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划龍船、包粽子、祭屈原、佩靈符,簪榴花...?教科書上的端午習俗是這樣的。
然而在我局,一提端午將到,眾編輯的反應唯有面面相覷,外加倒吸一口冷氣——粽子,每年的必選題,誰做?
好好好,天降主持今年粽子食鑑的大任於我,我當然不能辜負大家的胃袋和局座的荷包。今年,咱既不參和老字號的長隊,也不參和南北派的「鹹甜之爭」,今年我們要劍走偏鋒——嘗一下各種各樣沒見過沒吃過的粽子。56個民族 56朵花,全國各地的粽子,更是不知道有多少種,挑挑揀揀之下,居然還有這麼多——
以上來自全國14省、共25種地方粽子,還捎帶著幾款奇葩口味粽,收貨那天,負責幫我煮粽子的羅叔,心態又雙叒叕崩了...
先別管他。好消息是,今年負責吃粽子的探員們,居然非常高興、愉悅、享受。
搓搓小手,來吧朋友,請接收我局向你發出的「先收藏再轉發,點完好看慢慢加購物車」的端午邀請。
參與今年食鑑的各地代表粽全都購於淘寶,店鋪多是挑選銷量高的。部分有品牌、出自地方老字號或當地小有名氣的實體店,部分是農家手工製作、現包現發。我們選的不一定能代表當地最高水平,所以購買連結和關鍵詞都提供給你了,自行甄別購買。
安徽 黃山豆沙灰汁粽
價格:3.9元/只 | 規格:185g
對南方人來說,豆沙粽是再熟悉不過的,而能在豆沙粽前冠上「灰汁」二字的,只有安徽黃山的休寧縣。灰汁豆沙粽是當地代代相傳的傳統美食,用秸稈燒成的草木灰浸泡糯米,再包入炒豆沙做成。
煮熟後的灰汁粽變成了油潤的金黃色,因為用的是純糯米,口感非常的黏,但好在並不軟爛,糯米壓得緊實、入口是軟糯中仍然保有討喜的嚼感,不知是不是灰汁在暗裡使勁,使得糯米沾惹上了比普通豆沙粽更有辨識度的清香。
最抓人心的是當中包裹的炒豆沙,好似自家熬的豆沙般質樸細膩,散發著紅豆自然的氣息,香甜而不膩,吃完好幾天都對它的味道念念不忘。
貴州 興義白粽粑
價格:6.5元/只 | 規格:215g
這個在長相上很有突破的白圓粽粑,是貴州興義的名小吃,也是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街邊美味。白糯米做成圓餅狀,包上豬肉和大蒜苗和成的餡兒,煎到兩面焦黃。吃的時候用刀在粽粑肚皮上劃上一道,放進魚腥草或辣椒調味。本來一心慶幸還好貴州沒有特產魚腥草粽子,好嘛,原來放在最後一步了...
拿到手的粽粑看著傻白甜,油鍋裡一煎就很來事了,糯米超級香的,外脆裡嫩,吃出了肉版餈飯糕的意思。裡頭的餡料雖看著不多,但很有殺傷力,肉糜是肥瘦相間的,以蒜苗末提香,當真是一口下去,滿口噴香。
大家都直呼這種油煎粽子的操作太犯規了,就這麼光溜溜夯下一個就已十分滿足了,再罪惡一點得用豬油來煎,然後學貴州人的吃法蘸點辣子,嘖嘖,好吃到爆燈啊!
福建 藍氏鐘樓泉州燒肉粽
價格:7元/只 | 規格:150g
說起福建的代表粽,那必須得提名極具閩南特色的泉州燒肉粽。對於平時吃慣了普通肉粽的我們來說,燒肉粽簡直就是個加足猛料的寶藏啊,除了標準的糯米、豬肉外,還會包入香菇、雞蛋、乾貝、蝦、黑豆、蓮子...可惜這回被票好評的是這款出自藍氏鐘樓的簡易版燒肉粽,真正擱足了料的燒肉粽反而落入了爭議榜裡...
僅僅只有豬肉、香菇兩味食材坐鎮,就足以把全局上下圈了粉。製作燒肉粽的糯米必須是預先浸過滷汁、蔥頭油,再在鍋裡炒得又幹又松的,吃起來糯米除了尋常粽葉的清香,還帶著肉脯類的肉香,鹹鮮而不膩,相當入味,軟糯度和乾濕度都恰到好處,空口吃也很落胃。
當地默認趁熱蘸著醬吃的操作對我們而言很是新鮮,但吃完真是大寫一個「服」,肉粽配花生醬絕了,糯米的香糯,花生醬的香滑,香菇的肥厚口感加上豐富的汁水,再加上一塊油香十足的五花肉,乖乖,真是要把人香死了呀。
山西 呂梁臨縣青塘粽子
價格:5元/只 | 規格:140g
青塘,西依鳳嶺山,東鄰湫水河,隸屬呂梁市臨縣安業鄉,是山西省的歷史文化名村。比村子更遠近聞名的,是青塘村的粽子——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被錄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說村裡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用的是純正的江米、黃河灘棗和青塘當地得天獨厚的地下水。
原本選了江米黃米粽,不想拿到手的是清一色的黃米粽,雖然口感比起混合粽單一了一些,但也很好吃,比另外一款陝北農家的手工黃米粽強多了。雖看著又溼又黏,但黃米入口毫不軟爛,保留了本身的顆粒感,吃進嘴裡清香十足,且越嚼越香,後味也不泛苦。
裡頭包了好幾顆飽滿的大棗,煮過以後棗肉已是入口即化的軟糯,流出的汁水把周圍的黃米染了色,並大方供應著棗的香甜,就這麼吃或是蘸點白糖,夯一個都是毫無壓力的,必須好評。
山西出身的組長吃完跑進廚房,說這黃米粽子就是他從小吃到大的味道,讓他一恍惚有種在老家剛起床吃早飯的錯覺哈哈哈。
湖北 恩施手工苞谷粑粑
價格:1.4元/只 | 規格:120g
湖北西南部的恩施市,被廣譽為「湖北的香格裡拉」,那裡是遠近聞名的世界硒都,也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苞谷粑粑是當地非常有名的粗糧小吃,傳聞恩施土家族從三國時代起,就有用石磨將嫩玉米磨成漿、發酵後用粽葉包起來蒸熟後食用的習俗。
現在製作苞谷粑時裡頭還加入了軟糯可口的糯米,但依然不改往日的樸實無華,淡淡的玉米香氣中糅合了糯米的香甜,入口是非常原生態的粗顆粒感、糯而不粘,味道則是毫無人工修飾的天然滋味。
苞谷粑個大飽滿,好吃便宜,蒸、烤、煎、炸吃法也都由你,值得一提的是賣家送的一小份泡姜,又脆又辣夠刺激,一口泡姜一口苞谷粑,難以言說的贊!
內蒙古 奶皮子粽
價格:7.6元/只 | 規格:140g
翻淘寶的時候,偶然在一家騰格里塔拉草原特產店裡,逮到了這款聽起來很奇葩的奶皮子粽。向局裡的內蒙探員打聽這粽子,結果人家一臉蒙逼的看著我反問道「神馬?我咋不知道我大內蒙有這種粽子了?」
像極了青塘的江米粽子,奶皮子粽也是頭頂一顆大棗,剝去粽葉以後,一股甜甜的奶香味順著粽葉爬溢出來。糯米的顆粒感和軟糯度都正好,口感過關。
再來看看奶皮子餡吧,包入糯米中的奶皮子已是沒什麼形狀,好像一攤煮散的蟹黃,聞起來像酒釀般酸酸的,和糯米一起入口,有些像在吃養樂多粽子,沒想到奶皮子和糯米竟能碰撞出火花,種草了種草了!
浙江龍遊 酸菜肉粽
價格:5.8元/只 | 規格:170g
除了很有地方特色的代表粽,順道這回還拔草了一些口味稀奇的粽子,比如湖南株洲的艾草眉豆粽、藤椒牛肉粽、剁椒肉粽、回鍋肉粽、十三香龍蝦粽...一圈吃下來,唯有這款龍遊農家手工做的酸菜肉粽能打動我局。
在傳統肉粽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酸菜,雖然酸菜的風味並不突出,只能吃到酸菜特有的一絲絲辣味,但整體還是好吃的,糯米非常緊實,軟糯又有嚼頭,肉也非常香,有肥膘的油脂感,又有嫩而入味的精肉。如果口味上酸菜的存在感能再強化一些就完美了。
浙江 遂昌長粽(梅乾菜肉)
價格:16.8元/只 | 規格:295g
在浙江遂昌,自古有包長粽的習俗。每逢端午,家家戶戶都要合力來包長粽,尤其是新婚夫婦回娘家時總要送上長約40釐米、甚至半米長的粽子才得行,因為在當地人眼裡,粽子的長度象徵著情誼、祝福的深度,因此長粽在遂昌也被叫作「長情粽」。
都說梅乾菜是江浙人的本命,梅乾菜肉粽自然算得上最地道的遂昌味兒之一。糯米、薏米、梅乾菜、土豬肉,這些簡單的食材經遂昌人的手,組成了這充滿美好寓意的長粽。
👍
梅乾菜的香氣很正,糯米煮得剛好,顆顆分明,晶瑩剔透,裡頭還有薏米,口感比純糯米更豐富一點,整體還不錯,要是梅乾菜更甜一點就好了。
👎
這個梅乾菜有點發苦,肉也非常小塊,顯得整隻粽子都光在吃糯米了,性價比不高。
浙江 遂昌長粽(芋頭肉)
價格:16.8元/只 | 規格:300g
傳統的梅乾菜肉粽之外,作為地方特色的芋頭肉粽也值得一嘗。此外遂昌長粽也逐漸添出許多新口味,比如紅糖棗肉粽、板慄肉粽、鹹蛋黃粽等,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買混合口味的組合裝,一網打盡。
👍
浙江的粽子裡居然擱辣椒?還蠻新奇的,整體調味是辣辣的,挺開胃。餡包的比梅乾菜肉那款多一些,肉還挺香,餘味很有粽葉的香氣。
👎
除了餡周圍的糯米有些辣,好像沒吃出別的味道,裡面的芋頭幹而無味,肉味也很寡淡。
浙江 遂昌烏米粽(紅豆沙)
價格:8.8元/只 | 規格:127g
立夏前後,江浙一帶盛行食用烏米(這種藍黑色的烏米其實是將糯米浸泡在烏飯葉萃取的汁水中著色蒸製而成),遂昌人也不例外。在遂昌當地能與梅乾菜肉粽平起平坐的,就是這外表烏黑髮亮、內裡火紅似火的紅豆烏米粽了。
👍
為紅豆沙打call,甜度剛好,起沙而且帶皮,吃起來很清爽又很香。豆沙餡真的給的好足,顯得烏米只有薄薄一層了哈哈。
👎
烏米沒什麼香味,口感偏幹偏硬,不夠有彈性。
貴州 貞豐灰粽(排骨板慄)
價格:8.46元/只 | 規格:180g
同樣都是加了草木灰,這隻來自中國「糯米之鄉」貞豐的粽子要比安徽更硬核一點。聚居在此的布依族人,將酥麻杆燒成灰,篩過之後直接拌入糯米,用豬油炒過之後,用寬大的柊葉包裹成枕頭粽,就是布依族餐桌上最念念不忘的端午美食了。
👍
烏黑的顏色實屬特別,加之其中的草木灰有一股特別的風味,粽子雖然調味簡單,但仍有各類食材淡淡的鮮味。
👎
米粒略碎,慄子的存在感較弱,肉略柴,整隻粽子調味偏淡。
陝西 黃米紅棗粽
價格:7.8元/只 | 規格:140g
黃米粽,是以黃黍代替糯米、以紅棗為餡料的粽子,在華北、西南、西北地區都非常有群眾基礎。這種黃澄澄的黏黍中嵌著紅豔豔棗兒的黃米粽子,也被人們稱作 「黃金裹瑪瑙」。
👍
黃米本身帶有點莊稼的甜味,口感很紮實,還有顆粒感,蘸糖吃還不錯。
👎
剛開始吃挺香的,但後味發苦,不蘸糖的話感覺沒什麼特別的味道,像一坨稠稠的小米粥,紅棗也煮得過軟,沒啥口感了。
陝西 蜂蜜涼粽
價格:6元/只 | 規格:140g
蜂蜜涼粽始於唐代,由當時最著名的一次燒尾宴(唐代長安曾經非常盛行的一種特殊宴會),也就是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宴席上、一道「賜緋含香粽」演化而來,這繞口名字的注釋是「蜜淋」,意思是給粽子淋上蜂蜜。
之後,長安城裡慢慢出現經營這種粽子的商鋪,蜂蜜涼粽就此流傳下來。現在這種既不包仁、又不裹餡,白瑩如玉的冷粽子,成了陝西人最愛的夏令小吃。雖然是冷吃粽,但還是建議你先蒸上10分鐘,晾涼了淋上自家的蜂蜜再吃,這樣可以恢復糯米軟糯的口感。
👍
糯米粒粒分明,粘度也剛好,有股明顯的粽葉香,冷吃粽子還蠻特別的,吃出了糕點和甜品的感覺。
👎
米比較散,不夠糯。主要蜂蜜差評,有廉價感,浪費了這糯米。
廣東 裹香皇肇慶裹蒸粽
價格:12元/只 | 規格:400g
裹蒸粽是廣東肇慶最出名的傳統小吃,傳聞秦朝時期,在炎炎烈日下務農的肇慶人想出了用竹葉包裹大米再蒸熟帶到田間的法子,可使大米放置一天也不容易變餿,由此出現了裹蒸棕的雛形。
後流傳下來的裹蒸棕不再用竹葉,而用當地特產的冬葉包裹,再用鹹水草扎捆,裹成四角山包形,又借「蒸」字寓意蒸蒸日上。和我們平日吃到的粽子不同,裹蒸棕裡的主角除了五花肉,還有那鬆軟甘香的脫衣綠豆。
👍
口感很豐富,除了吃到糯米的香,還有煮得沙沙的豆子和某種雜糧,粽葉的香氣也蠻濃鬱的,跟在吃荷葉飯也沒差了。肉雖有點肥但不膩,肉的調味蠻香的,鹹度也剛剛好。
👎
糯米太軟爛了點,而且鹼水味很重,不喜歡鹼水回味的不建議嘗試。
廣東 皇中皇客家鹹肉粽
價格:14.5元/只 | 規格:200g
👍
裡面沙沙的豆子蠻好吃的,口感像豆泥一樣,開洋有提鮮,放在裡面也很香,粽葉香也在線,總體來說是個內涵蠻豐富的粽子。
👎
糯米偏爛,鹹肉丁非常非常小,肉質也偏硬,調味是清淡、缺少滋味的,感覺沒有主心骨,但油膩感又很明顯,多吃幾口有些膩。
福建 漳州閩南燒肉粽
價格:21元/只 | 規格:240g
好了朋友們,這就是上文提到的那個加足料仍然沒討到好的另一款燒肉粽,同樣秉承了福建人重鹹的口味,糯米要事先加入醬油炒香後再包入配料。打開這款燒肉粽的肚皮,那配料之豐富,鹹肉、滷蛋、香菇、板慄、蓮子、黑豆...實在很彈眼落睛,雖然最後評價一般,但我私心覺得很值得一嘗。
👍
裡頭的料很豐富,比好評裡那個燒肉粽滋味更豐富,各種食材的香氣穿插交錯,又有粽葉的香,又有蝦醬的鮮,還有板慄、黑豆的甜糯。糯米的調味也還可以,吃起來沒有看著那麼重口,還比較清淡。
👎
肉雖然大塊,但肥肉太大太膩,完全就是塊肥膘,裡面的滷蛋口感類似鐵蛋,又硬又結實,蝦米回味還有點腥。內涵豐富是它的特色,但也顯得口感雜亂,總體性價比一般。
雲南 臨滄竹筒粽
價格:6.6元/支 | 規格:90g
每當新竹長成,雲南當地的少數民族就要將它們砍下來淘洗乾淨、用作做竹筒粽的容器。竹筒粽,也被叫作香竹糯米飯,極具傣族特色。印象裡雲南的竹筒飯是要在火上烤著才最有滋味,這款蒸出來的竹筒粽雖也出自竹筒,卻缺乏了從竹節賦予的獨特清香。三個口味,原味是帶點雲腿丁的鹹粽,紫糯米和菠蘿味則是甜粽。
👍
糯米紮實,口感還不錯,味道是原滋原味,甜的也淡,鹹的也淡,總得來說甜的比鹹的好吃,要排序的話紫糯米>菠蘿>原味咯。
👎
基本吃不出竹子的清香,裡頭的料也只是點綴,原味裡的雲腿丁又小又硬,菠蘿也放的很少,味道不明顯,跟吃純糯米沒啥區別。
湖北 恩施土家族手工白米粽
價格:2.1元/只 | 規格:75g
來自恩施土家族的另一款手工粽子,雖然不比苞谷粑那麼驚豔,但乾乾淨淨的白糯米粽倒也讓我們這些叼嘴的城裡娃吃出了大山裡的純真味道,有時候「好吃」就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啊。
👍
糯米煮得不錯,很有顆粒感,軟硬度適中,類似小時候吃的白米粽,很懷舊,價格也便宜。
👎
如果沒有糖,這就是一個寡味的飯糰,除了糯米煮的比較糯以外,沒啥特色了,而且糯米還有股陳年米的味道,不夠香,端午節如果只吃這樣的粽子會超失望吧...
臺灣 紅燒肉粽
價格:11.6元/只 | 規格:270g
臺灣粽子以燒肉粽最受歡迎,在鄧麗君一首臺語歌曲《燒肉粽》橫空問世之後,臺灣燒肉粽更是火極一時。燒肉粽帶有非常濃厚的閩南風味,糯米呈醬色,裡頭的餡料也和傳統的閩南燒肉粽如出一轍。我買的這家臺灣燒肉粽在淘寶的銷量還不錯,評論裡有不少常客都是身在內地的臺灣人,猜想應該還算正宗。
👍
料很豐富,有肉、蛋黃、花生、香菇、板慄...特別香,而這香的關鍵,就在於用了爆香紅蔥和爆香蝦米,因此香氣錯綜複雜、很有層次感,吃慣了尋常肉粽,吃到這隻粽子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很有幸福感了。
👎
調味怪怪的紅燒肉,鹹味之外還感覺有股蒜味,和印象中的紅燒肉味大相逕庭,肉質也不夠軟嫩,略有些柴,不能說難吃,還是吃不慣。
廣東 裹香皇長條梘水粽
價格:3.7元/只 | 規格:112.5g
這個糯米基本上沒形了,口感介於果凍和肥肉之間、像塊糕似的,味道也很單調,只有股鹽水味,蘸糖?蘸什麼都救不了它啊,真心吃不慣。
廣西 百壽元福粽(叉燒味)
價格:10元/只 | 規格:200g
餡料有肉有豆,還算豐富的,但吃不出叉燒的風味,裡頭的肉非常堅硬,像在吃牛臘巴。糯米偏硬,粽葉的香氣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調味比較單調,只有鹽的鹹味,整體一般。
廣西 靈山蘇木灰水粽
價格:2.7元/只 | 規格:150g
所謂蘇木灰水粽,就是粽子中裹入了一根火柴大小的蘇木。蘇木是一種藥材,蘇木芯會把周圍的糯米染成絳紅色,逐漸向外變淡,呈漂亮的漸變色。
雖然漂亮,但...它實則就是廣東的梘水粽的孿生兄弟啊,質地極其粘稠,味道極其單調,吃不慣,還是吃不慣。
雲南 德和手工雲腿粽
價格:4.6元/只 | 規格:75g
德和是我局的老相識了啊,午餐肉食鑑裡就領略過德和的水平了,沒想到第二次相見仍然在第三梯隊...德和是這樣介紹它的粽子的:「採用特殊秘制工藝,無需在冰箱冷藏,口感始終軟糯如初。尖如牛角,形如棕櫚葉,結繩牢固不松垮,拆卸亦簡單。取雲腿的鹹香,均勻散布在糯米裡,巧妙減少肉質膩感。」
Hum...敢問...德和用的秘制工藝,指的是壓縮工藝嗎?看著多小巧一隻,哪知一口咬下去驚得下巴都要掉了,哪能這麼粘這麼緊、壓得如此之實,咀嚼這口糯米的過程,好像在給兩腮的肌肉做復健...另外雲腿在哪裡?也太小粒了吧,只能吃到一點點雲腿的香氣,這點兒塞牙縫的雲腿小碎粒還特別的幹硬,塞牙縫效果槓槓的。調味倒是不難吃,但又甜又鹹,令人分不清到底是甜粽還是鹹粽,總之是一款具有迷惑性的粽子。
湖南 湘西懷化手工鹼水粽
價格:2.3元/只 | 規格:96g
從鹼水粽的標準來看,它必須是完美的,細膩緊緻又有彈性,並且,鹼味兒那叫一個刺鼻。如果此文可以帶氣味推送的話,真希望能把這款鹼水粽的味道隔空投送給你們...俗話說「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真的。大概我局這輩子都跟這種鹼水粽無緣了,「天哪,何不暢飲一杯鹼水?」、「我天…誠不欺我,這味道真是...仿佛在吃一個皮蛋...」總之,在場哪位好這口濃濃的鹼水味的,剩下的粽子可以打包送給你嗎?
四川 臘肉粽
價格:5元/只 | 規格:100g
能代表無辣不歡的四川的當然是辣粽,傳統的辣粽是在糯米中加入椒粉、川鹽、味精,再包入一小塊臘肉,現在網上除了臘肉粽外,還添了許多五花八門的川味粽子,比如香腸粽、回鍋肉粽、麻辣牛肉粽、藤椒牛肉粽...
臘肉粽吃起來滿口是煙燻火燎的味道,不過還好不嗆人,糯米不是南方人喜食的軟糯派,而是略帶硬度的,吃完嘴裡好大一股大料的餘味,像是幹嚼了一塊八角...裡頭的臘肉還不及拇指頭大小,肉質也相當的柴,實在愛不起來。
本次食鑑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比如一不小心就在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網點卡了一星期的貴州貞豐灰粽,等上半個月都沒準會到貨的海南定安雞屎藤粽...那些本期無緣相見的粽子們,你們等著,歲歲有端午、早晚能吃著。如果你們想準時在端午吃上粽子,記得早點下單。
總之,今年的地方粽子大賞到此結束,請允我作為代表,對下面這些小可愛們深情表白一句:「以後的端午節,請多多關照!」
今年的粽子還沒著落的小夥伴,不妨拿去換換口味吧。最後,預祝大伙兒端午節吃粽快樂呀!
PS:阿花的首個食鑑大禮包火熱銷售中哦,兩包超香的肉豆乾+兩包咔嚓咔嚓的山藥片+酸甜可口的青梅片,只要 68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