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下,機票代理產業鏈亂象浮現,不法代理人違規虛佔大量座位,層層加價。儘管多家航司已經出手整治,但是很多國際機票是在國外出票,監管仍有諸多難題。
來源丨北京日報
隨著海外疫情持續蔓延,以留學生為主的海外華人回國需求猛增,航司官網和機票平臺上,回國機票一票難求。
旅客買不到的機票,卻屢屢出現在機票代理人的朋友圈。他們號稱「有餘票」,曬出的機票價格動輒10萬餘元一張。為何旅客通過常規渠道買不到票,朋友圈卻出現了高價機票?
記者調查發現,少數不法代理人違規虛佔大量座位,層層加價,出售「天價機票」。疫情催生下,機票代理產業鏈亂象浮現,嚴重幹擾旅客正常的購票秩序,損害消費者利益。
天價:2萬直飛機票加價賣11萬
近日,民航局公布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要求「一司一國一線、一周一班」,即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
「5個1」通知發布後,多家航司紛紛調整國際航班,例如東航在3月28日宣布,保留紐約、多倫多、倫敦等19個執飛國際站點,不過3月29日至5月2日期間執行的多地至上海浦東等航班已全部售罄。
記者4月5日早在東航官網上查詢,多條國際航線近期機票均已售空。
例如紐約直飛上海的航班,最近一班能預訂上的航班已經排到了5月4日,頭等艙價格為65080元,最早的經濟艙出現在5月23日,價格為22640元。
「4月8日,紐約到上海,11.5萬。」記者以旅客身份聯繫一位長期從事美國機票銷售的代理商,對方開價直接超過了10萬元,比航司的價格翻了4倍。
這位代理商表示,近期買回國機票需要「搶」和「等」,多高的價格都有旅客買,有人等了三天才從他這裡買到洛杉磯直飛北京的經濟艙航班,轉機一次的航班價格能便宜些。
記者通過微博平臺瀏覽到,這種現象並非個案。原本兩萬多人民幣一張的機票,有的人要花近10萬甚至遠遠超出10萬的價格,才能買到。
黑幕:票代「佔座」鎖定票源
機票代理人是從哪裡來的票?他們憑什麼能拿到票?這位賣家說:「因為是二手代理商,直接航空公司出票,票源肯定靠譜。」
一位不願具名的機票行業從業者王先生告訴記者,部分機票代理人會通過「廢票再買」的方式賣高價票:利用掌握的身份信息訂票「佔座」,待真正有需求的旅客來購票時,再取消「佔座」訂單,然後以高於航司後臺票價的價格出售。「這個就要拼資源、拼技術、拼手速了,不是一般代理商能做到的。」王先生透露。
記者聯繫的票代發朋友圈稱「高價收今天紐約回國任意艙位,定金護照已收」,王先生分析,很多「二手代理」是通過掌握不同航線剩餘位置的「一手代理」回收票源,這時機票已經被加過多次價,才能賣到旅客手中。
在機票少但渴望回國留學生多的非常時期,「二手代理」也可能再次加價傳遞到更多底層代理的手中,票代層級迅速擴充,逐漸形成「多個代理合夥瓜分一張機票收益」的局面,甚至有大量非行業內的倒賣者也參與其中,機票價格中的「水分」越來越大。
「就連炒鞋的也來炒機票了,1.5萬機票轉手就賣5.5萬。」有網友在微信群裡透露。
為何機票代理能如此「神通」,掌握著市面上稀缺的票源信息?
「信息就是資源,資源就是金錢。」民航業資深人士解釋道,在現在國際機票供需失衡條件下,票源才是更重要的資源。代理商掌握機票基礎分銷系統的終端帳號,熟悉國際機票操作的流程,而且有專門人員來監控航空公司釋放座位情況,自然有把資源換成金錢的條件。
出手:航司處罰違規代理人
記者了解到,國際客票的銷售費用模式已經從獲取航空公司代理費,轉向獲取乘客服務費轉變,這種情況下,機票款之外的收費並不奇怪。但根據民航局發布的《國際航空運價管理規定》,對航空公司(或其辦事機構)或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人,實施未經民航總局批准的國際航空運價、擅自修改國際航空運價的行為是違規的。
面對黑心代理加價行為,各大航空公司坐不住了。
3月27日,南航發布了對違規代理人的處罰公告,並對涉及違規佔座的90家代理屏蔽了訂座配置,同時,對涉及違規使用集團客戶運價的3家代理停止銷售南航授權。
東航也採取了相關措施,在通知中要求代理對機票進行明碼標記,要按照實收票款金額填開機票,如違反規定,將對違規代理行為進行屏蔽訂座系統、多倍罰單、取消授權及終止銷售合作等處罰。
國航則宣布自3月29日至4月28日,暫停在全球各訂座系統及境內OTA(在線旅行社)旗艦店發布國際、地區航班信息,旅客通過直銷渠道購票,斬斷了代理公司的信息源。
此外,廈航暫停非直銷渠道銷售;海航設立舉報郵箱,一經查實將取消違規代理的銷售資質。
去哪兒網表示,將與主管部門和航空公司一起堅決打擊違規行為。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去哪兒網將立刻進行下線處理、協助消費者進行索賠,並上報航司及主管部門。去哪兒網發出行業倡議,請各位合作夥伴在嚴格遵守中國民用航空局政策法規和航空公司銷售規定的同時,共同抵制違規加價。
現狀:天價票依然存在 監管面臨困境
多位業內人士建議,乘客等航空公司有票源後,再通過航空公司提供的渠道購買機票,不要一時衝動去買高價票。如買到了高價票,旅客要保留好行程單和付款記錄,保留下有效證據,便可以向航空公司、民航局以及消費者保護協會等機構投訴,要求不法代理退還差價。
「只要供不應求的現狀無法改變,高價票的情況就很難改變。」上述民航業人士認為,這次客票價格畸高的情況是之前完全沒有見過的,完全超出地震、火山等自然災害甚至戰爭等情況的影響。只要輸入性風險存在,國家大概率不會放開國際航班入境。
記者獲悉,面對票價高漲和長途飛行過程中的感染風險,不少留學生家長已經放棄讓孩子回國的計劃,通過減少外出加強防自我保護的防疫手段來渡過難關。
「實際上,很多國際機票是在國外出票,監管有難度。」王先生說。
有律師表示,倒賣機票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公安機關有權對該行為依法進行治安處罰。但由於投機倒把罪罪名的取消,對倒賣機票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沒有明確規定,「如情節嚴重,應適用非法經營罪。」
圖片來源:東航官網、民航局官網、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