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細的四肢、1米73的身高,你很難想17歲的曾俊欣會是一名網球運動員。而且他還是一年兩奪大滿貫青少年組冠軍的未來之星,創造了男子網壇14年來的新歷史。
令人更難想像的是,這位天才少年是從中國臺灣夜市中走出的普通男孩。他的父親放棄工作常年陪他四處徵戰,而母親則靠著在臺北樂華夜市擺攤賣糖葫蘆撐起了整個家。
下個賽季,年滿18歲的曾俊欣就要踏入更加殘酷的成人世界,正式開始自己的職業化之路。雖然性格內斂,但他也有自己的野心——「希望可以當上世界第一,拿下奧運金牌。」
曾俊欣夜市走出的青少年球王半年前的溫布爾登草地,我們見證了塞爾維亞天王德約科維奇重返巔峰。而就在同一天,中國臺北的17歲小將曾俊欣同樣在這裡捧杯,他拿下了溫網青少年組的男單冠軍。
實際上,這已經是曾俊欣收穫的第二座有分量的冠軍獎盃了。就在溫網奪冠的一個多月前,他還曾在法網該級別賽事中奪冠,並在今年連續三次闖入大滿貫青少年組決賽。
一年兩獲大滿貫青少年組冠軍,天才少年曾俊欣不僅創造了中國臺北男子網球的歷史,也成為了整個世界男子網壇14年以來能夠獲此成就的第一人。
但曾俊欣走紅於網絡並非緣自他的網球天賦,而是來自於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在這篇文章中,記者將目光投向了這位天才少年背後的強大後盾。
原來,曾俊欣並非出自什麼網球世家,家裡也沒有什麼雄厚經濟實力。他的父母長期在臺北的新北永和樂華夜市擺攤賣糖葫蘆,而他也因此被人們成為「夜市球王」。
「我們其實就是一般父母親,就希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可以給他力所能及的部分。」在接受中國臺灣媒體採訪時,母親蔡仲涵用質樸的語言描述著自己。
為了支撐整個家庭,蔡仲涵必須從下午4點工作到凌晨1點,經營著這個叫做「阿德糖葫蘆」的小攤位。不僅如此,她還要負責照顧曾俊欣15歲的弟弟曾允帝。
母親蔡仲涵在後方苦撐,父親曾育德則放棄工作陪兒子到處徵戰賽場。為了幫助曾俊欣實現夢想,曾是業餘網球愛好者的曾育德還特意考取了教練證,成為了兒子的貼身教練。
曾俊欣捧杯網球天才也是學霸性格內斂的曾俊欣在球場才華橫溢,父親曾育德說自己在兒子4歲多時就發現了他的天賦。
「其實是我喜歡打球,有時太太有事情,我就會帶著俊欣到球場。原本給他帶著玩具去玩,結果他不玩具,跑去玩球拍。」兒子對網球的樂趣,成了曾育德下定決心的關鍵。
在發現了兒子的網球天賦後,曾育德便時常陪兒子一起訓練。當時,他還與妻子經營著糖葫蘆攤,一大清早還要陪兒子練球,因此每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
曾俊欣從小也很懂事,深知一家人為他傾其所有,因此他也常常到父母的攤位前幫忙。而他在學校的課程也沒有半點落下,用他的話說就是——「打球就專心打球、念書就專心念書。」
母親蔡仲涵曾向當地媒體透露,兒子在小學時每天大清早要花一兩個小時前往外縣市上學和練球,晚上再趕回來做作業,直到8點半上床睡覺。
「每天持續訓練,一直都沒有休息過,但他就想要這樣子,所以從來沒有喊累。」母親的眼裡,全是心疼的樣子。
曾俊欣的法國教練莫拉託格魯(同時也是小威的教練)曾稱讚道,「俊欣是一位讓人難以置信的球員,他的專注度極高,能夠跟上他訓練量的人應該非常非常少。」
而目前,曾俊欣是著名男子高中建國中學的學生。由於長期在外徵戰,學校老師會把作業拍照傳給他,他在國外寫好之後再傳回給老師,一切依照規定、從不拖延。
賽場上的曾俊欣這是一個家庭的「豪賭」曾育德夫婦的付出和曾俊欣的懂事,激勵著我們也溫暖著我們。但世界總是有其殘酷的一面,這個家庭孤注一擲的投入更像是一場不計回報的豪賭。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海峽彼岸的另一個天才少年——美網青少年組「雙冠王」吳易昺。阿昺母親曾經透露,家裡為了將兒子培養成材曾投入超過百萬。
沒有吳易昺較為殷實的家境,曾俊欣的網球之路遠比想像得艱難。由於從1999年一直擺攤至今,曾是百貨公司職員的蔡仲涵因過於辛勞造成手腕肌腱發炎。
「我太太因為工作太辛苦,身體出了狀況。我們去外地徵戰,她就留在這裡工作。」對於妻子的付出,曾育德也有些內疚,「我不希望她那麼累,她自己也說無法做太久了。」
曾育德向《紐約時報》透露,妻子接下來會休養一段時間,而阿德糖葫蘆攤從明年春天起將暫時歇業。他希望,明年轉為職業球員的兒子能夠通過比賽贏得獎金,為家裡減輕壓力。
曾俊欣母親的糖葫蘆攤位然而,成人世界哪有「容易」二字,就連《紐約時報》也對此抱有疑慮。文章用數據說明:只有排名前100名的球員在減去旅行和教練費用後,才能掙到足夠的錢來維持生計。
事實上,大多數在青少年時期成績不錯、甚至是拿過冠軍的球員,轉入職業網壇之後就變得碌碌無為。當然,也有費德勒、羅迪克這樣少數的網壇傳奇。
巧合的是,生於8月8日的曾俊欣與費德勒是同一天生日,而這位從臺北夜市走出的少年正在朝夢想進發。
目前,他已經得到了臺塑集團和中國臺北網協的支持,其中臺塑集團從2015年起每年向他贊助400萬新臺幣(約合90萬人民幣 )。
「我不知道曾俊欣的職業生涯能走得多遠、多高,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盡一切所能,讓他在場上盡情發揮天賦。」在這場「豪賭」中,曾育德總是兒子最堅定的支持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