shimano認為自己的STI和Evett的系統截然不同,自己並未盜取他的想法。在2007年報導中,shimano的官方媒體官員Devin Walton也曾重申過「我保證他絕對不是第一個想到用剎把變速的人,雖然他比很多人都做的更多,但是這並不能說是我們盜竊了他的想法,並否認我們對此所做出的努力」。
比Joel Evett更早的剎車變速一體的設計,但是當時並沒有得到認可,慢慢埋沒了,大概時間段是在上世紀50年代
不過,Evett並不同意這樣的聲明。我猜測,可能確實shimano有過借鑑Evett的想法,但是這也許就像麵包夾肉和肉夾麵包的關係,口感上的變化是不大的。也許Evett當時帶去發明的時候,shimano已經處於研究的中後期了呢?這是不是就叫做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接下來就看誰先把有效的專利拿到手了。但是歷史就是這樣,就像碟剎,當你說你第一個發明了碟剎時,在民間的某個角落裡,說不定也有另一個人做出了更好的碟剎。
行吧,今天的八卦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單車基械匠,每天給您帶來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實用的單車知識。
內容參考:VeloNews
翻譯整理:單車基械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