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下午,香港特區政府召開記者會宣布,所有過去14日曾在英國逗留超過2小時的人士將禁止登上飛抵香港的航班。此外已入境的英國抵港人士也需要在完成14日的酒店隔離後額外留家隔離7日。香港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對英國採取禁航。
歐盟對英國新報告的變異病毒十分忌憚,以至於過去都有些鬆懈的歐洲國家紛紛提高了疫情級別,中國這邊,內地對境外輸入尤其是境外人員輸入,的防範一直做得很好,但香港的情況略有不同,如《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就指出,香港社會和英國關係緊密,是中國防止被變異病毒感染的軟肋。
香港在與英國臨時停航之前,人員的往來也較為密切,這意味著可能已經有在港人員被感染,對此香港有必要加大排查,開展必要的流行病學跟蹤調查。有數據顯示,從2020年11月1日至12月17日期間,英國直飛香港客運航班平均每周21班次,主要的通航機場希思羅機場就在倫敦。除此之外,在11月1日至12月16日,從英國飛中國內地的客運航班也達到了每周8次航班的頻率。
針對英國的疫情近況,21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會進行認真研究併科學做出妥善處理,以確保中外人員往來健康有序進行。另香港社會和英國關係密切,在報告變異病毒之前,香港的入境壓力就多來自於英國。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此前表示,香港1900例外國輸入病例中,有超過2成是來自英國的。
香港疫情形勢本就嚴峻,因此當機立斷對英國斷航是必要之舉。當然具體看,禁航令對留學生的影響客觀存在。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年的統計,香港至少有3.6萬名海外留學生,其中1.7萬在英國,時值聖誕節期間,往年在英國讀書的香港留學生這時候多會回到香港,因此禁航以及返港收緊後,這一群體受到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長久以來的疫情嚴控也導致了一些聲音出現,無非是對疫情嚴控不滿,但以目前香港的本土疫情以及境外輸入壓力情況看,沒有給防疫放鬆的空間。抗疫要有效,需要政府盡心盡力,更需要市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