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位於日本京都的東本願寺的正殿「阿彌陀堂」已經完成了全部內部修復工程,將於11月21日起重新面向公眾開放。
從2012年開始,被日本人視作國寶的京都東本願寺修繕工程啟動,11月16日,東本願寺向當地媒體展示了金箔和刷漆等修復工程完工後的樣子。據報導,阿彌陀堂修繕過程中需要將舊金箔拆除,刷漆之後重新更換新的金箔。共有30萬枚以上的金箔被使用,整個修繕工程耗資高達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6億元)。
更換金箔(圖片來源:界面)
東本願寺是日本佛教重要流派淨土真宗大谷派的最高寺院,其正殿「阿彌陀堂」的內陣本間用純金象徵「佛國淨土」,由德川家康下令建造,始建於1602年。現存的阿彌陀堂為1895年重建的建築。
在歷史上,日本淨土真宗有一個更著名的別稱「一向宗(Ikko-Ikki)」。這個佛教宗派曾經介入普通日本民眾的生活,從15世紀開始不斷煽動信眾發起叛亂,企圖在日本建立佛教國家,這便是戰國時代轟轟烈烈的「一向一揆」運動。
公元1578年,戰國大名織田信長焚毀淨土真宗的祖庭「石山本願寺」。本願寺門主於1591年在京都重建本願寺,即今天的西本願寺。數年後,德川家康建立幕府,由於淨土真宗在全日本信徒超過一千萬,德川氏擔憂「一向一揆」重演,下令將京都本願寺一分為二,東本願寺得以獨立出來。
在淨土真宗(Shin Buddhism)思想體系中,居住在極樂淨土的阿彌陀佛是一切神祇的核心,阿彌陀佛在日本信眾中的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了釋迦摩尼。因此,此次「阿彌陀堂」重新貼金是日本文化界與宗教界影響極大的盛事。重新修復後的「阿彌陀堂」內陣本間,視野所及全部以黃金貼滿,重現了佛教經典中的極樂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