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剛:臺灣產品在大陸建永久銷售通道已達共識

2020-12-12 中國臺灣網

  正在濟南出席「魯臺經貿文化交流周暨2010山東臺灣名品博覽會」的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28日表示,自去年在南京首次舉辦臺灣名品博覽會後,兩岸已就臺灣產品在大陸建立永久銷售通道達成共識。

  王志剛表示,名品的展覽只是增加品牌的印象,而建立永久銷售通道,不僅對臺灣廠商來講很好,對大陸也能起到好的經濟效益。以南京而言,今年9月份已經成立大陸首個專營臺灣名品的「臺灣名品城」,這樣不僅在南京增加了一個市場,還成了一個觀光景點,為當地旅遊業也帶來了發展契機。

  王志剛同時透露,繼南京臺灣名品城後、北京即將成立「印象臺灣」,而濟南、重慶等大約5、6個地方也正積極與之接洽在當地籌建臺灣名品城項目。

  在談及魯臺合作時,王志剛表示,近幾年,山東海洋經濟蓬勃發展,而臺灣發展海洋經濟一直都是不變的發展項目,可見魯臺在海洋經濟的合作空間是無限大的。

  王志剛稱,山東是環海地區,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產業基礎好,消費能力強,市場潛力大。目前,山東正大力發展藍色海洋經濟,而臺灣的海洋經濟又發展較早,兩者的互補性很好。如山東在風力發電等方面有較好的發展,在合作中臺灣可以借鑑;而臺灣在LED等方面有很大基礎,大陸可以借鑑。(王超)

相關焦點

  • 臺灣產品在大陸建永久銷售通道已達共識
    臺灣產品在大陸建永久銷售通道已達共識 2010-10-29 09:12     來源:中新社     編輯:張蕾  中新社濟南10月28日電(王超)正在此間出席「魯臺經貿文化交流周暨2010山東臺灣名品博覽會」的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今天表示,自去年在南京首次舉辦臺灣名品博覽會後
  • 王志剛:大陸擴大內需是臺企機遇
    臺北世貿中心董事長王志剛17日在重慶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大陸提出擴大內需政策對於臺灣企業來說是機遇,臺灣的工商企業界對大陸市場也充滿期待。  王志剛當日為將於18日在重慶舉行的2010年「重慶臺灣名品博覽會」造勢時稱,中國大陸是世界最大的工廠,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各國企業對大陸市場均抱有高度興趣,臺灣工商企業界也對大陸市場充滿期待。  他說,大陸提出保增長、擴內需政策,對全球企業均有巨大吸引力,臺灣企業界也積極配合這一政策。
  • 通訊:臺灣商家逐鹿大陸文創產品市場
    圖為臺灣人巫達誠正在為民眾介紹陶瓷產品。 胡健 攝    第二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期間,臺灣創意館吸引不少民眾。圖為臺灣人巫達誠正在為民眾介紹陶瓷產品。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在第二次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時,就饋贈了現場來賓200多個雕金絲瓜梅瓶。時任臺北世貿中心董事長王志剛也曾將14寸的雕金花鳥圓球贈予時任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  在巫達誠的眼裡,陶瓷一直是中國文化的象徵。「陶瓷的英文就是『China』,所以我們在製作陶器時也加入了很多文化元素。
  • 打造祖國大陸最大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圖)
    這是祖國大陸第一個正式命名的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國臺辦副主任鄭立中在致辭中祝願,在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把這個中心建設成為祖國大陸最大的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為臺灣農民提供更好、更周全的服務。  鄭立中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商務部原副部長安民,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廈門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陳修茂共同為中心揭牌。
  • 大陸產品走俏臺灣
    今年2月,臺灣當局開放2058項大陸產品入島,其中許多產品一入島就在島內形成暢銷之勢。青島啤酒入島3個月,就成為臺灣進口啤酒中銷量第一的品牌,佔到臺灣啤酒總銷售量的7.5%。5月份以來,大陸的啤酒總是被擺在臺灣超市裡最顯眼的地方,可見大陸啤酒在臺灣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臺灣消費者:大陸啤酒比較順口,比較不會那麼苦。
  • 臺北世貿中心董事長王志剛接受專訪
    明天,南京臺灣名品交易會也將拉開帷幕。無論峰會,還是名品交易會,都已是第三次在南京舉辦了。通過前兩次的交流與合作,雙方取得了哪些實質性的成果?此次峰會和名品交易會的舉辦,又會對寧臺兩地經貿合作起到怎樣的促進作用?昨天,本報記者專訪了臺北世貿中心董事長王志剛。
  • 臺灣版熊貓Tobe M'car今年將在大陸銷售
    近日,在熊貓五星安全解析會上,吉利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劉金良透露:目前吉利熊貓已在臺灣開賣,受到臺灣市民的熱捧。目前已收到800多臺訂單:臺灣版熊貓將掛「Tobe酷比」商標在大陸銷售,並將建300-500個熊貓酷比樂園的營銷網絡。
  • 藍委建議「大陸人投資一億臺幣可永久居留臺灣」
    「立委」羅明才主張,大陸人士只要在臺投資逾新臺幣一億元,即給予永久居留,但馬英九並未回應。據中評社報導,昨日下午舉行的「立法」行政議事運作研討,國民黨籍「立委」出席並不踴躍,出席者不到72席的一半,整個座談會以選舉議題為主,「立委」紛紛要求「行政院」端出政策牛肉,馬英九與「行政院長」吳敦義神情嚴肅,多數時間低頭勤做筆記,偶爾私下交換意見,指派行政官員說明。
  • 海峽兩岸社團互設辦事機構 大陸首家駐臺辦事處即將啟動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李海霞)11日,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在廣州舉行了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經合會」)第四次例會。會議宣布,大陸方面已核准了臺灣貿易中心上海、北京代表處,臺灣方面也已核准了機電商會臺北辦事處。一延再延的兩岸民間經貿團體互設辦事處終於敲定。
  • 臺灣1000萬元建TD實驗網 目標向大陸輸出3G產品
    C114訊 11月24日晚間消息(楊正)臺灣威寶電信今日宣布啟用島內第一個TD-SCDMA實驗網,為臺灣企業提供相關產品測試與認證,目標鎖定向中國大陸出口TD-SCDMA產品;該網絡投資5000萬新臺幣,約合1060
  • 臺灣美容印刷業者盼服貿協議早日生效分享大陸商機
    對於大陸消費者的熱情,她表示會考慮是否登陸投資美容美髮行業。  但與更多提供造型設計服務的熱情相比,賴玉曉表示更希望能在展會上為產品找到銷售通路——她帶來了20多種純天然的保健美容產品,而這才是她此行推廣的重點。三天下來,記者問她情況如何時,她很輕鬆:消費者都很有興趣。
  • 「九二共識」決不是大陸強加給臺灣的「狗鏈子」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臺海研究》主編倪永傑的評論文章,針對日前臺灣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在《中國時報》上刊載的關於「九二共識」的看法發表不同見解。倪永傑指出,「九二共識」不是像曹興誠所說的兩岸各自表述,而是具有高度共識,體現了求同存異的精神,完全符合臺灣的法律規定,完全是善意、包容的解決之道,決不是大陸強加給臺灣的「狗鏈子」。
  • 臺灣奇美集團積極拓展大陸液晶電視銷售市場
    臺北消息:臺灣奇美集團液晶電視行銷負責人、旗下新視代副總經理鄭良彬十二日表示,大陸液晶電視市場龐大,必須以積極腳步來拓展。     據《經濟日報》今日報導,鄭良彬介紹,奇美最近完成大陸市場的行銷、製造及銷售渠道布局。
  • 臺灣水果大陸覓銷路 12個品種在京滬銷售
    強大陣容來京推銷  最近一個時期,針對臺灣農業生產和農民兄弟在農產品銷售問題上遇到的困難,大陸提出了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和擴大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主張,得到了臺灣有識之士和廣大農民的積極歡迎,他們希望兩岸有關民間行業組織儘早協商,達成共識,做出安排。
  • 東山口岸成大陸最重要的臺灣活魚入境通道
    --今年頭4個月,水產品出口臺灣超兩億美元  閩南日報訊 東山口岸與臺灣活魚運輸往來日益熱絡。日前,又有兩噸多臺灣活體青斑魚從臺灣運抵東山港。隨著中央惠及臺胞政策措施的進一步落實,至今年4月底,已有121批次364噸的臺灣活魚,全部在東山口岸「登陸」入境,東山口岸成為大陸最重要的臺灣活魚入境通道。
  • 臺灣文創產品進軍大陸市場
    臺灣藝術博物館展位(大公網記者楊傑英攝)  大公網8月24日訊(記者楊奇霖、楊傑英)「這是我第二次來山西參加文博會,上次來是在2015年,山西的文化氛圍比較濃,我們的文創產品銷量也很不錯  作為此次文博會臺灣風華臺華窯展位的負責人,巫達誠告訴記者,第二屆山西文博會時,他帶來的瓷器現場銷量達30幾萬元,後續訂單達60萬元左右。「在山西這樣一個中部省份的展會上,對我們而言,如此銷量已很可觀,主要是山西的文化氛圍不錯。」  在巫達誠的眼裡,陶瓷一直是中國文化的象徵。「陶瓷的英文就是『China』,所以我們在製作陶器時也加入了很多文化元素。
  • 味全、85度C大陸發聲澄清:產品未用臺灣油
    近日,臺灣「地溝油」事件持續發酵,問題產品已波及臺灣全島,諸如盛香珍、味王、好帝一、陸仕、欣冠、奇美、味全、祥有味、品高、憶霖、犁記等眾多知名企業、百年老店赫然在列,其中大量涉事產品已下架銷毀。而盛香珍等旗下品牌更是大陸遊客喜愛的伴手禮,網上也有不少專門銷售代購臺灣食品的店家,「已經聽說此事,相關機構也正在調查此事,但具體情況我們也不清楚。」安邦東道食品表示店內產品還未下架,如果現在下單,他們依舊會按時在第二天發貨。
  • 臺業者:中韓籤FTA 臺灣將完全失去在大陸競爭力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14日對這幾天各界苦思如何解套《服貿協議》及《貨貿協議》,卻認為兩岸服貿優勢已被韓國後來居上,即便大家集思廣益制定出「服貿捐」,也為時巳晚。據報導,中韓FTA第12輪談判,14日由大陸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和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室長禹泰熙率團參加,這輪談判將進行一周。
  • 高雄至平潭開通海上貨運直航 認同「九二共識」高雄受益
    參與直航儀式的華岡集團董事長洪清潭表示,該貨運航線以最快速度,為農漁產品爭取時間,替農民爭取一個末端銷售的好價格。這對臺灣南部的果農和漁民都是利好。  優勢  20日,「臺北快輪」抵達平潭港金井港區。
  • 誰把臺灣農產品賣到大陸?蔡英文、韓國瑜吵翻天
    韓國瑜說,所謂農產外銷量史上最高,若非數字有問題,就是中間剝削、產品賣不到好價格,農漁民實質賺不到錢;反過來說,如果農漁民口袋裡有錢,不管外銷數字是大或小,相信大家都能夠接受。高雄市農會理事長蕭漢俊也說,農民只會生產不會銷售,蔬果又不能久放,聽到有人要買,即使價格不如意也硬著頭皮賣,因此農民可能賺得比中間商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