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革命老區紅安已感受到一絲入冬的涼意,而在毗鄰武漢黃陂的紅安經濟開發區,卻呈現出一番火熱景象,數千名工人、500臺車輛機械正緊張施工。伴隨著耳邊的轟鳴聲,佔地超萬畝的華中文旅康養勝地項目——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仿佛已躍然眼前。
千億投資規劃 承載武漢北擴的發展級
今年雙十一,對於不少購房客戶而言,比起線上「剁手」,更讓他們翹首以盼的,無疑是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示範區首揭面紗。據悉,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包括恆大世紀夢幻城、恆大國際旅遊城、恆大健康城三大子項目。
11月11日上午,在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子項目恆大世紀夢幻城營銷中心廣場,剪彩儀式隆重舉行。伴隨著數百顆五彩斑斕的氣球從巨大的鯨魚模型中升騰而上,也意味著離這座繽紛夢之城初現雛形更近了一步。
(恆大集團湖北公司領導為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剪彩)
當湖北近百家媒體情不自禁按下手中的快門,心裡早已熱血澎湃。在他們眼中,這裡不僅僅是一個涵蓋八大頂奢航母級配套、規模龐大、體量恢弘的經典之作,更是大武漢加速延伸發展空間、提升城市能級與輻射力、聚焦全國甚至世界目光的未來。
(品鑑會活動現場)
(品鑑會活動現場)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武漢,從來不是靜止的,武漢都市圈的發展是全球城市化的必然路徑。隨著武漢城市中心建設發展的日趨飽和,產業結構調整、人口的導向外溢是必然結果,近武漢周邊區域是產業人口導入的首要承接口。
半小時的車程將紅安經濟開發區與武漢中心區緊緊結合在一起,成為承接大武漢北擴的發展極,也將紅安南從「紅安地緣」變身「武漢地緣」。得益於紅安的區位優勢,決定了這裡不僅屬於武漢城市圈,更是整個湖北城市帶的連綿區。
(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效果圖)
一空(天河機場),一港(陽邏港),兩高(滬蓉高速、武麻高速),三鐵(緊鄰紅安西站高鐵站,30分鐘內可抵武漢高鐵站、漢口高鐵站),多元立體化交通網正是恆大集團大手筆布局,以千億級項目為引,釋放區域潛力的原因所在。
(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區位圖)
八大頂奢航母級配套 助推產業經濟的雙循環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而實行的戰略轉型。文化旅遊產業作為注入市場活力的強大引擎,在雙循環格局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
雙循環格局中,「國內大循環」居於主體地位,滿足人民需求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來看,文化旅遊除了經濟功能外,還承擔著滿足民生需求、促進文化繁榮、協調區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屹立於武漢北的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無疑是這些功能複合升級的集中體現。
此次,恆大一以貫之配套先行的開發建設理念,構築一站式國際化旅遊康養度假勝地,匠造水世界、溫泉城、養生谷、旅遊世界、兒童世界、農科園、美食天地、文博園等八大航母級配套,集兒童遊樂、文化旅遊、健康養生、度假休閒、生態居住等功能於一體。以這座華中休閒娛樂之都為核心,一幅由大別山南麓開啟,長江經濟帶拓展的文旅生態捲軸正徐徐展開。
(圖為恆大水世界效果圖)
(圖為兒童世界效果圖)
(圖為溫泉城效果圖)
(圖為旅遊世界效果圖)
(圖為美食天地效果圖)
(圖為文博園效果圖)
(圖為恆大養生谷效果圖)
(圖為農科園效果圖)
複合型地產開發模式在地產行業雖不鮮見,但其深層內核在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項目被發揮到極致。以地產為載體,整合文化、旅遊、康養、農業等多種產業,將創造全新生活方式真正嵌入項目規劃、開發、運營和服務之中,致力於提供一種文化價值內延和生活空間外擴的人居體驗。而不久的將來,生活方式的迭代更新與生活理念的全方位升級將在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完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