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OX VLOG:雄安
你好,我是BIMBOX的主編老孫,今天我帶你去看一個對很多人來說有點神秘的地方:雄安。
雄安新區不是一個具體的地名,而是位於北京、保定和天津三地之間、原屬於保定市的雄縣、容城縣、安新縣以及周邊地區,劃分出來的一個區域。
民間有個說法,錯過了80年代的深圳,又錯過了90年代的浦東,這個年代的雄安不能再錯過了。
自從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把雄安指定為國家級新區,到現在已經過去將近兩年了,關於雄安的新聞也是一直沒有斷。
對於很多人來說,雄安既是一個尋夢的地方,也是籠罩在濃霧裡的謎團。這兩年,人們看了很多關於雄安「千年大計」的新聞,進入大多數人視野的,是恢弘大氣的未來圖景,卻很少看到尋常巷陌的畫面。
真實的雄安現在是什麼樣子的?那裡的人正在用什麼樣的狀態生活?已經開始建設的區域,建設到什麼階段了?
我這一行的目的,既不是唱讚歌,也不是揭老底,而是用一雙普通人的眼睛,不吹不黑,不談理念不談規劃,只是帶你看看那裡真實的樣子。
我計劃的路線:
①從北京出發,先經過雄縣周邊的鄉、鎮、村,看看那裡的樣子;
②直奔容城,也就是目前雄安新區建設速度最快的地方,帶你看看著名的央企一條街,還有眾多企業入駐的雄安市民服務中心;
③回到雄縣,看看縣城裡的面貌。
從北京到雄安,順著大廣高速一路向南。經過固安,進入保定界就到了。
為了看看周邊鄉村的面貌,我早早下了高速。進入省道,路邊是在河北隨處可見的鎮郊景色,不時進入視野的小工廠、小旅社,仿佛建成之後就再沒有變過。
這條路途徑雄縣周邊的楊莊村、王村、大營鎮等村鎮。
每個村鎮看到的景色都非常的相似:單層的老房中點綴著雙層的新房,所有房屋外面都刷著白牆,白牆上用紅色大字寫著各式各樣的標語。「戰略、規劃、藍圖、建設」等關鍵詞閃閃發光。
當然,偶爾也會有「化肥種子農藥」的廣告牌不合時宜地遮擋在紅色的標語上面。
在村鎮裡,隨處可見售賣五金和輪胎的小店,也有三三兩兩的村民站在門口閒聊,也許正在商量家裡兒子的工作,或是新區建設能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吧。
從雄縣去容城的路上,我經過了白溝火車站。
20年前,人們從全國各地乘坐火車,去白洋澱看荷花,去白溝買假包。20年後,這兩個火車站已經是容城和雄縣的大門,它們也將承載更多人的理想。
一路向西25公裡,我到了此行的重點:容城縣。
一出收費站,馬路中央起到轉盤作用的標誌性建築容和塔就進入了視野。當地人說,容和塔形狀像是織布的梭子,代表著容城縣傳統的服裝產業。
容和塔在某種意義上,也正是這裡「政治」和「經濟」的重心,繞著容和塔半圈向西,就是被人們稱為「央企一條街」的奧威路,向東則是各家高科技企業紛紛落腳的市民服務中心。
進入奧威路,很快就能看到9層的容城縣政府辦公樓。不過,雄安新區管委會辦公的地點並不在這裡,而是在繼續向東的奧威大廈。少了新區的光環,政府辦公樓顯得有些落寞。
政府大樓東側200米是一家惠友購物廣場,圍繞它的四周形成了一條小小的商業街,一排賣小販叫賣著各種北方小吃。
購物廣場樓下停著一排三輪車,司機師傅看到我這樣的外地人,都會很熱情地招呼,我要不要去市民中心看看。6公裡車程,統一價10塊。
師傅們說,來容城的,基本就都走這條路,很少有人去別的地方。
司機師傅很健談,在路上他和我說到:
一開始都說建雄安,人就都跑來了。來了之後發現,只能呆著,沒活幹。
有老闆花了幾十萬開了個飯店,沒幾個吃飯的,養不住。
你看那個公司了嗎?裡面只有一個保潔看門,沒業務,也沒人。
新區成立之後,這條路房價就漲起來了,以前一兩萬租個店,現在要十幾二十萬。
人來了本想著掙個錢,發現來早了,轉一圈就都走了。
今年說是大工程要啟動了,周邊村子要過來20萬人,要是能養住人,就行了,要不都還得走。
奧威路上落戶的有北京市政集團、天津城投集團、中國電建、中國交建這樣的大企業,也有一些建設行業的小公司。
「距離奧威大廈多少米」已經成為新入駐企業名片上的備註。
而正如這位老師傅所說,目前這黃金一條街的房價飛漲,普通企業已經承租不起,大量企業入駐,提升了房東們的租金期望,原有的經營者無力承擔,只得退出,但遠離央企大街的位置,新的租戶卻並沒有上門。
奧威路不長,幾分鐘就走回到了容和塔。下一站是市民服務中心,需要乘坐大巴車,來回都是免費的,10分鐘一趟。本來是給辦事的市民提供的便利,不過目前來坐車的都是觀光客。
進入服務中心的主路,右手邊寫著無人駕駛汽車停車場,不過目前還沒有正式運行。左手邊是雄安新區規劃館,館門緊閉,門口只有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來客這裡暫時還不開放。
路邊停著一輛無人駕駛售貨車,車上安裝著70多個探頭,用於掃描路況,目前只能在市民服務中心特別設計的道路上行駛。
市民服務中心路邊和建築內,隨處可見這樣的入駐企業標識牌。電信、電科、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移動、聯通、各大銀行和保險公司紛紛留名,不過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辦公地點的。
服務中心的商業街,有些門店已經開張,也有很多房屋還空著。咖啡廳和餐廳還沒什麼人,反倒是這家雄安印象紀念品專賣店有不少人光顧。
目前這裡與其說是市民休閒的地方,不如說是一個帶點地標性質的旅遊景點。
服務中心經常能遇到這樣一身西裝,來去匆匆的服務人員。上前詢問,得到的回答基本上是「暫不開放」。他們大多推著行李車,裡面放著的多是前來蒞臨指導的領導們的行李。
走到市民服務中心的邊界,能看到一幅奇特的景象:右手邊是現代化建築和漂亮的綠化,中間是一條筆直的大道,用著最先進環保的材料,左手邊則是一望無際雜草叢生的荒地。
這讓現代化氣息濃重的服務中心有一種沙漠中綠洲的感覺。
一幢房子的二樓有家中信書店,格調還很不錯。書店坐落在二樓,客人很少,書也不算多,但透著一種淡淡的精緻,很舒服。
在這裡連買書都會扣上一個雄安新區的章,像極了小時候寫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紀念照。
這一趟,我和柏慕聯創的創始人@胡林一路同行,我們在這裡各自買了三本書送給粉絲(文末有獲取方式)。
我倆坐在二樓書店的天台上,對雄安建造和建築業新技術暢談了一個小時。視野的遠處,就是尚在建設的雄安新區。
服務中心裡有一家京東無人超市,安靜的坐落在不起眼的路邊。
只需要在門口打開京東app登記一下面部信息,就可以實現刷臉進門、刷臉結帳。店裡沒有店員,也沒有收銀員,一切自助。
時間比我想像中過得要快,在服務中心轉上一圈,已經快要夕陽西下。
沿著出口方向的大道,我邊走邊想:
這裡雖然是國家級重點建設的先鋒站,但並沒有給人魚龍混雜的銅臭感,也並沒有濃重的政治氣氛。所見的都是小店鋪、窄街道、矮房子,先來入駐的企業所標榜的也不是什麼改變未來的黑科技,而是給市民帶來實實在在便利的小科技。
這裡的建設剛剛開始,我猜想,幾年之後生活在這裡的人,應該能確實感受到科技帶給人們的方便和舒適,想到這兒,我不禁對未來能在這裡生活的人心生羨慕。
如果有條件,將來還真可以考慮搬到這裡來生活呢。
從市民服務中心出來,我再次路過了容和塔。夕陽下的奧威路上車流不多。來往的人群裡,也許有著尋夢的漂流者、希望抓住機遇的老闆、期待暴富的房主、胸無大志的市民、託人辦事的掮客,未來幾年,他們將見證這個小鎮的飛速變化。
這條街上還沒有太多高層建築,高聳的奧威大廈顯得分外莊嚴。未來會有許多文件在這裡籤字蓋章,許多人的命運將會在這裡發生改變。
夜幕降臨之前,我還有一個地方要去看看,那就是很多人誤以為是雄安新區中心的雄縣縣城。
一出榮城,路邊的景色恢復了空曠。但我知道,這裡每一片荒涼的土地,都會在幾年內變成熱火朝天的工地,一場持續十年甚至數十年的大建設即將在這裡發生。
進入雄縣之前,我再次路過了一些村鎮,碩大的「千年大計」標語進入視野。這裡和來時的路上景色很像,一樣低矮的建築,一樣接連不斷的標語。
經過村鎮,很快到了雄縣縣城。這裡和容城只有25公裡的距離,整體的感覺卻相差很大。
不像容城充滿了奮進的張力和焦慮的壓力,傍晚的雄縣透著平靜祥和。街上車水馬龍,沒有什麼外來企業入駐,也沒有什麼閒置的商鋪,北方小鎮應有的東西這裡都有,小鎮不該有的氣氛,在這裡也沒有突兀的出現。
走進一家剛剛開業的麻辣香鍋店,老闆看到我手裡拿著的錄像設備,熱情地問我:是不是在玩直播呢?我說是,老闆趕緊起身回了後屋,再出來的時候已經換上了印著「雄安新區歡迎你」的圍裙。
老闆娘對我說:「往後咱們這兒就建設的更好了,得等國家領導人抽出空來建設咱們,畢竟領導們一天都挺忙的。」
「別忘了幫我們店宣傳一下,所有菜品轉發朋友圈,買一贈一。」店主補充到。
離開之前,我給這個小鎮的街道拍下最後一張照片。
2019年,這裡註定不再平靜。每個店主都會系上印著「雄安歡迎你」的圍裙,面帶熱情迎接每一個觀光客、投機者和建設者。
時代給每個人不同的機會,也許下一個十年,這片土地上會誕生許許多多不同的機遇。我想,我應該每年來一次,記錄這裡的變遷,也希望每次來,都能看到一個日新月異的新雄安。
你對雄安、對未來的新建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給我們,留言點讚的前六名,會獲得我和柏慕聯創@胡林購買的書《一個觀點,不一定對》或《未來之路:科技、商業和人類的選擇》。
有態度,有深度,BIMBOX,咱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