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與電競遊戲接觸朋友,肯定是經常接觸到「幀數」(FPS)和「刷新率」(Hz)這兩個技術名詞。而這兩個技術名詞又與顯卡和電競液晶顯示器息息相關。這兩個技術名詞似乎都與視覺殘留、每秒幾張靜止圖片和圖像顯示的流暢等方面的概念上,都有著十分相似的地方。那麼,二者之間究竟是怎樣的聯繫,或者說是有著怎樣的區別呢?今天,編輯一同與您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編輯教你學知識 幀數與刷新率的關係
幀數就是在1秒鐘時間裡傳輸的圖像質量,也可以理解為圖形處理器(GPU)每秒鐘能夠渲染出新圖像的次數,通常用FPS表示。每一幀都是顯卡渲染出的靜止圖像,快速連續的播放顯示幀變呈現出動態影像的假象。簡而言之,幀數就是改變圖像的速度,只要顯卡性能強大,圖像就會越來越流暢。
刷新率設置菜單
當我們85Hz、120Hz、144Hz,看到這組刷新率,就馬上想到了電競顯示器中,用來解決遊戲圖像跳幀、撕裂、拖影這類圖像顯示問題的顯示器性能參數。一般提到的刷新率通常指垂直刷新率。垂直刷新率表示屏幕的圖象每秒鐘重繪的次數。也可以理解為由顯卡輸入的顯示信號,通過電子束對屏幕掃描的次數,把多張靜止的圖像連貫播放出來形成動態影像。因此,刷新率越高,圖像就越穩定,顯示就越自然清晰,同樣會因為人眼的視覺效應而誤認為是動態圖像。
假設幀數是刷新率的1/2,那麼意思就是顯卡每兩次向顯示器輸出的畫面是用一幅畫面。相反,如果幀數是刷新率的2倍,那麼畫面每改變兩次,其中只有1次是被顯卡發送並在顯示器上顯示的。所以高於刷新率的幀數都是無效幀數,對畫面效果沒有任何提升,反而可能導致畫面異常。所以許多遊戲都有垂直同步選項,打開垂直同步就是強制遊戲幀數最大不超過刷新率。
NVIDIA G-SYNC技術擁有的同步刷新率和幀數的作用
在沒有垂直同步的情況下,幀數可以無限高,但刷新率會受到顯示器的硬體限制。所以你可以在60Hz的顯示器上看到200幀的畫面,但是這200幀的畫面流暢程度其實和60幀是一樣的,其餘140幀全是無效幀數,這140幀的顯示信號根本沒有被顯卡輸出到顯示器。
低刷新率下出現的閃屏現象
由於傳統的CRT顯示器的顯示原理,畫面每刷新一次,顯示器會變暗再亮,所以刷新率過低,會覺得屏幕在閃。但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不同,畫面刷新率過低不會導致屏幕閃爍。而幀數無論何時,越低畫面越卡,有效幀數越高,畫面越流暢。
全文總結:
一般來說我們從液晶顯示器中,看到的一個完整動作的動態圖像,都是從顯卡中的圖像處理器每秒渲染出的,動作接近的60張圖像的視頻信號,我們稱之為60幀。然後,傳輸到液晶顯示器中,並通過顯示器中電子束通過對屏幕上圖像每秒重複掃描60次,已達到清晰流暢的動態圖像的顯示輸出的效果。由於人眼的「視覺停留效應」的影響,因此看到的圖像是動態的。如果,幀數低於刷新率,液晶顯示器所顯示圖像會出現卡頓。反之,液晶顯示器只顯示刷新率限制下的有效幀數。所以刷新率的高低決定了有效幀數的多少。
高於刷新率的幀數都是無效幀數,對畫面效果沒有任何提升,反而可能導致畫面異常。所以許多遊戲都有垂直同步選項,打開垂直同步就是強制遊戲幀數最大不超過刷新率。
蘆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