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開好局。到2018年底,贛東北旅遊一體化初見成效。推進贛東北旅遊一體化組織協調機構正式建立;重點區域旅遊開發合作有序推進;旅遊市場營銷一體化全面啟動;旅遊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魅力山城德興
兩年有進展。到2019年底,贛東北旅遊一體化基本成型。贛東北各市旅遊合作全面提升,重點區域旅遊開發合作初見成效;旅遊市場營銷一體化體系基本形成;建成景德鎮、鷹潭、上饒智慧旅遊城市,形成旅遊共享信息平臺;多層次旅遊集散體系基本建成;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完善。
德興城區
三年見成效。到2020年底,贛東北旅遊一體化深度發展。贛東北實現旅遊要素無障礙流動,建成旅遊集散網絡體系,旅遊市場營銷一體化深入推進,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完善,建成贛東北智慧旅遊城市群。
鳳凰湖景區
(一)加快建設一體化體系
贛東北一體化旅遊產品必須改變原有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規模擴張的速度增長模式,轉向依靠「質量」「品質」「服務」優質旅遊發展的新路。鞏固提升觀光旅遊類產品,重點拓展休閒度假類產品,特色化發展專項旅遊類產品,全力建設跨域旅遊產品,構建多層次、多功能、具有國內外市場優勢競爭力的現代旅遊產品體系。
加快景德鎮、鷹潭、上饒城市景觀建設和旅遊產業要素整合與優化,完善城市商業區旅遊服務功能,延伸城市旅遊產業鏈,提升城市在旅遊景區、旅遊服務接待、旅遊集散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充分發揮發揮景德鎮、鷹潭、上饒在贛東北旅遊一體化中龍頭帶動作用,對外強化與長三角、海西經濟區及海外的全方位合作對接,對內著力加強區域聯動、錯位發展,形成「一極兩都」格局。
(1)景德鎮市 構建江西入境旅遊高地,打造一座「與世界對話」的國際性旅遊城市。
(2)鷹潭市 建成世界知名道文化旅遊聖地,國內一流全域旅遊目的地城市。
(3)上饒市 打造江西省東部重要增長極,建成世界知名與國內一流的旅遊目的地。
(4)婺源、德興、玉山、萬年、貴溪、鄱陽、浮梁等以建設景區支撐型特色城市為目標。
德興聚遠樓
(1)堅持以三清山、龍虎山、婺源、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龜峰、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靈山七大一級旅遊目的地為主攻重點,完善配套設施和提升綜合管理水平,努力使七大核心景區在合力打造「CHINA之源,山水之巔」品牌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國內一流乃至國際水準的目的地,實現對贛東北旅遊產業的強勁帶動,形成在國內遠程市場具有極高知名度和在國際市場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景區,引領贛東北地區旅遊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2)加快瑤裡、大茅山、銅鈸山、黃崗山、神農源、浮梁古城、河口古鎮、田園鄱陽湖景區、聖井山、青茅境、錦江古鎮建設,從而全面促進贛東北各地景區資源共享、協調互動、並駕齊驅,實現贛東北旅遊自由化、一體化的大格局,顯著增強贛東北旅遊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大茅山風景名勝區 彩虹童話村
(3)積極推進開發陶溪川國際陶瓷文化產業示範園、樂平洪巖仙境、景德鎮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1949建國創建園、「2017年十大考古發現」--大上清宮遺址公園、江南水滸城、洪五湖、餘江雕刻文化園、樟坪民俗風情園、白鶴湖、鷹潭眼鏡文化園、象山書院、角山窯文化遺址公園、上饒集中營、鵝湖書院、葛仙山、懷玉山、怪石林、廣豐紅木文化創意產業園、萬年仙人洞遺址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明花海景區、三清山玉簾瀑布景區和神仙谷等景區,深度發掘景區潛力,精心建設旅遊新產品,使其成為贛東北自由旅遊區的景區新興力量和未來的生力景區。
(1)以婺源國家鄉村旅遊度假實驗區、瑤裡旅遊度假區、洪五湖旅遊度假區、龍虎山休閒旅遊度假區、上饒靈山清水灣旅遊度假區、上饒靈山工匠小鎮、鄱陽湖親子小鎮、十裡櫧溪、雲谷田園為重點,因地制宜地開發各類型休閒度假產品,完善休閒度假設施,提升綜合性休閒度假功能,開發一批高端休閒度假旅遊產品,積極開展國家旅遊度假區和省級旅遊度假區創建。
(2)加快推進樂平江西怪石林、景德鎮月亮湖水利風景區、貴溪白鶴湖景區、鷹潭丹霞國際養生谷、楊溪現代農業休閒區、江南水滸城、大茅山梧風洞度假區、懷玉山避暑度假區、冰溪古鎮旅遊綜合體、紫湖琴山溫泉旅遊度假區、三清山港首休閒旅遊度假區、廣豐銅鈸山度假區、德興繞二溫泉度假區、鄱陽湖溼地公園、廣豐上呈頤養園、廣豐豐溪田園綜合體、萬年珠田越溪田園綜合體、靈山峽谷小鎮等新興旅遊度假區建設。
(3)深度發掘區域度假資源內涵,積極擴大度假產業規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服務水準,積極開發山地型、親水型、溫泉型、森林型、保健型等豐富多彩的度假產品類型,滿足客源市場多層次的旅遊休閒度假需求,以增強贛東北旅遊產品的吸引力。
江村千畝茶園
以贛東北景德鎮、鷹潭、上饒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三地市黨委政府要強化黨政主導、部門協同、整體聯動、齊抓共管的全域旅遊推進機制,按照「旅遊治理規範化、旅遊發展全域化、旅遊供給品質化、旅遊參與全民化、旅遊效益最大化」的創建目標,加快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景德鎮、鷹潭二市力爭在2018年通過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組織的第一批考核驗收,2019年上饒市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通過考核驗收。率先實現贛東北旅遊全域化的目標。
依託贛東北地區豐富的生態資源和中醫藥資源優勢,以上饒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和國家中醫藥旅遊示範區、婺源文化與生態旅遊區、德興國際中醫藥健康旅遊產業基地、樟坪-青茅境國家森林氧吧康養基地、三清山中國道教文化園為抓手,加快健康醫療、中醫藥養生、旅遊產業有機融合,開發健康養生旅遊產品、線路,舉辦國際性健康養生論壇,豐富大健康產業內涵,將贛東北豐富多樣的生態資源和醫療資源轉化健康養生旅遊產品,打造國際知名健康養生基地。
宗儒古村
(二)加速優化一體化要素
(1)重要旅遊規劃銜接。建立贛東北重要旅遊規劃通報和協商機制,加強三地市旅遊規劃銜接,合理安排旅遊功能分區,實現區域旅遊開發一體化。各市旅遊發展規劃涉及的重要事項要主動通報省旅發委;跨區域旅遊發展規劃和重點旅遊區規劃要積極協調有關各方加強溝通和銜接,省旅發委加強統籌、指導,強化服務。
(2)重大旅遊項目協商。建立贛東北重大旅遊項目開發通報和協商機制,各市重大旅遊項目要通過協商來統籌安排和選址,推動項目布局一體化。入選省重點項目或總投資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旅遊項目,由省主管部門召集有關各方統籌協商。
(3)重點旅遊區域合作。建立贛東北重點區域合作開發溝通機制,加大對跨區域旅遊資源和產品開發的投資力度與政策傾斜,推進重點區域旅遊開發一體化。重點推進「一帶三廊」等跨區域旅遊合作帶建設,由省與相關市協商合作開發,整合資源、共創品牌。
(4)旅遊資源保護。加強旅遊景區開發規劃和旅遊城市建設規劃中對旅遊資源的保護。加強對歷史文化遺產、古村、森林、溼地、溫泉、江河湖泊、綠道等生態環境敏感性強、公共屬性強的旅遊資源的保護性管理。
養心穀草本溫泉
(1)建設贛東北智慧旅遊城市。積極推廣鷹潭市以「智慧新城」建設帶動智慧旅遊領先發展的典型經驗,利用江西省旅遊大數據中心建設在上饒這個平臺,探索智慧旅遊城市建設經驗,推進贛東北智慧旅遊城市建設走在全省前列。重點推進旅遊公共信息的網際網路採集和運用,推動全產業數據上線,為旅遊各行業智慧旅遊建設提供經驗借鑑。到2020年實現贛東北智慧旅遊一體化,為區域內縣級智慧旅遊城市提供借鑑。
(2)建設贛東北智慧旅遊景區。以江西省旅遊大資料庫為依託,以滿足遊客需要為目標,重點推進區域內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智慧旅遊景區建設,2018年,推動5A級景區建設成為智慧旅遊景區。到2020年,推動區域內所有4A級景區實現免費WIFI、智能導遊、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
(3)智慧旅遊信息服務系統。在《江西風景獨好》網站和微信公眾號設立贛東北旅遊專欄,贛東北三地市旅遊網站中建立贛東北旅遊專欄,推出「網上贛東北」,提供旅遊景區、線路、交通、住宿、氣象、安全、醫療急救、政務公開等信息和諮詢投訴服務,實現網上預訂、旅遊信息實時報送和更新,打造整合贛東北旅遊企業的營銷平臺和高標準的旅遊電子商務平臺。
(4)完善智慧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旅遊公共信息數據向社會開放。建設好市、縣、景區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統一受理、分級處理的旅遊投訴處置機制,運用網際網路,建立旅遊誠信信息交流平臺,加強對旅遊企業信用的監管。運用網際網路開展文明旅遊引導,定期發布遊客不文明旅遊行為記錄。積極運用網際網路開展旅遊應急救援。
海口古村
(1)構建「空鐵高」大旅遊交通網絡。以贛東北交通規劃為依據,強化區域城市間出行的便利性,打造「空鐵高」(即景德鎮羅家、上饒三清山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的立體化大旅遊交通格局,構建旅遊快速交通網絡。
(2)提升旅遊交通便捷服務。鼓勵開設城市中心城區、交通樞紐與主要旅遊景區景點之間的快速旅遊交通線路。結合旅遊集散中心建設,開通贛東北旅遊專線,實施旅遊觀光巴士示範工程。在各城市主要景區之間實現旅遊直通車、景區環線車和城市服務中心專線接駁車,為遊客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實現旅遊景區連線化、旅遊交通系統化。
(3)建設自駕車遊服務營地。 在5A級景區開展自駕車和旅居車營地試點建設,在設施標準和服務規範方面建設一批具有示範意義的汽車營地。
加快推進贛東北三級旅遊集散服務體系建設。2018年建設景德鎮、上饒、鷹潭一級綜合性旅遊集散中心,推進上饒站、鷹潭北站、景德鎮城區建設一級旅遊集散中心,2019年完善婺源、鄱陽、弋陽等二級旅遊集散中心,推進區域內主要交通站點、旅遊城鎮和大型景區等建設三級旅遊集散中心。到2020年底,贛東北形成以公共運輸為基礎、旅遊集散中心為節點、通達各旅遊景區的三級旅遊集散體系。
亞洲最大露天銅礦
(三)打造一批精品旅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