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愛上一個人,戀上一座城。許多人也有這樣的體驗,不知道什麼原因就突然愛上一件事物。鋼筆就是有這樣一種魔力,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已經讓人「情根深種」。或許這就叫做,愛上一支筆,戀上寫字的感覺吧。
如今,無紙化辦公讓我們很少再有用鋼筆書寫的機會,好像只有籤名的時候才會手寫。鋼筆被人們淡忘了嗎?其實,鋼筆從誕生以來就不乏擁躉,每個人從小時候開始就學習寫字,這個過程要延續整個讀書生涯。我們對鋼筆是充滿感情的,擁有幾支「美貌」的鋼筆,尤其是許多文藝書生們的夢想。
現在的鋼筆早已不單純是一種書寫工具,各大鋼筆廠緊跟市場潮流,遵循「顏值即正義」的鋼筆設計理念,推出適合不同需求的產品。因此,鋼筆也成為一件掌中藝術品,從筆尖的打磨、筆帽的雕刻到筆身的材質,眾多細節的處理和設計都體現了獨特的設計。
如果你想擁有一支好筆開始練硬筆書法,適合選什麼樣的鋼筆?怎樣粗細的筆尖才適合呢?而如果你已經進階到收藏鋼筆,又要有不同的考量。
萬寶龍「天鵝王」 任天寶 攝
萬寶龍鋼筆
萬寶龍的鋼筆不論是在工藝、外觀還是材料上,都無愧於行業龍頭之稱。1906年,萬寶龍(Mont Blanc)在德國漢堡由一位文具商創立,筆頂的六角白星LOGO,是歐洲最高的山峰勃朗峰俯瞰的形狀。山峰最高點海拔4810米,因此每支筆尖上都會雕刻「4810」字樣。純手工製作、經過25道工序打造的筆頭,使得萬寶龍鋼筆的使用壽命較長。
大班149系列
正所謂「大龍小鳥」,在鋼筆界有個「傳說」——買萬寶龍的筆要買「大龍」,即「身材最胖」的大班149系列。這是萬寶龍鋼筆家族中比較有名的一款。149的筆身「壯實」,但是不重,儲墨量可以達到1.5ml,推薦手掌比較大的男士使用。筆身呈黑色,有鍍金、鍍鉑金和鍍玫瑰金三種類型可供選擇,筆夾上有筆的編號銘文。
149系列自1924年問世以來,受到各國政要和名人的追捧。這也讓這款筆不再只是書寫工具,更成為了一個具有文化歷史底蘊的符號。
藝術贊助人系列
自1992年起,萬寶龍藉由「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推出一年一度的限量版鋼筆來表彰他們的卓越貢獻,這個系列被命名為「藝術贊助人」。2018年,萬寶龍推出了被譽為「天鵝國王」和「童話國王」的路德維希二世的限量鋼筆。
作為藝術贊助人系列的爆款,這款「天鵝國王」的顏值自然非同凡響。Au 750純金材質的筆尖上雕刻了一座複雜的「新天鵝堡」。筆帽上鐫刻了天鵝的白色羽毛,天鵝造型的筆夾也是別具匠心,鍍上香檳金色之後質感十足。
筆桿覆以半透明藍色漆面,與筆帽的潔白光澤形成鮮明撞色,醒目的藍色令人聯想到路德維希國王在宮廷肖像畫中的禮袍和新 天鵝堡正殿中的藍色立柱的顏色。筆帽頂端的皇冠造型與金質筆錐的精緻雕刻,設計靈感則源自於巴伐利亞王朝的皇家印章。
百利金鋼筆
鋼筆的筆尖大致分為:EF,F,M,B,BB(從細到粗)。不過即使是同一粗細規格的筆尖,不同的鋼筆品牌之間也不盡相同。
說到鋼筆入門,許多人的第一支鋼筆就是Lamy(凌美)的Safari系列和恆星系列,這家來自德國的鋼筆廠商每年出的限定色讓人愛不釋手。對於剛開始練習硬筆書法的人來說,這兩個系列足以勝任,價錢既不貴,也比學生時期用的鋼筆好用。
但是,Lamy的產品線單一,從筆尖、筆身再到墨水都不夠最專業,哪怕是保有量很大的Lamy2000,筆尖的品控也不太穩定。
長久以來,在鋼筆玩家的眼中鋼筆有「五大」品牌,它們被戲稱為「龍鳥派犀水」(萬寶龍、百利金、派克、犀飛利、威迪文)。這五家鋼筆廠都擁有悠久的歷史沉澱,各自擁有許多歷史名人站臺,可以說手提一支鋼筆,拿起來的不止這根筆桿,還有厚重的品牌文化。
百利百利金(Pelikan)起始於1838年的德國漢諾瓦,1883年被歐洲古勒萬納王族所接手而創立。之所以稱呼它為「鳥筆」,是因為Pelikan譯作鵜鶘,同時也是古勒萬納的家族徽記,自此鵜鶘也就成為了百利金的LOGO。
如果說萬寶龍是做鋼筆最出名的奢侈品牌,那麼百利金就是做鋼筆最出名的文具品牌。百利金專攻筆和墨水,筆的價格和種類基本全覆蓋,從100多元到過萬元,從學生用筆到收藏限量也是應有盡有。
現產的鋼筆一般分為兩種上墨方式:上墨器旋轉上墨和活塞上墨。百利金早在1929年就製造出了第一支活塞上墨鋼筆並擁有專利,這種上墨方式至今仍以優秀的儲墨量成為鋼筆的主流配置。相比萬寶龍高昂的價格,百利金的高性價比很快在市場上大獲好評並取得成功。
百利金M600大橙子 任天寶 攝
M600大橙子
作為百利金2018年的限定款,這支M600大橙子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支了。筆桿的材質是樹脂,戴上筆帽之後重量剛好,適合日常書寫。筆尖是雙色尖,鵜鶘LOGO雕刻其上,頗具美感。活塞上墨使這支筆的續航能力出眾,儲墨量能滿足大量的書寫。
M700小金雕
「大龍小鳥」中的小鳥說的正是這款M700,被大家戲稱為「小金雕」。百利金的這支「小金雕」是由西班牙Toledo的工藝大師以純手工雕刻而成。因此每一支筆身上的金雕和雕紋都是獨一無二的,骨灰級愛好者甚至會購買十幾支來收藏把玩。
「小金雕」的精緻雕刻,儼然成為了百利金的代表之作,由於雕刻師傅有限而又需要大量的手工製作,每個月僅能生產200支。
先利其器 終善其事
喜歡鋼筆近6年,從學生時代的「英雄」牌開始。對於寫字,我總是抱有一份很深的感情,喜歡橫平豎直,喜歡一撇一捺,喜歡張旭癲狂的草書,喜歡宋徽宗獨樹一幟的瘦金體,喜歡趙孟信手拈來的行書。可是唯獨遺憾的是,沒有在幼時學習書法。
工作之後,給自己買了一支萬寶龍146,得之欣喜。遂開始每日寫日記,寫了一段時日,發現字愈發看著不得體。於是諮詢懂書法的同事,現在才開始寫硬筆書法算不算晚?她說正當時。我也下決心好好練練字,陶冶下情操。
隨著寫字的增多,我又陸續入手了幾支老牌筆廠的鋼筆,換著寫也頗覺有趣。每支筆都有自己的「個性」,萬寶龍146的EF筆尖下水節制,細則細矣,出鋒不足。而「大水槍」百利金M600的EF筆尖倒是挺符合漢字書寫,揮筆之間宛轉自如,相比146稍粗一些卻更適合練習硬筆書法。
一段時間之後,發覺字反而不如之前看著順心了。「老師」說,字體在變化的過程中就是這樣,這是一個陣痛的過程,只能等待化繭成蝶的一天。我愛鋼筆,喜歡寫字,也在等待著自己的字體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