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劍,比的是武功;西安論劍,拼的是知識,更確切地說,是濰柴卡車動力產品知識。
11月28日,質領「心」標準——濰柴2018卡車動力產品知識競賽總決賽上演巔峰對決,10位選手西安論劍,精彩紛呈。
最終,經過一番異常激烈的鬥智鬥勇,選手賈立志以160分的成績摘得冠軍,斬獲2萬元現金大獎。
比賽亞軍與季軍由王華、王炯兩位選手分別獲得,兩人分別贏得1萬元和6000元現金獎勵。
濰柴動力為何舉辦此類知識競賽?對於賽事廣大選手究竟如何評價?獲獎選手背後又與濰柴故事幾多?接下來,就讓我們一一找尋答案。
生活不止眼前的忙碌 還有遠方和濰柴知識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程廣旭致辭
一直以來,濰柴始終心無旁騖攻主業,持續提升對客戶需求的深度理解,憑藉強大的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了最具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關於濰柴知識競賽,這也不是一個「新物種」,2017年首屆賽事舉辦之後,反響熱烈,於是2018年自然而然地在萬眾期待中迎來了第二屆賽事。
濰柴知識競賽旨在更好展示新時代卡車人的高素質、年輕化形象,建立濰柴與客戶、客戶與經銷商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
本屆賽事,通過濰柴知識競賽這一平臺,邀請到了全國各地的卡車人同臺競技,共同展示了屬於新時代卡車人的獨特魅力。
選手中更是不乏濰柴堅實的擁護者,有的選手直言:濰柴是我事業的靠譜夥伴,不用濰柴發動機的車我不買!
據悉,本屆賽事此前相繼走過了雄安、杭州、蘭州、高安、昆明五站,西安是總決賽之地,10名優秀的卡車人代表,一路過關斬最終來到這裡。
賽事的舉辦,展現了「文武雙全」的新卡車人形象,參賽選手賽出風格、水平、以及卡車人全新的精神風貌,讓更多的客戶開始認識、了解並信賴濰柴。
藉助賽事,我們也看到,濰柴有信心、有能力、有實力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更優質的服務,引領中國商用車行業砥礪前行,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次全力以赴的比拼 一場濰柴鐵粉的較量
「我相信 我能行!」「我的努力不容許我輸!」「人活著就要不斷拼搏不斷進取!」「我為的不只是總冠軍,更是對自己實力的證明!」「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為自己創造不平凡的人生!」……比賽的大幕尚未拉開,各路選手的口號就已喊得響亮。
10位選手來自全國各地,各自各行各業,他們來到濰柴知識競賽,他們都是濰柴鐵粉,他們要「向世界發問,向所有人證明,向生活交出美滿的答卷!」他們要「給自己創造奇蹟的機會」,「一切的努力為了最後的勝利!」他們堅信自己可以做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拼搏進取,勇奪第一!」
本場總決賽分為10進5、5進1兩個環節,與前幾場挑戰賽第一環節結束後,按照排名淘汰5人的賽制不同,總決賽的第一環節中的兩個回合,每一回合都會淘汰排名末尾的人,這也就意味著選手在任何題目上失誤,都將有可能錯失奪冠的機會,這也讓現場選手壓力倍增。
不過,身經百戰的知識達人,還是穩住了情緒。他們有的思維敏捷善於高速搶答,有的有條不紊完全臨危不亂,有的就是移動的濰柴知識百科全書,讓臺下觀眾不禁叫好點讚。最後,經過近兩個小時鏖戰,選手賈立志在附加賽中戰勝王華,奪得冠軍,成為濰柴知識競賽2018年度新時代卡車人。
卡車人同樣臥虎藏龍 濰柴情結讓他們聚首
今年,一名快遞小哥閃耀《中國詩詞大會》,一舉奪冠,令很多人感嘆,原來真有高手在民間。而在卡車人和物流人中,我們的高手同樣不在少數,他們其實有待我們發掘。他們並非是人們印象中的低文化人群,在卡車和物流專業領域,他們都是實幹派的知識達人。
當然,說到這些高手為何能夠匯聚一起,勇於參賽,選手們的現身說法最有說服力。冠軍賈立志坦言大家都是奔著第一名而來,但是當冠軍落到自家,他卻依舊難掩激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臉上一直洋溢著笑容。對於這位來自河北的個體車主,相比平日拉煤、拉焦炭、拉鐵粉的日子,比賽給他很多特別感受。
沒有對比就沒有發現,對濰柴的鐘愛,也是在實踐中慢慢積累的。從事運輸行業二十餘載,賈立志與濰柴結緣二十餘載,故障少、油耗低、夠可靠,特別是爬坡力強等優勢,讓他始終信賴濰柴。這些年,中途也曾用過其他品牌動力的卡車,但是經過多番比較,賈立志只留下了一臺濰柴動力卡車作為自己的搭檔。
季軍王炯也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表示,此番並非為名次而來,相反是對濰柴有著特殊的情結。早年做過出口貿易的他,對濰柴的尊重就源自那個時期,在他眼中,濰柴是民族品牌的傑出代表。而今從事物流行業,做起自己的物流生意,王炯自然偏愛濰柴動力的卡車產品,他篤定濰柴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還會持續提升。
結語:
簡言之,從2017年成功啟動首屆賽事,到今年第二屆賽事完滿收官,濰柴知識競賽的口碑越來越好,知名度越來越高,慕名而來的選手也越來越多。
經過賽事的洗禮,很多卡車人、物流人養成了愛學習的習慣,也在這種寓教於樂的比賽形式中收穫了知識,結識了好友,分享了經驗,贏得了尊重。
2018年已經接近尾聲,新的一年即將開啟,就讓我們共同期待,質領「心」標準的濰柴知識競賽,2019年綻放更多精彩。
(物流商用車網 記者 蕭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