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起來的虎門大橋,現在安全嗎?專家開會又說了什麼?

2020-12-16 上海熱線要聞

據中國交通報5月12日發布的消息,廣東虎門大橋經過評估之後,報告結果顯示大橋的懸索結構安全,承載能力穩定,橋梁的關鍵構成部分均沒有出現異常。

1.虎門大橋還安全嗎?

5月10日,廣東省交通部門召開了安全評估評審會,9名國內橋梁方面的專家參加了會議。會上,檢測單位對虎門大橋近三年以及此次振動之後的檢(監)測情況進行了匯報,同時也匯報了近三年來對大橋的安全評估結果。

綜合各項結果表明,虎門大橋的橋梁結構以及承載能力保持穩定,此次振動對大橋的結構安全並沒有產生任何影響。參與此次的會議的專家也認同檢測單位所得出的結果,同時,也建議對虎門大橋增加抑制振動的措施,並加強長期跟蹤檢測。

2.突然"浪"起來的虎門大橋

5月5日,虎門大橋突然發生不明原因的抖動,有剛剛從大橋下來的網友表示,坐車感覺像坐船一樣。出現抖動之後,相關部門關閉了大橋雙向車道,並暫停了附近水域的航線。有專家經過分析認為,此次大橋維修施工時所設置水馬破壞了大橋的氣動外形,因此大橋才會發生振動。

但在撤除水馬之後,直到6日凌晨,大橋存在輕微振動。當日,負責虎門大橋的管理養護單位對大橋實行了緊急全面的檢查檢測,相關專家組也趕到現場。6日晚,虎門大橋的振動已經逐漸趨於平穩,看不到明顯的抖動。但是,7日上午大橋又出現了輕微的振動。

3.抖動持續三天專家回應

對此,相關專家解釋道,虎門大橋自重較大,阻尼相對較小,發生之後,想要完全平息下來尚且需要一段時間,簡單說來,就像抖動一根很粗的繩子之後,繩子不會馬上就恢復靜止一樣。

此前,有網傳消息稱,此次振動是因為大橋吊索鋼絲斷裂引發,大橋的主纜腐蝕嚴重,甚至還配有疑似為虎門大橋的檢測結果PPT。對此,相關部門也發布了闢謠消息,網傳出現異常的38號吊索已經在2019年完成了更換。網傳檢測結果的PPT所提到的公司也做出回應,稱文件為非正規出版,也並非公司授權。

來源:中國交通報、新華社、荔枝新聞、央視網、紅星新聞

相關焦點

  • 專家分析虎門大橋渦振原因:水馬是渦振誘因,虎門大橋結構安全
    據專家分析,水馬是渦振誘因,虎門大橋結構安全,相關抑振措施正在研究實施中。對於大橋何時恢復通車,5月9日上午,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復澎湃新聞,「還沒有最後確定。」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教授葛耀君是著名橋梁結構專家,也是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主席,他參與了此次虎門大橋抖動事件的研判工作。9日上午,葛耀君告訴澎湃新聞,繼5日晚專家組開會研究後,6日晚、7日上午,專家組又進行了開會研究,之後便沒有再組織開會研究。
  • 1天收入300萬,虎門大橋卻「曠工」10天,大橋:再也不「浪」了
    「浪」起來的虎門大橋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懸索橋發生明顯豎向振動彎曲現象,當時行駛在橋上的車主說,行駛過程中出現頭暈,感覺像坐船一樣忽高忽低,橋面呈波浪形抖動。專家稱,大跨徑懸索橋在較低風速下也會出現渦振,只不過振動會小到不易被感知,大振動僅在特殊環境下產生,雖不會影響橋梁安全,但容易引發交通事故。5月6日上午,多個專家組奔赴虎門大橋現場,調查後發現,此次抖動系渦振現象,而其誘因是安置在護欄處的水馬。根據專家建議,大橋管理方採取多項措施,抑制大橋振動。
  • 虎門大橋為何會「發抖」專家:渦振具有慣性
    5月5日深夜,廣東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認定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橋梁主體結構並未受損。但在撤去所有水馬之後,大橋的抖動現象仍未停止,甚至持續出現肉眼可見的較大幅度晃動,這也引發了公眾對事件成因的討論。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大橋持續抖動?
  • 虎門大橋簡介建成時間哪一年 虎門大橋渦振是什麼意思
    建成20多年,曾獲多項創新大獎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怎麼了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  據了解,相關領域專家已趕赴現場。
  • 虎門大橋異常抖動到底怎麼回事?港珠澳大橋抗風試驗專家詳解
    視頻截圖作為參加上述專題視頻會議的專家之一,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廖海黎及其團隊曾承擔港珠澳大橋所有通航孔橋和鋼箱梁非通航孔橋的抗風性能研究工作,為港珠澳大橋的抗風設計,以及風致振動抑制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為什麼虎門大橋仍未停止振動?有沒有安全風險?
  • 繼武漢鸚鵡洲大橋晃動如波浪後,虎門大橋也開始晃動了
    感覺什麼都能發生一樣,疫情肆虐,地震,火車脫軌,現在連橋都不安分了!就在4月26日,有多位車主在網上發貼稱途經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中段時,感覺橋體明顯上下起伏,橋面呈波浪形浪形,車內人員有眩暈感,開車像做船一樣,非常擔心橋梁安全。
  • 虎門大橋為何振了近20小時? 專家解釋震動原因
    :虎門大橋安不安全?產生抖動的原因是什麼?能不能行車?5日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對虎門大橋是否存在風險進行了研判。6日凌晨2時,廣東省交通集團再次通報稱,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目前,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家工作組到現場指導。
  • 虎門大橋懸索橋通過結構安全評估
    本文轉自【交通發布】;5月10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組織召開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評估報告評審會,來自國內檢測、設計、科研、施工等方面的9位專家參加了會議。會上,檢測單位中路高科交通檢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匯報了近三年及此次檢(監)測及安全評估情況,結果表明: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技術狀況和承載性能保持穩定,此次振動未影響結構安全,橋梁關鍵構件鋼箱梁、吊索、主索鞍、散索鞍、支座、伸縮縫等均未發現異常。
  • 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嗎?檢(監)測結果出來了
    記者從虎門大橋管理方獲悉,5月10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組織召開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評估報告評審會,來自國內檢測、設計、科研、施工等方面的9位專家參加了會議。會上,檢測單位中路高科交通檢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匯報了近三年及此次檢(監)測及安全評估情況,結果表明: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技術狀況和承載性能保持穩定,此次振動未影響結構安全,橋梁關鍵構件鋼箱梁、吊索、主索鞍、散索鞍、支座、伸縮縫等均未發現異常。
  • 虎門大橋6日凌晨仍有「波浪式起伏」12位專家連夜研判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據了解,相關領域專家已趕赴現場。「儘管虎門大橋地處颱風多發地帶,但是在設計之初已經充分考慮這一因素,抗風係數肯定是很高的。」深圳移步設計公司建築設計師賈永曾長期從事橋梁設計工作,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虎門大橋到現在不過20年的時間,我國的橋梁大部分都會按百年規劃來設計。」
  • 虎門大橋什麼時候通車?等風來吧!
    近日,有媒體稱虎門大橋或將在未來兩天內通車。5月13日,記者從虎門大橋管理方獲悉,目前虎門大橋仍處於封閉狀態,將採取抑振措施提高行車舒適性,大橋開通時間尚未確定。5月12日,虎門大橋管理方公布了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評估報告評審會的結果。結果表明: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技術狀況和承載性能保持穩定,此次振動未影響結構安全,橋梁關鍵構件鋼箱梁、吊索、主索等均未發現異常。那麼,虎門大橋懸索橋既然安全,為什麼不能馬上通車呢?
  • 虎門大橋抖動最新消息!水馬是誘因,已被拆除,大橋還會抖動嗎?
    在文章的開始,筆者要為上一篇關於卡門渦街效應的文章說幾句話,這篇文章提到了前幾天虎門大橋出現晃動的現象,筆者最後在沒有獲得足夠資訊的情況下就推測虎門大橋應該在幾個月內無法通車,這種說法並不科學,因為已經有橋梁結構專家通過檢測得出虎門大橋橋身結構安全的結論。
  • 虎門大橋懸索橋已通過結構安全評估
    【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5月10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組織召開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評估報告評審會,來自國內檢測、設計、科研、施工等方面的9位專家參加了會議。會上,檢測單位中路高科交通檢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匯報了近三年及此次檢(監)測及安全評估情況,結果表明: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技術狀況和承載性能保持穩定,此次振動未影響結構安全,橋梁關鍵構件鋼箱梁、吊索、主索鞍、散索鞍、支座、伸縮縫等均未發現異常。
  • 上遊對話|虎門大橋工程顧問強士中:渦振雖影響行車,但幅度在安全...
    5日下午3時起,堪稱「世界鋼構第一橋」的東莞虎門大橋,由於橋面出現肉眼可見的抖動,成為國內熱點。到底是什麼原因所致?有著橋都之稱的重慶,有不少與虎門大橋類似的橋梁,這樣的抖動是否會影響橋梁安全?對此,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6日上午電話連線採訪了著名橋梁專家、虎門大橋工程顧問、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強士中。
  • 虎門大橋今早還在抖!卡門渦街是什麼?
    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6日凌晨,記者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另據新京報,截至6日上午11時,渦振仍未停止。
  • 渦振到底是什麼?怎麼會讓虎門大橋發生波浪式振動?
    渦振到底是什麼?又是怎樣使虎門大橋產生波浪式振動的?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共振越強,大橋擺動扭曲的幅度便會越大,好在共振不強,及時拆卸了水馬,沒有釀成橋毀人亡的事故。 根據現有掌握的數據和觀測到的現象分析,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此次振動也不會影響虎門大橋懸索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
  • 最新| 虎門大橋,今天恢復通行!
    特邀專家組經過認真評審,認為檢測、監測項目較為齊全,方法合理規範,數據可信,同意檢測單位和設計單位的評估結論,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根據研究成果和專家組建議,大橋管理方及時採取抑振措施,主要包括在外側護欄上安裝抑流板、改善鋼箱梁氣動外形,增設水箱壓重提高阻尼比。目前,虎門大橋懸索橋整體情況平穩,抑振效果良好。5月13日晚,在虎門大橋懸索橋恢復交通評估會上,特邀專家組認為,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大橋管理方已採取抑振措施,並落實恢復交通前的準備工作,同意恢復交通運營。
  • 橋梁大事:虎門大橋振動不影響結構安全和耐久性
    專家研判不影響結構安全和耐久性5月5日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6日凌晨,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
  • 虎門大橋異常振動原因何在?專家解讀懸索橋「風敏感性」
    5月5日下午兩點多,廣東省虎門大橋發生明顯振動,專家分析認為,振動由風引起,不會影響橋梁結構安全,只是影響行車體驗感和舒適性。有關單位正在對大橋進行全面檢測,計劃儘早開放交通。說起來,人類對於橋梁的「風敏感性」,也是經過慘痛教訓才有了深刻認識。
  • 南方+早班車|12位專家連夜研判:虎門大橋結構安全未受影響
    高速6日零時恢復收費虎門大橋出現異常抖動,專家分析原因廣鐵「五一」期間運客590萬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成功廣東「南海I號」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根據交通運輸部統一部署高速公路恢復收費,這幾點需遵守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出現異常抖動。為確保安全,虎門大橋公司發布通告,從2020年5月5日15:20起,對虎門大橋實行全封閉交通管制;廣東海事局與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商定,於5月5日18:15實行臨時水上交通管制,從19時起,對虎門大橋附近通航水域實施封航。