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中華書局總廠舊址將變成創意園區酒店

2020-12-25 鳳凰網讀書

舊時上海中華書局

書局變身產業園區

上海澳門路477號,一座老工廠建築,眼下正在經歷它誕生70年以來第一次徹頭徹尾的迅速改造,從結構到功能。

日前,記者造訪此處時,臨街的兩幢建築,較小的一幢基本完工,規模較大的另一幢建築還在急急趕工。後者一樓車間頂上裸露著粗大的管道組,工人正在加裝防雨遮陽篷,其臨街一面的樓頂已豎立著巨大的廣告牌,上書「中華1912創意園」的字樣,並有簡單的經營、招租項目介紹,宣告了這座建築的未來功用。按照介紹,這座創意產業園,包括了涉外辦公寫字樓、商鋪、商務酒店以及人才公寓

這裡,曾是在中國近代出版史上佔據重要一席的中華書局總廠舊址,已列入上海優秀歷史建築。由中華書局舊址,變成創意產業園和商務酒店,這一改造讓上海及文化出版界人士不安,也在歷史建築改造利用的專業人士中間引起議論。

開發是否會割斷百年文脈

「隔壁可能要開『膠囊旅館』,主要是面對大學生創業者,在這個地段,又是老廠房,不可能經營高檔酒店。」與中華書局為鄰的一家商務酒店的服務人員說。

長居北京、85歲的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逵的女兒陸費銘琇聽聞書局舊址改建酒店、商鋪與公寓,十分驚訝地表示「太不可思議了!」「不能接受」,她擔心的是,原本大開間的建築,多了分隔牆,添了上下水道、空調等生活設施,會對原有結構造成破壞。

轉變成酒店、寫字樓和商鋪後的澳門路477號收益如何,目前很難預期。上海各類創意產業園已達上百處,形成品牌效應、經營業績良好的只有莫幹山路50號、尚街LOFT等少數幾家,至於經濟型酒店,更是遍地開花,競爭慘烈。

91歲的老出版家丁景唐則說,中華書局印刷廠的價值在於其內在傳承的無形文化財產。這是上海乃至全國僅存的大規模、高質量的近代出版文化遺存,70多年間儘管機構名稱、體制不斷變化,卻一直在印刷出版行業內部流轉,歷史發展脈絡十分清晰,再利用時,不應人為割斷。

在現代文學研究者、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看來,一家連續運轉了70多年、曾領行業風騷的著名印刷企業,將它轉變成概念模糊的「創意產業園」,不是保護有文化價值的老建築的好選擇。陳子善教授認為眼下「創意園區」已成了一個什麼都能裝的「大籮筐」,只保留住建築外殼,不注重內在文化遺產的傳承,實際上不能算是對文化的尊重與妥善保存。

「故宮裡開設星巴克,曾經惹來非議,就是因為兩種文化不能協調,很難兼容。中華書局舊址建築保留下來,改建的內容卻是與文化、出版類內容毫不相關的酒店、商鋪,這樣的利用是『不換湯而換藥』,將本末倒置了。」陳子善說。

但同濟大學阮儀三教授則認為,城市發展不可能樣樣不動,大多數工業遺產建築都會發生使用性質的改變。這類建築的歷史意義多依附於其外形和內部場景上。只要建築不被拆毀、破壞,歷史記憶就會得到留存,也可能恢復。

要不要建成中國出版博物館

事實上,上海出版及文化界早有人建議,將澳門路477號中華書局舊址的一部分,改造成中國出版博物館。

建立上海出版博物館的建議,早在10年前已有人大聲呼籲。77歲的老出版人江曾培還記得,2001年,時任上海市出版協會主席的他曾組織調研,形成建立出版博物館的可行性報告。設立在上海新聞出版局下的出版博物館籌辦處在2003年11月成立,徵集文物史料和開展整理研究的工作隨之啟動。

近10年時光飛逝,上海新聞出版局投入上千萬元文化專項基金及房產,出版博物館在藏品徵集、史料整理、口述歷史採訪拍攝、藏品庫建設等方面,都進展順利。由於積累的文物藏品過多,籌建中的出版博物館2009年已從出版局機關搬到市區西南角的欽州南路出版大樓內,空間有限,許多大型文物在接受捐贈後只能封存於捐贈方的倉庫內,不敢收入。收進的藏品只能入庫而很難陳列展示,檢索查閱等社會服務功能更未得到發揮。

對於未來的上海出版博物館設在何處,「最早的建議就是找一家老廠房,用商務印書館或中華書局等能顯示上海中國出版源頭地位、具有標誌意味的建築。」江曾培回憶。

2萬平方米、又一直伴隨著中國出版印刷業發展的澳門路477號中華書局舊址,幾乎成了改建出版博物館的最佳選址。於是,從2000年起,幾乎每一年上海市「兩會」,總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遞交提案議案,建議「利用中華書局舊址,抓緊建設出版博物館」。

2009年6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還專門為此事致函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由韓正市長籤署的這份函件表示,希望「將上海籌建中的出版博物館列為國家出版博物館,由總署和上海方面共建」,並列為國家重點文化項目。

對於博物館的選址,上海市政府方面明確表示,經過多次協調和比選,「傾向性意見是利用出版機構舊址進行改建。規模比較合適的是中華書局舊址和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該處建築的「變性手術」,始於去年下半年,動工後「快馬加鞭」。從「中華1912創意產業園」網頁內容看,建設方曾希望趕在世博會期間,讓商務酒店開門迎客、園區招商。

文化遺存的當代命運引人關注

中華書局舊址這一組建築,於1999年9月列入「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地面文物處副處長李孔三介紹說,上海市現有632處「優秀歷史建築」,從2002年起即有了專門的保護條例。其中規定,嚴格控制在優秀歷史建築上設置戶外廣告、招牌等設施,改建衛生、排水、電梯等內部設施也須適合該建築的具體保護要求,並得到批准;改變建築的使用性質和內部設計使用功能,應將方案報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門審核批准,批准前須聽取專家委員會意見。

記者向上海市房地局申請採訪,未獲答覆。阮儀三教授表示,近代工業建築遺產在上海數量很大,對他們的歷史價值鑑定和制定詳細保護方案,還有大量工作要做。何況,列入優秀歷史建築的仍是其中少數,更多只是登錄在冊的保留建築,它們更需要獲得人們的關注和研究。

一位專家表示,像中華書局舊址這樣的優秀歷史建築,不應作為經營性資產,否則難逃拿文化當幌子、謀取集團利益的急功近利舉動的危害。

出版博物館籌建處負責人林麗成認為,出版博物館未必要設在中華書局舊址,但作為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最重要代表,保護近代歷史建築遺產不受破壞、收集更多近代文獻資料,已是上海的當務之急——這座城市正從「老上海」迅速蛻變為「新上海」,「近代基因」若不重視恐怕會流失殆盡。

其實,上海中華書局舊址如何利用的問題,很有代表性。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一方面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僥倖留下了一些建築遺蹟,這些遺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見證;另一方面,隨著人口增加,我們不斷需要開疆拓地。這些或多或少承載著歷史信息的老建築歷經滄桑歲月,今天,他們的去留依然成問題。歷史總要走向未來,無論如何,但願今天的行為經得住後代子孫的評議。 記者 姜泓冰

相關焦點

  • 節目|在民國「教科書革命」口號下,中華書局怎樣燃起出版「第一把...
    當時中華書局供應的春季開學用書,包括初等小學國文、修身、算術、習字等5種,高等小學歷史、地理、英文、理科等8種,中學用書27種。這是清王朝覆滅後第一套適合共和政體的教科書,令人耳目一新,立即風行全國,中華書局這套「中華教科書」幾乎獨佔了當時全國中小學教科書市場。從而賺得了創業後的「第一桶金」!
  • 瀋陽歷史老建築-奉天製作所舊址
    這個佔地三十萬平方米的舊址,將打造為教育娛樂文旅小鎮。為此,筆者再次來到這個院落,給這些可能「變臉」的老建築拍張照,並概要梳理一下它的昨天今日和明天……舊址之歷史沿革奉天製作所原址位於景星街與齊賢街、小北二路與北三路之間,門牌號是瀋陽市鐵西區景星北街38號。在這個地址有若干個後繼工廠,我們最熟悉的是瀋陽高壓開關廠。
  • 上海的創意園區,是建在舊廠房上的小資浪漫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沙涇路10號M50M50前身為上海春明粗紡廠,於2000年起開始轉型為藝術創意園區。是目前蘇州河畔保留最為完整的民族紡織工業建築遺存。名字由來沒什麼特殊含義,因為位於上海市普陀區莫幹山路50號,所以名為M50。
  • 陸費逵與中華書局的創辦
    提到中華書局,就離不開它的創辦人、近代中國出版界的名人——陸費逵。中華書局的創辦1912年1月1日,以孫中山為領袖的中國同盟會聯合部分立憲人士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標誌了中國一個新的歷史紀元的開始。就在南京臨時政府宣布成立的當天,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海福州路惠福裡宣布成立。
  • 「老長寧」才懂的往事:你眼中的高檔酒店、商品房、創意園區...
    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字號」龍虎」牌仁丹生產商上海中華製藥廠,擠在延安西路1448弄的弄堂裡,廠房至今還在,已有其他用途。20世紀80年代初,在償還「歷史欠帳」的城市建設中,市政府提出新建和挖潛改造相結合的發展方針。市、區企業尤其是「三廢」汙染企業,實行關、停、並、轉,騰出土地建職工住宅。
  • ...你眼中的高檔酒店、商品房、創意園區……原來都是廠房|睡前分享
    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字號」龍虎」牌仁丹生產商上海中華製藥廠,擠在延安西路1448弄的弄堂裡,廠房至今還在,已有其他用途。20世紀80年代初,在償還「歷史欠帳」的城市建設中,市政府提出新建和挖潛改造相結合的發展方針。市、區企業尤其是「三廢」汙染企業,實行關、停、並、轉,騰出土地建職工住宅。
  • 【枉言 | 攝影】曾經生產大清銀幣的平房,天津造幣總廠舊址
    拍攝時間:2017年6月2日 造幣總廠舊址 佔地面積31916平方米 因其直屬戶部 故將原「天津銀錢總廠」 命名為戶部「造幣總廠」
  • 創意無處不在 盤點滬寧城區四文化創意產業園
    ,風景秀麗,通過市場化運作機制對園區進行統一的規劃、改造、招商及運營管理;建成後形成佔地60畝、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的創意園區,計劃吸納150-200家創意企業,實現5000人以上的知識型人才就業。    南京世界之窗創意產業園(創意東八區)二期在延續一期的創意產業基礎上,創意東八區二期更加強調產業功能與建築意念的呼應。通過進一步區分動漫、科技、設計三大領域,明確功能定位,整個產業園的創意經濟將作為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帶動各產業鏈的高效運作。
  • 北京京棉二廠舊址變創意產業園 隈研吾設計(圖)
    就是這個特點,被園區改造的建築設計師、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隈研吾捕捉到了。  「在很多國家城市中心的CBD商務區,你很難能看到歷史的東西,但這裡還有。」由於保護廠房遺址是園區改造的底線,也是前提,隈研吾決定就地取材,提煉廠房原有的設計元素。  很快,鋸齒形被用在了園區的各個角落。
  • 循著100多條微旅行線路,聆聽歷史建築前世今生
    市文旅局在2020上海旅遊節之際,發布了100多條各具特色的建築微旅行線路,大家可跟隨這些旅行線路,用腳步丈量魔都,聆聽歷史建築前世今生,感受城市歷史人文氣息。線路長度(km):1.6預計遊覽時間:2小時涉及建築陝西北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示諮詢中心--西摩會堂(上海市教委教學研究室)(外觀)--崇德女中舊址(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外觀)—何東公館(上海辭書出版社)(外觀)--懷恩堂(外觀)--上海大學舊址(外觀)--中華老字號一條街(外觀)—報業集團
  • 北京坊:建築美學盛宴 勸業場舊址看百年前民國商業風貌
    作為北京首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集群設計項目,北京坊不僅呈現給世人一場建築美學盛宴,也為喜歡撫今追昔的遊客提供了了解民國商業風貌的難得機會。一幢幢瑰麗典雅的巴洛克式建築與三裡屯太古裡風格的低密度商業體和諧共處;鑲嵌著歐式族徽的券廊、拱門下方,卻保留著胡同、街坊結構的道路和排水溝;「和合二仙」精美磚雕與充滿節奏感的科林斯廊柱,都將它們優美的身影投射在高高的玻璃幕牆上。古典和現代,東方與西方,在這3萬多平方米的小區域內融為一體。北京坊還在建設期間,我曾多次路過,並看過一些報導。
  • 香港中華書局 首家機場書店開業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張檣)香港中華書局首家機場書店日前在香港國際機場二號客運大樓開業。 書刊之外,為進一步豐富讀者的消費選擇,書店還引入豐富多彩的非書類產品,其中最為醒目的是多個代表香港本地歷史文化與創新風貌的文創產品,向本地及海外讀者展示了香港的歷史、古蹟與多元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香港中華書局自1927年在香港開業,近90年來一直堅持紮根香港、服務讀者。近年來中華書局在業務發展上更加積極進取,通過適當擴大書店經營規模的發展策略,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 洛陽這些舊廠房的華麗變身,創意園區令人驚豔
    一、洛陽天心文化產業園◆◆前身:國機重工(洛陽)建築機械有限公司廢棄的老舊廠房,中國第一臺壓路機的誕生地◆◆面積:整個園區佔地約180畝,建築面積約5.7萬平方米書店、咖啡館、鋼琴音樂廳、遊泳健身館、蹦床公園、特色餐飲、民宿……充滿懷舊氣息的老廠房加入時尚元素煥然一新,美食、運動、文化產業等的融入,將半個世紀前的工業輝煌轉換成時尚、創意的文化元素,展現了歷史和現代、工業和藝術結合的獨特文化魅力。
  • 臨港又一「地標性」建築來了!上海國際文化創意園區開建
    項目總建築面積約33.6萬平方米,集商業、辦公、住宅、酒店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是具有地標性建築、引領性產業和帶動性效應的大型精品城市綜合體。圖說:上海國際文化創意園區效果圖。主辦方供圖(下同)港城集團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奚志忠表示,上海國際文化創意園區項目作為港城集團打造的「城市會客廳」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將成為文化創意產業、跨境貿易服務、科技金融保險、商業酒店、高端居住等多種業態集聚發展的綜合性空間,為新片區高端要素協同和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 香港中華書局開設首家動漫專門店
    以古籍、文史類書籍見長的老牌出版社中華書局進軍動漫領域——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在九龍彌敦道開設的「動漫世界-Manga Shop」專門店日前正式開業。  「動漫世界」專門店共兩層,佔地400平方米,書店將與日本動漫機構Animate合作售賣獨家動漫周邊產品,同時關注、展示香港本土動漫。
  • 打卡那些鮮為人知的南京歷史「金陵機器製造局舊址」
    打卡六朝古都,分享鮮為人知的南京歷史,馬巷公子帶你走馬觀花。金陵機器製造局舊址在南京中華門外,東西橫貫著應天大街高架,從高架上可以眺望如今這裡是晨光1865文創園區。為什麼叫1865?因為1865年,這裡誕生了金陵機器製造局,這裡,也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之一。
  • 中華書局版點校本《史記》迎來首次修訂本
    消息的內容:中華書局版點校本《史記》,在初版問世54年之後,將迎來首次修訂本;「中華書局版《史記》修訂本全球首發式」將在北京、上海、香港、臺北、新加坡、倫敦、東京、紐約等24個城市的29家書店舉行。在首發書店北京王府井書店,《史記》修訂主持人趙生群、中華書局總經理徐俊將在現場聯合籤名售書。  微信結尾之處附上了宣傳海報,海報上打上了「偉大的經典」的字樣。
  • 中華志願者雜誌社副主編許順喜一行參觀啟新1889創意產業園區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河北訊(公益記錄者 孫小民)2018年9月25日,中華志願者雜誌社副主編、健康導報執行主編、中國周易新聞網總編許順喜,白俄羅斯文化聯盟中國首席代表、著名社會活動家劉瀚鍇,北京德祥天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草根歌手楊照文專程到河北唐山部分地區進行文化交流。
  • 中華書局攜《王者榮耀》推「榮耀中國節·節歷」
    本報訊(記者 張知依)12月20日,中華書局與騰訊《王者榮耀》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召開新文創合作發布會,共同宣布推出文創產品「榮耀中國節·節歷」,以年輕人青睞有加、更易接受的數位化方式,弘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 【金融隨筆·閱生活】百年教堂變身「網紅」書店——對話模範書局...
    「讓溫暖更溫暖」公益捐贈書  在北京市西城區佟麟閣路,有一家獨樹一幟的書店——「模範書局+詩空間」,它開在一座有著113年歷史的老教堂裡。高聳的穹頂、炫彩的天窗、復古的木地板,散發著歷史的神秘魅力,書店把原來洗禮池的位置,設計成舉辦活動的舞臺;再往裡走,是為讀者供應茶和咖啡的吧檯;吧檯後面,是一排擺放著精品書目的環形書架。  記者注意到,書店裡還擺放著兩臺古老的凸版印刷機,可讓讀者在閱讀之餘,感受印刷歷程;左側設有文創產品區,右側則陳列著古代活字印刷術的裝置——活字為「模」,盛器為「範」,這便是「模範書局」名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