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南法:尼斯漫步在蔚藍的海岸線上,悠閒地享受海風的吹拂。
暖暖冬日:艾克斯萊班是著名的健身和溫泉勝地,冬日跳進溫泉池,溫暖的池水溫暖您的身心。
阿維尼翁:漫步阿維尼翁舊城區,欣賞氣勢磅礴的教皇宮和斷橋-聖貝內澤橋;
自遊自在:巴黎自由活動,您可以在陽光明媚午後落座塞納河邊聞名的左岸咖啡長廊,品味濃香的法式咖啡,看世界各地的時尚男女來來往往……
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的廣場,18世紀由國王路易十五下令營建。建造之初是為了向世人展示他至高無上的皇權,取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它被稱為「革命廣場」,被法國人民當作展示王權毀滅的舞臺。1795年改稱「協和廣場」,1840年重新整修,形成了這樣的規模。廣場呈八角形,中央矗立著埃及方尖碑,是由埃及總督贈送給查理五世的。方尖碑是由整塊的粉紅色花崗巖雕出來的,上面刻滿了埃及象形文字,讚頌埃及法老的豐功偉績。廣場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徵著法國的8大城市。
巴黎凱旋門
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法語:l'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位於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麗舍大街的西端。凱旋門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徵戰的軍隊凱旋的大門。它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位於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這座廣場也是配合雄獅凱旋門而修建的,因為凱旋門建成後,給交通帶來了不便,於是就在19世紀中葉,環繞凱旋門一周修建了一個圓形廣場及12條道路,每條道路都有40~80米寬,呈放射狀,就像明星發出的燦爛光芒,因此這個廣場又叫明星廣場。凱旋門也稱為「星門」。
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法語:La Tour Eiffel;英語:the Eiffel Tower)矗立在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它是世界著名建築、法國文化象徵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艾菲爾鐵塔於1889年建成,得名於設計它的著名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古斯塔夫·艾菲爾,全部由施耐德鐵器(現施耐德電氣)建造。艾菲爾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鐵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鋼鐵構件組成的——看起來就像一堆模型的組件。鋼鐵構件有18038個,重達10000噸,施工時共鑽孔700萬個,使用鉚釘259萬個。
羅浮宮
羅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羅浮宮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現為羅浮宮博物館,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佔地約198公頃,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佔地面積為24公頃,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1793年8月10日,羅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
裡昂老城
裡昂老城屬於裡昂第五區,是一片文藝復興式的街區,位於索恩河的右岸,古時是漁村,15世紀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絲織品產地之一,17世紀曾是法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裡仍然保存著許多15到17世紀的古舊建築,許多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及古典式的房屋彼此相連,橙紅色調,極具特色。建在裡昂老城弗爾布愛爾山頂上的白色的聖母教堂,高281米,是裡昂老城具有象徵意義的景觀。老城的城市建築比較集中反映了從羅馬時代經過中世紀到19世紀古代城市變化的遺蹟,是旅遊必去之地。
蔚藍海岸
蔚藍海岸得名於一部發表於1888年的同名小說,作者為Stephen Liegeard。Azur(意為蔚藍色)從此永久流傳。Stephen出生於第戎,在第戎有美麗的黃金海岸,因此蔚藍海岸很可能正由此演變而來。蔚藍海岸(Cote d'Azur)是法國最出名的海岸。從18世紀開始,它就成為皇親貴族、富賈名流最時髦的度假勝地。蔚藍海岸最出名的是尼斯(Nice)、坎城(Cannes)和摩納哥(Monaco)。
盎格魯大街
盎格魯大街,也叫「英國人散步大道」。據說19世紀時,很多英國人來尼斯療養肺病,每天都在海邊散步,這條大街也由此得名。漫步於天使灣旁的盎格魯大街,路的一邊是蔚藍的大海,而路的另一邊則林立著高級飯店和餐館,以及別致的小咖啡廳。與其他城市相比,尼斯更加充滿法國風味。這裡的情景更生活化,不會讓你覺得這是個旅遊城市,而是讓你真真切切愛上這裡,喜愛生活在這個充滿生活情趣的城市裡。
聖貝內澤橋
聖貝內澤橋,又叫阿維尼翁橋,是法國南部著名橋梁,建於1177年,傳說一位叫做貝內澤的年輕牧人聽到聖音的指示,經由天使的帶領,花費了8年的光陰建造了這條橋。此橋原為連接阿維尼翁及Villeneuve-lez-Avignon兩城鎮間的交通要道,原有900米長,由22個拱型橋墩組合跨越羅納河(Rhone)的兩條支流,曾於13世紀與15世紀的時候重建過。 此橋原為連接阿維尼翁及Villeneuve-lez-Avignon兩城鎮間的交通要道。
阿維尼翁羅馬教皇宮
教皇宮矗立在法國南方小城阿維尼翁古城池頂,教皇宮由教宗本篤十二世及克裡蒙六世下令興建,是中世紀最宏偉的城堡之一。自15世紀起一直至1906年為止。教皇宮自此經多次修復,是研究14世紀建築及油畫不可多得的寶庫。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坐落在羅納河畔,是一座城堡式的建築,始建於1334年,佔地約1.5萬平方米;先後有7位教皇在此居住。教皇宮分舊殿和新殿兩部分。舊殿樸實無華,屬羅馬建築風格;新殿富麗堂皇,為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教皇宮矗立在古城的最高處,以一種君臨天下的姿態觀看著它的轄區。
國際紅十字會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1863年創立於日內瓦,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一個獨立、中立的組織,其人道職責主要源自1949年《日內瓦公約》。該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在全球80多個國家共有大約1.3萬名員工;資金主要來自於各國政府以及國家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的自願捐贈。宗旨是為戰爭和武裝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保護和援助。根據《日內瓦公約》以及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章程所賦予的使命和權力,在國際性或非國際性的武裝衝突和內亂中,以中立者的身份,開展保護和救助戰爭和衝突受害者的人道主義活動。
艾克斯萊班溫泉
艾克斯萊班被稱為「溫泉鎮皇后」, 它的溫泉水不僅可以放鬆,還可治療多種疾病。 緊鄰布爾歇湖——法國最大的天然湖,可以航行。在小城的大小港口,欣賞船隻,看藍藍的湖水和高高低低的山峰,也是其樂無窮的。 多樣的水上活動,奢華的高爾夫球場,雅致的別墅及賭場宮殿使它成為名副其實的度假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